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父亲去世后,我找到他教过的70个学生

父亲去世后,我找到他教过的70个学生

文章来源: 极昼story 于 2025-09-09 22:29: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父亲去世后,我找到他教过的70个学生

钱继海是湖南长沙一名中学教师,今年6月,60岁的他突发疾病,半个月内医治无效离世。钱继海离开后,女儿钱樱在网络上发帖,征集学生们关于父亲的回忆。钱樱眼中的父亲,沉默少言,父女间不仅对话不多,连合影都少之又少。这次征集,既是告别,也带着一个女儿的私心——希望为父亲留下更多印记。

短时间内,大量留言和私信涌来,来自钱继海四十年来散落全国的学生,也有曾与他共事的老师。从课堂习惯,到生活点滴,这场“记忆接力”意料之外拼凑出一个女儿未曾了解的父亲。

 

夏天常德最热的那几天,他们来到这个陌生的陵园,四个高三的男生,面容稚嫩,下车时还嘻嘻哈哈,一步步接近那座墓碑时,越来越安静。

墓碑是新立起来的,照片也没来得及镶上,安葬着男孩们曾经的初中数学老师,60岁的钱继海。今年6月,他因突发急性胆管梗阻并发脓毒症,半个月内便医治无效离世。

男孩们在一个月后才意外得知这个消息,坐了三个小时的车,专门从长沙来到钱继海的老家。他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酒、水果和茶水,神情凝重,一个接一个地跪在墓碑前。他们身后,站着钱继海的女儿,33岁的钱樱也默默流着泪。

知道钱继海病情的人并不多。对许多学生而言,最后一次见到他还是在去年9月,学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里,他和几位同事一同参加学校举办的退休告别会,照片里的他有些消瘦,鬓发也泛着白。

钱继海突然离世后,女儿钱樱事后翻看他的手机,看到他生命最后阶段还在联系的,有不少是学生。一个17岁的女孩,每逢节日都会发来祝福,现在上高中了,遇到不会的数学题,还会请教这位曾经的初中老师。还有一名学田径的男孩,是钱继海几年前在慈利县支教时带过的学生,最近的聊天里,钱继海还在关心他的考试成绩:“小子,你结果怎么样?”男孩回复:“还不错,应该能考个A。”

钱樱用爸爸的微信把消息告诉了他们。女孩立刻打来语音:“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这样?”男孩一下子也不能接受。消息从这一小群学生间慢慢传开,那四个高中男生也是通过同学得知,主动联系上钱樱,最终走进了陵园。

虽然是一些有限的交流,但钱樱忍不住想:爸爸教了一辈子书,四十年间留下了那么多学生,会不会还有人依然惦记着他?

今年 8 月,她在网上发了一条帖子——既是告知爸爸钱继海离世的消息,也希望向学生们征集爸爸过去4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的故事。



●钱樱在网上的发帖。讲述者供图

这个念头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女儿的私心。钱樱说,自己和爸爸一样,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感情。他在世时父女俩的交流不多,他离开后,她翻看朋友圈和旧照片,发现两人连合影也寥寥无几。她想为爸爸,也为自己,留下更多属于他的痕迹。

像一颗石子投入山洞,那条帖子很快激起了意想不到的回响。先是陌生网友的点赞和评论,紧接着,爸爸最后一届没能带完的学生、几十年前的老学生,还有已经在海外的学生,都陆续出现,他们给钱樱发私信,更多的直接在评论区留言。细碎的片段,帮钱樱拼凑出了一个鲜活的,甚至意料之外的父亲形象。

学生们提到最多的,是钱继海身上那股“传统”“老派”的气质。即使多年未见,仍有人清楚记得他站在讲台前的模样——戴着四四方方的眼镜,看手机时总要把屏幕举得老远,再习惯性地抬手扶一扶镜框。

他不爱用PPT,始终是“一根粉笔走天下”。偶尔在校园开放日破例用上一回,台下学生立刻起哄“怪叫”。这时候他得不断挥动他的戒尺,才能让大家安静下来。

戒尺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每节课必带,讲题时它在空中挥来挥去。课堂上那些走神的、坐姿不正的学生,背上也准会轻轻挨一下。

