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台工程师看台积电泄密:以前睁只眼闭只眼 现在.....

台工程师看台积电泄密:以前睁只眼闭只眼 现在.....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08-13 12:45: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传出2奈米关键技术外泄事件,震动科技界。台湾当局依据《国家安全法》羁押相关人员。这些窃密者做了什么?https://t.co/Za1fuePKgq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13, 2025
台积电(TSMC)领先全球的2奈米晶片(芯片)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进入量产,全球客户及同行都在关注。但一家台湾工厂却于近日曝出技术泄密事件。

这起事件正是关于2奈米晶片关键技术,因此震动台湾科技界。台湾当局已依据《国家安全法》羁押相关人员。

谁是窃密者?

根据报导,台湾检察官接获台积电报案后逮捕多名现任与前任员工,涉嫌窃取该公司先进2奈米晶片制程的机密资讯,其中涉案并遭羁押的前任员工,曾任职于日本半导体大厂东京威力科创(TEL)在台湾的子公司。

分析指出,由于台积电是全球最先进的高阶晶圆代工厂,2奈米晶片的生产已成为业界门槛最高的领域,各大厂商竞相角逐的金牌战场,包括与TEL合作密切的日本国家队。因此,此泄密消息曝光后,立即引发全球科技界高度关注。

根据台湾中央社报导,台积电透过例行内部监控,发现档案存取异常及未经授权的活动,随即展开内部调查,确认至少九名工程师涉案,其中包括三名来自专注于2奈米试产的台湾新竹宝山Fab 20厂,以及六名来自研发支援部门的员工。

此事件导致三名员工遭解雇,其他人则被调职。三名主要嫌疑人依据《国家安全法》遭羁押禁见,抗告遭驳回。根据台媒报导,他们涉嫌的罪名包括“窃取国家核心关键技术”。

这是台湾自2022年修订强化技术保护相关条款后,首宗依据该法起诉的案件,单个涉案者可能面临最高12年有期徒刑及台币1亿元(约300万美元)罚款。

对此,美国科技咨询公司The Futurum Group研究部总监王韦杰(Ray Wang)向BBC中文解释,台积电的2奈米技术在整体性能指标上优于三星和英特尔。更重要的是,其良率显著更高且更稳定,尽管三星和英特尔正在努力缩小差距。

同样引发注目的是此案将如何引发台日在半导体合作及竞逐的未来,因为此案牵涉日本重点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东京威力科创(TEL)。多家台湾媒体报导称,泄漏资料可能流向日本政府支持、目标于2027年量产2奈米晶片的初创企业Rapidus。

被泄密的资料是什么?

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科系的校友Max(经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表示,半导体制程的分工极其复杂,被泄密的那台台积电设备负责的可能只是整条几千道步骤里面的一道。

Max向记者说,台积电或一些大厂还会让你那道制程同时有好几家厂商在做,大家一起竞争,可是彼此都不知道做什么做到哪。工程师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案子到底在做什么:“切分到让大家都看不出自己在做的整体是什么,所以厂商端为了在制程改动的时候,能最快提出解决方案来抢单,一定要想办法跟工程师问到越多情报越好。”

Max以自身经历向记者解释,半导体大厂工程师的工作区分严格,“但就像一整个拉面,你只知道他胡椒用5克,但你不知道他先煮面还是先煮料,用的是什么面,什么料,碗要用什么大小,有很多种组合。他们用的面体,汤匙还是碗筷都不一样。”

“而且,难做的点是要因应不同产品去调整制程。所以可能这个制程用来做手机很适合,上面现在突然说要改成笔电也可以用,但又不想从0开始试一个制程,就会需要客制化调整,这种你就算偷到中间一百分之一,你还是不知道用在哪。”Max说。

Max同时强调,台湾媒体透露被捕者是30几岁的工程师。这种等级“碰不到什么真的情报,就是一种客户关系,上级主管有时候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厂商顺利一点对大家KPI都有帮助”。

