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文章来源: 废话nonsense 于 2025-10-08 20:03: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发奖前给大家出一期小预测,我会对几位,我个人觉得概率比较大的候选人介绍一下。这次主要讲6位作家,我会按可能性大小去分析。

残雪

首先是残雪,残雪算是近几年常常会提到的国内热门作家,她也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女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残雪小学毕业即失学。1970年,经街道办事处安排,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生孩子后又去当过代课老师。因为未能正式工作,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但是残雪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于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早期先锋小说作家有很多有马原、余华、残雪、格非等作家,但是这些年他们大都变换了写作风格,就像我在上一期分析了余华前后风格转变很大。但是只有残雪,她的大部分作品仍是沿用先锋叙事,早期的《黄泥街》《山上的小屋》等作品表现创伤文学,近期的《黑暗地母的礼物》《赤脚医生》等作品风格转变很大,但基本还是沿用先锋叙事,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称其为"中国的卡夫卡",而苏珊·桑塔格评价其为"中国最好的作家"。

2015年,《最后的情人》获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2019年《新世纪爱情故事》入围国际布克奖长名单。

太阳底下的黄泥街像一大块脏抹布,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窟窿。从那些窟窿里蒸发出一股股油污的臭气,也蒸发出数不清的绿头蝇子和花脚毒蚊。

——残雪《黄泥街》

作为中国作家的残雪,在韩江作为东亚女作家刚拿完诺奖之后,以诺奖地域性分蛋糕的惯例,她的概率就相对就小很多了。

尽管她已是作品被译介最多和国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女作家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关于加拿大作家我会说三个,加拿大这个地区也是觉得今年最有可能得奖的地区。因为英语文学已经三年没有拿奖了,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应该也是我们相对熟悉的一个加拿大作家,她也是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阿特伍德1959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师从诺思洛普·弗莱,1962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9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1985年以《使女的故事》奠定其国际文学地位。她曾担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支持创立阿南西出版社以推动加拿大民族文化独立。她的作品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性别政治,通过女性视角探讨社会关系。

你根本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有时她会放声大哭。我好寂寞,她会边哭边诉。我有多寂寞你们是想不到的。我是有朋友,还算走运,但我就是感到孤单寂寞。

——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经典"。该作在1985年就获布克奖提名,2017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后爆火,续作《证言》于2019年再度获得布克奖。

而且阿特伍德在叙事形式上也是持续创新,2000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盲刺客》嵌套小说、新闻报道与科幻故事三重文本。

阿特伍德这些作品对性别政治和生态危机的关注,非常非常的契合当代西方主流价值观。不过,虽然她的作品也在国际上有持续多年的高知名度,但对于诺奖来说,有时候知名度太高可能是负分。

贝拉(沈镭)

地理位置上离故乡越远,文学上离故乡越近

——贝拉

贝拉这个作家大家可能相对陌生,但是在今年的赔率榜上她非常的靠前,ChatGPT等多种AI预测,也把她列为诺贝尔文学奖最热门候选人。



加拿大华裔作家贝拉,中文名是沈镭。出生于上海,是一位当代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她出版了十多部小说,包括《被诅咒的钢琴》《幸存者之歌》《感伤的卡萨布兰卡》等。

她的创作主要聚焦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贝拉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幸存者之歌》,记录了上海平民秘密救助犹太难民、犹太医生救治贫民等历史细节。

她的作品可以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得益于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魔咒钢琴》也由奥斯卡最佳编剧罗纳德·哈伍德改编为电影《钢琴师2》;《幸存者之歌》则被改编为法国歌剧《上海恋人》。

首先贝拉作为加拿大华裔作家,她的作品聚焦的二战上海犹太难民题材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在目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瑞典学院可能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够促进对话而非加剧对立的作家。加拿大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为贝拉提供了有利的地缘政治背景。但是,贝拉的弱势是国际知名度相对较晚。

“无论曾经经历什么,还是正在经历什么,贝拉总能从苦难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转化为宝贵的文学财富。她眼中光明与希望的光芒一刻也没有消失。她站在精神的极点上,她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同时代作家。这是上海贝拉能够成为世界的贝拉的最好注解。”

