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胡锡进:不要轻易贬低出国留学积极意义 也不要夸大

胡锡进:不要轻易贬低出国留学积极意义 也不要夸大

文章来源: 胡锡进 于 2025-05-23 07:13: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特朗普政府宣布取缔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所有在校的外国学生都须转到其他学校,这一行动可能扩大到其他美国著名高校。特朗普政府对哈佛这一最新打击的轰动性甚至超过了之前对哈佛联邦拨款的冻结,这真的像是要把哈佛这个美国最有影响的品牌之一往死里整。从外部第一眼看去,特朗普团队真的像是“疯了”。

只有美国的内斗激烈到完全无法调和时,才会出现这种针对美国核心骄傲的自戮。哈佛目前约有6800名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27%,他们对校园里的“自由主义”以及各种反美国主流思想的传播的确起了一定作用,但决非绝对的。更理性的观察角度是,他们是哈佛多元化的重要来源,是哈佛保持国际影响力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撑,因为国际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支付了全额学费,等于是补贴了校内的美国学生。

特朗普与哈佛的开战是因为他认定哈佛鼓励反犹太主义,而且哈佛拒绝低头,包括抵制特朗普提出的“整改”要求、拒绝提供外国学生的详细资料等。美国是个非常多元且各种力量复杂博弈达成平衡的国家,哈佛可以看成美国多元文化以自由主义方式形成秩序和共识的中枢之一,“哈佛精神”遭到重击,并在垂死线上挣扎,的确是美国整个国家陷入空前思想混乱的标志。

老胡相信,全世界的知识分子对“哈佛蒙难”的心情会很复杂,很多人会为它惋惜,抱不平;同时也会有很多人感到快意,即所谓“幸灾乐祸”。这既是因为哈佛存在一些超越国界、也超越意识形态的价值和信仰凝聚,各国都会有一些知识分子将它视为精神家园的一角。但另一方面,哈佛又的确是美国的,属于美国软实力的优质资产,它在无形中维护、扩散美国的利益,毕竟没有一个教育阵地是彻底中立的。

不过虽然有上边的复杂性,老胡认为,哈佛对人类社会的整体作用无疑是正面的,其贡献的基本面也是积极的。而特朗普政府在世人中的形象与哈佛形象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条街。

说到底,“哈佛蒙难”是美国的事,中国人的第一个正常姿态还是围观。接下来我们要看到,哈佛都被收拾成这样,2022年的统计显示,在那里求学的国际学生中有1016人是中国籍,他们的前途受到突如其来的冲击,这也会是中国学生在美国面临比过去多很多不确定性的缩影。用不着老胡提醒,我相信很多在美中国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有去美国留学打算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更会如此。

美国对中国学生的各种骚扰在增加,与国内一些人制造不利于留学生的舆论形成了某种对流,这是否意味着整个留学的吸引力会下降呢?

老胡个人认为,随着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一流大学的世界排名不断前移,出国留学的吸引力早就实际开始下降了。记得十好几年前我在北大参加一次论坛时就对台下的几百名学生说:留学过去是改变命运的绝对契机,值得不惜代价去实现,但现在不是了。不过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尤其是自己的成绩足以支持获得国外一所好大学的优越奖学金,免费前往深造,我觉得留学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一段人生经历。因为留学可以极大开拓人生视野,在认知的底层增加中国文化圈以外的新鲜材料,对一生总体上是有好处的事情。我个人认为,优秀的学生在国内读完本科后,如果条件允许,增加去国外读研的经历。这种选择可以与在国内优秀大学获得读研机会平衡斟酌。直到今天,老胡依然持大致同样的看法。

不要因为外部的一点波澜轻易贬低出国留学对青年学子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不要夸大、神化留学的价值。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就业市场越来越青睐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大家接受市场的指导顺势而为,也量力而行,我想就不会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扎克伯格:任命这位华裔为Meta的首席科学家
新晋河南首富,靠一张“旺夫大圆脸”赢麻了!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6名大学生掉入浮选槽,救援为何38分钟后才到场?
当孙子发现爷爷的另一面...“理科生爷爷与184封家信”




