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校园一景。 图:维基百科
有网友今 ( 6 ) 日发文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引发关注。北京大学回应称将接受网友建议并回馈相关部门,后续将研究改进。网友在贴文中提出的第一处问题为录取通知书中的“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
该网友认为,此句存在的问题是,“决定”、“录取”、“入”、“学习”多个动词叠加,且“录取”不可接兼语结构,建议修改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
第二处争议语句为“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指出其存在“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一是“准时”作为状语应置于谓语“到校报到”前,而非时间状语前;二是“准时”通常对应具体时间点,而“八月十八日”为一天时间范围,建议将“准时”改为“按时”,表述调整为“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 : 经视直播
针对网友质疑,北京大学工作人员回应称,感谢网友提出的建议,将及时向学校招生办反映相关情况,后续将研究如何改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表示,这两处表述并非严重语病,但存在不够简洁通顺的问题。对于第一句“录取你入专业学习”,张三夕认为语句本身“说得通”,但动词叠加导致表述囉嗦。相比之下,“录取你为某专业学生”的表述更简洁,不过原句并非病句。
关于第二句的状语问题,张三夕指出,汉语状语位置相对灵活,“准时于某日到校”的表述虽不算语病,但不符合语言习惯。将“准时”或“按时”调整至“到校报到”前,如“于某日按时到校报到”,会更通顺自然。他强调,公文类文本应注重简洁明瞭,避免读起来拗口,此次争议中的表述虽无大错,但确有改进空间。

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 : 经视直播
不仅是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也是这样写的
北京大学招生办惹上事儿了。一则短短的几十个字的录取通知书的公文,却被人查出来存在两处语病。

前半段句式杂糅,后半段语序不当,这样的问题和北大联系起来,着实不大相称。北大遍地顶尖人才,连个基本的公文都写不好,实在是贻笑大方
我们还都在嘲笑,说整个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忽然发现,不仅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也是这样写的:

同样的句式杂糅:录取你入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习。
得,清华北大,谁也别笑话谁,大家都是一个水平。
一个简单的录取通知书的文案,就这么难写吗?
我们也查了一下其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

这个学校是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它里面说到的是:经批准,你被我校什么专业录取,这样的表达,我们读着就顺溜了很多。
全文采用了被动句。你被我们学校的什么专业录取,句式通顺,句意明确,这才是比较典范的公文写作。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也是这样表述的,用的被动句,读起来非常清楚。

南京邮电大学,模板跟北大非常相似,前面同样存在动词堆砌的问题,但是他的句意要比北大的更为明确,而且也不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
相对而言,在国家比较有名的985高校当中,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堪称是相应的典范。

在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当中,我们看到,写公文的人强调北大的主体地位,一定要是录取,而不是用的学生被录取。
既然要采用主动录取,既然要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不妨就采用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表述模式。
兹录取你为南京大学2025级本科生,录取专业为电子信息类。
这种表示模式,要比北大的那种表述更为直接,更为简单,也更为清楚。
不过我们也看了这么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最后的时间状语的用法上,都是非常清楚的表达,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作为我国最好的文科类高校,北大犯下这样的错误,还让人挑出错来,实在是大不应该。
这个夏天,好多大学都翻车了,真是荒谬的一个夏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