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特朗普生日当天举行大型阅兵,美爆发"无国王日"示威

特朗普生日当天举行大型阅兵,美爆发"无国王日"示威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06-14 23:47: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阅兵于当地时间周六傍晚举行,当日正值特朗普生日,亦是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Bernd Debusmann(贝恩德·德布斯曼)、John Sudworth(约翰·萨德沃斯)、Kayla Epstein(凯拉·爱泼斯坦)

美国多个城市爆发反对总统特朗普的抗议行动。

这些抗议由名为“No Kings”(不要国王)的团体组织发起,旨在对抗特朗普于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罕见军事阅兵。此前,洛杉矶与其他地区已因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连日爆发抗议。

在示威现场纽约、费城、休士顿等地的国会议员、工会领袖与活动人士向群众发表演说。现场人士挥舞美国国旗,举起批评特朗普的标语。

阅兵于当地时间周六傍晚举行,当日正值特朗普生日,亦是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特朗普警告,若阅兵期间出现抗议,将以“强大武力”回应。

主办方表示,全美各地举行了数百场抗议活动,参与人数达数百万。

在费城,民众聚集于爱心公园(Love Park)。61岁的护士凯伦·范·特里斯特(Karen Van Trieste)对美联社表示:“我只是觉得我们需要捍卫自己的民主。”

她说,特朗普削减公共卫生机构人手,是她决定走上街头的原因之一。

洛杉矶是示威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因移民局一系列驱逐移民出境的行动,近日来当地抗议有时转为暴力,领袖与执法机关对此高度戒备。

一周前,特朗普出动了国民警卫队进驻加州,这一举动违反了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的意愿,也激怒了当地官员。

周六,公民权利团体“棕色贝雷帽”(Brown Berets)成员荷西·阿泽特克拉(Jose Azetcla)在洛杉矶接受BBC访问时表示,移民议题促使他走上街头。

“这不只是严苛,而是邪恶。你不能拆散家庭,”他说。

抗议者在白宫外谴责特朗普

密歇根州兰辛市议会大厦外的抗议活动

在联邦大楼附近,抗议者与国民警卫队发生冲突,警方发射催泪瓦斯驱散人群。但仅隔一两个街区,数百名抗议者继续和平游行。

尽管这是特朗普连任后规模最大的抗议潮,但民调显示,他的移民政策仍然获得大众一定支持。

根据CBS新闻和YouGov上周的一项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支持遣返非法移民,46%人反对。

有42%美国人表示,特朗普的政策让他们更有安全感,53%人则认为他将重点放在遣返危险罪犯。

示威称号“不要国王”(No Kings),旨在批评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中越权扩张总统权力。

阅兵当天,特朗普站立敬礼,观赏数千名身穿制服的士兵、数十辆坦克与军用车辆通过。现场还有军乐队表演。

特朗普简短发言,向军人致谢。他说,“我们的士兵永不放弃,不会投降,永远不会停止。他们战斗、战斗、战斗,并且胜利、胜利、再胜利。”

部分政界人士与前军方领袖批评此次活动是昂贵的“自恋工程”。据美国陆军估算,此次阅兵开支约为2500万至4500万美元(约合1.84亿至3.32亿港元)。

梅尔文·葛瑞夫斯说,游行是一种表达感谢的方式

不过多位出席活动的民众告诉BBC,他们因与军队有深厚情感联系,到场是为了同贺军队。

梅尔文·葛瑞夫斯(Melvin Graves)表示,当年他从越战归国时,并未受到任何欢迎活动,因此这次阅兵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他承认政治因素的存在,但补充说:“这是为了向服役的男女军人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

洛杉矶一名抗议者向警方丢回催泪罐

上一次美国举办军事阅兵是在1991年6月,时任总统乔治布殊(George HW Bush)为庆波斯湾战争胜利而举行。

据《洛杉矶时报》当时报导,当时阅兵吸引了20万人到场,烟火表演期间更高达80万人观赏。

本周六的活动人数远远不及,部分原因是天气湿冷且预测有大雨。

对许多年轻退伍军人而言,这次阅兵是他们服役期间从未经历过的荣耀。

前步兵布莱恩·安哲尔(Brian Angel)来自维珍尼亚州,2014至2017年服役于美军,曾派驻南北韩边境。他向BBC表示,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活动。

“每一个兵种都应该获得类似的阅兵或表彰。”

一些专家认为,首都街头的阅兵队伍与洛杉矶街头应对抗议的军人形成微妙对比。

安全问题专家芭芭拉·斯塔尔(Barbara Starr)告诉BBC:“由于移民辩论带来极端分裂,加上穿制服、持武装的军人被用来应对抗议活动,我认为这确实给此次阅兵带来影响,而这也许并非军方原本的初衷。”

在明尼苏达州,部分“不要国王”抗议因安全疑虑被取消。此前,一名嫌犯涉嫌枪杀州议员及其丈夫,有人在其车中发现了该活动传单。

州长提姆·沃尔兹(Tim Walz)呼吁民众在嫌犯落网前不要参加抗议,但这并未阻止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遭父亲连开5枪 25岁印度女网球手殒命家中 只因...
胡锡进:大国悲歌,俄罗斯遭新一轮“众叛亲离”
中国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连击沉2货轮 耿爽点名停手
“天堂岛”总统来中国寻根,在族谱里看到自己名字
赌城拉斯维加斯 这间酒店这个位置会让你死于非命




