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迎来半个多世纪以来(自1973年)最糟糕的开局。”2025年已经过去一半,《纽约时报》日前报道指出,过去六个月,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相比,美元贬值了超过10%。美元上一次在年初出现如此大幅度贬值是在1973年,当时美国遭遇了一场巨变,结束了美元与黄金价格的挂钩。
报道毫不客气地指出,如今这一重大变化,皆拜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关税政策和更加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所赐”,导致世界秩序被重塑。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以及美国政府的债务增加,一同给美元带来了压力,人们对美国处于全球金融体系中心地位的信心缓慢下滑,也在冲击着美元。
美元指数在二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跌破97关口,上半年累计下跌10.7%。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6月24日当周,投机性资金做空美元的规模达到2023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元为何跌跌不休?原因之一,特朗普通过关税重新安排全球贸易的愿景激励了投资者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美元在其投资组合中的作用。美国银行上月对190家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月度调查显示,在特朗普4月份再次发出贸易关税威胁造成的动荡之后,机构选择远离美国资产。
另一个佐证是,上周起初,中东地缘局势缓和美伊宣布停火,令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美元的避险需求下降。但在周末特朗普突然宣布中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并考虑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使避险情绪再度升温,美元一度获得短线买盘支撑。不过整体来看,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贯穿全周,贸易战久拖不决“全年一直拖累美元”,投资者普遍认为特朗普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令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受挫。
原因之二,对美元的悲观情绪。美国银行发现,投资者目前对美元的减持程度是过去20年来最高的,这表明市场对美国宏观经济风险和长期竞争力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作用目前仍未受到挑战,这些数据表明,美元在机构资本配置者中的声誉吸引力正在减弱。这种情绪在长期预期中也得到了显现。当被问及未来五年哪种资产类别将带来最佳回报时,54%的人选择了非美国股票,而只有23%的人支持美国股票。黄金排在第三位,占比13%,这表明机构在投资组合中仍保留了避险需求。
这就证明,去美元化在进行中。一方面,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以及通胀压力减轻等因素削弱了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引发资金从美元资产流出。经济数据方面多项指标表现疲软,加剧了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5月个人消费支出意外下滑,显示在关税生效前抢购汽车等商品的热潮退却后,美国消费者支出出现放缓,而同期通胀上升幅度温和。
此外,每周初请失业金报告显示续领失业金人数升至2021年11月以来最高,表明劳动力市场趋软。美国一季度GDP数据也下调了对消费者支出的增速估计,凸显内需走弱。另一项重要的信心指标——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亦意外恶化,反映出家庭对未来半年商业环境和就业前景的忧虑加深。这些都强化了经济失去动能的迹象。
其二,美国联储局政策预期在上述背景下显著转向鸽派,直接压制了美元表现。联储局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于上周在国会作半年度证词。他在发言中承认如果今夏通胀未如预期回升,降息可能是适当的措施。市场将鲍威尔的措辞解读为偏鸽派,认为联储局已在为秋季降息做铺垫。
与此同时,多位联储官员公开表达了尽早降息的主张: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理事鲍曼(Michelle W. Bowman)均表示支持尽快下调利率,以应对就业市场趋弱和通胀预期回落的问题。
在此影响下,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年内降息预期持续升温——交易员预计今年降息累计60-65个基点,高于一周前预期的约46个基点,首次降息大概率在9月落地。这意味着投资者认为美国联储局可能降息两次,并有相当可能实施第三次降息。美国联储局一旦进入降息周期,将削弱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利率优势,对美元构成下行压力。
同时,特朗普连日来频繁施压联储局,甚至威胁要撤换鲍威尔,这也引发了市场对联储局独立性的担忧。若特朗普尝试影响提前更换联储局主席,将削弱投资者对美国货币政策稳健性的信心。这种忧虑进一步打击了美元的国际信誉,会严重削弱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其三,尽管全球数十年来面对各种挑战,但美元一直主导国际贸易,美国本身也从中受益最多。世界主要商品例如石油、天然气和钢铁,都以美元进行交易。然而自冷战以来,美国一直以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作为武器,对其口中所谓“不友善”国家或行为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一些饱受美元霸权制裁的国家,如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是“去美元化”行动的主要经济体。
从2012年开始,伊朗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易货贸易、石油换黄金等多种结算方式。俄罗斯则与多国签署石油贸易本币结算协议。中国和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90%以人民币支付。尽管俄遭受严厉制裁,但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土耳其等国家仍继续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俄进行贸易。
2018年委内瑞拉宣布以欧元、人民币、俄罗斯卢布等货币为石油定价。就连欧洲国家已经意识到建立以欧盟为基础的系统的重要性,该系统应独立于SWIFT国际结算系统和美国支付系统。2023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便提到,欧洲需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目前,全球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7月发布的报告,全球110个国家已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去美元化”。“去美元化”确是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
在国际储备方面,各国央行正在加快增加黄金储备。全球各国央行2022年黄金净购入量达1136吨,创下1950年以来的最高年度需求纪录,2023年以来对黄金的需求量仍在大幅攀升。全球多国央行加速黄金储备,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强势美元的地位被关税政策和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所动摇。而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让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配置到黄金等避险资产上,从而导致美元需求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参议院已经通过了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其中第899条的条款也可能冲击美元。该条款将授权白宫对包括国债在内的美国资产的外国所有者征收“报复税”,如果政府认为他们是对美国实施不公平外国税收行为的国家居民。渣打银行外汇研究全球主管英格兰德(Steven Englander)表示:“如果对外国投资者在美国的收益增税,将阻碍资本流入,而资本流入通常对美元不利。”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已超过37万亿美元,并以每100天1万亿美元的速度“滚雪球”式增长。考虑到美国财政压力,美元可能难逃进一步走弱的前景。不仅是关税战的影响、美国联邦预算赤字的担忧,围绕美国政策更加不稳定、对外立场敌视的广泛担忧并不会改变。除非投资者看到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变化,否则美元可能会处于一轮更持久的疲软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