关于那把戒尺,钱樱说,家里人其实都为爸爸捏把汗,妈妈提醒过他几次,不要把戒尺带进课堂,怕学生或家长觉得过于严厉。但她没想到,大家再提起这把戒尺时,却多是轻松和打趣的语气。一位学生记得,钱老师每次拿着戒尺下来查笔记,“一半同学(都在)飞快地补笔记。”一位担任过数学课代表的学生回忆起,自己在研学旅行中路过文创店,看到货架上摆着的尺子,几乎是下意识地想买一把带回去送给钱老师。

这位“老派”的老师,也并非总是一本正经。有人至今记得初中第一节数学课上他的自我介绍:“我姓钱,希望大家能像喜欢钱一样喜欢我。”说完,还张开双臂,做了个夸张的拥抱动作。课堂上,他偶尔也会“跑题”。一次数学课正赶上篮球赛前夕,学生们心思全飘到赛场,他索性放下课本,给大家讲战术布置。后来那场比赛,他们班真的赢了。

随着帖子被不断转发,留言越来越多,一些沉寂多年的班级QQ群里也有了水花。“老钱”,“钱老板”,“钱嗲”,他们开始谈论他的外号;有学生感慨他的记忆力——毕业两三年后,不用自我介绍,他能完整说出学生的班级、姓名、学号,甚至初中最要好的朋友……还有学生们翻出了十年前钱继海在讲台的照片传给钱樱。几天后,当地媒体也报道了这场特殊的纪念。

所有留言里,小猿同学写得最长,连续追评了好几条。他是钱继海八年前的学生,在评论区里回忆了一桩课堂上的“糗事”。他说自己在农村长大,性子直爽,每节课上都踊跃举手。一次在钱继海的课堂上,问题抛出来,没人举手,他又习惯性地举了,结果答错,引来全班哄笑。他一气之下,猛地拍桌,直接冲出了教室。

钱继海停下讲课,等班长把人叫回,不但没责怪,反而说他“挺有个性”。小猿还是委屈得趴在桌子上哭了一场。下课后,钱继海又把他叫到办公室继续安慰:男孩子嘛,血气方刚很正常,哭也很正常……你做好你自己就行,但做事的方法欠考虑。下次就不能这么干了啊。

那件事之后,小猿在班上留下了“哦神”的外号,一直伴随他到初中毕业。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钱继海的话一直呵护着他的自尊。小猿同学说,那些话他或许能记一辈子。



●钱继海在办公室。讲述者供图

不仅是学生,钱继海曾经的搭班老师也出现在留言区。八年前,小雨老师跟钱继海搭班教学时刚大学毕业,她任班主任,钱继海是科任老师,也是军训时的副班主任。她记得他话不多,军训时,有个男生正步走不好,总闹出同手同脚的笑话,他走过去轻拍男生的肩,把他叫出来,一直陪着练习,等到动作到位,他才笑着让男孩回到队伍里。

作为刚到学校的新老师,小雨那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搭班老师,他们既是合作伙伴,钱继海对学生的耐心包容,也成了她心里的参照。后来她时不时去教室后面听一听看一看,对钱继海的课堂风格也越来越熟悉,“他课上(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也不会为了狠抓成绩而布置太多刷题作业,他希望学生是享受课堂的”。小雨曾提过给学生额外布置任务的想法,也被他婉拒:简单一点,不要把学生搞得太累了。同为老师的她看来,钱继海的确“传统”,“但这种传统让人特别安心”。

不到一个月,七十多名学生、老师陆续找到钱樱,留下了上百条留言。感动之余,她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爸爸幽默、风趣的一面,这是钱樱不曾见过的——面对女儿他沉默寡言,跟兄弟姐妹也少有交流,只有在妻子身边话才会多些。他给予学生的种种温暖、关心与鼓励,钱樱也很少直接获得过。

在学生眼里,钱继海是受欢迎的好老师,但在女儿看来,他似乎不擅长做父亲。他从不在人前表扬女儿,偶尔的夸奖,总是要绕一圈,经由妻子或同事转述才传到她耳朵里。虽然是数学老师,他却很少亲自辅导女儿。钱樱小时候遇到不会的题,去请教,得到的回复大多是:“学会自己想。”久而久之,她也就问得少了。上中学那几年,父女同在一所学校,偶然遇见,也只是淡淡打个招呼。妈妈常开玩笑,说他们怎么不像别的父女那样亲近。



●钱继海一家三口。讲述者供图

这些年来,钱樱一直很用心地靠近父亲。她从不在父亲面前撒娇、耍脾气,总是努力表现得懂事。教师节、父亲节、生日,她都会准备贺卡和礼物。结婚后每次回家吃饭,她都会主动凑到父亲身边,问他身体情况。知道他喜欢体育比赛,她特意去了解“欧冠”和“英超”,跟他一起看比赛,“这个人踢得不错吧?”“这支队伍怎么这样?”但父亲只是自顾自看球,很少回应,说到最后,她常常像是在自言自语。

父亲的疏离和淡漠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让钱樱感到失落和挫败,她一度怀疑:是自己不够好吗?