24小时讨论排行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马克龙宣布法英拟扩组5万人军队 或部署乌前线作战
针对台积电美国厂的集体诉讼升级,原告增加至30多人
华人接管硅谷!Grok4发布会上马斯克旁边华人是谁?
王毅会见鲁比奥:希望美方客观、理性、务实
“我今天被开除了”,小哥在地铁“发泄式演讲”的三分钟
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海军目前唯一的航母
甘肃血铅这事又被网友们发现了第二组疑点
WHO呼吁开征“健康税” 烟酒、含糖饮料一次调涨50%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白宫发川普超人照赞正义化身 迷因爆红网友评价两极
特朗普要征50%关税,巴西回怼:我们扛得住
中国姑娘在巴西,教中文、做网红,圈粉250万
高温,热射病死人,一个拒用卫生巾的女孩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特朗普生日当天举行大型阅兵,美爆发"无国王日"示威

BBC中文 2025-06-14 23:47:56



阅兵于当地时间周六傍晚举行,当日正值特朗普生日,亦是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Bernd Debusmann(贝恩德·德布斯曼)、John Sudworth(约翰·萨德沃斯)、Kayla Epstein(凯拉·爱泼斯坦)

美国多个城市爆发反对总统特朗普的抗议行动。

这些抗议由名为“No Kings”(不要国王)的团体组织发起,旨在对抗特朗普于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罕见军事阅兵。此前,洛杉矶与其他地区已因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连日爆发抗议。

在示威现场纽约、费城、休士顿等地的国会议员、工会领袖与活动人士向群众发表演说。现场人士挥舞美国国旗,举起批评特朗普的标语。

阅兵于当地时间周六傍晚举行,当日正值特朗普生日,亦是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特朗普警告,若阅兵期间出现抗议,将以“强大武力”回应。

主办方表示,全美各地举行了数百场抗议活动,参与人数达数百万。

在费城,民众聚集于爱心公园(Love Park)。61岁的护士凯伦·范·特里斯特(Karen Van Trieste)对美联社表示:“我只是觉得我们需要捍卫自己的民主。”

她说,特朗普削减公共卫生机构人手,是她决定走上街头的原因之一。

洛杉矶是示威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因移民局一系列驱逐移民出境的行动,近日来当地抗议有时转为暴力,领袖与执法机关对此高度戒备。

一周前,特朗普出动了国民警卫队进驻加州,这一举动违反了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的意愿,也激怒了当地官员。

周六,公民权利团体“棕色贝雷帽”(Brown Berets)成员荷西·阿泽特克拉(Jose Azetcla)在洛杉矶接受BBC访问时表示,移民议题促使他走上街头。

“这不只是严苛,而是邪恶。你不能拆散家庭,”他说。

抗议者在白宫外谴责特朗普

密歇根州兰辛市议会大厦外的抗议活动

在联邦大楼附近,抗议者与国民警卫队发生冲突,警方发射催泪瓦斯驱散人群。但仅隔一两个街区,数百名抗议者继续和平游行。

尽管这是特朗普连任后规模最大的抗议潮,但民调显示,他的移民政策仍然获得大众一定支持。

根据CBS新闻和YouGov上周的一项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支持遣返非法移民,46%人反对。

有42%美国人表示,特朗普的政策让他们更有安全感,53%人则认为他将重点放在遣返危险罪犯。

示威称号“不要国王”(No Kings),旨在批评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中越权扩张总统权力。

阅兵当天,特朗普站立敬礼,观赏数千名身穿制服的士兵、数十辆坦克与军用车辆通过。现场还有军乐队表演。

特朗普简短发言,向军人致谢。他说,“我们的士兵永不放弃,不会投降,永远不会停止。他们战斗、战斗、战斗,并且胜利、胜利、再胜利。”

部分政界人士与前军方领袖批评此次活动是昂贵的“自恋工程”。据美国陆军估算,此次阅兵开支约为2500万至4500万美元(约合1.84亿至3.32亿港元)。

梅尔文·葛瑞夫斯说,游行是一种表达感谢的方式

不过多位出席活动的民众告诉BBC,他们因与军队有深厚情感联系,到场是为了同贺军队。

梅尔文·葛瑞夫斯(Melvin Graves)表示,当年他从越战归国时,并未受到任何欢迎活动,因此这次阅兵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他承认政治因素的存在,但补充说:“这是为了向服役的男女军人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

洛杉矶一名抗议者向警方丢回催泪罐

上一次美国举办军事阅兵是在1991年6月,时任总统乔治布殊(George HW Bush)为庆波斯湾战争胜利而举行。

据《洛杉矶时报》当时报导,当时阅兵吸引了20万人到场,烟火表演期间更高达80万人观赏。

本周六的活动人数远远不及,部分原因是天气湿冷且预测有大雨。

对许多年轻退伍军人而言,这次阅兵是他们服役期间从未经历过的荣耀。

前步兵布莱恩·安哲尔(Brian Angel)来自维珍尼亚州,2014至2017年服役于美军,曾派驻南北韩边境。他向BBC表示,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类似活动。

“每一个兵种都应该获得类似的阅兵或表彰。”

一些专家认为,首都街头的阅兵队伍与洛杉矶街头应对抗议的军人形成微妙对比。

安全问题专家芭芭拉·斯塔尔(Barbara Starr)告诉BBC:“由于移民辩论带来极端分裂,加上穿制服、持武装的军人被用来应对抗议活动,我认为这确实给此次阅兵带来影响,而这也许并非军方原本的初衷。”

在明尼苏达州,部分“不要国王”抗议因安全疑虑被取消。此前,一名嫌犯涉嫌枪杀州议员及其丈夫,有人在其车中发现了该活动传单。

州长提姆·沃尔兹(Tim Walz)呼吁民众在嫌犯落网前不要参加抗议,但这并未阻止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