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西门子、新思、楷登电子相继官宣收到美国商务部BIS通知,解除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临时禁令,正式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
“收到邮件了,跟官网公布的信息差不多。”一位新思内部人士透露。
2025年5月下旬,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对EDA三巨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下发出口限制通知,要求其向中国大陆客户销售EDA工具需提前申请许可,且未设缓冲期。这一举措导致三巨头股价单日暴跌超10%,新思科技更暂停全年财务指引。
6月初,新思科技投资者关系高级副总裁特雷·坎贝尔在参加美国银行全球技术会议时表示,此次通知与以往不同,过去BIS会基于技术的复杂性给予4-12周的意见征求周期,这一次没有相应安排。
特雷·坎贝尔透露,“我们被告知需要停止销售,当天即停止向中国客户发货。我们看到那封信很惊讶,因为此前(新思)已经克服了拜登政府时期甚至更早的限制。”
01 EDA巨头一度遭遇重锤
EDA作为芯片之母,广泛应用于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各个环节。
过去数十年,新思、西门子和楷登电子通过不断并购,逐步成为行业里影响力最大的三家企业,被业内称之为EDA“三巨头”,在中国市场占据70%-80%的份额。
新思科技2024年业绩显示,其中国市场收入达1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6%。楷登电子同期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5.5亿美元,营收占比为12%。
由于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断供”消息官宣后,5月28日,新思和楷登电子在美股交易中双双大跌10%左右。
新思科技还在提交给SEC的文件中表示,已暂停其 2025 财年第三财季及 2025 财年全年的财务指引,重新评估该通知对其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
根据新思提供的数据,限制措施实施之前,中国大陆是新思科技重要增长地区之一,增幅达25%,新的限制措施将导致中国区收入同比下降28%。
从最新的情况来看,受恢复对中国大陆客户发货消息的影响,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在当地时间7月2日的夜盘交易中分别涨超5%、6%。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恢复向中国客户发货,主要涉及持续的增量合同和服务供应,断供对存量订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升级、维护等售后方面。
据特雷·坎贝尔透露,通常情况下,EDA 合同的期限是两年半到三年半。新思会将这些合同分成几个部分,费用按年递增,并提供当年的密钥,“如果客户继续使用我们的工具,将会在续订日期后获得下一年的密钥。”
此次恢复供应事先其实已有征兆——新思科技发起的“EDA世纪并购”有望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批通过。
6月30日,新思科技向SEC提供的材料中再次更新了350亿美元收购工业软件巨头Ansys的进展,新思在文件中暗示“项目正处于获得最终监管批准的后期阶段”。
02 国产EDA的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们是实体清单上的企业,不受这条禁令影响。”一位国产芯片业从业者表示。
相比常规企业,实体清单上的企业由于无法直接采购海外巨头的产品,国产替代需求迫切,这也可以理解为国产EDA发展的机遇窗口。
一位国产EDA从业者此前获悉三巨头收到BIS临时禁令时感慨,“这一天终于来了,肯定是利好。”
国产EDA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熊猫系统”,其孕育了国产EDA龙头华大九天的核心团队。
到目前为止,国产EDA公司有三家在A股上市,除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还有广立微电子,未上市的EDA公司有80多家。
整体来看,中国EDA市场大概在100亿元左右,覆盖了前端、后端、模拟等众多细分领域,每个领域都有数家到十几家公司厮杀。
此前,我们在《2025,国产EDA打响“中国芯片战”第一枪》一文中披露,大部分国内EDA公司收入刚过1000万大关,面临高昂的运营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存在明显的资金问题。
EDA领域创业团队多、产品也很多,但过去芯片设计公司仍然青睐海外工具,核心在于国产工具的成熟度。
“工程师其实很多时间花在debug工具上了。”前述国产EDA从业者说。
在他看来,国产EDA的成熟度与市占率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有客户使用并且反馈问题的情况下,才有机会不断迭代好。但如果成熟度不够,企业基于商业考量又很难采购这类产品。
“芯片设计公司,因为要保证流片的成功率,就倾向于用一些成熟度很高的产品,在没有上清单或者说没有足够推力的时候,他们很难完全切换到国产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