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长三角,人口也开始“东北化”了吗

长三角,人口也开始“东北化”了吗

文章来源: 国民经略 于 2025-05-21 08:37: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人口东北化,不再是传说。

01全国最“老”的地方,不全在东北。

走在深圳、上海街头,最大感受是,一个遍地都是年轻人,一个随处都能碰到老年人。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提供了佐证。

截至2024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53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577.6万人,占比37.6%;65岁以上452万人,占比29.4%。

在各大城区中,老城区明显高于新城区,虹口区、黄浦区、崇明区占比分别为45.2%、44.0%和43.9%。

长三角,人口也开始“东北化”了吗

你能想象,一座城市户籍人口超过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三人行必有一老”成为现实。

单看户籍人口,上海的老龄化率已经超过东北多地,在万亿城市中位居最前列。

所幸的是,上海还有1000万外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可以说,外地人的存在,托底了上海的人口结构,对冲了老龄化的严峻度。

然而,即使加上非户籍人口,2023年,上海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仍接近20%,仅次于辽宁。

如果将范围放宽到60岁以上常住人口,上海在2022年就已超过25%,目前正在持续逼近30%。



一般而言,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则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从中度老龄化到重度老龄化,老年社会正在变成现实。

02

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

不只是上海,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超出想象。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60岁以上人口523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2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即使加上非户籍人口,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占比也已超过20%。

其中,2023年江苏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4.5%,65岁以上也达18.5%,2024年进一步提升。

与之对比,广东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14%,65岁以上人口仅为10%,在全国倒数。



这还是整个广东,如果只看珠三角地区,人口结构更为年轻。

根据七普数据来看,全国最年轻的30个城市,广东一省就占了7城,深圳、东莞老龄化率全国最低。

与之对比,全国最“老”的30座城市中,不全出现在东北,长三角、川渝多个城市跻身其中。

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安徽黄山等地赫然在列。

03

广东、江浙沪,人口结构为何如此悬殊?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镇化越成熟,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老龄化率就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一地的老龄化率,还受到少子化、人口流动的双重拉扯。

生育水平越高,人口净流入越快,老化的速度也能随之而放缓。

广东就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典型,出生人口连续7年全国第一,外地人口超过3000万人,有力托底了人口结构。

长三角虽然不乏外来人口净流入,但本身生育率过低,导致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

2024年,广东人口出生率高达8.89‰,位列全国第7位,是唯一跻身前十的经济大省,排在前面的都是西部省份。



与之对比,上海、江苏、浙江分别只有4.75‰、5‰、6.17‰,沪苏的生育水平已经逼近辽宁。

就此而言,长三角地区,无论是生育水平、老龄化水平,都已有东北化的迹象。

04

长三角越来越“老”,影响有多大?

其一,养老金转移支付的重担,将更多落在广东身上。

我国不仅有财政转移支付,还有养老金全国统筹调剂,形成“南金北济”的格局,广东和江浙沪包邮区是最大贡献主力。

然而,江浙沪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自身的养老金支出压力有增无减,能贡献给其他地区的越来越有限。

当前,广东贡献的养老金上缴金额已占半壁江山。

仅2023年一年,广东省上缴养老金高达1158亿元,是江浙沪总和的5倍左右。

过去5年来,广东累计净上缴养老金近4000亿元,接近其他所有省份的总和。

其二,刺激生育,长三角面临比广东更大的压力,政策力度自然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广东有着相对浓厚的生育文化,加上育龄人口规模庞大,无论广府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高于全国。

反观长三角地区,生育意愿明显弱于广东,而当年过度严厉的生育政策,又导致当下育龄人口不足,提振生育可谓难上加难。

因此,无论是发放生育补贴、鼓励结婚,还是降低养育、生育、教育成本,都要付出比广东更大的政策努力。

其三,无论长三角、珠三角还是其他地区,从抢人到留人越来越有紧迫性,人口争夺战势必更加白热化。

根据《20多个省,人口负增长》一文,2024年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省人口正增长、3省零增长,近2/3省份都是负增长。

部分地区是自然人口负增长所致,部分地区是人口净流出所致,但不少省份遭遇“少子化+人口流失”的双重冲击。

这背后是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增量时代结束,人口竞争沦为零和博弈,但人口之于发展的重要性却有增无减。

人口不是负担而是资源,既是生产力、创新力,也是消费力,年轻人更是养老金的蓄水池。

不难发现,抢人大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开始只争抢大学生,后来是年轻劳动力,如今只要是人,来者不拒。

当然,比抢人大战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人。

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涌入一个地方与抛弃一个地方,只在毫厘之间。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被爱国而无知网友攻击后,川大撤下了自己的颜面
纽约时报:成都为何成了中国“最有幸福感城市”
叙利亚濒临崩溃!卢比欧示警:几周内恐爆"全面内战"
美债大抛售主凶抓到了!不是外资不是债务失控是它
马斯克宣布减少政治捐款,川普选战失最大金主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退出世卫组织 中国宣布提供5亿美元 成最大金主
南海中业岛:菲律宾居民对抗中国威胁的日常
诺奖得主:芬太尼危机在美泛滥,为何欧洲没有?
高关税撑不住 川普轰“吞下去”!沃尔玛终于回应
著名演员朱媛媛去世终年51岁,丈夫辛柏青发布讣告
贺建奎无法出境 新婚妻被拒入境中国 晒美国绿卡
川普纵容?俄放话:乌克兰不谈判就无条件投降
中国亮出“九天”空中母舰 竞争美国“死神”无人机的杀招?
川普生日阅兵细节:25辆M1坦克70架飞机7000士兵
川普3.0?川普儿:或许有朝一日会参选美国总统
川普“力挺”拜登,怒揭真正“毁国”黑手!
报道称歼-10击落印度战机,印巴冲突助推中国军力信
耿爽联合国舌战美代表:你的发言与大家格格不入
震惊!移民法庭当庭吊销身份 ICE探员现场抓人…
特朗普公布"金穹"防御系统计划,料耗资1750亿美元
央视主播胡蝶口误"两国"遭起底 丈夫陆川是秦岚旧爱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长三角,人口也开始“东北化”了吗

