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年人坐在图书馆里,努力上进但无意义

中年人坐在图书馆里,努力上进但无意义

文章来源: 山顶洞人 于 2025-07-26 22:03: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

浦东图书馆早上9点开门,8点多就有人来等候。

早来的人坐在负一楼,或者直接坐在图书馆外的大木凳上。

图书馆外的大木凳和木桌,厚实宽敞,是我见过最满意的木桌,有一种学富五车的气场。坐在这里不看书,都觉得对不起这张桌子。

当然,图书馆外面现在是比较热的,很多人只坐一会儿,就会回到馆里。

如果是秋天,坐在这里,吹着凉风,不冷不热,俯瞰周边的公园和绿化,我能默默坐一上午。

书桌下面的地面,也是硬木铺就,散发出厚重和富有的气息。

浦东图书馆确实很豪华,是我见过最好,也最舒适的图书馆,目前没有之一。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想着离开上海,去杭州定居会不会容易点。结果去过了浦东图书馆后,就决定,一定要留在这座城市。

快到9点的时候,图书馆开放区的入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几十米远。

队伍里大多是成年人,有人一边排队一边看着书,甚至还有人嘴里默念着背诵东西。

当然,更多的人是低头看手机。

因为是暑假期间,也有不少小朋友。

图书区还没到开放时间,但图书馆里的空调早早就打开了,整个馆区,包括门口处都很凉快。再加上图书馆里有免费的开水、直饮水,洗手间里有免费的纸巾,也有老人也在这里乘凉,但并不多。

老人们似乎很自觉,他们只在一楼或者负一楼纳凉,很少去三楼或者四楼的图书区——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座位让给年轻人。

2、

9点整,进入图书区的围栏被撤掉了。

工作人员站立在入口处,迎接人们走上楼梯或电梯。

楼梯通往二楼的儿童图书区。

电梯直达三楼,是成年人阅览区。大量的书桌座椅就摆放在这里。

每张桌子上都有对应的台灯,台灯使用拉绳式开关,简约质朴,带点怀旧感。这些台灯一直通着电,可以随时开灯。

不过大部分人并不会在白天打开台灯,毕竟图书馆里已经非常明亮了——整个三楼的座位区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环绕着中间的书架,而建筑体的四面墙被设计成大大的玻璃窗,这些玻璃目测有十来米高,足够光线透入。![]()![]()

我已经来过上百次浦东图书馆,但是每次抬头看这些高大、透亮的玻璃,看着十几米高的吊顶,还是会震撼——修这样一座图书馆不光要有眼光有才能,还要有钱,非常有钱。

早期听传闻,浦东图书馆的椅子,2万块一把。

我不知道到底是哪张椅子这么贵,只是觉得这里的书桌、座椅都不便宜——因为太舒服了!

三楼的书桌,除了有台灯,每张桌子下方还有充电插座。

充电插座是镶嵌在桌子下面的,成一个向外的斜坡角度,方便弯腰插充电线。

整个木质桌面保持了完整、光滑。

我一度觉得,这里的设计师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桌子上有半点杂乱的线,更不允许桌子上有破坏美观的钻洞。

总之,我很感激这个设计师。特别是坐下来后,胳膊、手掌触碰到桌子表面时,那种光滑无尘,细腻顺滑感,完全没有劣质油漆的味道,更不会黏糊糊的把皮肤粘住,让人很安心。

桌子和座椅的高度也很适中,坐在这里,不知不觉,就能看一上午书。

或者就是这种极致的美好设计,让满满一整层楼几百人,都能同时安静下来,静静地看书。

大家低着头,很少交谈。偶尔有交谈者,也是压低声音,快速说上一两句话,又恢复安静。

太安静了!画面很美。

中年人坐在图书馆里,努力上进但无意义

除了偶尔的响动,或者邻座的翻书声,我甚至不曾见过比这里更美好的地方。

不知道是空间的安静,还是内心的宁静。

如果不缺钱,不再为生活奔波,我大概愿意一直坐在这里看书、看云、看图书馆里那些努力的人。

3、

坐在图书馆里的人,真的很努力。

一张桌子有6个座位,就在我抬头看这一眼的当下,4个人在奋笔疾书,1个人在用手机查资料,只有我开着电脑打字。

左手边的小哥哥在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分过关题》、右边的小妹妹时不时查一下手机,在写全英文的笔记,对面50岁的大姐在看金融相关的书籍,还有2位看不清写什么。

图书馆营造了一个超强的学习氛围。我13岁的侄子写作业都快了很多,甚至有一次中午十二点半了,我不叫他,他都忘记了要吃午饭。

大家坐在这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失业?备考?休息?我想愿意来图书馆的人,心里总归是想着努力的——不能在家里躺平,不能浪费时间。

成年人害怕没有自己的事业,但是更害怕从此一蹶不振,变得懒惰。



我跟朋友说,天天上班就像驴子拉磨,一直拉磨是不觉得辛苦的,但是忽然停下来休息一阵子,再启动磨盘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累、拉不动,心里很抗拒。

我不介意把自己比作驴子,因为沉重的磨盘是自己的生活和家人。

下午6点左右,会有一批人离开座位回家,但更多的人是留下来,因为图书馆开放到晚上8点钟。

晚上的座位依然少有空闲,坐在负一楼的人,会补充到三楼来。

负一楼除了食堂,也有一大片座位区,同样坐满用功的人。只是桌椅没有三楼舒服,光线没有三楼明亮。

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大批成年人在这里度过一整天的时间。

大家都很努力上进,但不知道还有没有意义。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带敌意”外星飞船11月袭击地球?研究团队惊人观点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特朗普发奥巴马版乘车逃亡恶搞图,其本人及万斯扮演警察
《年轮》原唱之争,张碧晨和汪苏泷彻底撕破脸
花大钱的山姆会员,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台湾大罢免全数未过,美学者:政治对立恐削弱国安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年人坐在图书馆里,努力上进但无意义