“但这种事搬到檯面上公司就一定要处理,只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默契啦。早期台积电开始推无纸化的时候,连机台参数都只能在无尘室看不能抄出来,这样设备商要怎么出方案给客户?各家设备商多少都有自己带出数据的花招,你说公司不知道吗?不知道的话怎么在隔天马上出一份数据精美的报告给客户呢?”Max告诉BBC。

针对此案,台积电向台媒《三立新闻网》回应表示,由于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台积电不便对细节多做说明。但该公司强调,对于任何违反保护营业秘密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并在必要时配合相关执法机构确保公司竞争优势及营运稳定。

宛若电影的商业间谍情节

在这起震惊全球半导体界的泄密案中,三名主要嫌疑人不仅是台积电内部的菁英人才,更是这场科技间谍风暴的核心人物。

据报,主要涉案人员包括工程师陈姓(东京威力科创台湾子公司员工)、吴姓(已被解雇的台积电现任员工)及戈姓(另一名台积电现任员工)。三人皆毕业于台湾半导体工程师摇篮清华大学。其中陈原在台积电专责2奈米试产线的研发支援,疫情期间跳槽至日本东京威力科创(TEL)台湾子公司,担任设备优化工程师。

台媒《镜周刊》报导,这三人涉嫌非法取得并泄漏台积电最先进的2奈米制程技术细节,包括制程整合参数、设备调整数据以及关键的试产流程图表。三人利用远距工作机会,在咖啡店等地碰面,并登入系统时精准控制时间,

规避了公司内部的监控机制,使用手机拍摄约近千张机密照片。

陈还涉嫌在从台积电离职前便蒐集大量机密数据,并在加入TEL后试图将这些资料应用于设备性能改善。他强调这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另两人则分别来自研发支援部门与试产线,他们被指控与陈合作,将公司资料传递出去。

宛若电影中的商业间谍情节,却在现实中上演于咖啡厅与高铁站等公共场所。

除了被羁押的三人,调查涉及的另外六名工程师虽未遭羁押,但已被调职或解雇。

为何升至国安层面

有分析称,台湾检方在7月底间执行大规模搜索,查扣多处地点的证物,包括台积电厂区与涉案人住所,此案已上升为“国安级”,超越了以往的商业泄密。在半导体产业,类似泄密事件并非首次,但这次涉及2奈米这般前沿技术,影响力远超以往。

2022年修订的《国家安全法》将14奈米以下的积体电路制造技术列为“国家核心关键技术”,违者最高可判12年徒刑及1亿台币罚款。此次台积电案是该法修订后首宗适用案件。

2024年底相关条款再新增10项保密技术,总数扩大至32项,涵盖范围横跨国防、AI高效能晶片、半导体制程与太空等领域。

根据现行《国家安全法》,关键技术定义被定义为重大损害国家安全、产业竞争力或经济发展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基于国际公约、国防之需要或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考量;可促使我国产生领导型技术或大幅提升重要产业竞争力。

分析称,开发2奈米等先进晶片技术需投入数百亿美元研发资金,并配备尖端制造设施与稀缺的专业工程师资源,全球仅少数企业能负担此重担。科技评论者凯瑟琳·托尔贝克 (Catherine Thorbecke) 便在彭博新闻评论称,“对台积电而言,技术领先至关重要——其3奈米技术贡献约24%营收,2奈米制程需求已然高涨,预计今年底量产。在汇率波动与贸易不确定性下,台积电的技术优势赋予其定价权与市场主导力。”

与中国大陆有关?历年台积电的泄密诉讼

事实上,技术外泄一直是台积电及台湾面对的重要挑战,并且一直与对手三星及中国中芯国际有关,此次事件则有所不同,起于在半导体发展落后中韩台的另一科技大国日本。

上周,台积电总部所在的新竹地检署也开始查缉中资在台湾涉嫌设立非法据点,挖角台湾高科技人才,窃取台湾高科技技术机密。根据台媒联合新闻网,该署已破获至少5家中资企业在台从事非法挖角与技术窃取机密。

据报导,5家中资企业包括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歌尔股份公司、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博流智能科技(南京)与世纪互联集团。新竹地检署指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专营电源管理晶片设计及显示晶片,市占率是中国同业之首。2022年曾因非法挖角被台湾检察机关查办,今日又再度被查获未经许可在新竹设立据点挖角。