国民经略 2025-05-21 08:37:12

人口东北化,不再是传说。

01全国最“老”的地方,不全在东北。

走在深圳、上海街头,最大感受是,一个遍地都是年轻人,一个随处都能碰到老年人。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提供了佐证。

截至2024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53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577.6万人,占比37.6%;65岁以上452万人,占比29.4%。

在各大城区中,老城区明显高于新城区,虹口区、黄浦区、崇明区占比分别为45.2%、44.0%和43.9%。

长三角,人口也开始“东北化”了吗

你能想象,一座城市户籍人口超过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三人行必有一老”成为现实。

单看户籍人口,上海的老龄化率已经超过东北多地,在万亿城市中位居最前列。

所幸的是,上海还有1000万外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可以说,外地人的存在,托底了上海的人口结构,对冲了老龄化的严峻度。

然而,即使加上非户籍人口,2023年,上海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仍接近20%,仅次于辽宁。

如果将范围放宽到60岁以上常住人口,上海在2022年就已超过25%,目前正在持续逼近30%。



一般而言,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则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从中度老龄化到重度老龄化,老年社会正在变成现实。

02

二十岁的珠三角,四十岁的长三角。

不只是上海,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超出想象。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60岁以上人口523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2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即使加上非户籍人口,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占比也已超过20%。

其中,2023年江苏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4.5%,65岁以上也达18.5%,2024年进一步提升。

与之对比,广东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14%,65岁以上人口仅为10%,在全国倒数。



这还是整个广东,如果只看珠三角地区,人口结构更为年轻。

根据七普数据来看,全国最年轻的30个城市,广东一省就占了7城,深圳、东莞老龄化率全国最低。

与之对比,全国最“老”的30座城市中,不全出现在东北,长三角、川渝多个城市跻身其中。

江苏南通、扬州、泰州,安徽黄山等地赫然在列。

03

广东、江浙沪,人口结构为何如此悬殊?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镇化越成熟,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老龄化率就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一地的老龄化率,还受到少子化、人口流动的双重拉扯。

生育水平越高,人口净流入越快,老化的速度也能随之而放缓。

广东就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典型,出生人口连续7年全国第一,外地人口超过3000万人,有力托底了人口结构。

长三角虽然不乏外来人口净流入,但本身生育率过低,导致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

2024年,广东人口出生率高达8.89‰,位列全国第7位,是唯一跻身前十的经济大省,排在前面的都是西部省份。



与之对比,上海、江苏、浙江分别只有4.75‰、5‰、6.17‰,沪苏的生育水平已经逼近辽宁。

就此而言,长三角地区,无论是生育水平、老龄化水平,都已有东北化的迹象。

04

长三角越来越“老”,影响有多大?

其一,养老金转移支付的重担,将更多落在广东身上。

我国不仅有财政转移支付,还有养老金全国统筹调剂,形成“南金北济”的格局,广东和江浙沪包邮区是最大贡献主力。

然而,江浙沪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自身的养老金支出压力有增无减,能贡献给其他地区的越来越有限。

当前,广东贡献的养老金上缴金额已占半壁江山。

仅2023年一年,广东省上缴养老金高达1158亿元,是江浙沪总和的5倍左右。

过去5年来,广东累计净上缴养老金近4000亿元,接近其他所有省份的总和。

其二,刺激生育,长三角面临比广东更大的压力,政策力度自然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广东有着相对浓厚的生育文化,加上育龄人口规模庞大,无论广府还是潮汕地区,出生率普遍高于全国。

反观长三角地区,生育意愿明显弱于广东,而当年过度严厉的生育政策,又导致当下育龄人口不足,提振生育可谓难上加难。

因此,无论是发放生育补贴、鼓励结婚,还是降低养育、生育、教育成本,都要付出比广东更大的政策努力。

其三,无论长三角、珠三角还是其他地区,从抢人到留人越来越有紧迫性,人口争夺战势必更加白热化。

根据《20多个省,人口负增长》一文,2024年内地31个省份中,只有8省人口正增长、3省零增长,近2/3省份都是负增长。

部分地区是自然人口负增长所致,部分地区是人口净流出所致,但不少省份遭遇“少子化+人口流失”的双重冲击。

这背后是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增量时代结束,人口竞争沦为零和博弈,但人口之于发展的重要性却有增无减。

人口不是负担而是资源,既是生产力、创新力,也是消费力,年轻人更是养老金的蓄水池。

不难发现,抢人大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开始只争抢大学生,后来是年轻劳动力,如今只要是人,来者不拒。

当然,比抢人大战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人。

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涌入一个地方与抛弃一个地方,只在毫厘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