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第3轮会谈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登场,率领俄方代表团的俄罗斯前文化部长梅丁思基强调,双方在停火条件上分歧明显,暂无首脑会晤的准备空间;他以中国内战毛泽东与蒋介石的“重庆会谈”为例,说明若未有共识,领袖会面难有实质意义。
代表俄罗斯会谈的梅丁思基(Vladimir Medinsky),2012年至2020年担任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的文化部长,并参与编写2023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1945年至21世纪”,这是俄国第一本提及俄乌战争的教科书。
梅丁思基会后见记者时指出,目前俄乌双方对停火细节仍存歧见;在举行首脑会谈前,双方应先就主要议题达成一定共识,否则会谈将流于形式。
他进一步引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会晤为例,说明缺乏实质准备的首脑会谈难以产生效果。他说:“蒋介石坚持亲自会面来决定细节,双方当时确实有会谈,也留下合影,但这并没有把内战结束,因为他们根本的矛盾并未有解决,导致战事持续。”
梅丁思基补充,即便当时国民党获得西方强力支援,最终仍未能挽回战局,由共产党取得胜利。他表示:“一场首脑会谈只有在充分准备下才叫合理,这也是我们向乌方传达的立场。”
梅丁思基所指的,是历史上的“重庆会谈”。1945年蒋介石三度邀请毛泽东会晤后,国共两党于8月29日在重庆展开谈判,双方历时43天讨论和平方案,并于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惟协定最终未能落实,内战再起。
本轮会谈中,俄乌针对双方早前提出的备忘录再作商讨,但俄方强调乌军须从卢甘斯克(Luhansk)、顿内茨克(Donetsk)、札波罗热(Zaporizhzhia)及赫松(Kherson)等4州全面撤军,作推动停火条件。乌方则坚持俄军应全面撤离乌克兰国土,双方立场南辕北辙,谈判进展有限。
乌克兰代表团团长、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主席乌梅洛夫(Rustem
Umerov)则建议,在8月底前促成乌、俄、美、土四国元首会谈,寻求突破。
俄乌曾于5月16日及6月2日举行前两轮会谈,虽未就停火达成协议,但双方表示愿持续合作,推动战俘与遗体交换、送返儿童等人道议题。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呼吁俄罗斯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并扬言若未见进展,将对俄国贸易伙伴实施“次级制裁”,最后期限应为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