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条评论,把我气得够呛:“康辉不生孩子,就是自私,老了没人照顾,活该!”
好家伙,就因为选择丁克,央视名嘴康辉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可他一句话,直接戳中要害:“从猫身上体会到为人父母的滋味,我的人生已经足够。”这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时候起,生不生孩子,成了衡量一个人对错的标准了?
以前,结婚生子那就是人生必经之路,可现在呢,时代变啦!我家小区里,那些遛狗的年轻夫妻,十个里面有三个都直言 “不打算要孩子”
。丁克这个概念,上世纪60年代从欧美传过来,以前听着多离经叛道,现在却越来越普遍。
为啥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生孩子了?先摸摸钱包,心里就有数了。我闺蜜算过一笔账,在二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从奶粉、尿布,到上大学,没100万根本下不来。她月薪8千,老公一万二,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所剩无几,她说:“自己都还在生活里挣扎,哪敢带个小生命来受苦?”
这不是矫情,是被现实逼得清醒。
再讲讲内心的想法。我表姐和姐夫选择丁克,每年都要出国旅游两次,周末不是在画室画画,就是在健身房挥洒汗水。表姐说:“不是不喜欢孩子,只是更想先好好爱自己。”
老一辈总觉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现在的年轻人更信奉 “人生不是填空题,没必要按标准答案来” 。
不过,丁克也不是没有烦恼。楼下的张阿姨和大爷丁克了一辈子,前段时间大爷住院,护工换了三个,张阿姨都不满意,她偷偷抹眼泪:“要是有个孩子在身边搭把手就好了。”
可转头又说:“不后悔,年轻时没被辅导作业折磨得鸡飞狗跳,值了!” 不得不说,有得必有失,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网上关于 “丁克算不算逃避责任” 吵得不可开交。有人喊:“都不生孩子,人类不得灭绝了?”
马上就有人怼回去:“养孩子就像养个碎钞机,自己都养不活,还硬要生,那才是不负责任。”
说白了,有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使命,有人把活出自我当作信仰。
有一回在公园,我听到俩大妈聊天。一个说:“不生孩子,老了可太可怜。”
另一个叹口气:“现在养孩子和咱们那会儿可不一样,以前养五六个都轻轻松松,现在养一个就脱层皮。” 确实,时代变了,养孩子不再是
“多双筷子” 那么简单。
总之,生不生孩子,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就像康辉说的:“人生哪有标准答案?”
尊重他人的选择,是基本的体面。你身边有丁克的朋友吗?他们过得怎么样?评论区聊聊,让大家看到更多真实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