回到台积电,相关泄密诉讼近20多年间并不少见。

2003年该公司曾指控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窃取商业机密,两年后双方达成和解,中芯需在6年内支付1.75亿美元的专利授权金。2006年台积电称再度发现中芯持续不当使用其机密,发起诉讼,于2009年和解,中芯除了需要先给付1.35亿美元授权金之外,需要另外支付2亿美元并无偿给予台积电8%股权,台积电在随后十年内陆续售出中芯国际股份。

2015年,台积电还曾以涉嫌泄露机密资讯,控告前公司研发处长梁孟松欲加入韩国三星电子并胜诉。法院判决要求禁止梁孟松在2015年底前为三星工作,且不得泄漏台积电的营业秘密和人员名单。梁孟松后来被挖角至中芯国际担任执行长。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赛中,2奈米制程代表着下一个里程碑。台积电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2奈米半导体,而美国英特尔和三星目前在研发上陷入困境。日本企业方面,Rapidus获得了美国IBM提供的技术,目标是2027年实现量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今年初公布的2024年第3季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收入份额排名,台积电以64%的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三星以12%场份额居次,中国中芯国际以6%位列第三。

查看评论(1)

24小时热点排行

数十架中资公司飞机被扣俄罗斯 飞机还能回来吗?
特朗普要把无家可归者赶出华盛顿,但流浪者要去哪?
纽约时报:特朗普如何毁掉美国80年的伟大遗产
东北首座万亿城市,只差“临门一脚”?
“婚内强奸案”细节曝光,伤情鉴定与医院报告有出入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砍大学经费 知名癌症专家离美回中国
中国丢下一颗“炸弹” 强制社保为何引发如此大反弹
林毅夫人民日报刊文:习近平回答了马克思经典未解之问
川普警告:如果普京不停火 “后果将非常严重”
中国“机器狼群”现身高原 为攻台巷战量身打造?
芯片卖中国抽成15% 贝森特:川普的点子 用来还国债
华尔街日报:美中AI大战 战场转到开源AI模型
核战爆发会死多少人?惊人模拟:美中俄欧几乎全灭
中国第3款6代机试飞片段疯传 美媒:疯狂步伐
美俄峰会前,泽连斯基明确表态:不会放弃顿巴斯
白宫:特朗普“决心”结束乌克兰战争
曝光:美国在AI芯片暗装追踪器 追查非法转运中国
9岁女孩,被老师砸破头骨之后
川普家族狂揽45亿 背后神秘平台操盘手竟是赵长鹏?
12万日本女人战败后被遗弃在中国 她们最后去哪了?
拜登女儿提出离婚 结束13年婚姻 丈夫比她年长15岁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台工程师看台积电泄密:以前睁只眼闭只眼 现在.....

BBC中文 2025-08-13 12:45:13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传出2奈米关键技术外泄事件,震动科技界。台湾当局依据《国家安全法》羁押相关人员。这些窃密者做了什么?https://t.co/Za1fuePKgq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13, 2025
台积电(TSMC)领先全球的2奈米晶片(芯片)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进入量产,全球客户及同行都在关注。但一家台湾工厂却于近日曝出技术泄密事件。

这起事件正是关于2奈米晶片关键技术,因此震动台湾科技界。台湾当局已依据《国家安全法》羁押相关人员。

谁是窃密者?