很久之后她才意识到,或许这与爸爸的成长经历有关。在钱继海过去的讲述里,他的家里总是伴随着争吵:父母、祖母和母亲,甚至邻里之间,都容易因为琐事拌嘴。家境贫寒也让他们常遭邻居讥讽。

改变他命运的是一位老师——钱樱把爸爸的这位老师称为“师爷”。小时候的钱继海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常常独自跑到学校门口玩石子,扒在窗边看别人上课。因此被学校教书的师爷注意到。那时,师爷一个月工资只有四块五,还要养三个孩子,却仍替钱继海付了两个学期的学费。师爷还教他学会了拉二胡。后来高考,他的分数超过重点线三十多分,却因为档案丢失错过了录取,也是师爷替他联系了一所免费的师范学校,他才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

钱樱说,父亲在家庭里未曾得到的关爱,很大程度上在他的老师那里得到了弥补。她记得,爸爸在世时的每一个春节,他都会去拜访师爷,这个习惯持续了三四十年。

这种关爱,钱继海又传递给了他的学生。钱继海重病住进ICU时,他二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得知消息,专程跨城来探望。医生判断救治希望渺茫,家人决定送他回湖南老家静养,学生也一路陪同,陪他走过了最后的日子。钱樱后来听母亲说,当年这名学生生活拮据,爸爸便常把他叫到教师宿舍,分给他教工餐,帮他添被褥。

大约是在成年懂事后,钱樱才开始理解爸爸,“也许是他在自己的成长中,很少体会父母的关爱,所以才不懂如何把爱自然地给到女儿。”那些年对父亲的遗憾、委屈甚至埋怨,在他离开后,也逐渐在心里一点点消解。



●钱继海和女儿。讲述者供图

现在的钱樱也是一名老师。八年前,她经熟人引荐,进了一家幼儿园。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她慢慢喜欢上与孩子们的相处,纯粹又轻松,不知不觉就坚持到了现在。

父女走进了同一个行业,关于职业的讨论一直很少,她只记得入职不久时,有一次在公园散步,爸爸叮嘱她:不要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幼师,钱樱曾觉得,自己无法像其他阶段的老师那样,在学生的人生里留下深刻印记。她为此失落过。但读到父亲学生们的留言,她心里多了一些宽慰和笃定。她明白,自己或许不会像父亲那样被许多人记住,但如果能作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用一段音乐、一次拥抱,或某个清晨的安抚,为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然后安静地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也就足够了。

故事征集持续到现在,留言里的人,她都会逐一回复,在只言片语里去打捞那些有关爸爸的往事和细节,所有的留言和对话记录她一点点收集起来,放在备忘录里,打算将来为爸爸做一本人生故事集。

一边搜集,她也不忘替爸爸去问候他的学生们:你现在过得顺不顺利?开不开心?

如今,钱樱和妈妈的生活也在慢慢恢复。爸爸刚离开时,妈妈“提一次就伤心一次”,甚至不愿发讣告,只想让学生们以为他还好好地活着,亲戚们也会刻意避而不谈。两个多月来,钱樱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完成了和爸爸的告别——她开始能在朋友面前聊起日常,妈妈也终于愿意走出家门,去老年大学见见朋友了。

