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如何应对以色列?欧洲爆外交内政争端 反以浪潮蔓延

如何应对以色列?欧洲爆外交内政争端 反以浪潮蔓延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于 2025-08-25 19:21: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对以色列的立场,正在影响越来越多国家的外交和内政。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外交部8月24日晚发布声明,抗议美国驻法国大使查尔斯·库什纳指责法国打击“反犹”不力的不当言论,宣布将于25日召见库什纳。

本月早些时候,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宣布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引发以色列不满。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出现外交冲突。24日,澳大利亚等国出现大规模反以示威。

如何应对以色列?欧洲爆外交内政争端 反以浪潮蔓延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4日,澳大利亚凯恩斯,昆士兰州警察跟随着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视觉中国 图

在荷兰和德国,以色列问题引发政府内部分歧。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因内阁对以制裁存在分歧辞职,加剧该国政治动荡。德国宣布暂停对以军援,执政党内有观点认为此举是“重大误判”,部分反对党则欢迎这一表态。

美以接连对法国发难

8月24日,美国驻法国大使、总统特朗普的亲家库什纳在《华尔街日报》上致信马克龙,抨击法国对以色列的批评,以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

“(法国)抨击以色列的公开声明和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态度,助长了极端分子的气焰和暴力、危及了在法犹太人的生命。在当今世界,反犹太复国主义就是反犹太主义,简单明了。”库什纳写道。



当地时间2025年7月5日,法国巴黎,当地民众举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示威活动。视觉中国 图

法国外交部回应称,这些指控“不可接受”,法国“完全致力于打击反犹太主义”,并将于25日召见库什纳以示抗议。

法国外交部还补充称,库什纳的言论“违反了国际法,特别是外交人员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也“无法体现法美之间跨大西洋关系的高度和信任”。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汤米·皮戈特随后回复称,“库什纳大使是美国政府驻法国的代表,他在这个岗位上很好地促进了美国的利益。”

近几周,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保持与以色列的贸易、外交和安全关系。这一举动激怒了以色列及其最大盟友美国。

在库什纳发表公开信前,内塔尼亚胡近日致信马克龙,把法国的这一决定与反犹太主义联系起来。当时,法国总统办公室迅速回应,称内塔尼亚胡的指控“卑鄙、错误”,且这些指控“不会得不到回应”,法国“会保护在法犹太人”。

德国、荷兰国内争论

对以色列立场的不统一,加剧了荷兰政府的动荡。8月22日,荷兰外交大臣、前荷兰驻以色列大使费尔德坎普因内阁对以色列实施制裁的辩论陷入僵局而辞职。他所在的新社会契约党其余几名内阁大臣及国务秘书随即集体辞职。

此前费尔德坎普表示,由于加沙局势,他将对以色列采取制裁措施,但遭到自由民主人民党和农民党拒绝。

23日,荷兰议员投票决定,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对以色列施压,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动议也没有获得多数票。

以色列外长萨尔24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批评费尔德坎普,称其得到哈马斯的赞扬,并宣称“欧洲必须在哈马斯或以色列中做出选择”。

荷兰政府已于6月“垮台”,当时极右翼自由党退出内阁,政府转为“辞职内阁”,继续处理日常事务,但无权制定重大政策。新社会契约党的官员集体辞职后,仅有自由民主人民党和农民党留在联合政府中,该国将于10月29日大选。

德国执政党因同样问题出现分歧。8月8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占领加沙城的计划后,德国宣布暂停军援。

德国总理默茨所在的基民盟(CDU)议员卡斯滕·穆勒称,“强烈谴责政府的决定,这是重大误判”。另有基民盟执行委员会成员透露,默茨没有就此咨询党内领导人,并警告如果继续这一政策,“政府将在今年圣诞节前垮台”。

基民盟的巴伐利亚州姊妹党基社盟(CSU)有声音称,“这一外交政策错误将产生长期影响”。不过,联合政府中的社民党、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都支持这一决定。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级副总裁兼国际安全专家克劳迪娅·梅杰 表示,这场争议“显示了德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复杂性”。

由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曾屠杀犹太人,长期以来德国是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之一,其领导人一直重申,“确保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国家理性’的一部分”。德国也是目前仅次于美国,对以色列出口武器第二多的国家。