根据报导,台湾检察官接获台积电报案后逮捕多名现任与前任员工,涉嫌窃取该公司先进2奈米晶片制程的机密资讯,其中涉案并遭羁押的前任员工,曾任职于日本半导体大厂东京威力科创(TEL)在台湾的子公司。

分析指出,由于台积电是全球最先进的高阶晶圆代工厂,2奈米晶片的生产已成为业界门槛最高的领域,各大厂商竞相角逐的金牌战场,包括与TEL合作密切的日本国家队。因此,此泄密消息曝光后,立即引发全球科技界高度关注。

根据台湾中央社报导,台积电透过例行内部监控,发现档案存取异常及未经授权的活动,随即展开内部调查,确认至少九名工程师涉案,其中包括三名来自专注于2奈米试产的台湾新竹宝山Fab 20厂,以及六名来自研发支援部门的员工。

此事件导致三名员工遭解雇,其他人则被调职。三名主要嫌疑人依据《国家安全法》遭羁押禁见,抗告遭驳回。根据台媒报导,他们涉嫌的罪名包括“窃取国家核心关键技术”。

这是台湾自2022年修订强化技术保护相关条款后,首宗依据该法起诉的案件,单个涉案者可能面临最高12年有期徒刑及台币1亿元(约300万美元)罚款。

对此,美国科技咨询公司The Futurum Group研究部总监王韦杰(Ray Wang)向BBC中文解释,台积电的2奈米技术在整体性能指标上优于三星和英特尔。更重要的是,其良率显著更高且更稳定,尽管三星和英特尔正在努力缩小差距。

同样引发注目的是此案将如何引发台日在半导体合作及竞逐的未来,因为此案牵涉日本重点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东京威力科创(TEL)。多家台湾媒体报导称,泄漏资料可能流向日本政府支持、目标于2027年量产2奈米晶片的初创企业Rapidus。

被泄密的资料是什么?

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科系的校友Max(经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表示,半导体制程的分工极其复杂,被泄密的那台台积电设备负责的可能只是整条几千道步骤里面的一道。

Max向记者说,台积电或一些大厂还会让你那道制程同时有好几家厂商在做,大家一起竞争,可是彼此都不知道做什么做到哪。工程师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案子到底在做什么:“切分到让大家都看不出自己在做的整体是什么,所以厂商端为了在制程改动的时候,能最快提出解决方案来抢单,一定要想办法跟工程师问到越多情报越好。”

Max以自身经历向记者解释,半导体大厂工程师的工作区分严格,“但就像一整个拉面,你只知道他胡椒用5克,但你不知道他先煮面还是先煮料,用的是什么面,什么料,碗要用什么大小,有很多种组合。他们用的面体,汤匙还是碗筷都不一样。”

“而且,难做的点是要因应不同产品去调整制程。所以可能这个制程用来做手机很适合,上面现在突然说要改成笔电也可以用,但又不想从0开始试一个制程,就会需要客制化调整,这种你就算偷到中间一百分之一,你还是不知道用在哪。”Max说。

Max同时强调,台湾媒体透露被捕者是30几岁的工程师。这种等级“碰不到什么真的情报,就是一种客户关系,上级主管有时候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厂商顺利一点对大家KPI都有帮助”。

“但这种事搬到檯面上公司就一定要处理,只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默契啦。早期台积电开始推无纸化的时候,连机台参数都只能在无尘室看不能抄出来,这样设备商要怎么出方案给客户?各家设备商多少都有自己带出数据的花招,你说公司不知道吗?不知道的话怎么在隔天马上出一份数据精美的报告给客户呢?”Max告诉BBC。

针对此案,台积电向台媒《三立新闻网》回应表示,由于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台积电不便对细节多做说明。但该公司强调,对于任何违反保护营业秘密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并在必要时配合相关执法机构确保公司竞争优势及营运稳定。

宛若电影的商业间谍情节

在这起震惊全球半导体界的泄密案中,三名主要嫌疑人不仅是台积电内部的菁英人才,更是这场科技间谍风暴的核心人物。

据报,主要涉案人员包括工程师陈姓(东京威力科创台湾子公司员工)、吴姓(已被解雇的台积电现任员工)及戈姓(另一名台积电现任员工)。三人皆毕业于台湾半导体工程师摇篮清华大学。其中陈原在台积电专责2奈米试产线的研发支援,疫情期间跳槽至日本东京威力科创(TEL)台湾子公司,担任设备优化工程师。

台媒《镜周刊》报导,这三人涉嫌非法取得并泄漏台积电最先进的2奈米制程技术细节,包括制程整合参数、设备调整数据以及关键的试产流程图表。三人利用远距工作机会,在咖啡店等地碰面,并登入系统时精准控制时间,

