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10月份中美线空白航班创疫情以来新高,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10月份中美线空白航班创疫情以来新高,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文章来源: ettoday 于 2025-10-08 23:56:3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0月份中美线空白航班创疫情以来新高,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10月份中美航线的空白航次创新冠疫情以来新高。

德鲁里上周五公布本月6日至11月9日5周内,在主要东西航线,船公司将715个航班中的57班撤回,其中51%是在亚洲到美洲的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但是全球领先的供应链可视化与分析机构 project44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美航线的空白航次创新冠疫情以来新高,仅中国往美国方向计划取消67个航次,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自8月7日美国「解放日关税」实施两个月后,project44统计,10月份中美航线的空白航次(blank sailings)数量,中国往美国方向计划取消67个航次,美国往中国方向更高达71个航次。



该机构指出,这一趋势并非短期偶发,而是受制于美国新关税政策、需求下滑及全球贸易结构性不确定性共同推动的系统性反应,预示着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海运市场将持续承压。

报告显示,航运公司正通过前所未有的「空白航班」来削减运力、控制舱位,以对冲关税冲击和需求疲软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策略已在主要航区集中显现,尤其是涉及美国与亚洲的航线。

数据显示,美国西海岸至东南亚航线的空白航班年增75%、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航线年增46.5%、东南亚至美国西海岸年增40.7%、美国西海岸至欧洲年增31.6%、东南亚至美国东海岸 年增28.7%、美国西海岸至中国年增26.5%。

project44指出,航运公司如今使用跳港的目的已不再是「危机应急」,而是作为一种「价格稳定与产能管理工具」,用以维持被关税扭曲的市场秩序。

前Gartner供应链研究主管、长期关注运价周期的分析师Bart De Myunck 在报告中评论指出,船公司正在以疫情时期未曾见过的力度主动取消航次。这并不是因为航运市场陷入崩溃,而是因为他们要在一个被关税与政治风险扭曲的市场中生存,维持运价稳定。



project44还指出,在2025年上半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跨太平洋航线已经出现了「断续性供给」现象,从1月到9月,航次取消次数几乎翻倍,尤其在4月至6月和9月出现两轮集中空白航次潮。这种情况预计将在10月达到顶点,创下过去5年来的最高记录。

除了运力收缩外,project44的数据显示中美贸易流量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尽管美国在9月宣布下调部分关税,但中美贸易量仍未恢复增长动能,中国对美出口较2024年同期下降27%,并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美国对华出口跌幅更为严重,累计下降42%,连续9个月下滑。

4月至9月期间,中国出口美国货量分别下降38%、46%和41%; 而美国出口至中国的货量,多月跌幅超过50%。 这表明,美国进口需求减弱与中国出口恢复乏力正在形成「双向挤压」,导致跨太平洋运力利用率下降。

project44分析认为,这种「双重疲软」既是关税政策直接作用的结果,也与企业为规避政策风险而推迟装运、分散采购地有关。 部分美国进口商在上半年曾进行「关税前抢单」,但随着政策落地与需求回落,三季度的运量显着下滑。

在此背景下,印尼与泰国成为2025年最显着的替代供应国。project44的监测数据显示,两国今年对美出口货量年增11%–81%,除4月外各月均保持正成长。

尽管印尼与泰国的商品仍面临平均19%的进口关税及特定产品附加税,但凭藉较低的人力成本与地缘政治稳定性,它们成为美国进口商在中短期内规避中国关税的主要选择。

project44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种转移更多属于战术性调整,而非结构性重组。多数美国企业尚未进行资本密集型的产能迁移或回流投资。当前的制造分布依旧与2024年基本一致。

换言之,供应链的地理重塑仍需时间与政策信号,而眼下更多是「避风港式」的灵活应对。在关税高压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并存的背景下,project44认为,美国整体贸易结构虽保持稳定,但波动性正在显着增强。

