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一起“合租室友生娃”引起了租房人的激烈讨论。
起因是这对夫妻在某租房平台以合租形式租住房间,后因生了小孩被房东指责违约要求搬离。平台方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给予租客无责退租、搬家等多套解决方案。
除了围绕“合租房里到底能不能添丁”的讨论,事件更炸出了不少深受“非合同室友”困扰的受害者。
“非合同室友”,指在约定合租之初并不存在,后因室友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未经合同约定而突然成为室友。包括但不限于室友同居的对象、投奔室友的家人,甚至是突然出生的宝宝。他们的出现,除了侵犯了个人空间,往往还涉及租金、水电等租房成本摊分不均等经济权益问题。
交一人份的钱,却有两人甚至多人来享用权益,碍于人情,很多人不是吃哑巴亏就是落荒而逃。
今天,我们通过身边的一些真实案例,聊聊这些“不在合同上的租客”带给我们的困扰。
室友突然恋爱又同居,我莫名其妙成了“家庭的小孩”
阳姐 27岁
比起跟合租室友的对象同住更窒息的,是与大学舍友的对象一起住宿舍。事情来自大学同学的真实经历:当时还在读书,同学的室友和女朋友想相拥而眠可以理解,但因为手头不宽裕,用宿舍的单人床替代酒店1米8的大床,多少有点太亲密了。0.9米宽的床居然能睡两个人?
更窒息的是,其余三个舍友也在宿舍里,就算拉上了严实的床帘,就算无事发生,也会觉得膈应吧?
比起正儿八经的合租房,宿舍本就更小,大家的私人空间极其有限,很多时候边界感都是靠舍友“装聋作哑”达成的,得是多好的关系才能容忍跟舍友的对象一起住在宿舍里啊?
工作后找合租室友我一直引以为戒。与同性室友合租,但突然对方恋爱、同居,他们是过上甜甜蜜蜜的两人生活了,我就像多出来的“小孩”。
说好的全女宿舍,突然变成男女混住
chole 24岁
在豆瓣上找的合租,标题赫然写着“全女合租”。第一次去看房子是在傍晚,“二手房东”还亲切地喊上了其他租客在客厅吃火锅。看着一群女孩边吃边聊,原本还有点社恐的我逐渐打消了顾虑。当晚就跟二手房东签了协议,正式搬进来了。
虽然是“全女合租”,但我还是很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的。除了每个房间有单独配了钥匙外,我还跟另一位年纪差不多的女生约定共用一个卫浴和晾晒阳台。
合租前三个月过得还算开心(虽然也没再一起吃过火锅),直到第四个月的某个周末,当时我在房间工作,忽然听到客厅一阵骚动。打开门才发现,二手房东带了新租客来看房,是个陌生的男人。我本以为是“陪妹妹/女友看”的家属,结果他当天就签了协议说月底就搬进来。
搬进来的房间,正好就是和我约定共用卫浴和阳台的那位女生的房间。她月底到期搬去其他城市工作了,甚至是当晚才在微信跟我同步这一“噩耗”。
尝试跟二房东据理力争过,她故作无辜又阴阳怪气地回复我:“大环境不好嘛,我找不到下一任租客,你帮我还房贷?”
“全女合租”帖子已经被她删掉,我也因为放松警惕没留下任何截图、录音等证据。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住了两个月,每晚要么躲在公司加班要么躲进房间,总之就是不太愿意出现在房子的公区。熬了半年找到转租者,连夜搬走。
该怎么说服自己,与陌生异性共用一个厕所?
