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的陈岚。
“富太太”开课了。
紫色缎面上衣配浅黄礼帽,中国香港制片人、中国星集团副主席“向太”陈岚,近期以一身高调行头出现在一张线上课程的海报上。
与此同时,她的“金句短视频”也陆续推出:谈婚姻、聊财富、讲原生家庭,条条播放量破50万。
原来,这位“富太太”开课了,她推出线上课程《向太向上闺蜜圈》,原价599元,券后399元。
有人愿意为“向太的人生智慧”埋单吗?

·陈岚课程海报。

卖了300万
目前,《向太向上闺蜜圈》课程已在多个平台的店铺上架。
课程页面显示,该课程包含“一套课”和“一张卡”。“一套课”宣称能帮助学员“稳定内核、摆脱内耗”“经营好家庭、事业、财富与关系”;“一张卡”即“创始成员尊享电子闺蜜卡”,号称可以“链接高质量圈层网络”。
从课程大纲来看,“一套课”共有五个章节、23节课,不过目前各平台仅上线了三节录播课,每节时长在10至20分钟之间。客服称,后续课程会陆续更新。
在课程介绍里,陈岚被称为“港片教母、直播女王、跨界达人”,是“一路开挂、运筹帷幄的企业家”。介绍中还列举了她的经历:“23岁白手起家,34岁创立中国星集团,46岁主导开发Tiffany House,65岁进军直播电商。”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星集团是陈岚的丈夫向华强于1992年共同成立的娱乐公司。今年上半年,该集团收入2.57亿港元,亏损却达1.11亿港元,未能盈利。Tiffany House是位于中国澳门的一个地产项目。2024年,陈岚曾在淘宝直播售卖该项目的公寓。这场直播吸引了超400万人观看,最终售出5套公寓。

·陈岚课程推广视频截图。
截至目前,陈岚的课程在各平台已售出7523份,销售额达300万元左右。据媒体报道,部分学员购买课程是出于对陈岚个人经历和魅力的认可。
但课程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赞课程“金句不断,还有贴心笔记”;也有人给出差评,称“就是圈钱的,只有三节课,没什么用”。
不过总体而言,质疑的声音更多。许多网友批评课程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的方法论。课程宣传的“链接高质量圈层”也成为争议焦点,不少人认为,仅凭几百元的课程,几乎不可能实现“阶层跨越”。
陈岚常在微博上发表激烈言论,曾多次卷入娱乐圈争议。但如今,她风格大变,不再唇枪舌剑,而是平和地讲述为人处世、事业经营的方法。有人猜测,她这一转变或许是在为卖课这门“新生意”立人设。

香港电影往事
在推广课程的视频里,陈岚常会提及自己和一众明星的关系。她细数自己“捧红”刘德华的过程,谈起和李连杰相识的过往,最近还称赞辛芷蕾有“野心”。
陈岚与向华强的发家史,始终与香港电影紧密相连。
1959年,陈岚在中国台湾出生。1978年,她以模特身份了参加一场聚会,结识了当时还是香港武打演员的向华强。后来两人步入婚姻,生下大儿子向佐和二儿子向佑。

·年轻时的陈岚。
20世纪80年代,向华强察觉到香港电影行业利润可观,便拉着弟弟向华胜拍片。之后,陈岚也参与进来,承担起找演员、选场地等工作。
1986年,成龙主演的《龙兄虎弟》上映,引发了“探险动作片”热潮。向华强打算拍一部相同题材的电影。陈岚找到了当时写过几个剧本的王晶。
几个月后,他们模仿《龙兄虎弟》拍摄了《魔翡翠》。这部电影由刘德华主演,在希腊取景,在香港上映后收获了1100万港元票房,跻身当年港片票房排行榜前20名。
同年,周润发主演的《英雄本色》成为票房冠军。向氏兄弟迅速推出片名相近的《英雄好汉》,收获了1900万港元票房。

·向华强(右)与向华胜。
第二年,向氏兄弟正式成立永胜影业,后来又在陈岚的建议下更名为“永盛”,寓意公司永远旺盛。
之后,永盛公司陆续推出了《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爆款影片,一跃成为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香港电影公司之一。
在永盛公司最辉煌的时期,接受采访的向华胜曾说:“永盛的影片在年度卖座影片中能占1/4,一年10亿票房里有2.5亿都是我们的。”
1992年,中国星集团在永盛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沿用“王晶+刘德华”组合,重新包装“赌神”系列,推出了《赌侠1999》《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等片。这些影片虽市场反响不错,但题材和形式相似,被媒体评价“沿用卖座模式”。
之后,中国星又提出 “3年拍100部电影” 的计划。这种高密度制片策略,虽然迎合了电影市场旺盛的需求,但很难保证每部影片都精雕细琢。
2016年,中国星投入5亿元开拍《封神传奇》,制作了2200个特效镜头,并邀请李连杰、梁家辉、古天乐等知名演员参与演出。
这部影片取材于封神榜的故事,却出人意料地把主角改为“雷震子”,并由向佐饰演。
为了这部影片,一直稳坐幕后的陈岚和向华强,破天荒地跟着剧组跑遍全国十几个城市进行宣传。陈岚还在微博上公开喊话:“为了老公、儿子也是要拼了!”

·向佐在《封神传奇》中饰演雷震子。
然而,即便有众多明星和特效的加持,影片上映后却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低至2.9分,票房仅2.84亿元,连成本都没能收回。有媒体评论称:“影片内容不尊重原著,情节浮夸至极,这完全就是一场用钱堆砌起来的闹剧!”
面对电影的失败,陈岚在微博上愤怒地斥责道:“我们不会服气的!我们会继续拍,拍到你们黑都没用为止。”

“这和拍电影没什么区别”
近几年,中国星在多次转型后,电影业务份额逐渐缩小,公司重心逐渐转移到旅游、餐饮以及房地产投资领域。然而,疫情时期,这些产业都受到了影响。
2023年,陈岚宣称自己要开启第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做电影,第二次投身房地产,第三次则是成立MCN机构。”她投入2000万元打造直播间,甚至为了方便工作,把家都搬到了电商业发达的杭州。
对于这次创业,陈岚信心满满:“现在年轻人都习惯在网上购物、展示自我,这(直播带货)其实和拍电影没什么本质区别。”
但同年,她在直播平台开启带货首秀时,却因高达90%的退货率引发了争议。这场直播过后,公众对她的评价急转直下。不少网友指出,她在直播中的表现没有诚意,全程依赖助播讲解,还拒绝试吃、试用产品。
第二年,她转战奢侈品带货,在直播中称“卖出了900个单价159万元的爱马仕包”,被质疑数据造假,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

·直播中的陈岚。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洪涛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明星通过自身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听起来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手段,但实际效果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市场未来或许会更加理性,而不是迷信明星流量。”
曾有电商从业者认为,直播带货考验的是耐力、表现力以及选品等多方面能力,必须全身心投入,但从陈岚的表现来看,她并不想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直播行业。
现在看来,她果然没有在直播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而是迅速调整方向,选择了卖课。
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多数明星课程其实是由专业团队代笔,艺人只需出镜录制,人设和课程内容常常是两码事。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真正价值的质疑。
有网友评论道:“人还是得多读书、多思考,别指望靠别人零散的‘指点’就能突然开窍。”毕竟,真正能让人成长和进步的,从来都不是这种“知识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