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出口市场占比中,加拿大下降7.6%,中国下降1.4%,而印度和墨西哥分别上升1.9%与1.4%。进口方面,中国占比保持稳定,印度、日本与孟加拉的占比略有上升。

报告指出,这表明美国企业尚未出现系统性的「供应链脱钩」,但采购与出口策略的时间性调整已成为主流:企业倾向于短周期采购、灵活调度运力,以应对关税政策频繁调整的环境。

另一方面,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后,跨境电商物流同样面临挑战。project44的追踪数据显示,8月至9月间美国电商末端配送准时率仍提升1%。报告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大部分大型零售商已通过境内仓储实现当地语系化履约,而非依赖海外直邮,因此,政策对整体物流效率的影响有限。

不过,project44警告称,长期的关税压力和跳港潮将对航运市场带来深层次影响。航司为稳定运价而削减舱位,短期内有助于维持利润,但若贸易量持续低迷,将加剧运价波动、延长船期不确定性,并进一步挤压中小货主的生存空间。

project44在报告结论中指出,2025年的全球航运市场已进入「波动管理时代」。关税政策不再只是经济措施,而是影响全球供应链韧性和运输节奏的关键变数。

运力削减与货量下降的双向作用,将使2026年的贸易与运价更依赖政策走向与地缘格局。 航运业正从一个『稳定增长的全球化市场』,转变为『高波动、低确定性』的新常态。 ”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默克尔万没想到,如今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
诺奖化学:难民男孩成阿拉伯之光 沉醉实验不爱上课
知名演员肺腺癌去世:曾从天才坠地狱 险被判死刑
AI取代谁?科技业最危险Top 4 这领域反而人才荒
新科物理诺奖得主,也曾在大厂里输了理想




24小时讨论排行

德女市长遭狠刺13刀 凶嫌疑是15岁难民养子
伊利诺伊州长真急了:川普就是疯子,有种来抓我!
哈马斯谈判团长:我们带着人民的伤痛而来 结束战争
纽约亲共侨领王一冰被ICE逮捕 恐面临遣返
“高市早苗否认南京大屠杀”热搜 曾质疑“慰安妇”入教科书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川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第一阶段和平协议
黄仁勋:美国必须赢得AI竞赛 未来要像美元一样....
美墨非法越境人数,降至逾50年来最低水平
十一收假 36车道车潮挤爆!官媒赞“最美星河”挨骂惨
纵火毁城!加州世纪山火幕后元凶竟是Uber司机
网球热三年后,一个北京中产妈妈决定放弃
台湾前官员:赖清德“下指导棋” 恐被美国“拒绝往来”
酒店里,挤满了偷偷开房的已婚女性
强生爽身粉致癌案 被判向一死者家属赔偿10亿美元
第二日谈判结束,哈马斯拒绝以分阶段撤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10月份中美线空白航班创疫情以来新高,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ettoday 2025-10-08 23:56:34



10月份中美线空白航班创疫情以来新高,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10月份中美航线的空白航次创新冠疫情以来新高。

德鲁里上周五公布本月6日至11月9日5周内,在主要东西航线,船公司将715个航班中的57班撤回,其中51%是在亚洲到美洲的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但是全球领先的供应链可视化与分析机构 project44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美航线的空白航次创新冠疫情以来新高,仅中国往美国方向计划取消67个航次,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自8月7日美国「解放日关税」实施两个月后,project44统计,10月份中美航线的空白航次(blank sailings)数量,中国往美国方向计划取消67个航次,美国往中国方向更高达71个航次。



该机构指出,这一趋势并非短期偶发,而是受制于美国新关税政策、需求下滑及全球贸易结构性不确定性共同推动的系统性反应,预示着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海运市场将持续承压。

报告显示,航运公司正通过前所未有的「空白航班」来削减运力、控制舱位,以对冲关税冲击和需求疲软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一策略已在主要航区集中显现,尤其是涉及美国与亚洲的航线。

