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沈阳”女儿沈佳润在韩国出道的消息刷爆网络,今年才10岁的她正式成为练习生,她在单曲唱跳中的表现让人又惊又喜,很多网友也对沈佳润相当看好。
大量的星二代,开始选择走演艺唱跳的道路,许多人也开始思考,所谓的明星梦是否真的像想象中那般光鲜。
黄奕与12岁女儿黄芊玲的一段母女对话走红,道出了演艺圈最残酷的现实。
“妈,我想出道当练习生”,女孩坚定的语气,把她稚嫩单纯的心思暴露无遗,在黄奕分享的视频中,一个12岁的小女孩,直面母亲,表达着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黄奕的回应道出光鲜背后有刀刃
今年春天,刚从英国回来的黄芊玲,有了更广的眼界,更多的认知,比起母亲规划的学业,她也有了自己的追求。
这次回国,她主动聊起“想当练习生”,她想站在舞台上,有一段练习生的经历,当黄奕表露犹豫时,12岁的她,眼里闪烁着期盼与忐忑的光,再三提到站在舞台上能让她有更大的成就感。
女孩想靠舞台填补内心缺口,也渴望获得舞台赋予的自信。
她说自己不怕别人挑刺,可以面对各种审判。
当黄奕出于关心和心疼,觉得韩国练习生这条路太苦时,12岁的小女孩始终觉得自己能吃这样的苦,能接受这样残酷的选拔。
黄奕听了女儿的话后,声音柔和却坚定:“你想好了吗?别人会对你评头论足,什么那么那么吸引你呢”。
她特地提起韩庚,说韩庚之前在练习的时候肋骨断裂又自己长好了,但他本人完全不知道。
比起普通的演员,练习生要面对的是更严酷的选拔,200万人竞争75个名额,光是靠努力和财富,都远远不够。
归国四子在韩国出道前就经历了没日没夜的训练,出道之后依旧高负荷工作,张艺兴甚至在谈好国内个人工作室之后,多次晕倒。
如今的宋雨琦等人,也在两头跑,高负荷地工作。
黄奕没有完全否定女儿梦想,只是清醒地告诉她,这条路有多么难走。
“可怕的训练量”“公开赛的残酷选拔”“被指指点点的外貌、体形、舞台表现”。
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是假的,偶像背后的残酷才是真的。
而芊玲,才12岁,她认为英国的教育理念很落后,但却不知道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本身就是很多人的奢望。
比起普通的孩子,黄奕其实已经把女儿托举了很高的高度。
何况,她才12岁,这个年纪最应该做的其实是自己的学业,就算是想要走唱跳这条路,那必然是需要自己努力的。
如今的沈佳润虽然成功在韩国出道,但是她一直都有在唱跳方面努力,在小沈阳晒出的照片里,沈佳润身体柔韧度很强,体态身材也符合爱豆的标准。
但在黄奕的视频里,黄奕的女儿黄芊玲甚至还存在脖子前倾以及弯腰驼背的情况,目前的她虽然向往成为练习生,但仅仅是在向往的阶段,她还没有付出努力,也没有做好准备。
年轻时候的黄奕,有惊鸿一瞥的美貌
当然,引发争议的不仅仅是黄芊玲与黄奕之间对练习生的不同的看法。
当黄芊玲说出那句“你都当艺人了,为啥我不能”。
回到2002年,《上错花轿嫁对郎》里青衣黄奕,眉目如画,英气逼人。
她那中性英气的特立形象曾让人印象深刻,那种棱角分明的脸,以及“不拘一格”的感觉,就是她能成为银幕明星的原因。
当时的黄奕家庭背景是书香门第,父母高知,祖父奶奶撑起她的学识与家教基础。
但她选择跑去影视中专,然后放弃体制化学习,踏上光影之路。
她一路从叛逆那批“入行女孩”中走出去,凭借美貌、才气和反骨,闯出一片天地。
她有今天的成功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一意孤行,而是因为她的灵性,她的美貌,但凡黄芊玲也有这样的颜值和气质,网友也绝不会拦着。
与母亲相比,黄芊玲更像邻家女孩,稚嫩、羞涩,还是带着青春懵懂的普通面孔。
她没有母亲当年的那种刀锋利感,没有含蓄如水的五官。
她说的是“我看你成功了,我也想”,但父母知道,“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现代娱乐圈,不是花瓶市场。孩子做练习生,必须忍受大众的评头论足。
粉丝要求,媒体问候,负面言论无处可逃。
12岁的黄芊玲一旦出道,“颜值”“气质”“道路选择”都会被无限延展,今天的沈佳润,也在面对同样的质疑。
而这还是在她身材管理在线,音色音质,舞蹈能力也很强的情况下。
从两人面对同样的疑问,给出的不同回答,就看得出她们能否面对舆论的高压。
网友说沈佳润形象不出众,但沈佳润说自己长得像爸爸“我很骄傲”,可12岁的黄芊玲给出的回答就很幼稚。
“我不在意啊”,这不是自己想不在意就不在意的。
试问一下现在演艺圈的明星,哪一个能真正做到毫不在意外界的评论,这样的想法本身就很幼稚。
“你都当艺人了,为啥我不能?”这句话,不只是12岁的梦想宣告,而是星二代们童话现实错位的生动注脚。
不仅形象,条件不符合,在内核上,黄芊玲也还没有修炼出站在大众面前,看舞蹈、靠容貌吸睛的准备。
在黄奕的评论区里,也都是网友的现身说法,其中大量的评价,其实都是客观的,如果黄芊玲能在网友的众说纷纭下依旧觉得她可以不在意,再谈能不能走韩国练习生这条路。
而对黄奕来说,做一个不扫兴的妈妈,以及做一个能引导孩子走正确的人生道路的导师是两难。
黄奕当然有实力让如今的黄芊玲去韩国做练习生,但这样的决定会不会让孩子错失另一种人生,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