欣欣 30岁
合租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莫过于回家看到被翻起来的马桶垫。
前舍友有带过男生朋友回家,虽然只是在她的房间里不会在客厅,但是!洗手间是共用的。所以我只要在厕所看到翻起来的马桶垫,就会自动开启侦查模式——看看马桶盖、马桶外壁、边缘及周围地上有没有不明液体。
有一次看到有不明的浅黄色液体出现在洗衣机上,我很难形容当时内心的崩溃。作为一个不太会提需求的人,也觉得这种事不好开口,最后的结果是,自己默默把厕所洗了。
也有问过一些已婚的女性朋友,她们说没注意过这个问题,觉得男生就算站着尿出来也很正常。至少目前,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当然有些男生小便也会坐着,这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应该也会成为我的择偶标准之一吧)。
A房租的只有三个人,一起住的却有五个人
珠珠 28岁
刚来广州那年,因为公司要求快速入职,选房子时我图省事地选了价格贵、但相对有保障的合租平台。签约前,我还特地向管理员确认是否为全女宿舍,得到肯定答复后才签的约。
没想到,入住才三天就直面了残酷的真相。当我毫无防备地拉开房门,看见一个赤裸着上半身的男人赫然出现在客厅,我当即被吓得怔在原地,说不出话来。对方看见我反而很淡定,点了点头就钻入对门的房间。
这时我才知道,说好的全女宿舍,剩下的三位室友,其中有两人都与男朋友同住!
我经常出差,每个月超半数时间不在家,但依然选择和室友平摊水电费,已经算“做慈善”。然而,情侣产生的费用必然比单身两位的多。更无语的是,两对情侣中,一对居家办公,另一对养了爬宠,都几乎需要全天开空调。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情况,我向管理员如实投诉。对方直接来了一手沉默不作为,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不允许退租。
折腾了一个月,最后的结局是:我筋疲力尽,舍弃押金而逃。复盘这次经历,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仓促入住,但更大的问题是,平台收取了中介费用却没尽到监管职责。事发后,我投诉无门,也反映了这是租房的灰色问题,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合租房里多了一个“娃”,猝不及防就成了“干妈”
Tracy 22岁
“出租屋生娃”的热搜让我感同身受了。
大学毕业时,我和同学合租。一入住,同学就迫不及待想实现她养猫的夙愿。我本人对猫无感,甚至有点怕,但在她管理好自己宠物的情况下,也勉强能接受与猫同住。
但现实就像很多家庭困境一样,她养猫却没如她所说的那样一力承担,我被迫当了猫的“干妈”。
由于不适应陌生环境,小猫经常在夜间嚎叫,我的睡眠质量急转直下。而且因为年幼,小猫用猫砂用得并不好,粪便经常不能完全掩埋,一旦“亲妈”铲屎不及时,那就得“干妈”边干呕边处理。更要命的是,亲妈外出旅行时,照顾小猫的责任就彻底落在了我头上。
有次喂食,小猫甚至给了我一爪子,瞬间出血,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去打狂犬疫苗。
我也曾经向她表达困扰,但她以“养都养了,不能把猫扔掉吧?”为由彻底摆烂。
合租到底能不能“加室友”?
2025年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由于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居住需求具有差异,各地标准略有不同,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为例,均规定了承租人最低人均使用面积,范围在5-6㎡不等。北京和上海还进一步规定,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得超过两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
至于新闻中“合租生娃”的情况,目前并没有强制的法规,不少城市在规定居住人数和最低人均使用面积之外,也人性化地强调了“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等特殊情况的除外”。
若“加室友”后,违反了合同明确规定的“每间房限住X人”,或超过了当地住房标准,租客都有可能面临解除合同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合租“加室友”的相关规定:
新加坡的法规对合租的租户人数有严格的限制,违反居住人数限制的后果是面临高额罚款;
在美国和英国,合租能否加室友很大程度取决于租赁合同条款,且租客未经房东同意不能随意加室友;
在韩国,承租人未经房东书面同意就擅自转租和增加室友,房东也是有权解除租赁合同的。
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合租既是经济层面的选择,《老友记》《爱情公寓》等影视剧也曾向我们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合租生活,但现实往往却给予年轻人一地鸡毛的无奈。
根据现行法规,我们很难强硬地对“非合同室友”说不,在有更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出来前,向各位合租人提出倡议:尊重室友、提前沟通、好好说话、彼此尊重。
•参考资料:
[1]《住房租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12号
[2]《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
[3]《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建法第13号
[4]《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州市公安局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印发广州市住房租赁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22年第36期
[5]《深圳市法制办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