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火星陨石,在苏富比拍卖行以430万美元(约32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
“厚颜无耻!真是厚颜无耻!”保罗·塞雷诺(Paul Sereno)教授从芝加哥的电话那头怒斥道。
这位古生物学家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因为两年前在西非国家尼日(尼日尔)发现的一块罕见火星陨石,竟在上个月于纽约被拍卖给了一位匿名买家。他与非洲国家尼日关系密切,坚信这块陨石应当归还尼日。
这块数百万年历史的红色星球碎片,是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火星陨石,在苏富比拍卖行以430万美元(约32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买家与卖家的身份皆未公开。
然而,这笔巨额交易是否有一分钱流入尼日,仍是个未知数。
长久以来,坠落地球的外星物质总能激发人类的敬畏之情——有些成为宗教圣物,有些则被当作奇珍异宝展示。近年来,许多陨石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为何有人能将如此沉重且显眼的文物带离国境,而政府似乎未察觉?
陨石交易常被比拟为艺术市场,其美观程度与稀有性决定了价格高低。
这块非凡的火星陨石公开展示时,最初引发了人们的惊叹——在已发现的五万多块陨石中,仅不到400块被证实来自我们的这个邻居行星。
苏富比拍卖行拍摄的照片中,这块重达24.7公斤的陨石在灯光下闪耀着银色与红色的光芒,更增添了这种震撼。
然而,随后人们开始质疑,这块陨石是如何最终落入拍卖场下的?
尼日政府本身也不例外,他们发表声明表示:“对陨石出口的合法性存疑,担忧可能涉及国际非法贩运。”
苏富比则强烈反驳,称已遵循正确程序。但尼日已针对这块陨石(科学命名为NWA 16788,NWA意为西北非洲)的发现与销售情况展开调查。
目前关于这块陨石如何辗转至美国知名拍卖行的细节,几乎未有公开资讯。
事实上,一篇去年出版的义大利学术文章指出,这块陨石于2023年11月16日在尼日阿加德斯地区的撒哈拉沙漠中被发现,地点位于奇尔法绿洲以西90公里(56英里),发现者是一位“身份未公开的陨石猎人”。
陨石可能坠落于地球任何角落,但撒哈拉沙漠因其有利于保存的气候和较少的人为干扰,成为发现陨石的绝佳地点。
人们在横跨数国的荒凉地带搜寻,希望找到一块可供贩卖的陨石。
据该文章记载,NWA 16788由“当地社群卖给一位国际交易商”,随后被转至义大利阿雷佐市的一家私人画廊。
佛罗伦斯大学的杂志描述这位交易商为“一位重要的义大利画廊主人”。
由该大学矿物学教授乔瓦尼·普拉特西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得以检验这块陨石,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来源。这块陨石去年曾在义大利短暂展出,包括在罗马的义大利太空总署。
上个月,它再次于纽约公开亮相,但少了两片留在义大利供进一步研究的样本。
苏富比表示,“NWA16788已依据所有相关国际程序从尼日出口并运输。”
该拍卖行又称:“我们出售的所有物品,在其运输的每个阶段,皆符合最佳实践与相关国家的要求,相关文件齐备。”
一位发言人补充说,苏富比已知悉尼日正在调查陨石出口的报导,“我们正在审查相关资讯,以回应提出的质疑。”
塞雷诺教授十年前创立“尼日遗产”组织,坚信尼日法律遭到违反。
这位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多年来致力于在撒哈拉沙漠发掘尼日丰富的恐龙化石蕴藏,他积极倡议将尼日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任何从外太空坠落的物质——归还原国。
一座宏伟的博物馆正计划兴建于流经首都尼阿美市的尼日河上的一座岛屿,用以收藏这些文物。
“国际法规定,你不能随意将对一国遗产至关重要的物品——无论是文化物品、实体物品、自然物品,抑或外星物品——带离该国。我们已摆脱殖民时代,那时这一切还被视为理所当然。”塞雷诺教授说道。
一系列全球协议,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相关约定都试图规范这些物品的交易。但是,根据国际法专家马克斯·古内勒于2019年的一项研究,陨石虽可能涵盖其中,却仍存在是否适用这些协议的模糊地带。这需由个别国家自行厘清立场。

摩洛哥也面临类似问题,其境内发现的陨石数量庞大——超过一千块——包括撒哈拉地区。
尼日于1997年通过一项旨在保护其遗产的法律。
塞雷诺教授指出,其中一节详细列举了涵盖类别。“矿物标本”被提及于艺术品、建筑与考古发现之中,但陨石并未明确列名。
在针对苏富比拍卖的声明中,尼日承认“尚未制定针对陨石的专门立法”——这一点也被拍卖行所强调。但仍不明朗的是,为何有人能将如此沉重且显眼的文物带离国境,而当局似乎未察觉。
摩洛哥也面临类似问题,其境内发现的陨石数量庞大——超过一千块——包括撒哈拉地区。
20多年前,该国经历了作家海伦·戈登(Helen Gordan)所描述的“撒哈拉淘金热”,部分得益于较宽松的法规,以及比某些邻国更稳定的政治环境。
在她近期著作《陨石》一书中,她写道,摩洛哥是“世界上最大的太空岩石出口国之一”。
地质学家哈斯娜·陈纳乌·奥德杰哈内(Hasnaa Chennaoui Aoudjehane)教授在过去25年中,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为她的国家保留部分外星物质:“这是我们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遗产……是我们身份的一部分,珍视国家的丰富资源至关重要。”她告诉BBC。
但这位教授并不反对陨石贸易,她在引入规范该行业的措施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她承认,新规定虽未能完全阻断陨石外流,但已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她还负责沙漠中的陨石坠落事件的收集工作,结果证实这些陨石来自火星。
后来被命名为蒂辛特(Tissint meteorite)的陨石总重七公斤。但她表示摩洛哥如今仅剩30克。其余部分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最大的一块陈列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回顾尼日火星陨石的命运,她说自己并不意外,因为:“这是我25年来亲身经历的事。真是遗憾,我们无法对此感到高兴,但这是我们所有国家相同的处境。”
塞雷诺教授希望苏富比的拍卖能成为转折点——首先激励尼日当局采取行动。其次,“若它有朝一日在公共博物馆展出,该博物馆将不得不面对尼日公开争议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