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月薪5万辞职回家“掏粪”,关键是,谁信?

月薪5万辞职回家“掏粪”,关键是,谁信?

文章来源: 剑客写字的地方 于 2025-06-16 19:06: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年头,真正的热点,真正的民生,基本都是靠网民自发爆料出来的,因为仍然在坚守准则的媒体,越来越少。

可问题是,媒体也要吃饭啊,如果他们写报道,不制造热点,一家媒体长时间沉默,体现不出任何价值,它要如何生存?于是每逢社会负面热传时,他们便选择逆流而上。

于是,你就会看到他们所提供的奇特视角,昨天报道凤凰传奇的一块手表里有“性暗示”,后来又问这是不是涉嫌传播违规内容,要不要对曾毅判刑。今天已经开始谈曾毅打员工,甚至不惜添砖加瓦或见缝插针,被评论区指出来后,实在叫人尴尬。

他们俨然已经忘了,真正能引爆舆论的,不是头条,而是人心。

可以看到,评论里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这家媒体故意少说了内容,引导网友的情绪。

至于要不要因为那块手表对曾毅处罚,我觉得要处罚也该处罚扒出这件事的媒体,曾毅没传播他的手表,是媒体没事找事传出来的不是吗?

事实上,前不久黄杨钿甜的事情曝光,也是这家媒体首个被骂。因为当大家都在讨论天价耳环、别墅以及公职人员违规开办企业等问题时,该家媒体却跑出来斥责群众,说什么“黄杨钿甜不必陷入自证的怪圈”、“关于地震后有贪腐行为的问题,大概率为否”、“被网友群起而查之”、“舆论监督需要得到控制”……得,在他们嘴里说出来,错的反倒是普罗大众了。

可那时调查组都还没调查,媒体怎么知道贪腐问题大概率为否,又凭什么说黄杨钿甜不需要自证。虽然最后尽数挑了点小问题来追究,可黄杨钿甜她爸还是被查出情况了,舆论监督、网友群起而查之何错之有。

是非不辨,则黑白皆灰;信任尽失,则众口难鸣。

还是上面那句话,有些媒体该干的事情不敢、不愿干的话,他们就一定会在不该干的领域内大施拳脚。本就无法给曝光问题提供帮助,现在更成了给问题洗地、转移视线的贴心小助手。

可是非不由热搜定,公义不靠稿子拼。这样的内容,再多,也不得人心。

再来看这篇报道,00后女生辞掉月收入5万的工作,回家陪父亲掏粪……

这真的能把人的cpu干烧掉,是月薪5万不香吗?有多少人能做到月薪5万的程度?

我相信,全国99%的人都拿不到这样的工资。可她,却毅然决然辞掉这样的工作,选择回家挑粪?关键他们将其写成了一篇励志一样的报道。

讲得像是奉献,其实像是讽刺。说到底,这不是励志,而是离谱。

我不知道我们的媒体每天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如果这种事是真的,搁在平常堪称鼓励人们躺平的开山之作,连发都不可能让你发出来。

结果搁这会儿,成励志了。

但励志也没用啊,太诡异荒诞,人们根本不会相信。就算相信了,也只会思考这种情况背后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月薪5万她要辞职,是不是工作本身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掏粪超过月薪5万?

还有,什么叫“赚最干净的钱”?掏粪赚的钱是干净的,难道上班赚来的不干净?那她上的什么班。

用劳动来洗白现实的黑,不如先把黑的地方晒晒太阳。

今天很多人在聊“如何把失掉的信任重新建立起来”,那自然是难如登天的,因为现在连作为建立这种信任的“中间人”、“见证者”,都开始明显的偏向一方。

这就好像你谈如何建起来一座高楼大厦,却连立足之地都还没有一样。天平成了单边倾斜的摆设,正义自然而然就成了靠点“运气”的事情。

大厦之倾,非一木之折;信任之塌,始于蚁穴之穿。

所以今天的问题,不是民众信什么,而是还能信谁。那些本该发声的媒体不再发声,反倒频频失声、帮腔、甩锅,把监督变成了偏护,把客观变成了洗地。好不容易说一句人话,居然还是“00后女生回家陪父亲掏粪”这种……其他的不说,我就好奇,这种内容报道了干什么,又有什么价值存在。

鼓励大家一起掏粪吗?

