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确实非常担心,机器人最终可能会取代一些人类工作。但上周末在中国举办的一场仅限机器人的体育比赛上,人们最担心的却是它们会摔倒或撞到彼此。
为期三天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上周日在北京落幕,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280多支大学和私营企业团队参赛。一些机器人完成了后空翻,成功穿越了障碍赛道和崎岖地形。
但在其他一些项目中,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只能说还有待提高。
足球比赛中,孩童大小的机器人互相绊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地。有一个守门员机器人一动不动地站着,对手好几次把球踢向它的腿部,最后破门得分。
在田径项目冲刺时,中国宇树科技的一个机器人撞倒了一名工作人员。
在跆拳道比赛中,戴着彩色手套和头盔的机器人挥拳出击却频频落空。
“缺乏目标性,”赛事官方直播中的解说员说道,“经常对着空气挥两下。”
经过几分钟胡乱出拳和踢腿后,裁判宣布其中一个机器人获胜。它举起戴着手套的双手,在空中挥舞,观众们报以掌声,而它的对手则躺倒在地,似乎是在表示认输。
这是中国最新举办的一场备受瞩目的机器人展示活动。在有数亿人观看的中国央视春晚中,人形机器人表演了民族舞。今年4月,北京市政府举办了一场半程马拉松,有1.2万名跑步者和20个人形机器人参赛。
在政府指令和巨额投资的推动下,中国正努力在机器人领域实现快速突破。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已经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降低了运营成本,在某些情况下还帮助企业抵御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影响。
北京的官员对国内新闻媒体表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对机器人技术前沿进展的一次检验。
这次检验既暴露了局限性,也展现了可能性。
“尽管存在狼狈的失误,但机器人在移动和平衡方面正取得显著进步,包括后空翻、侧空翻以及其他杂技和武术动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器人学教授肯·戈德堡说。
宇树科技的一个机器人以6分34秒40的成绩赢得了1500米室内田径项目的金牌。戈德堡教授称,这个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它比该项目的人类纪录保持者(挪威的雅各布·英格布里格森,成绩为3分29秒63)慢得多,但已超过许多业余人类跑步者的水平。
一些企业家认为,人形机器人终有一天会承担许多现在由人类完成的体力工作,包括家务、仓储和工厂劳动。但就目前而言,即便是把餐具装进洗碗机这样简单的任务,对它们来说也绝非易事。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机器人学教授艾伦·费恩说,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有助于“让公众对机器人技术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切实的了解”。
费恩教授表示,这些比赛凸显了该行业的快速进步。其一,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已经足够成熟,研究人员不再需要像一两年前那样,花巨资购买机器人或自己动手制造。
其二,人工智能的进步让这些机器能够完成更广泛的基本任务。他说,五年前,“能够稳定行走的人形机器人都很少见,更不用说跑步、跳跃或应对崎岖地形了”。
但费恩教授也指出,比赛中使用的这类机器人通常不具备规划或推理等高级功能,往往需要人类操作员协助引导。
“这些机器人仍然很笨拙,”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