——贝拉的文学经纪人安博顺

安妮·卡森

假如散文是一座房子,诗歌就是那火燎全身飞速穿堂而过的人。

——安妮•卡森

安妮·卡森虽然知名度在国内不高,但是她一直也是诺奖的大热门。



她于1950 年 6 月 21 日出生于多伦多。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家,从小在加拿大的小镇长大。高中时,一位拉丁语老师向卡森介绍了古希腊的世界和语言,并私下辅导她。

进入多伦多大学圣迈克尔学院后,她两次辍学——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结束时。卡森对课程限制感到不安,尤其是关于弥尔顿的必修课,最终回到了多伦多大学,并于 1974 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75 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1 年获得博士学位。

她还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学习了一年希腊韵律学和希腊文本批评学。卡森是一位古典学者,对比较文学、人类学、历史和艺术感兴趣,她将许多领域的思想和主题融合在一起,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她的《爱欲的苦甜》以萨福的修辞为切入点,探讨欲望的哲学本质,提出"爱欲是一个动词"。

卡森的代表作《红的自传》重构希腊神话中革律翁的故事,把角色变成饱受创伤的现代少年,通过摄影自我救赎。作品以诗体小说形式杂糅虚构采访、学术论文。总之形式非常新颖,评论界评价也非常 高。

神话是一个被丰富的范式, 一个双面的命题, 允许操作者意在言外,过一种双重的人生。 因此亘古以来人们认为,诗人都是说谎者。 而从诗歌的真实的谎言里 缓缓泄露出一个问题。 什么真正连接起事物和词语?

——安妮·卡森《红的自传》

她获得T.S.艾略特诗歌奖,是该奖首位女性得主,同时还获得格里芬诗歌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

卡森作为加拿大作家,和贝拉和阿特伍德一样处于相对有利的地缘位置。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也曾在2013年获诺奖。她的学术背景和跨文化创作理念也符合诺贝尔奖对文学创新的追求。

我个人感觉这一次她的获奖概率应该是最大的。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欧洲作家我感觉可能性比较大的应该是拉斯洛,因为他也是拿过国际布克文学奖的,而国际布克文学奖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奖项又和诺奖非常重合,从05年到现在国际布克文学奖里已经有门罗、韩江、托卡尔丘克拿过诺奖了。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作为东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匈牙利作家,以后现代主义风格、反乌托邦主题及极端长句叙事著称,代表作《撒旦探戈》通过集体农庄的崩溃寓言揭示极权体制对人性的异化,被苏珊·桑塔格誉为"当代匈牙利的启示录大师,灵感堪比果戈理与梅尔维尔"。

小说讲述了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 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故事。

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

现在,房间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提示他个体的存在,现在,他坐在一个没有了自己私人物品的地方,周围显得冰冷冷的。

——拉斯洛《撒旦探戈》

拉斯洛的国际声誉得益于与导演贝拉·塔尔的长期合作,两人将《撒旦探戈》改编为7小时史诗电影,2011年合作影片《都灵之马》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拉斯洛作为匈牙利作家,代表东欧文学。而东欧作家上次获奖是2019年的彼得·汉德克(奥地利),他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对思想的融合,也符合诺贝尔奖推崇的文学干预社会的理念。

另外他对中国文化也非常迷恋,1991年首访中国后沿李白足迹旅行两月,他还有一位与汉学家的妻子。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也需要提一下,虽然我觉得他今年可能性仍旧很低,但是他应该是大家最最熟悉的作家了。



村上春树的获奖低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大家常常谈到的知名度过高的,太过畅销,还有可能是涉及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毕竟他多次呼吁日本社会直面战争责任,2019年随笔《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揭露他父亲作为侵华日军士兵杀害中国战俘的往事,他强调"历史不是过去的东西,它存在于意识内部",瑞典文学院如果给予他诺奖,也要考虑可能引起日本国内部分右翼势力的反对。

