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国“学历通胀”:硕士毕业月投60份简历也难找到工作

美国“学历通胀”:硕士毕业月投60份简历也难找到工作

文章来源: 红星新闻 于 2025-08-10 15:12: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曾被视为通往白领阶层成功门票的美国大学学位,如今似乎迅速“贬值”。

就业平台Simplify向美国《财富》杂志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美国求职者平均每月发出45份工作申请,这一数字比去年平均每月22份高出很多,凸显了就业市场的绝望程度。而对拥有更高学历的人来说,情况甚至显得更严峻,硕士研究生平均每月需要发出32至60份申请。

美国“学历通胀”:硕士毕业月投60份简历也难找到工作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一名毕业生在科学中心外举着学位帽 图源/视觉中国

计算机学位不再是“铁饭碗”

每月需投22至51份简历

据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分析,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已攀升至5.3%,高于约4%的整体劳动力失业率,这使得今年的就业市场成为自2015年以来对毕业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

“应届大学毕业生处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因此当劳动力市场放缓、招聘减速时,他们是首先感受到冲击的群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杰森·亚伯总结道。

这种压力甚至蔓延到那些曾被认为能保证六位数年薪的“铁饭碗”专业。数据显示,即便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如今平均每月也要发出22至51份申请。报道称,正如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所言,人工智能现在甚至可以完成中级工程师的编程工作。人类不再仅仅是与彼此竞争,随着AI接管入门级工作,他们开始与机器争夺饭碗。

23岁的亚当·米切尔的经历便是缩影。他手持佐治亚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位,并拥有在知名保险公司State Farm三年的网页开发实习经验。“我当时想,找工作应该会是小菜一碟。但我很快就被现实打醒了,根本没什么工作机会。”他说,毕业7个多月,在投出100多份申请后,他只获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份工作录用是星巴克的凌晨4点班次,他最终没有接受。

“幽灵工作”+招聘乱象

消耗求职者的信任

除了激烈的竞争,招聘经理们的做法也让求职者的日子雪上加霜。根据MyPerfectResume于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约81%的招聘人员承认,他们的公司会发布“幽灵工作”,即那些根本不存在或已经招满的职位。其目的可能是维持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的曝光度,或是为未来建立人才库。

“我们经常听到求职者说‘我累了,我抑郁了’。”美国求职领域专家贾斯敏·埃斯卡莱拉表示,“这也是他们对组织和公司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此外,根据机构Greenhouse于2024年发布的报告,大多数求职者表示曾被雇主彻底“无视”。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候选人称,面试官在招聘过程中对他们过度赞美和奉承,即所谓的“情感轰炸”,结果却只提供低薪和不合适的职位。

25岁的萨布丽娜·海菲尔德对此深有体会。为了提升薪资,她重返校园并于2024年获得了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设计硕士学位。然而,在申请了超过1000个职位、仅获得两次面试后,她搬回了家乡小镇,与祖母同住,接受了一份年薪3.5万美元的入门级工作,与她的专业毫无关系。“外面就像一个黑洞”她形容自己的求职经历。

▲萨布丽娜·海菲尔德

▲萨布丽娜·海菲尔德

严峻的就业市场和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正在侵蚀着美国年轻一代的财务安全感。26岁的安东尼·扬对此感触颇深。他去年从一所技术学院毕业,获得了发电厂管理的副学士学位,希望能在家附近的一家核电站找到工作。但一年多过去了,他仍未成功。

“我浪费了两年生命,却什么也做不了。”扬说,在当地其他雇主纷纷裁员的背景下,他在行业外找工作也极为困难。如今,他和妻子的家庭年收入超过9万美元,这在堪萨斯州的一个小镇上本应相当宽裕。但现实是,房租飞涨,每周的食品开销翻了一倍多,再加上学生贷款和各种账单,“我们仍然是月光族。”