多国爆发亲巴集会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8月24日,澳大利亚各地发生了40多起亲巴反以集会,示威者呼吁结束加沙战争、制裁以色列,共有约35万人参加。

悉尼的集会组织者乔什·李斯表示,澳大利亚人团结起来,“要求政府制裁以色列、结束加沙的种族灭绝”。许多参加集会者举着巴勒斯坦国旗,高呼“解放、解放巴勒斯坦”。

昆士兰州参议员拉里萨·沃特斯对布里斯班的集会人群说:“在几周前的悉尼集会后,政府改变了立场。我希望,在今天澳大利亚各地爆发示威后,政府会感到压力。”

澳大利亚犹太人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uncil of Australian Jewry)联合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雷夫钦则认为,这些集会“创造了不安全的环境,不该发生”。

8月11日,澳大利亚宣布即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吊销了一名以色列极右翼议员的签证。内塔尼亚胡因此抨击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称其为“一位背叛以色列,抛弃在澳犹太人的软弱政客”。阿尔巴尼斯回应称:“我不把这些话当作针对个人,我以外交方式与人交往。内塔尼亚胡对其他领导人有过类似的言论。”

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加沙地带超50万人陷入饥荒,随即全球范围内爆发了这波抗议浪潮。除了澳大利亚外,马来西亚、肯尼亚、比利时、塞内加尔、英国和瑞典等多国在23日和24日都举行了声援巴勒斯坦人的抗议活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恋童癖被判死刑"处决前自杀",美检察官:帮纳税人省钱
主人遗忘一年未投喂!鳄龟瘦成骷髅 画面曝光
李在明坦承亲中!强调「无法断绝关系」,韩网怒
倒下的巨人:恒大“坑”惨了哪些好友
马克龙的反击:硬刚美、以、意三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非法移民印裔卡车司机在美酿3死 220万人请愿求情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华人妈带娃插队 喊“没有中国就没有你们国家”引争议
川普派兵涉种族歧视?遭痛批“专挑非裔市长下手”
川普暗示:未来几天或将美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
外交事务:中国模式 并不是美国议员说的“只会偷”
乌中立换安全?俄外长再抛条件,轰欧洲领袖:根本不想要和平
关税战总体检:尘埃落定,川普大获全胜
鲁迅的烦恼:最近吃饱了撑的人太多了
苹果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 却跳槽并拷走机密文件!
川普让“美国变得像中国”?为什么说无法做到
纽约时报:中共如何影响纽约的各级选举
加拿大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可能性
普丁下周访中4天!会晤习近平出席北京阅兵
俄导弹击中在乌美国工厂 万斯:让我愤怒的是拜登
恒大爆雷近五年后被香港股市摘牌,中国楼市跌到底了吗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如何应对以色列?欧洲爆外交内政争端 反以浪潮蔓延

澎湃新闻 2025-08-25 19:21:44

对以色列的立场,正在影响越来越多国家的外交和内政。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外交部8月24日晚发布声明,抗议美国驻法国大使查尔斯·库什纳指责法国打击“反犹”不力的不当言论,宣布将于25日召见库什纳。

本月早些时候,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宣布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引发以色列不满。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出现外交冲突。24日,澳大利亚等国出现大规模反以示威。

如何应对以色列?欧洲爆外交内政争端 反以浪潮蔓延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4日,澳大利亚凯恩斯,昆士兰州警察跟随着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视觉中国 图

在荷兰和德国,以色列问题引发政府内部分歧。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因内阁对以制裁存在分歧辞职,加剧该国政治动荡。德国宣布暂停对以军援,执政党内有观点认为此举是“重大误判”,部分反对党则欢迎这一表态。

美以接连对法国发难

8月24日,美国驻法国大使、总统特朗普的亲家库什纳在《华尔街日报》上致信马克龙,抨击法国对以色列的批评,以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

“(法国)抨击以色列的公开声明和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态度,助长了极端分子的气焰和暴力、危及了在法犹太人的生命。在当今世界,反犹太复国主义就是反犹太主义,简单明了。”库什纳写道。



当地时间2025年7月5日,法国巴黎,当地民众举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示威活动。视觉中国 图

