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蔡澜离世|情人久美子女儿撰文:母亲此生唯一爱过的男人

蔡澜离世|情人久美子女儿撰文:母亲此生唯一爱过的男人

文章来源: 香港01 于 2025-07-01 08:59: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蔡澜离世|情人久美子女儿撰文:母亲此生唯一爱过的男人


曾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6月25日离世,在哀悼这位才子的同时,他与日本情人久美子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获得外界关注。久美子的女儿Anna Dubosc为怀念同样已离世的母亲,早前曾为法国一本时尚杂志撰写一篇有关其母的文章,当中提到她一直知道其母亲爱过一个中国男子,而这人亦是母亲这辈子唯一爱过的男人,他就是蔡澜(Chua Lam)。Anna Dubosc亦提及曾在80年代与母亲一起来香港探访蔡澜。

Anna Dubosc在母亲久美子的葬礼上,意外地发现母亲移居法国前在东京生活的一批旧照片。

? 以下是Anna Dubosc文章中有关蔡澜的节录:

在久美子的葬礼上,我遇见黄森(Richard Wong),一名来自新加坡的华人,在巴黎生活了30年。他给我看了1964至1966年间,在东京为我母亲拍摄的照片。我并不了解那个时期的母亲。

1964年,黄森移居东京学习日语,与他的新加坡朋友Chua Lam(注:蔡澜是新加坡人,英文名 Chua Lam 是福建话发音)一起学习。

他们两人在新宿大久保附近合租一间公寓,每天都会去近代美术馆四楼的电影院。

正是在那里,蔡先生第一次遇上我的母亲。他曾在黑暗中听过她的笑声,等到灯光重新亮起,才看见笑声背后的那张脸。

? 蔡澜上世纪60年代在东京留学期间认识久美子:





当时,久美子住在东京市中心高圆寺区,一间只有几张榻榻米大的单房公寓。

黄森和蔡澜总是喜欢去她家玩。黄森一直告诉我,他们三人形影不离,

就像法国电影《祖与占》(Jules et Jim)那样。

对我而言,她反而让人想起小津安二郎电影里那些女性──那些拒绝结婚、酗酒、抽烟、

总是让其父亲担心的女性,她们代表一个正在改变的社会。









我一直知道,我的母亲爱过一个中国男人,他亦是她唯一爱过的男人。

我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的口中,听过这种说法,但从未从她口中听过。

当她提到蔡先生时,并没有明确定义他们之间的关係,只是简单地吐出一个字:“蔡”(Chua)。

1980年代末,蔡先生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和监制后,母亲带我们去香港探他,

但我对蔡先生毫无记忆,这是我杜撰的吗?还是我虚构出来的故事?

母亲想和蔡先生久别重逢的计划,是否只是我想像出来的?

她有在某个晚上私下跑出去见他吗?

母亲有将我和妹妹留在饭店,还是我们一起在咖啡馆与蔡先生相聚?

我已记不清了。

但他确实存在,

在她的故事裡,

在她的文字裡,

在我们成长的那个陌生的语言里。

我们自己的国家。

黄森坚称久美子当时非常幸福,从未提及哈尔滨。(久美子1936年生于满洲国)

诚然,她在所有照片中都面带微笑,

但我认为,这份幸福却与满洲息息相关,

这似乎有些矛盾。

那两个中国男子,

让她想起了她失去的土地,

儘管他们来自新加坡。

我相信她从未真正摆脱那种怀旧之情,

这种感觉塑造并主宰了她日后的生活

久美子于1966年离开日本。

黄森和蔡先生陪她来到横滨港。

他们等待邮轮起航,久美子站在甲板上,











两人看著她渐渐远去,

消失不见。

黄森指:

