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身体,究竟能装下多少能量?
孙晋芳,曾经是我国,第一批女排的领军人物,也曾带领着女排斩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
不管是在熟悉的战场成功而退,还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冲锋陷阵,都能够拿出自己比钢铁还硬的意志去对待。
可惜命运不公,在退役后孙晋芳竟然患上了血癌,必须要靠换血才能维持生命,如今14年过去了,孙晋芳现在怎样了?
信息来源:2014年9月7日 中国新闻网 孙晋芳因病卸任:多次全身换血 一直靠药物维持信息来源:2014年9月7日 中国新闻网 孙晋芳因病卸任:多次全身换血 一直靠药物维持

柔弱外表下的不屈
1955年,江南水乡的温柔并未消弭那个年代的坚韧,但苏州的孙晋芳,偏偏是个例外。
打小体弱多病,街坊邻里口中那个“小病娃”,风一吹就倒似的,谁能想到她日后会成为女排场上的灵魂人物?
她压根儿没往体育这条路上想过,满心憧憬的是走进大学殿堂,过那种安稳的知识分子生活。
可命运这东西,总爱出其不意。

高中一场校运会,她夺得出了异于常人的成绩,体育老师看出了孙晋芳的天赋,硬是把她送去了业余体校。
在那个年代,搞体育被她看作是成绩不好、另谋出路,多少有点丢面子。
刚开始那阵子,她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每天应付两个小时,心还牵挂着别落下功课。
枯燥的训练让她对体育的偏见一点没少,甚至有几次,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然而,天赋哪是想藏就能藏住的?即便她带着几分敷衍,那身天赋也足以让她通过省级选拔,从此踏上了排球之路。
让她最终坚持下来的,除了父母望女锻炼身体的支持,还有一个颇为实在的理由——每个月两三块钱的训练补助。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笔钱,可真不是小数目。

汗水泡出的高手
慢慢的孙晋芳融入进了体育段,也对体育这一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满腔热血的孙晋芳,决定全身心的投入体育的训练中去,那股学霸的狠劲便倾注到了球场上,一发便不可收拾。
身体瘦弱?这是短板,那就用成倍的汗水来弥补。
别人做十遍的动作,她要做二十遍,甚至四十遍。
三伏天的宿舍走廊,闷热得像个蒸笼,她和队友张洁云却挤在里面练球。

她的逻辑,简单粗暴得让人咋舌:在如此逼仄的地方都能把球传好,到了开阔的赛场上,还有什么可怕的?
正是这种近乎自虐的磨砺,把她淬炼成了世界级的二传手。
她的双手仿佛拥有魔法,总能把球精确地送到攻手最称心如意的位置。
她,也成了那支传奇女排的队长,也是名副其实的灵魂。
不过,队长要面对的,不只是球网对面的强敌,还有自己人。

郎平,这个日后和她一样成为传奇的“铁榔头”,刚进队时就和她爆发过激烈的冲突。
孙晋芳是老资格,看不惯这个新人一来就当主攻,总觉得是走了后门。
而郎平性格同样刚烈,半点不让。
一次友谊赛,郎平一个球被拦死,孙晋芳当场指责她进攻节奏太慢,远不如以前的搭档杨希。
谁知郎平也毫不示弱,反呛一句:麻烦下次传快点!

两个核心公开闹僵,教练袁伟民不得不介入,勒令孙晋芳写检讨。
那场比赛,她们也输了。
但这场争吵,却意外成了她们关系的转折点。
不打不相识,两个强者在碰撞中找到了彼此的节奏,她们的配合愈发默契,最终共同开启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时代。
《人民画报》的封面上,两人紧紧相拥、笑靥如花的照片,彻底击碎了外界关于她们不合的传言。

爱啃硬骨头
28岁,本该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可严重的腰伤,让孙晋芳不得不提前告别赛场。
赛场生涯虽然结束了,但她骨子里那份“执着”与“创新”却找到了新的舞台。
她没有选择留在熟悉的排球领域,而是转身投向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体育彩票。
2000年,孙晋芳出任中国体彩中心主任,官至正厅级。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岗位,体彩在当时还是个新生事物,前路未卜。
可孙晋芳拿出了球场上那股子劲头: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在她接手后的一年里,江苏作为试点省份的体彩销售额飙升至570亿元,相当于过去七年的总和。
她似乎总是在寻找最硬的骨头来啃,也总能啃得有声有色。

金牌说客
体彩事业步入正轨后,她再次调转方向,于2004年出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说服当时已经退役,正在华中科技大学读新闻学的李娜。
彼时的李娜,个性十足,因与体制的矛盾而心灰意冷,决心告别赛场。
不少人去劝过,都被她几句话顶了回去。
孙晋芳不一样,她做了充足的功课,专程飞到武汉,和李娜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小时的谈话。
她没有空谈国家荣誉,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娜对未来的迷茫。

她问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你还有兴趣打网球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孙晋芳立刻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给予李娜单飞的自由,允许她自己选择教练,甚至动用资源为她提供参赛外卡。
后来,当李娜因代表地方队参赛感到个人价值被消耗而再度萌生退意时,孙晋芳的劝说方式更加坦诚。
她告诉李娜,职业网球可以带来声誉和丰厚的物质回报,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必跟钱过不去。
正是这种运动员之间才懂的、抛开空洞口号的务实沟通,彻底解开了李娜的心结,也才有了后来中国网球历史性的突破。

信息来源:2011年7月7日 中国新闻网 李娜:我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孙晋芳主任的大胆改革信息来源:2011年7月7日 中国新闻网 李娜:我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孙晋芳主任的大胆改革

与死神的较量
很少有人知道,在为李娜四处奔走时,孙晋芳的身体,警钟已然敲响。2011年,她被确诊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一种凶险的血癌,像只沉默的猛兽,慢慢侵蚀着她。
记者采访时,发现她整个上午都在不停地喝水,只为了促进体内本已迟缓的血液循环。
但她依旧坚持工作,直到在一场会议后彻底垮掉,被医生强制要求休养三个月。
那时她的血色素只有几克,身体已极度虚弱。

治疗过程更是痛苦,药物作用越来越小,她不得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全身换血来延续生命。
她骨子里的要强从未改变。
她从不愿对外公开自己的病情,不愿让外界看到她的脆弱。
现实往往给人重锤一击,在2020年的时候孙晋芳被确诊为白血病,并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是定期换血治疗。
2025年据报道显示,孙晋芳已与病魔抗争14年,在70岁的时候成功完成换血治疗,尽管身体变瘦了,但是精神状态良好。
公开场合中,她总是展现出坚强和乐观的一面,脸上常挂着微笑,激励着身边的人。

结语
曾经,她的战场是排球场,对手是球网对面的强敌。
后来,她的战场是办公室,对手是僵化的体制和人心的壁垒。
而今,她的战场变成了病床,对手是自己身体里无声的崩坏。
一个用尽一生与各种对手缠斗的人,最终迎来了最顽固的对手。
这场比赛没有终场哨,也没有退的役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