24小时讨论排行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美国退出停火谈判,特朗普:哈马斯不想谈判,想死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深陷反腐危机,泽连斯基位置恐不保?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花大钱的山姆会员,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山西人爱午睡这事儿,全网还没说清楚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台州富二代28轮激战,以超20万/米摘全国单价“地王”
特大暴雨破纪录,河北易县“1天下完1年的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胡锡进:不要轻易贬低出国留学积极意义 也不要夸大

胡锡进 2025-05-23 07:13:31

特朗普政府宣布取缔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所有在校的外国学生都须转到其他学校,这一行动可能扩大到其他美国著名高校。特朗普政府对哈佛这一最新打击的轰动性甚至超过了之前对哈佛联邦拨款的冻结,这真的像是要把哈佛这个美国最有影响的品牌之一往死里整。从外部第一眼看去,特朗普团队真的像是“疯了”。

只有美国的内斗激烈到完全无法调和时,才会出现这种针对美国核心骄傲的自戮。哈佛目前约有6800名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27%,他们对校园里的“自由主义”以及各种反美国主流思想的传播的确起了一定作用,但决非绝对的。更理性的观察角度是,他们是哈佛多元化的重要来源,是哈佛保持国际影响力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撑,因为国际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支付了全额学费,等于是补贴了校内的美国学生。

特朗普与哈佛的开战是因为他认定哈佛鼓励反犹太主义,而且哈佛拒绝低头,包括抵制特朗普提出的“整改”要求、拒绝提供外国学生的详细资料等。美国是个非常多元且各种力量复杂博弈达成平衡的国家,哈佛可以看成美国多元文化以自由主义方式形成秩序和共识的中枢之一,“哈佛精神”遭到重击,并在垂死线上挣扎,的确是美国整个国家陷入空前思想混乱的标志。

老胡相信,全世界的知识分子对“哈佛蒙难”的心情会很复杂,很多人会为它惋惜,抱不平;同时也会有很多人感到快意,即所谓“幸灾乐祸”。这既是因为哈佛存在一些超越国界、也超越意识形态的价值和信仰凝聚,各国都会有一些知识分子将它视为精神家园的一角。但另一方面,哈佛又的确是美国的,属于美国软实力的优质资产,它在无形中维护、扩散美国的利益,毕竟没有一个教育阵地是彻底中立的。

不过虽然有上边的复杂性,老胡认为,哈佛对人类社会的整体作用无疑是正面的,其贡献的基本面也是积极的。而特朗普政府在世人中的形象与哈佛形象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条街。

说到底,“哈佛蒙难”是美国的事,中国人的第一个正常姿态还是围观。接下来我们要看到,哈佛都被收拾成这样,2022年的统计显示,在那里求学的国际学生中有1016人是中国籍,他们的前途受到突如其来的冲击,这也会是中国学生在美国面临比过去多很多不确定性的缩影。用不着老胡提醒,我相信很多在美中国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有去美国留学打算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更会如此。

美国对中国学生的各种骚扰在增加,与国内一些人制造不利于留学生的舆论形成了某种对流,这是否意味着整个留学的吸引力会下降呢?

老胡个人认为,随着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一流大学的世界排名不断前移,出国留学的吸引力早就实际开始下降了。记得十好几年前我在北大参加一次论坛时就对台下的几百名学生说:留学过去是改变命运的绝对契机,值得不惜代价去实现,但现在不是了。不过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尤其是自己的成绩足以支持获得国外一所好大学的优越奖学金,免费前往深造,我觉得留学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一段人生经历。因为留学可以极大开拓人生视野,在认知的底层增加中国文化圈以外的新鲜材料,对一生总体上是有好处的事情。我个人认为,优秀的学生在国内读完本科后,如果条件允许,增加去国外读研的经历。这种选择可以与在国内优秀大学获得读研机会平衡斟酌。直到今天,老胡依然持大致同样的看法。

不要因为外部的一点波澜轻易贬低出国留学对青年学子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不要夸大、神化留学的价值。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就业市场越来越青睐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大家接受市场的指导顺势而为,也量力而行,我想就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