她从未真正离开蔡先生——只是离开了日本。 ”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炮轰"没有补贴你早就回南非了",马斯克:全部削减
装到这种程度,会不会有点太不尊重人了?
味精对人体有害?50多年的谣言摧毁了一个行业
一个普通人,为何如此潦草过完一生?
专家:特朗普不太可能登上“总统山”,原因是...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特朗普普京齐聚北京?九三阅兵或成国际格局分水岭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是否驱逐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们得研究看看
伊朗12天内兵败如山倒 原来是印度反水 为以立奇功?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川普民调直直落!美国民族自豪感下降,Z世代尤其明显
脱离西方轨道后,俄罗斯掀起中国热
再批“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又提建新政党
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优先事项 曾冒领白卡或丢国籍
川马互骂 川普威胁砍特斯拉补助 马斯克怒回 股价重挫
急坠8000米 乘客"魂没了 腿在抖" 中国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4大学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残忍震惊全美 博士生认罪逃死
湖北破纪录暴雨!洪灾一夜摧毁全城 悽惨视频曝光
“马斯克已争取到足够支持者 能对川普构成实际威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蔡澜离世|情人久美子女儿撰文:母亲此生唯一爱过的男人

香港01 2025-07-01 08:59:23
蔡澜离世|情人久美子女儿撰文:母亲此生唯一爱过的男人


曾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6月25日离世,在哀悼这位才子的同时,他与日本情人久美子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获得外界关注。久美子的女儿Anna Dubosc为怀念同样已离世的母亲,早前曾为法国一本时尚杂志撰写一篇有关其母的文章,当中提到她一直知道其母亲爱过一个中国男子,而这人亦是母亲这辈子唯一爱过的男人,他就是蔡澜(Chua Lam)。Anna Dubosc亦提及曾在80年代与母亲一起来香港探访蔡澜。

Anna Dubosc在母亲久美子的葬礼上,意外地发现母亲移居法国前在东京生活的一批旧照片。

? 以下是Anna Dubosc文章中有关蔡澜的节录:

在久美子的葬礼上,我遇见黄森(Richard Wong),一名来自新加坡的华人,在巴黎生活了30年。他给我看了1964至1966年间,在东京为我母亲拍摄的照片。我并不了解那个时期的母亲。

1964年,黄森移居东京学习日语,与他的新加坡朋友Chua Lam(注:蔡澜是新加坡人,英文名 Chua Lam 是福建话发音)一起学习。

他们两人在新宿大久保附近合租一间公寓,每天都会去近代美术馆四楼的电影院。

正是在那里,蔡先生第一次遇上我的母亲。他曾在黑暗中听过她的笑声,等到灯光重新亮起,才看见笑声背后的那张脸。

? 蔡澜上世纪60年代在东京留学期间认识久美子:





当时,久美子住在东京市中心高圆寺区,一间只有几张榻榻米大的单房公寓。

黄森和蔡澜总是喜欢去她家玩。黄森一直告诉我,他们三人形影不离,

就像法国电影《祖与占》(Jules et Jim)那样。

对我而言,她反而让人想起小津安二郎电影里那些女性──那些拒绝结婚、酗酒、抽烟、

总是让其父亲担心的女性,她们代表一个正在改变的社会。









我一直知道,我的母亲爱过一个中国男人,他亦是她唯一爱过的男人。

我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的口中,听过这种说法,但从未从她口中听过。

当她提到蔡先生时,并没有明确定义他们之间的关係,只是简单地吐出一个字:“蔡”(Chua)。

1980年代末,蔡先生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和监制后,母亲带我们去香港探他,

但我对蔡先生毫无记忆,这是我杜撰的吗?还是我虚构出来的故事?

母亲想和蔡先生久别重逢的计划,是否只是我想像出来的?

她有在某个晚上私下跑出去见他吗?

母亲有将我和妹妹留在饭店,还是我们一起在咖啡馆与蔡先生相聚?

我已记不清了。

但他确实存在,

在她的故事裡,

在她的文字裡,

在我们成长的那个陌生的语言里。

我们自己的国家。

黄森坚称久美子当时非常幸福,从未提及哈尔滨。(久美子1936年生于满洲国)

诚然,她在所有照片中都面带微笑,

但我认为,这份幸福却与满洲息息相关,

这似乎有些矛盾。

那两个中国男子,

让她想起了她失去的土地,

儘管他们来自新加坡。

我相信她从未真正摆脱那种怀旧之情,

这种感觉塑造并主宰了她日后的生活

久美子于1966年离开日本。

黄森和蔡先生陪她来到横滨港。

他们等待邮轮起航,久美子站在甲板上,











两人看著她渐渐远去,

消失不见。

黄森指:

她从未真正离开蔡先生——只是离开了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