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沙巴警方于仙本那一家旅馆逮捕涉案中国籍夫妇,并起获疑似用来发送炸弹恐吓电邮的手机。(示意图/Pixabay)
马来西亚沙巴州发生一起严重航空安全事件。一对中国籍夫妇因不满航班座位安排,竟透过电邮向航空公司谎称“机上有炸弹”,企图迫使航班取消,结果引发巨大恐慌,这起事件迅速引发高度关注,最终两人于9月22日晚间在沙巴仙本那被逮捕,并依法接受调查。
据马来西亚媒体与警方消息,涉案的分别为29岁中国籍男子及28岁妻子。两人原计划搭乘斗湖飞往哥打京那巴鲁的航班,期间因申请更改座位却未获航空公司回覆,心生不满。女方于9月20日向一家位于吉隆坡的航空公司发送电邮,声称本月23日从斗湖飞往吉隆坡的航班“机上有炸弹”,并要求公司取消航班。由于事涉重大,航空公司立即报案,将情况通报斗湖警方。
警方接获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22日晚间8时,警方在仙本那一家旅馆内拘捕两名嫌犯,并起获一支VIVO X200 Pro Mini手机,怀疑为发送恐吓电邮的工具。翌日(23日),警方将两人押往法庭,申请为期四天的延扣令,以便进一步录取嫌犯与证人供词,同时确认邮件的IP位址是否出自两人所用装置。
警方表示,案件将依据《刑事法典》506条(刑事恐吓)、505(b)条(制造公众恐慌言论)以及《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233条展开调查。一旦罪名成立,嫌犯恐面临严厉刑罚,包括长期监禁与罚款。
仙本那代警区主任嘉法哈京副警监已证实逮捕行动,并强调案件目前已移交由斗湖警方接手侦办。他同时提醒,任何散播炸弹威胁、制造恐慌的行为,都将被视为严重刑事案件处理,不容姑息。
这起案件也凸显航空安全议题的重要性。马来西亚曾在2014年因马航MH370失踪与MH17遭击落事件引发国际瞩目,因此对涉及航空安全的威胁更加高度敏感。专家指出,即便是虚假讯息,也会导致航班中断、乘客恐慌、航空公司蒙受巨额损失,并造成执法与安全部门投入大量资源调查。
对于此案,不少当地媒体评论指出,两名嫌犯仅因座位争议而诉诸恐吓手段,不仅危及公共安全,也可能影响中马两国旅客的形象与信任。马来西亚警方呼吁所有旅客,若对航班或服务有争议,应循正当管道处理,不可心存侥倖以违法方式施压。目前,两名嫌犯仍被扣留协助调查,后续发展有待法院裁定。案件的侦办结果,势必成为马来西亚再度强调“零容忍航空威胁”政策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