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作为老派导演,有不少经典作品,如今老了老了,真的是什么都能说,什么都敢说了,每次说出来的话,都让人瞠目。
这不,王晶又继续爆料,赵文卓跟梅艳芳分手的真正原因,还谈及赵文卓为什么没有李连杰火!
从他的谈吐当中,不得不佩服,大导演就是大导演,有自己的眼光在里面,有些东西,看得挺准。
根据王晶描述,赵文卓跟梅艳芳是真心相爱,奈何太过可惜了。在他俩交往期间,一帮人在一起玩,有几个特别顽皮的人,就替赵文卓改了个外号,喊卓卓。
就连王晶自己都说,这就好比自己养了个小猫小狗叫眯眯,黄黄,等于赵文卓是梅艳芳的小狼狗
王晶强调是开玩笑,也知道赵文卓受不了。赵文卓觉得自己是英雄人物,可他也不能把整个港圈的人全部得罪了,只好分手。
王晶强调朋友把玩笑开大了,间接破坏了一段感情,至少在自己看来,知道的理由是这一个。
在港圈娱乐盛行的年代,梅艳芳绝对堪称顶流一样的存在,而当时的赵文卓,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新人,这一段恋情,非常偶然。
赵文卓在拍摄《金玉满堂》的时候,认识了张国荣,经过张国荣,认识了梅艳芳。虽然有差距,但两人还是相爱了。
后来被拍到照片,也坦然承认恋情,光明正大的公布了一切。奈何两人的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梅艳芳曾经表示,如果不是神秘的原因,她早已经成为“赵太太”。后来梅艳芳离世,赵文卓留下“此生至爱,一路走好”几个字。
虽然过往早就尘封,但从只言片语里面,也能看出来,两人曾经相爱过。如今王晶再次提起,网友也是很冷静的表示,这样简单的理由就分手,只能说还不够爱。
其实,背后的原因,也不算简单吧。当时的内娱跟港圈,简直是两个极端,自然很多人前仆后继。
赵文卓作为哈尔滨人,就是其中一个。自小练武,底子扎实。前往港圈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无可厚非。
一个早已经成名,一个还在发展期。无论双方是否有爱,至少外界传言,是议论纷纷,且伤害巨大,谁也没落到好。
这不就是,现在的关晓彤跟鹿晗吗?分开,貌似变得合理了。毕竟再爱,也经不起外界的折腾。
而且从王晶爆料能看出来,不仅外界不看好,就连朋友之间,也觉得两人有极大的差距,否则不会有外号。
赵文卓在港圈虽然小有名气,这一路走来,却也“伤痕累累”,隐隐的排挤,一直都有存在。
同样演黄飞鸿,怎么看待赵文卓跟李连杰?面对这个问题,王晶,两人演技都合格,武功也好,但赵文卓差了一样东西,观众缘。
李连杰祖籍辽宁沈阳,如今是新加坡籍,作为荧幕前的经典打星,他不仅演出了黄飞鸿最初的印象,年轻帅气,打戏干脆利落,虎虎生风。
而且,李连杰是自小就有观众底子。1982年的《少林寺》,后来的《少林小子》,正是他长相最嫩的时候,年少成名,风光无限。
后来的李连杰,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陈真,都演了一个遍,全是正气,慷慨激昂,又能打的正面角色。
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可见李连杰的厉害之处,他早已经占据先机。
反观赵文卓,从一上来演反派,《方世玉》的九门提督,对着李连杰演的方世玉,就是一顿打。
年轻帅气,甚至打起来还能不歇气,赵文卓真的有很强的实力,奈何整个形象透着一股邪气。
就连王晶都说,赵文卓跟李连杰的起点不一样,所以吃了个哑巴亏。而且,还点评了赵文卓的武功,武功底子很好,通背拳很实用。
只是在表演上面不好看,很讨笑,就是搞笑的意思。大开大合,不适合镜头面前,毫无美感,就跟螳螂拳,洪拳一样。
提到赵文卓,王晶评价最多的,还是一个机遇问题。说李连杰已经连演了四部黄飞鸿,直至最后第五部,才是赵文卓出演。
就连他自己,拍摄《赌神四》,都没有前面几部好看。因为观众是有一个时限性的,而且会对比,同样的套路拍得多了,自然就腻了。
甚至放言,当时让赵文卓去演黄飞鸿,就好比让他去死一样严重。如果当时能让赵文卓演另一个英雄人物,效果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霍元甲》当时就拍,不同的戏路,就没得比较了。奈何啊,他刚出头的时候,就拍了黄飞鸿,早就定下了基调,赵文卓也因此,被耽误了。
赵文卓帅是帅的,剑眉星目,一脸正气,1993年在徐克执导的《青蛇》演绎法海一角,深刻演绎了什么叫禁欲系帅哥。一本正经的,仿佛高岭之花,不可沾染。
却偏偏,被拉扯下凡尘俗世,与周遭一切,都格格不入。可以说,当时贡献了他最好的状态。
真就应了那句话,小火靠命,他达到了,大火靠捧,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生不逢时。李连杰,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不可逾越的代表人物。
王晶还说,基本上,那个年代,练武的明星,无一不是想成为李连杰。就连吴京,当时也是奔着这个方向,去香港拍戏。
结果在那边,演的都是反派,能打也没有用啊。直至自己回去,转型开始演军人,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这条路,就是适合吴京,如果让李连杰来演,未必会适合。适合了,所以吴京彻底火了,《战狼》之名,确实远扬。
若不是王晶说起来,还真没注意到。吴京原来,也去港圈闯了很久。
1995年吴京出道,就出演了《功夫小子闯情关》,妥妥的小鲜肉一枚,就算是清朝发型,也挡不住他的帅气。
2003年,吴京奔赴香港发展。在那个时代,内地的娱乐圈,还是不够发达啊。两相比较下,港圈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直至2012年,才继续回到内地,穿上了军装,出演了《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一人分饰两角。
这么长时间内,吴京的发展有着肉眼可见的区别,回内地横店拍的《南少林》系列,《武当》《鼓上骚时迁》,就是主角,但在香港,就大多时候都是配角加反派。
在《男儿本色》出演手段残忍的天养生,妥妥的大反派啊。脸帅,但气质充满了邪魅,手段残忍。
吴京靠着这角色,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可这,也并没有怎么改变他的情况。
好在他是清醒的,即使回头,才造就了自己的康庄大道。
零几年的时候,正是港圈最后辉煌的时代,若选不对,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吴京了。
一切,都是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