法国外交部回应称,这些指控“不可接受”,法国“完全致力于打击反犹太主义”,并将于25日召见库什纳以示抗议。

法国外交部还补充称,库什纳的言论“违反了国际法,特别是外交人员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也“无法体现法美之间跨大西洋关系的高度和信任”。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汤米·皮戈特随后回复称,“库什纳大使是美国政府驻法国的代表,他在这个岗位上很好地促进了美国的利益。”

近几周,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保持与以色列的贸易、外交和安全关系。这一举动激怒了以色列及其最大盟友美国。

在库什纳发表公开信前,内塔尼亚胡近日致信马克龙,把法国的这一决定与反犹太主义联系起来。当时,法国总统办公室迅速回应,称内塔尼亚胡的指控“卑鄙、错误”,且这些指控“不会得不到回应”,法国“会保护在法犹太人”。

德国、荷兰国内争论

对以色列立场的不统一,加剧了荷兰政府的动荡。8月22日,荷兰外交大臣、前荷兰驻以色列大使费尔德坎普因内阁对以色列实施制裁的辩论陷入僵局而辞职。他所在的新社会契约党其余几名内阁大臣及国务秘书随即集体辞职。

此前费尔德坎普表示,由于加沙局势,他将对以色列采取制裁措施,但遭到自由民主人民党和农民党拒绝。

23日,荷兰议员投票决定,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对以色列施压,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动议也没有获得多数票。

以色列外长萨尔24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批评费尔德坎普,称其得到哈马斯的赞扬,并宣称“欧洲必须在哈马斯或以色列中做出选择”。

荷兰政府已于6月“垮台”,当时极右翼自由党退出内阁,政府转为“辞职内阁”,继续处理日常事务,但无权制定重大政策。新社会契约党的官员集体辞职后,仅有自由民主人民党和农民党留在联合政府中,该国将于10月29日大选。

德国执政党因同样问题出现分歧。8月8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占领加沙城的计划后,德国宣布暂停军援。

德国总理默茨所在的基民盟(CDU)议员卡斯滕·穆勒称,“强烈谴责政府的决定,这是重大误判”。另有基民盟执行委员会成员透露,默茨没有就此咨询党内领导人,并警告如果继续这一政策,“政府将在今年圣诞节前垮台”。

基民盟的巴伐利亚州姊妹党基社盟(CSU)有声音称,“这一外交政策错误将产生长期影响”。不过,联合政府中的社民党、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都支持这一决定。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级副总裁兼国际安全专家克劳迪娅·梅杰 表示,这场争议“显示了德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复杂性”。

由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曾屠杀犹太人,长期以来德国是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之一,其领导人一直重申,“确保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国家理性’的一部分”。德国也是目前仅次于美国,对以色列出口武器第二多的国家。

多国爆发亲巴集会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8月24日,澳大利亚各地发生了40多起亲巴反以集会,示威者呼吁结束加沙战争、制裁以色列,共有约35万人参加。

悉尼的集会组织者乔什·李斯表示,澳大利亚人团结起来,“要求政府制裁以色列、结束加沙的种族灭绝”。许多参加集会者举着巴勒斯坦国旗,高呼“解放、解放巴勒斯坦”。

昆士兰州参议员拉里萨·沃特斯对布里斯班的集会人群说:“在几周前的悉尼集会后,政府改变了立场。我希望,在今天澳大利亚各地爆发示威后,政府会感到压力。”

澳大利亚犹太人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uncil of Australian Jewry)联合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雷夫钦则认为,这些集会“创造了不安全的环境,不该发生”。

8月11日,澳大利亚宣布即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吊销了一名以色列极右翼议员的签证。内塔尼亚胡因此抨击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称其为“一位背叛以色列,抛弃在澳犹太人的软弱政客”。阿尔巴尼斯回应称:“我不把这些话当作针对个人,我以外交方式与人交往。内塔尼亚胡对其他领导人有过类似的言论。”

2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加沙地带超50万人陷入饥荒,随即全球范围内爆发了这波抗议浪潮。除了澳大利亚外,马来西亚、肯尼亚、比利时、塞内加尔、英国和瑞典等多国在23日和24日都举行了声援巴勒斯坦人的抗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