有空时,母女俩会一起翻看那些留言,仿佛能借着旧日回忆,与他“隔空对话”。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夫妇好心帮陌生男手机充电 惨被虐5小时活活烧死
她醉酒打Uber呕吐 被司机赶下车 遭陌生人捡尸强奸
前北京副市长判囚12年 疑因挡不住“车撞中南海”?
万斯长文悼好友柯克 将用空军二号运送灵柩回原居地
高大帅气口若悬河 柯克被视为明日之星 川普接班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亚航拟采购中国C919,冲击空客-波音垄断地位
特朗普:柯克枪击案嫌疑人已被拘捕 希望他被判死刑
哈里斯一席话炸裂拜登圈子:暴露出她是多么浅薄
川普追授柯克勋章 凶器上刻变性和反法西斯标记
杀害查理·柯克枪手的“狙击点位”被曝光,疑有枪手痕迹
川普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非常愤怒:为何没通知我
对话西贝前后厨员工:究竟用没用预制菜?
外国“水果贵族”,集体沦为中国土特产
柯克遭枪杀:川普狂粉 常入校园煽动学生上台对骂
从“街车”到份额仅剩1%,韩系车在华销量一落千丈
枪手逃逸潜入附近社区 专家:杀柯克枪手绝非业余
走私生物材料 密大中国学者服刑 庭上痛哭:事业毁了
俄无人机进犯波兰:普京“压力测试” 北约导弹代价昂贵…
以军72小时内袭击叙利亚、黎巴嫩等6国 胡赛武装回应
柯克被杀 阴谋论再度四起 这事儿和以色列有关?
美中太空竞赛加剧:NASA禁止中国公民参与项目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父亲去世后,我找到他教过的70个学生

极昼story 2025-09-09 22:29:21



父亲去世后,我找到他教过的70个学生

钱继海是湖南长沙一名中学教师,今年6月,60岁的他突发疾病,半个月内医治无效离世。钱继海离开后,女儿钱樱在网络上发帖,征集学生们关于父亲的回忆。钱樱眼中的父亲,沉默少言,父女间不仅对话不多,连合影都少之又少。这次征集,既是告别,也带着一个女儿的私心——希望为父亲留下更多印记。

短时间内,大量留言和私信涌来,来自钱继海四十年来散落全国的学生,也有曾与他共事的老师。从课堂习惯,到生活点滴,这场“记忆接力”意料之外拼凑出一个女儿未曾了解的父亲。

 

夏天常德最热的那几天,他们来到这个陌生的陵园,四个高三的男生,面容稚嫩,下车时还嘻嘻哈哈,一步步接近那座墓碑时,越来越安静。

墓碑是新立起来的,照片也没来得及镶上,安葬着男孩们曾经的初中数学老师,60岁的钱继海。今年6月,他因突发急性胆管梗阻并发脓毒症,半个月内便医治无效离世。

男孩们在一个月后才意外得知这个消息,坐了三个小时的车,专门从长沙来到钱继海的老家。他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酒、水果和茶水,神情凝重,一个接一个地跪在墓碑前。他们身后,站着钱继海的女儿,33岁的钱樱也默默流着泪。

知道钱继海病情的人并不多。对许多学生而言,最后一次见到他还是在去年9月,学校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里,他和几位同事一同参加学校举办的退休告别会,照片里的他有些消瘦,鬓发也泛着白。

钱继海突然离世后,女儿钱樱事后翻看他的手机,看到他生命最后阶段还在联系的,有不少是学生。一个17岁的女孩,每逢节日都会发来祝福,现在上高中了,遇到不会的数学题,还会请教这位曾经的初中老师。还有一名学田径的男孩,是钱继海几年前在慈利县支教时带过的学生,最近的聊天里,钱继海还在关心他的考试成绩:“小子,你结果怎么样?”男孩回复:“还不错,应该能考个A。”

钱樱用爸爸的微信把消息告诉了他们。女孩立刻打来语音:“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这样?”男孩一下子也不能接受。消息从这一小群学生间慢慢传开,那四个高中男生也是通过同学得知,主动联系上钱樱,最终走进了陵园。

虽然是一些有限的交流,但钱樱忍不住想:爸爸教了一辈子书,四十年间留下了那么多学生,会不会还有人依然惦记着他?

今年 8 月,她在网上发了一条帖子——既是告知爸爸钱继海离世的消息,也希望向学生们征集爸爸过去4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的故事。



●钱樱在网上的发帖。讲述者供图

这个念头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女儿的私心。钱樱说,自己和爸爸一样,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感情。他在世时父女俩的交流不多,他离开后,她翻看朋友圈和旧照片,发现两人连合影也寥寥无几。她想为爸爸,也为自己,留下更多属于他的痕迹。

像一颗石子投入山洞,那条帖子很快激起了意想不到的回响。先是陌生网友的点赞和评论,紧接着,爸爸最后一届没能带完的学生、几十年前的老学生,还有已经在海外的学生,都陆续出现,他们给钱樱发私信,更多的直接在评论区留言。细碎的片段,帮钱樱拼凑出了一个鲜活的,甚至意料之外的父亲形象。

学生们提到最多的,是钱继海身上那股“传统”“老派”的气质。即使多年未见,仍有人清楚记得他站在讲台前的模样——戴着四四方方的眼镜,看手机时总要把屏幕举得老远,再习惯性地抬手扶一扶镜框。

