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CDC发布的「恶梦细菌」影像,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也是一种可以演化出抗药性的病菌
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最新报告显示,抗药性「恶梦细菌」(Nightmare bacteria)病例数字正在上升中,感染率从2019年到2023年之间暴增近7成,其中由NDM基因引起的感染更是激增460%,引发医学界高度警戒。

CDC研究团队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报告指出,「恶梦细菌」主要因为携带NDM基因而难以治疗,目前仅2种抗生素对其有效,药物昂贵又必须透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此外,许多人可能在不知情状况下成为带原者,这将导致社区传播风险升高,就连以前被视为常见的泌尿道感染,都可能变得更难治疗。
CDC近年关注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恶梦细菌」,包括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这类抗生素被视为治疗严重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新冠肺炎大量使用抗生素,被认为是助长「恶梦细菌」的原因之一。

根据来自29州的病例数据,2023年一共记录4341例针对碳青霉烯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感染,其中1831例细菌携带NDM基因。整体而言,对碳青霉烯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感染率,从2019年的每10万人不到2例,攀升至2023年的每10万人超过3例,增长率高达69%,而NDM病例的比例更是成长460%。

《美联社》指出,抗生素抗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意指细菌或真菌等病菌获得能够抵抗药物的能力,而抗生素滥用也是病例激增的一大原因,未完成或不必要的处方药物疗程不仅未能杀死病菌,反而让它们更加强大。未参与研究的华盛顿大学研究员伯纳姆(Jason Burnham)认为,新冠疫情期间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助长了抗药性病菌的情况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CDC的统计数字仅为部分情况,许多州都没有全面的检测与通报病例。伯纳姆指出,CDC缺乏加州、佛州、纽约州与德州等人口大州的数据,实际感染数字「绝对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