规避了公司内部的监控机制,使用手机拍摄约近千张机密照片。

陈还涉嫌在从台积电离职前便蒐集大量机密数据,并在加入TEL后试图将这些资料应用于设备性能改善。他强调这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另两人则分别来自研发支援部门与试产线,他们被指控与陈合作,将公司资料传递出去。

宛若电影中的商业间谍情节,却在现实中上演于咖啡厅与高铁站等公共场所。

除了被羁押的三人,调查涉及的另外六名工程师虽未遭羁押,但已被调职或解雇。

为何升至国安层面

有分析称,台湾检方在7月底间执行大规模搜索,查扣多处地点的证物,包括台积电厂区与涉案人住所,此案已上升为“国安级”,超越了以往的商业泄密。在半导体产业,类似泄密事件并非首次,但这次涉及2奈米这般前沿技术,影响力远超以往。

2022年修订的《国家安全法》将14奈米以下的积体电路制造技术列为“国家核心关键技术”,违者最高可判12年徒刑及1亿台币罚款。此次台积电案是该法修订后首宗适用案件。

2024年底相关条款再新增10项保密技术,总数扩大至32项,涵盖范围横跨国防、AI高效能晶片、半导体制程与太空等领域。

根据现行《国家安全法》,关键技术定义被定义为重大损害国家安全、产业竞争力或经济发展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基于国际公约、国防之需要或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考量;可促使我国产生领导型技术或大幅提升重要产业竞争力。

分析称,开发2奈米等先进晶片技术需投入数百亿美元研发资金,并配备尖端制造设施与稀缺的专业工程师资源,全球仅少数企业能负担此重担。科技评论者凯瑟琳·托尔贝克 (Catherine Thorbecke) 便在彭博新闻评论称,“对台积电而言,技术领先至关重要——其3奈米技术贡献约24%营收,2奈米制程需求已然高涨,预计今年底量产。在汇率波动与贸易不确定性下,台积电的技术优势赋予其定价权与市场主导力。”

与中国大陆有关?历年台积电的泄密诉讼

事实上,技术外泄一直是台积电及台湾面对的重要挑战,并且一直与对手三星及中国中芯国际有关,此次事件则有所不同,起于在半导体发展落后中韩台的另一科技大国日本。

上周,台积电总部所在的新竹地检署也开始查缉中资在台湾涉嫌设立非法据点,挖角台湾高科技人才,窃取台湾高科技技术机密。根据台媒联合新闻网,该署已破获至少5家中资企业在台从事非法挖角与技术窃取机密。

据报导,5家中资企业包括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歌尔股份公司、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博流智能科技(南京)与世纪互联集团。新竹地检署指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专营电源管理晶片设计及显示晶片,市占率是中国同业之首。2022年曾因非法挖角被台湾检察机关查办,今日又再度被查获未经许可在新竹设立据点挖角。

回到台积电,相关泄密诉讼近20多年间并不少见。

2003年该公司曾指控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窃取商业机密,两年后双方达成和解,中芯需在6年内支付1.75亿美元的专利授权金。2006年台积电称再度发现中芯持续不当使用其机密,发起诉讼,于2009年和解,中芯除了需要先给付1.35亿美元授权金之外,需要另外支付2亿美元并无偿给予台积电8%股权,台积电在随后十年内陆续售出中芯国际股份。

2015年,台积电还曾以涉嫌泄露机密资讯,控告前公司研发处长梁孟松欲加入韩国三星电子并胜诉。法院判决要求禁止梁孟松在2015年底前为三星工作,且不得泄漏台积电的营业秘密和人员名单。梁孟松后来被挖角至中芯国际担任执行长。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赛中,2奈米制程代表着下一个里程碑。台积电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2奈米半导体,而美国英特尔和三星目前在研发上陷入困境。日本企业方面,Rapidus获得了美国IBM提供的技术,目标是2027年实现量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今年初公布的2024年第3季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收入份额排名,台积电以64%的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三星以12%场份额居次,中国中芯国际以6%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