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将其乡村监控模式推广至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据当地官员和居民向路透社证实,中国警方正在所罗门群岛试行指纹和数据收集,以遏制社会动荡。当地居民:中国警方在所罗门群岛介绍“枫桥经验” 开展试点项目 https://t.co/yBm4g9suYx pic.twitter.com/YbPM1RcYWO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September 11, 2025
“枫桥经验”是1960年代初,浙江省宁波专区诸暨县枫桥区(今为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枫桥镇)创造的一种“发动群众、对阶级敌人加强专政”的经验。196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依靠群众力量,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绝大多数“四类分子”改造成新人的指示》,把“枫桥经验”推向全国。
2013年10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指示,并强调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是中方的安全合作伙伴,据所罗门群岛警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显示,中国警方今年已走访该国多个岛屿的社区,介绍推广“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模式,并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熟悉侦察无人机。
中国外交部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中国驻斐济的太平洋岛国事务特使也未回应置评请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问题教授希尔曼(Ben Hillman)在受访时说,中国农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管理员负责“监控一户一户的住户”。
希尔曼指出,这对中共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治理模式”,因为“人们动员起来支持党的议程,并相互监督,从而将社会冲突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其升级”。他补充道,“这种模式在中国以外推广并不常见,因为它的运作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所罗门群岛社区领袖尼霍帕拉(Andrew Nihopara)向路透社证实,位于该国首都霍尼亚拉边缘的“Fighter 1”村已开始与中国警方合作开展“枫桥经验”试点项目,但他拒绝进一步置评。
所罗门群岛皇家警察部队本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Fighter 1”村的“基层治理”模式将收集人口数据,以改善安全状况。声明称,中国警方已向居民介绍了人口管理、户籍登记、社区地图绘制以及指纹和掌纹采集等措施。
该声明援引中国警务督察林嘉木(音译、Lin Jiamu)的话说:“‘Fighter 1’社区是首次尝试,未来将推广到全国更大范围”。他解释说,这项举措将增强社区安全。
此举引发了人权方面的担忧。所罗门群岛反对党政治家凯尼洛雷亚(Peter Kenilorea Jr.)在电话采访中表示:“这是对我们宪法所保护的个人权利的侵犯,这些权利本应通过议会和法律来决定”。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Jeremiah Manele)的办公室将问题转交给该国警方,但警方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在微信上发布的新闻稿显示,“2月14日,中国公安部赴所罗门群岛警务顾问组与所警察部队犯罪预防局联合举办首期‘枫桥经验’专题研讨会,所警助理警监辛普森、犯罪预防局局长史蒂夫等20余人出席”。
新闻稿指出,“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旨在推动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经验与所国内警务实践深度交流。中国警务组详细介绍‘枫桥经验’模式,社区民警在维护社区治安、调解矛盾纠纷、服务社区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闻稿称,“所方代表表示,所罗门群岛与中国在城乡社区结构、文化传统等具有很多相似性。‘枫桥经验’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智慧,为破解所警力不足、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位住在“Fighter 1”村附近的居民了解当地“枫桥经验”试点情况,但不愿透露姓名。其告诉路透社,该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社会秩序迅速恶化,违法乱纪现象增多”。
这位居民表示,传统上,村里的长老或村长会维持秩序,管理社区的运作,但在居民来自不同省份的城市边缘社区,这种制度遇到了阻力。该居民说,“这或许是建立秩序和保存数据的垫脚石,而数据保存正是目前缺乏的”。
与此同时,凯尼洛雷亚则指出,担心这是迈向威权体制的一步。他谈到:“有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贫困或苦苦挣扎的社区”。一位澳大利亚学者是中国法律体系专家,由于经常前往中国,不愿透露姓名。该学者告诉路透社,这是第一次听说“枫桥经验”模式在中国境外实施。
中国警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另一份声明显示,中国警员在访问马莱塔省16个村庄时也宣传了“枫桥经验”。马莱塔省是所罗门群岛最大的省份,历史上曾发生过反华抗议活动。当地一名居民向路透社证实了这一消息。
在2021年发生反政府骚乱后,中国于2022年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了安全合作框架协议。抗议活动的部分原因是马莱塔省政客反对所罗门群岛与台北断交,转而与北京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