聊聊诺奖本身

最后我来聊聊诺奖本身,首先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依据诺贝尔遗嘱应该授予“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作品”,但现实就是,这个“理想主义倾向”的具体阐释权实际掌握在瑞典文学院手中,基本也是按照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偏好,比如强调对体制的批判性、个人自由优先性及特定历史叙事视角等等。

很多次政治因素也曾直接干预评选结果,例如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因《日瓦戈医生》获奖也是得到英国情报部门及美国中情局的暗中推动,旨在利用其作品的反苏联立场进行冷战宣传;类似地,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获奖,也被视为西方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冲突在文学领域的延伸。

评委会的构成加剧了政治与文化的偏见——院士群体以北欧文化背景、高龄及终身制这些特征为主,审美趣味与当代全球文学的多元性其实是脱节的,而 且欧美作家在获奖者中占比超过90%,而非西方作家常需满足“揭露社会”或符合“异域化想象”的标准才可能进入考虑范围。

虽然所有文学奖项里,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名,但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是客观文学价值的绝对度量。历史上众多公认的文学巨匠也都没有获奖。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地缘分布来看,近年来获奖者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和东欧作家相对较少。这种区域轮替的潜在规则影响着各个 作家的获奖几率。从政治地缘因素来看,加拿大籍作家,贝拉、安妮·卡森和阿特伍德,可能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默克尔万没想到,如今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
诺奖化学:难民男孩成阿拉伯之光 沉醉实验不爱上课
知名演员肺腺癌去世:曾从天才坠地狱 险被判死刑
失业的中国内娱明星,正批量“下海”…
最新的“后悔药” 微信“撤回”消息有大变化!




24小时讨论排行

德女市长遭狠刺13刀 凶嫌疑是15岁难民养子
伊利诺伊州长真急了:川普就是疯子,有种来抓我!
哈马斯谈判团长:我们带着人民的伤痛而来 结束战争
纽约亲共侨领王一冰被ICE逮捕 恐面临遣返
“高市早苗否认南京大屠杀”热搜 曾质疑“慰安妇”入教科书
川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第一阶段和平协议
网球热三年后,一个北京中产妈妈决定放弃
纵火毁城!加州世纪山火幕后元凶竟是Uber司机
十一收假 36车道车潮挤爆!官媒赞“最美星河”挨骂惨
日本为什么会是亚洲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
“烟草局退休一万九”是因为利润多贡献大吗?
黄仁勋:美国必须赢得AI竞赛 未来要像美元一样....
通俄门后续 前FBI局长柯米出庭 对川普指控拒不认罪
台湾前官员:赖清德“下指导棋” 恐被美国“拒绝往来”
美外交官恋上中共党员女儿!违反"禁爱令"被美政府开除
加州华女名医投毒案反转!杀蚂蚁非丈夫?检撤告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废话nonsense 2025-10-08 20:03:54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发奖前给大家出一期小预测,我会对几位,我个人觉得概率比较大的候选人介绍一下。这次主要讲6位作家,我会按可能性大小去分析。

残雪

首先是残雪,残雪算是近几年常常会提到的国内热门作家,她也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女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残雪小学毕业即失学。1970年,经街道办事处安排,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生孩子后又去当过代课老师。因为未能正式工作,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但是残雪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于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早期先锋小说作家有很多有马原、余华、残雪、格非等作家,但是这些年他们大都变换了写作风格,就像我在上一期分析了余华前后风格转变很大。但是只有残雪,她的大部分作品仍是沿用先锋叙事,早期的《黄泥街》《山上的小屋》等作品表现创伤文学,近期的《黑暗地母的礼物》《赤脚医生》等作品风格转变很大,但基本还是沿用先锋叙事,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称其为"中国的卡夫卡",而苏珊·桑塔格评价其为"中国最好的作家"。

2015年,《最后的情人》获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2019年《新世纪爱情故事》入围国际布克奖长名单。

太阳底下的黄泥街像一大块脏抹布,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窟窿。从那些窟窿里蒸发出一股股油污的臭气,也蒸发出数不清的绿头蝇子和花脚毒蚊。