数据显示,美国西海岸至东南亚航线的空白航班年增75%、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航线年增46.5%、东南亚至美国西海岸年增40.7%、美国西海岸至欧洲年增31.6%、东南亚至美国东海岸 年增28.7%、美国西海岸至中国年增26.5%。

project44指出,航运公司如今使用跳港的目的已不再是「危机应急」,而是作为一种「价格稳定与产能管理工具」,用以维持被关税扭曲的市场秩序。

前Gartner供应链研究主管、长期关注运价周期的分析师Bart De Myunck 在报告中评论指出,船公司正在以疫情时期未曾见过的力度主动取消航次。这并不是因为航运市场陷入崩溃,而是因为他们要在一个被关税与政治风险扭曲的市场中生存,维持运价稳定。



project44还指出,在2025年上半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跨太平洋航线已经出现了「断续性供给」现象,从1月到9月,航次取消次数几乎翻倍,尤其在4月至6月和9月出现两轮集中空白航次潮。这种情况预计将在10月达到顶点,创下过去5年来的最高记录。

除了运力收缩外,project44的数据显示中美贸易流量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尽管美国在9月宣布下调部分关税,但中美贸易量仍未恢复增长动能,中国对美出口较2024年同期下降27%,并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美国对华出口跌幅更为严重,累计下降42%,连续9个月下滑。

4月至9月期间,中国出口美国货量分别下降38%、46%和41%; 而美国出口至中国的货量,多月跌幅超过50%。 这表明,美国进口需求减弱与中国出口恢复乏力正在形成「双向挤压」,导致跨太平洋运力利用率下降。

project44分析认为,这种「双重疲软」既是关税政策直接作用的结果,也与企业为规避政策风险而推迟装运、分散采购地有关。 部分美国进口商在上半年曾进行「关税前抢单」,但随着政策落地与需求回落,三季度的运量显着下滑。

在此背景下,印尼与泰国成为2025年最显着的替代供应国。project44的监测数据显示,两国今年对美出口货量年增11%–81%,除4月外各月均保持正成长。

尽管印尼与泰国的商品仍面临平均19%的进口关税及特定产品附加税,但凭藉较低的人力成本与地缘政治稳定性,它们成为美国进口商在中短期内规避中国关税的主要选择。

project44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种转移更多属于战术性调整,而非结构性重组。多数美国企业尚未进行资本密集型的产能迁移或回流投资。当前的制造分布依旧与2024年基本一致。

换言之,供应链的地理重塑仍需时间与政策信号,而眼下更多是「避风港式」的灵活应对。在关税高压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并存的背景下,project44认为,美国整体贸易结构虽保持稳定,但波动性正在显着增强。

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出口市场占比中,加拿大下降7.6%,中国下降1.4%,而印度和墨西哥分别上升1.9%与1.4%。进口方面,中国占比保持稳定,印度、日本与孟加拉的占比略有上升。

报告指出,这表明美国企业尚未出现系统性的「供应链脱钩」,但采购与出口策略的时间性调整已成为主流:企业倾向于短周期采购、灵活调度运力,以应对关税政策频繁调整的环境。

另一方面,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后,跨境电商物流同样面临挑战。project44的追踪数据显示,8月至9月间美国电商末端配送准时率仍提升1%。报告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大部分大型零售商已通过境内仓储实现当地语系化履约,而非依赖海外直邮,因此,政策对整体物流效率的影响有限。

不过,project44警告称,长期的关税压力和跳港潮将对航运市场带来深层次影响。航司为稳定运价而削减舱位,短期内有助于维持利润,但若贸易量持续低迷,将加剧运价波动、延长船期不确定性,并进一步挤压中小货主的生存空间。

project44在报告结论中指出,2025年的全球航运市场已进入「波动管理时代」。关税政策不再只是经济措施,而是影响全球供应链韧性和运输节奏的关键变数。

运力削减与货量下降的双向作用,将使2026年的贸易与运价更依赖政策走向与地缘格局。 航运业正从一个『稳定增长的全球化市场』,转变为『高波动、低确定性』的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