毕竟,别人拿5万块钱一个月的都愿意去掏粪了,你凭什么不愿意,是这个意思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住院医师年薪涨到7.5万美元,为何还不满意?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发禁令 拦员工出境
美工作签证要收10万美元?出境者抢返美 机票飙涨
字节跳动就TikTok在美运营发公告 央视发声呼应
旅行箱失而复得 “无语哥”:还好在中国 我太幸运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习近平女儿信息泄露案:牛腾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美大豆协会主席拖拉机上喊话: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川普轰媒体97%负面报导"非言论自由":这根本不合法!
10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名单揭晓 包括英法加澳
中国签证9月30日起可线上申请 这些类别不适用
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 主演《暴风圈》在中国遭抵制
特朗普称普京“让我失望” 克宫回应:他有些情绪化
艺术家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巨大环保争议
试管婴儿出生不久确诊肾病综合征:医院被判担责10%
会谈后确定「川普不会出手」,普丁升高对乌攻势
泽连斯基描述前线缴获作战地图 俄军指挥层被骗了?
不只科技业!美H-1B签证费暴涨,律师"点名3产业"也成重灾户
陨石猎人算出“宇宙快递”落地点 挖出423公斤的“茂名”
川普突袭H-1B签证!上海飞夏威夷机票"半小时飙涨4.5倍"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月薪5万辞职回家“掏粪”,关键是,谁信?

剑客写字的地方 2025-06-16 19:06:15

这年头,真正的热点,真正的民生,基本都是靠网民自发爆料出来的,因为仍然在坚守准则的媒体,越来越少。

可问题是,媒体也要吃饭啊,如果他们写报道,不制造热点,一家媒体长时间沉默,体现不出任何价值,它要如何生存?于是每逢社会负面热传时,他们便选择逆流而上。

于是,你就会看到他们所提供的奇特视角,昨天报道凤凰传奇的一块手表里有“性暗示”,后来又问这是不是涉嫌传播违规内容,要不要对曾毅判刑。今天已经开始谈曾毅打员工,甚至不惜添砖加瓦或见缝插针,被评论区指出来后,实在叫人尴尬。

他们俨然已经忘了,真正能引爆舆论的,不是头条,而是人心。

可以看到,评论里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这家媒体故意少说了内容,引导网友的情绪。

至于要不要因为那块手表对曾毅处罚,我觉得要处罚也该处罚扒出这件事的媒体,曾毅没传播他的手表,是媒体没事找事传出来的不是吗?

事实上,前不久黄杨钿甜的事情曝光,也是这家媒体首个被骂。因为当大家都在讨论天价耳环、别墅以及公职人员违规开办企业等问题时,该家媒体却跑出来斥责群众,说什么“黄杨钿甜不必陷入自证的怪圈”、“关于地震后有贪腐行为的问题,大概率为否”、“被网友群起而查之”、“舆论监督需要得到控制”……得,在他们嘴里说出来,错的反倒是普罗大众了。

可那时调查组都还没调查,媒体怎么知道贪腐问题大概率为否,又凭什么说黄杨钿甜不需要自证。虽然最后尽数挑了点小问题来追究,可黄杨钿甜她爸还是被查出情况了,舆论监督、网友群起而查之何错之有。

是非不辨,则黑白皆灰;信任尽失,则众口难鸣。

还是上面那句话,有些媒体该干的事情不敢、不愿干的话,他们就一定会在不该干的领域内大施拳脚。本就无法给曝光问题提供帮助,现在更成了给问题洗地、转移视线的贴心小助手。

可是非不由热搜定,公义不靠稿子拼。这样的内容,再多,也不得人心。

再来看这篇报道,00后女生辞掉月收入5万的工作,回家陪父亲掏粪……

这真的能把人的cpu干烧掉,是月薪5万不香吗?有多少人能做到月薪5万的程度?

我相信,全国99%的人都拿不到这样的工资。可她,却毅然决然辞掉这样的工作,选择回家挑粪?关键他们将其写成了一篇励志一样的报道。

讲得像是奉献,其实像是讽刺。说到底,这不是励志,而是离谱。

我不知道我们的媒体每天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如果这种事是真的,搁在平常堪称鼓励人们躺平的开山之作,连发都不可能让你发出来。

结果搁这会儿,成励志了。

但励志也没用啊,太诡异荒诞,人们根本不会相信。就算相信了,也只会思考这种情况背后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月薪5万她要辞职,是不是工作本身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掏粪超过月薪5万?

还有,什么叫“赚最干净的钱”?掏粪赚的钱是干净的,难道上班赚来的不干净?那她上的什么班。

用劳动来洗白现实的黑,不如先把黑的地方晒晒太阳。

今天很多人在聊“如何把失掉的信任重新建立起来”,那自然是难如登天的,因为现在连作为建立这种信任的“中间人”、“见证者”,都开始明显的偏向一方。

这就好像你谈如何建起来一座高楼大厦,却连立足之地都还没有一样。天平成了单边倾斜的摆设,正义自然而然就成了靠点“运气”的事情。

大厦之倾,非一木之折;信任之塌,始于蚁穴之穿。

所以今天的问题,不是民众信什么,而是还能信谁。那些本该发声的媒体不再发声,反倒频频失声、帮腔、甩锅,把监督变成了偏护,把客观变成了洗地。好不容易说一句人话,居然还是“00后女生回家陪父亲掏粪”这种……其他的不说,我就好奇,这种内容报道了干什么,又有什么价值存在。

鼓励大家一起掏粪吗?

毕竟,别人拿5万块钱一个月的都愿意去掏粪了,你凭什么不愿意,是这个意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