——残雪《黄泥街》

作为中国作家的残雪,在韩江作为东亚女作家刚拿完诺奖之后,以诺奖地域性分蛋糕的惯例,她的概率就相对就小很多了。

尽管她已是作品被译介最多和国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女作家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关于加拿大作家我会说三个,加拿大这个地区也是觉得今年最有可能得奖的地区。因为英语文学已经三年没有拿奖了,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应该也是我们相对熟悉的一个加拿大作家,她也是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阿特伍德1959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师从诺思洛普·弗莱,1962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9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1985年以《使女的故事》奠定其国际文学地位。她曾担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支持创立阿南西出版社以推动加拿大民族文化独立。她的作品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性别政治,通过女性视角探讨社会关系。

你根本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有时她会放声大哭。我好寂寞,她会边哭边诉。我有多寂寞你们是想不到的。我是有朋友,还算走运,但我就是感到孤单寂寞。

——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经典"。该作在1985年就获布克奖提名,2017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后爆火,续作《证言》于2019年再度获得布克奖。

而且阿特伍德在叙事形式上也是持续创新,2000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盲刺客》嵌套小说、新闻报道与科幻故事三重文本。

阿特伍德这些作品对性别政治和生态危机的关注,非常非常的契合当代西方主流价值观。不过,虽然她的作品也在国际上有持续多年的高知名度,但对于诺奖来说,有时候知名度太高可能是负分。

贝拉(沈镭)

地理位置上离故乡越远,文学上离故乡越近

——贝拉

贝拉这个作家大家可能相对陌生,但是在今年的赔率榜上她非常的靠前,ChatGPT等多种AI预测,也把她列为诺贝尔文学奖最热门候选人。



加拿大华裔作家贝拉,中文名是沈镭。出生于上海,是一位当代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她出版了十多部小说,包括《被诅咒的钢琴》《幸存者之歌》《感伤的卡萨布兰卡》等。

她的创作主要聚焦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贝拉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幸存者之歌》,记录了上海平民秘密救助犹太难民、犹太医生救治贫民等历史细节。

她的作品可以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得益于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魔咒钢琴》也由奥斯卡最佳编剧罗纳德·哈伍德改编为电影《钢琴师2》;《幸存者之歌》则被改编为法国歌剧《上海恋人》。

首先贝拉作为加拿大华裔作家,她的作品聚焦的二战上海犹太难民题材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在目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瑞典学院可能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够促进对话而非加剧对立的作家。加拿大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为贝拉提供了有利的地缘政治背景。但是,贝拉的弱势是国际知名度相对较晚。

“无论曾经经历什么,还是正在经历什么,贝拉总能从苦难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转化为宝贵的文学财富。她眼中光明与希望的光芒一刻也没有消失。她站在精神的极点上,她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同时代作家。这是上海贝拉能够成为世界的贝拉的最好注解。”

——贝拉的文学经纪人安博顺

安妮·卡森

假如散文是一座房子,诗歌就是那火燎全身飞速穿堂而过的人。

——安妮•卡森

安妮·卡森虽然知名度在国内不高,但是她一直也是诺奖的大热门。



她于1950 年 6 月 21 日出生于多伦多。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家,从小在加拿大的小镇长大。高中时,一位拉丁语老师向卡森介绍了古希腊的世界和语言,并私下辅导她。

进入多伦多大学圣迈克尔学院后,她两次辍学——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结束时。卡森对课程限制感到不安,尤其是关于弥尔顿的必修课,最终回到了多伦多大学,并于 1974 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75 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1 年获得博士学位。

她还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学习了一年希腊韵律学和希腊文本批评学。卡森是一位古典学者,对比较文学、人类学、历史和艺术感兴趣,她将许多领域的思想和主题融合在一起,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她的《爱欲的苦甜》以萨福的修辞为切入点,探讨欲望的哲学本质,提出"爱欲是一个动词"。

卡森的代表作《红的自传》重构希腊神话中革律翁的故事,把角色变成饱受创伤的现代少年,通过摄影自我救赎。作品以诗体小说形式杂糅虚构采访、学术论文。总之形式非常新颖,评论界评价也非常 高。

神话是一个被丰富的范式, 一个双面的命题, 允许操作者意在言外,过一种双重的人生。 因此亘古以来人们认为,诗人都是说谎者。 而从诗歌的真实的谎言里 缓缓泄露出一个问题。 什么真正连接起事物和词语?