他不爱用PPT,始终是“一根粉笔走天下”。偶尔在校园开放日破例用上一回,台下学生立刻起哄“怪叫”。这时候他得不断挥动他的戒尺,才能让大家安静下来。

戒尺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每节课必带,讲题时它在空中挥来挥去。课堂上那些走神的、坐姿不正的学生,背上也准会轻轻挨一下。

关于那把戒尺,钱樱说,家里人其实都为爸爸捏把汗,妈妈提醒过他几次,不要把戒尺带进课堂,怕学生或家长觉得过于严厉。但她没想到,大家再提起这把戒尺时,却多是轻松和打趣的语气。一位学生记得,钱老师每次拿着戒尺下来查笔记,“一半同学(都在)飞快地补笔记。”一位担任过数学课代表的学生回忆起,自己在研学旅行中路过文创店,看到货架上摆着的尺子,几乎是下意识地想买一把带回去送给钱老师。

这位“老派”的老师,也并非总是一本正经。有人至今记得初中第一节数学课上他的自我介绍:“我姓钱,希望大家能像喜欢钱一样喜欢我。”说完,还张开双臂,做了个夸张的拥抱动作。课堂上,他偶尔也会“跑题”。一次数学课正赶上篮球赛前夕,学生们心思全飘到赛场,他索性放下课本,给大家讲战术布置。后来那场比赛,他们班真的赢了。

随着帖子被不断转发,留言越来越多,一些沉寂多年的班级QQ群里也有了水花。“老钱”,“钱老板”,“钱嗲”,他们开始谈论他的外号;有学生感慨他的记忆力——毕业两三年后,不用自我介绍,他能完整说出学生的班级、姓名、学号,甚至初中最要好的朋友……还有学生们翻出了十年前钱继海在讲台的照片传给钱樱。几天后,当地媒体也报道了这场特殊的纪念。

所有留言里,小猿同学写得最长,连续追评了好几条。他是钱继海八年前的学生,在评论区里回忆了一桩课堂上的“糗事”。他说自己在农村长大,性子直爽,每节课上都踊跃举手。一次在钱继海的课堂上,问题抛出来,没人举手,他又习惯性地举了,结果答错,引来全班哄笑。他一气之下,猛地拍桌,直接冲出了教室。

钱继海停下讲课,等班长把人叫回,不但没责怪,反而说他“挺有个性”。小猿还是委屈得趴在桌子上哭了一场。下课后,钱继海又把他叫到办公室继续安慰:男孩子嘛,血气方刚很正常,哭也很正常……你做好你自己就行,但做事的方法欠考虑。下次就不能这么干了啊。

那件事之后,小猿在班上留下了“哦神”的外号,一直伴随他到初中毕业。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钱继海的话一直呵护着他的自尊。小猿同学说,那些话他或许能记一辈子。



●钱继海在办公室。讲述者供图

不仅是学生,钱继海曾经的搭班老师也出现在留言区。八年前,小雨老师跟钱继海搭班教学时刚大学毕业,她任班主任,钱继海是科任老师,也是军训时的副班主任。她记得他话不多,军训时,有个男生正步走不好,总闹出同手同脚的笑话,他走过去轻拍男生的肩,把他叫出来,一直陪着练习,等到动作到位,他才笑着让男孩回到队伍里。

作为刚到学校的新老师,小雨那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搭班老师,他们既是合作伙伴,钱继海对学生的耐心包容,也成了她心里的参照。后来她时不时去教室后面听一听看一看,对钱继海的课堂风格也越来越熟悉,“他课上(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也不会为了狠抓成绩而布置太多刷题作业,他希望学生是享受课堂的”。小雨曾提过给学生额外布置任务的想法,也被他婉拒:简单一点,不要把学生搞得太累了。同为老师的她看来,钱继海的确“传统”,“但这种传统让人特别安心”。

不到一个月,七十多名学生、老师陆续找到钱樱,留下了上百条留言。感动之余,她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爸爸幽默、风趣的一面,这是钱樱不曾见过的——面对女儿他沉默寡言,跟兄弟姐妹也少有交流,只有在妻子身边话才会多些。他给予学生的种种温暖、关心与鼓励,钱樱也很少直接获得过。