这种经济压力和求职失败,正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教育投资感到后悔。美国学费高昂、学贷利息高,让不少学生感到压力。根据Indeed于2025年发布的一项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表示他们的学位是“浪费钱”。Z世代的感觉尤为强烈,51%的人表示自己后悔获得学位证书。

22岁的奥利弗·多拉巴尼在申请了数百个职位后,只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他认为找工作更像是凭运气,而非能力,“这甚至不一定是你比旁边的人更有资格。”他说,“更像是你比旁边的人更幸运。”

刚毕业就有工作的幸运儿:

即使找到工作,也难言乐观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求职失败。22岁的杰拉·多尔曼毕业后不久就在家乡找到了一份临床研究工作。26岁的赛达·洛佩斯-罗萨莱斯也在她实习的学校找到了小学教师的职位。

但即便是这些“幸运儿”,也对整体就业市场持负面看法,并对未来感到担忧。罗萨莱斯的年薪为5.5万美元,但由于当地高昂的房租,她仍无法搬出父母家,独立生活。

“我曾告诉自己,到26岁时,我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庭,还有我的豪华小轿车。但这并没有发生。”罗萨莱斯说,“起初,我确实有点为此自责,但世界在变。一切都在变。我感觉一切都变得更难了。所以现在,我释然了。”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杨兰兰"2700亿澳元存款"掀舆论狂潮 胡锡进:肯定假
一周五场会,“没人敢缺席,也没人真投入”
川普:她打败华尔街超级天才!“没人查一查吗”
黄仁勋女儿于英伟达任职数年,已晋升至资深总监
新美国骗局:特朗普正重新定义美国的腐败?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紧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价怵目惊心
普京与特朗普即将见面,乌克兰陷入困境
天安门阅兵画面曝光:2.2万人举行首次综合演练
泽连斯基:不会为了换取和平向俄罗斯割让领土
纽约地铁:亚裔男遭人推下轨道 最后成功逃回月台
街头惊见“殭尸漫步” 居民痛批:这政策摧毁波士顿
爆万斯生日划独木舟 令调整湖泊水位 引耍特权质疑
华裔从图书馆盗走中国国宝古籍:冒充日本人引三国热议
美防长赫格塞斯转发惊人言论:女性不该有投票权
“不再当好好先生” 川普突预告:将赶走华府所有街友!
英伟达AMD:上缴中国高端芯片营收15%给川普政府
川普15日晤普京 乌克兰用领土换停火势在必行?
美国副总统万斯:俄乌不会满意任何和解协议
普京提议乌克兰交出顿巴斯地区以换取停战
英伟达H20惹祸上身?官媒列3大罪状 高呼“不要买”
川普奔波调停多地冲突 自诩和平缔造者能扬威诺奖?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国“学历通胀”:硕士毕业月投60份简历也难找到工作

红星新闻 2025-08-10 15:12:25

曾被视为通往白领阶层成功门票的美国大学学位,如今似乎迅速“贬值”。

就业平台Simplify向美国《财富》杂志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美国求职者平均每月发出45份工作申请,这一数字比去年平均每月22份高出很多,凸显了就业市场的绝望程度。而对拥有更高学历的人来说,情况甚至显得更严峻,硕士研究生平均每月需要发出32至60份申请。

美国“学历通胀”:硕士毕业月投60份简历也难找到工作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一名毕业生在科学中心外举着学位帽 图源/视觉中国

计算机学位不再是“铁饭碗”

每月需投22至51份简历

据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分析,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已攀升至5.3%,高于约4%的整体劳动力失业率,这使得今年的就业市场成为自2015年以来对毕业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

“应届大学毕业生处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因此当劳动力市场放缓、招聘减速时,他们是首先感受到冲击的群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杰森·亚伯总结道。