——安妮·卡森《红的自传》

她获得T.S.艾略特诗歌奖,是该奖首位女性得主,同时还获得格里芬诗歌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

卡森作为加拿大作家,和贝拉和阿特伍德一样处于相对有利的地缘位置。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也曾在2013年获诺奖。她的学术背景和跨文化创作理念也符合诺贝尔奖对文学创新的追求。

我个人感觉这一次她的获奖概率应该是最大的。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欧洲作家我感觉可能性比较大的应该是拉斯洛,因为他也是拿过国际布克文学奖的,而国际布克文学奖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奖项又和诺奖非常重合,从05年到现在国际布克文学奖里已经有门罗、韩江、托卡尔丘克拿过诺奖了。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作为东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匈牙利作家,以后现代主义风格、反乌托邦主题及极端长句叙事著称,代表作《撒旦探戈》通过集体农庄的崩溃寓言揭示极权体制对人性的异化,被苏珊·桑塔格誉为"当代匈牙利的启示录大师,灵感堪比果戈理与梅尔维尔"。

小说讲述了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 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故事。

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

现在,房间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提示他个体的存在,现在,他坐在一个没有了自己私人物品的地方,周围显得冰冷冷的。

——拉斯洛《撒旦探戈》

拉斯洛的国际声誉得益于与导演贝拉·塔尔的长期合作,两人将《撒旦探戈》改编为7小时史诗电影,2011年合作影片《都灵之马》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拉斯洛作为匈牙利作家,代表东欧文学。而东欧作家上次获奖是2019年的彼得·汉德克(奥地利),他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对思想的融合,也符合诺贝尔奖推崇的文学干预社会的理念。

另外他对中国文化也非常迷恋,1991年首访中国后沿李白足迹旅行两月,他还有一位与汉学家的妻子。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也需要提一下,虽然我觉得他今年可能性仍旧很低,但是他应该是大家最最熟悉的作家了。



村上春树的获奖低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大家常常谈到的知名度过高的,太过畅销,还有可能是涉及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毕竟他多次呼吁日本社会直面战争责任,2019年随笔《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揭露他父亲作为侵华日军士兵杀害中国战俘的往事,他强调"历史不是过去的东西,它存在于意识内部",瑞典文学院如果给予他诺奖,也要考虑可能引起日本国内部分右翼势力的反对。

聊聊诺奖本身

最后我来聊聊诺奖本身,首先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依据诺贝尔遗嘱应该授予“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作品”,但现实就是,这个“理想主义倾向”的具体阐释权实际掌握在瑞典文学院手中,基本也是按照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偏好,比如强调对体制的批判性、个人自由优先性及特定历史叙事视角等等。

很多次政治因素也曾直接干预评选结果,例如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因《日瓦戈医生》获奖也是得到英国情报部门及美国中情局的暗中推动,旨在利用其作品的反苏联立场进行冷战宣传;类似地,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获奖,也被视为西方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冲突在文学领域的延伸。

评委会的构成加剧了政治与文化的偏见——院士群体以北欧文化背景、高龄及终身制这些特征为主,审美趣味与当代全球文学的多元性其实是脱节的,而 且欧美作家在获奖者中占比超过90%,而非西方作家常需满足“揭露社会”或符合“异域化想象”的标准才可能进入考虑范围。

虽然所有文学奖项里,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名,但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是客观文学价值的绝对度量。历史上众多公认的文学巨匠也都没有获奖。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地缘分布来看,近年来获奖者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和东欧作家相对较少。这种区域轮替的潜在规则影响着各个 作家的获奖几率。从政治地缘因素来看,加拿大籍作家,贝拉、安妮·卡森和阿特伍德,可能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