在学生眼里,钱继海是受欢迎的好老师,但在女儿看来,他似乎不擅长做父亲。他从不在人前表扬女儿,偶尔的夸奖,总是要绕一圈,经由妻子或同事转述才传到她耳朵里。虽然是数学老师,他却很少亲自辅导女儿。钱樱小时候遇到不会的题,去请教,得到的回复大多是:“学会自己想。”久而久之,她也就问得少了。上中学那几年,父女同在一所学校,偶然遇见,也只是淡淡打个招呼。妈妈常开玩笑,说他们怎么不像别的父女那样亲近。



●钱继海一家三口。讲述者供图

这些年来,钱樱一直很用心地靠近父亲。她从不在父亲面前撒娇、耍脾气,总是努力表现得懂事。教师节、父亲节、生日,她都会准备贺卡和礼物。结婚后每次回家吃饭,她都会主动凑到父亲身边,问他身体情况。知道他喜欢体育比赛,她特意去了解“欧冠”和“英超”,跟他一起看比赛,“这个人踢得不错吧?”“这支队伍怎么这样?”但父亲只是自顾自看球,很少回应,说到最后,她常常像是在自言自语。

父亲的疏离和淡漠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让钱樱感到失落和挫败,她一度怀疑:是自己不够好吗?

很久之后她才意识到,或许这与爸爸的成长经历有关。在钱继海过去的讲述里,他的家里总是伴随着争吵:父母、祖母和母亲,甚至邻里之间,都容易因为琐事拌嘴。家境贫寒也让他们常遭邻居讥讽。

改变他命运的是一位老师——钱樱把爸爸的这位老师称为“师爷”。小时候的钱继海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常常独自跑到学校门口玩石子,扒在窗边看别人上课。因此被学校教书的师爷注意到。那时,师爷一个月工资只有四块五,还要养三个孩子,却仍替钱继海付了两个学期的学费。师爷还教他学会了拉二胡。后来高考,他的分数超过重点线三十多分,却因为档案丢失错过了录取,也是师爷替他联系了一所免费的师范学校,他才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

钱樱说,父亲在家庭里未曾得到的关爱,很大程度上在他的老师那里得到了弥补。她记得,爸爸在世时的每一个春节,他都会去拜访师爷,这个习惯持续了三四十年。

这种关爱,钱继海又传递给了他的学生。钱继海重病住进ICU时,他二十多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得知消息,专程跨城来探望。医生判断救治希望渺茫,家人决定送他回湖南老家静养,学生也一路陪同,陪他走过了最后的日子。钱樱后来听母亲说,当年这名学生生活拮据,爸爸便常把他叫到教师宿舍,分给他教工餐,帮他添被褥。

大约是在成年懂事后,钱樱才开始理解爸爸,“也许是他在自己的成长中,很少体会父母的关爱,所以才不懂如何把爱自然地给到女儿。”那些年对父亲的遗憾、委屈甚至埋怨,在他离开后,也逐渐在心里一点点消解。



●钱继海和女儿。讲述者供图

现在的钱樱也是一名老师。八年前,她经熟人引荐,进了一家幼儿园。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她慢慢喜欢上与孩子们的相处,纯粹又轻松,不知不觉就坚持到了现在。

父女走进了同一个行业,关于职业的讨论一直很少,她只记得入职不久时,有一次在公园散步,爸爸叮嘱她:不要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幼师,钱樱曾觉得,自己无法像其他阶段的老师那样,在学生的人生里留下深刻印记。她为此失落过。但读到父亲学生们的留言,她心里多了一些宽慰和笃定。她明白,自己或许不会像父亲那样被许多人记住,但如果能作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用一段音乐、一次拥抱,或某个清晨的安抚,为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然后安静地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也就足够了。

故事征集持续到现在,留言里的人,她都会逐一回复,在只言片语里去打捞那些有关爸爸的往事和细节,所有的留言和对话记录她一点点收集起来,放在备忘录里,打算将来为爸爸做一本人生故事集。

一边搜集,她也不忘替爸爸去问候他的学生们:你现在过得顺不顺利?开不开心?

如今,钱樱和妈妈的生活也在慢慢恢复。爸爸刚离开时,妈妈“提一次就伤心一次”,甚至不愿发讣告,只想让学生们以为他还好好地活着,亲戚们也会刻意避而不谈。两个多月来,钱樱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完成了和爸爸的告别——她开始能在朋友面前聊起日常,妈妈也终于愿意走出家门,去老年大学见见朋友了。

有空时,母女俩会一起翻看那些留言,仿佛能借着旧日回忆,与他“隔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