山顶洞人 2025-07-26 22:03:08



1、

浦东图书馆早上9点开门,8点多就有人来等候。

早来的人坐在负一楼,或者直接坐在图书馆外的大木凳上。

图书馆外的大木凳和木桌,厚实宽敞,是我见过最满意的木桌,有一种学富五车的气场。坐在这里不看书,都觉得对不起这张桌子。

当然,图书馆外面现在是比较热的,很多人只坐一会儿,就会回到馆里。

如果是秋天,坐在这里,吹着凉风,不冷不热,俯瞰周边的公园和绿化,我能默默坐一上午。

书桌下面的地面,也是硬木铺就,散发出厚重和富有的气息。

浦东图书馆确实很豪华,是我见过最好,也最舒适的图书馆,目前没有之一。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想着离开上海,去杭州定居会不会容易点。结果去过了浦东图书馆后,就决定,一定要留在这座城市。

快到9点的时候,图书馆开放区的入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几十米远。

队伍里大多是成年人,有人一边排队一边看着书,甚至还有人嘴里默念着背诵东西。

当然,更多的人是低头看手机。

因为是暑假期间,也有不少小朋友。

图书区还没到开放时间,但图书馆里的空调早早就打开了,整个馆区,包括门口处都很凉快。再加上图书馆里有免费的开水、直饮水,洗手间里有免费的纸巾,也有老人也在这里乘凉,但并不多。

老人们似乎很自觉,他们只在一楼或者负一楼纳凉,很少去三楼或者四楼的图书区——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座位让给年轻人。

2、

9点整,进入图书区的围栏被撤掉了。

工作人员站立在入口处,迎接人们走上楼梯或电梯。

楼梯通往二楼的儿童图书区。

电梯直达三楼,是成年人阅览区。大量的书桌座椅就摆放在这里。

每张桌子上都有对应的台灯,台灯使用拉绳式开关,简约质朴,带点怀旧感。这些台灯一直通着电,可以随时开灯。

不过大部分人并不会在白天打开台灯,毕竟图书馆里已经非常明亮了——整个三楼的座位区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环绕着中间的书架,而建筑体的四面墙被设计成大大的玻璃窗,这些玻璃目测有十来米高,足够光线透入。![]()![]()

我已经来过上百次浦东图书馆,但是每次抬头看这些高大、透亮的玻璃,看着十几米高的吊顶,还是会震撼——修这样一座图书馆不光要有眼光有才能,还要有钱,非常有钱。

早期听传闻,浦东图书馆的椅子,2万块一把。

我不知道到底是哪张椅子这么贵,只是觉得这里的书桌、座椅都不便宜——因为太舒服了!

三楼的书桌,除了有台灯,每张桌子下方还有充电插座。

充电插座是镶嵌在桌子下面的,成一个向外的斜坡角度,方便弯腰插充电线。

整个木质桌面保持了完整、光滑。

我一度觉得,这里的设计师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桌子上有半点杂乱的线,更不允许桌子上有破坏美观的钻洞。

总之,我很感激这个设计师。特别是坐下来后,胳膊、手掌触碰到桌子表面时,那种光滑无尘,细腻顺滑感,完全没有劣质油漆的味道,更不会黏糊糊的把皮肤粘住,让人很安心。

桌子和座椅的高度也很适中,坐在这里,不知不觉,就能看一上午书。

或者就是这种极致的美好设计,让满满一整层楼几百人,都能同时安静下来,静静地看书。

大家低着头,很少交谈。偶尔有交谈者,也是压低声音,快速说上一两句话,又恢复安静。

太安静了!画面很美。

中年人坐在图书馆里,努力上进但无意义

除了偶尔的响动,或者邻座的翻书声,我甚至不曾见过比这里更美好的地方。

不知道是空间的安静,还是内心的宁静。

如果不缺钱,不再为生活奔波,我大概愿意一直坐在这里看书、看云、看图书馆里那些努力的人。

3、

坐在图书馆里的人,真的很努力。

一张桌子有6个座位,就在我抬头看这一眼的当下,4个人在奋笔疾书,1个人在用手机查资料,只有我开着电脑打字。

左手边的小哥哥在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分过关题》、右边的小妹妹时不时查一下手机,在写全英文的笔记,对面50岁的大姐在看金融相关的书籍,还有2位看不清写什么。

图书馆营造了一个超强的学习氛围。我13岁的侄子写作业都快了很多,甚至有一次中午十二点半了,我不叫他,他都忘记了要吃午饭。

大家坐在这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失业?备考?休息?我想愿意来图书馆的人,心里总归是想着努力的——不能在家里躺平,不能浪费时间。

成年人害怕没有自己的事业,但是更害怕从此一蹶不振,变得懒惰。



我跟朋友说,天天上班就像驴子拉磨,一直拉磨是不觉得辛苦的,但是忽然停下来休息一阵子,再启动磨盘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累、拉不动,心里很抗拒。

我不介意把自己比作驴子,因为沉重的磨盘是自己的生活和家人。

下午6点左右,会有一批人离开座位回家,但更多的人是留下来,因为图书馆开放到晚上8点钟。

晚上的座位依然少有空闲,坐在负一楼的人,会补充到三楼来。

负一楼除了食堂,也有一大片座位区,同样坐满用功的人。只是桌椅没有三楼舒服,光线没有三楼明亮。

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大批成年人在这里度过一整天的时间。

大家都很努力上进,但不知道还有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