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学者:伦敦协议美方代价昂贵 或是重大转折点

美学者:伦敦协议美方代价昂贵 或是重大转折点

文章来源: 联合新闻 于 2025-06-12 11:16: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中第二轮贸易谈判落幕,有学者认为,谈判的结果虽然短期对美国有利,但不能算是美国的胜利,美中贸易战只是暂时休兵。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与中国在伦敦达成握手协议。多位专家解读初步成果指出,美方数月来强硬施压,最终只是修补自己造成的破坏,几乎“原地打转”没有实质进展。

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索博利克表示,他不认为这是美国的胜利,中国虽对美国解禁稀土矿产,但美国终究还是必须依赖中国来取得稀土。

索博利克认为,协议可能短期内对美国有利,但美国长期不能持续仰赖中国的善意;美中贸易战不会停止,只是暂时休兵。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马佐科指出,华府对中国的关税威胁,背后逻辑是假设中国会在压力下迅速让步,但他补充,“中国证明自己其实处于相当强势的位置,能够承受大量痛苦,甚至可能比美国还能撑得住。”中国以过去从未尝试的方法,透过出口管制,展现对美国造成冲击的能力。

美国前贸易官员、现任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副主任柯特勒表示,美国为重新获得中国关键矿物与磁铁,“看来已经付出高昂代价”,未来中国可能也会要求美方在出口管制上做出对等让步,“伦敦框架协议或许标志着美中经济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比“甲亢哥”更火的网红,都要来了
这几个河南人,掀翻了中国消费市场
女校长涉嫌诈骗数千万后跳江身亡,29人起诉其父
外卖大战彻底疯狂!“一天三顿不超过10元”
00后女孩,高温下穿过千里麦田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约时报:为什么美国人买不到世界上最好的电动汽车
特朗普自爆曾向习普放话:若攻台,攻乌则"炸烂"北京,莫斯科
川普称“习近平攻台就炸烂北京” 中媒集体噤声
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美财长:今年迄今关税已进帐1000亿美元
小鲜肉男星粉丝硬闯商务舱 3空乘力战不敌视频疯传
贝森特:美国今年以来已从关税措施中获得约1000亿收入
美国得州洪灾已致109死161失踪,其中包括12名儿童
压垮美债的秤砣已落锤 美元存在贬值30%的可能
稀土的代价:中国主产区被污染的水源和伤痕累累的山丘
马斯克:曝光“爱泼斯坦案”将成为“美国党”优先事项
又是他自做主张?海格塞斯叫停援乌 川普怒:谁批准的
前日本官员很沮丧:特朗普只会把亚洲推向中国!
天水幼儿血铅异常 厂家不背锅:颜料不含重金属
川普喊不公平!要求南韩自行负担军事防卫费用
东北能成为“低物价天堂”,为什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学者:伦敦协议美方代价昂贵 或是重大转折点

联合新闻 2025-06-12 11:16:32



美中第二轮贸易谈判落幕,有学者认为,谈判的结果虽然短期对美国有利,但不能算是美国的胜利,美中贸易战只是暂时休兵。

纽约时报报导,美国与中国在伦敦达成握手协议。多位专家解读初步成果指出,美方数月来强硬施压,最终只是修补自己造成的破坏,几乎“原地打转”没有实质进展。

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索博利克表示,他不认为这是美国的胜利,中国虽对美国解禁稀土矿产,但美国终究还是必须依赖中国来取得稀土。

索博利克认为,协议可能短期内对美国有利,但美国长期不能持续仰赖中国的善意;美中贸易战不会停止,只是暂时休兵。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马佐科指出,华府对中国的关税威胁,背后逻辑是假设中国会在压力下迅速让步,但他补充,“中国证明自己其实处于相当强势的位置,能够承受大量痛苦,甚至可能比美国还能撑得住。”中国以过去从未尝试的方法,透过出口管制,展现对美国造成冲击的能力。

美国前贸易官员、现任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副主任柯特勒表示,美国为重新获得中国关键矿物与磁铁,“看来已经付出高昂代价”,未来中国可能也会要求美方在出口管制上做出对等让步,“伦敦框架协议或许标志着美中经济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