这种压力甚至蔓延到那些曾被认为能保证六位数年薪的“铁饭碗”专业。数据显示,即便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如今平均每月也要发出22至51份申请。报道称,正如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所言,人工智能现在甚至可以完成中级工程师的编程工作。人类不再仅仅是与彼此竞争,随着AI接管入门级工作,他们开始与机器争夺饭碗。

23岁的亚当·米切尔的经历便是缩影。他手持佐治亚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位,并拥有在知名保险公司State Farm三年的网页开发实习经验。“我当时想,找工作应该会是小菜一碟。但我很快就被现实打醒了,根本没什么工作机会。”他说,毕业7个多月,在投出100多份申请后,他只获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份工作录用是星巴克的凌晨4点班次,他最终没有接受。

“幽灵工作”+招聘乱象

消耗求职者的信任

除了激烈的竞争,招聘经理们的做法也让求职者的日子雪上加霜。根据MyPerfectResume于202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约81%的招聘人员承认,他们的公司会发布“幽灵工作”,即那些根本不存在或已经招满的职位。其目的可能是维持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的曝光度,或是为未来建立人才库。

“我们经常听到求职者说‘我累了,我抑郁了’。”美国求职领域专家贾斯敏·埃斯卡莱拉表示,“这也是他们对组织和公司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此外,根据机构Greenhouse于2024年发布的报告,大多数求职者表示曾被雇主彻底“无视”。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候选人称,面试官在招聘过程中对他们过度赞美和奉承,即所谓的“情感轰炸”,结果却只提供低薪和不合适的职位。

25岁的萨布丽娜·海菲尔德对此深有体会。为了提升薪资,她重返校园并于2024年获得了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设计硕士学位。然而,在申请了超过1000个职位、仅获得两次面试后,她搬回了家乡小镇,与祖母同住,接受了一份年薪3.5万美元的入门级工作,与她的专业毫无关系。“外面就像一个黑洞”她形容自己的求职经历。

▲萨布丽娜·海菲尔德

▲萨布丽娜·海菲尔德

严峻的就业市场和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正在侵蚀着美国年轻一代的财务安全感。26岁的安东尼·扬对此感触颇深。他去年从一所技术学院毕业,获得了发电厂管理的副学士学位,希望能在家附近的一家核电站找到工作。但一年多过去了,他仍未成功。

“我浪费了两年生命,却什么也做不了。”扬说,在当地其他雇主纷纷裁员的背景下,他在行业外找工作也极为困难。如今,他和妻子的家庭年收入超过9万美元,这在堪萨斯州的一个小镇上本应相当宽裕。但现实是,房租飞涨,每周的食品开销翻了一倍多,再加上学生贷款和各种账单,“我们仍然是月光族。”

这种经济压力和求职失败,正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教育投资感到后悔。美国学费高昂、学贷利息高,让不少学生感到压力。根据Indeed于2025年发布的一项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表示他们的学位是“浪费钱”。Z世代的感觉尤为强烈,51%的人表示自己后悔获得学位证书。

22岁的奥利弗·多拉巴尼在申请了数百个职位后,只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他认为找工作更像是凭运气,而非能力,“这甚至不一定是你比旁边的人更有资格。”他说,“更像是你比旁边的人更幸运。”

刚毕业就有工作的幸运儿:

即使找到工作,也难言乐观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求职失败。22岁的杰拉·多尔曼毕业后不久就在家乡找到了一份临床研究工作。26岁的赛达·洛佩斯-罗萨莱斯也在她实习的学校找到了小学教师的职位。

但即便是这些“幸运儿”,也对整体就业市场持负面看法,并对未来感到担忧。罗萨莱斯的年薪为5.5万美元,但由于当地高昂的房租,她仍无法搬出父母家,独立生活。

“我曾告诉自己,到26岁时,我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庭,还有我的豪华小轿车。但这并没有发生。”罗萨莱斯说,“起初,我确实有点为此自责,但世界在变。一切都在变。我感觉一切都变得更难了。所以现在,我释然了。”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