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让阳光照入权力的钱袋子,才是避免“百万耳环”的根本

让阳光照入权力的钱袋子,才是避免“百万耳环”的根本

文章来源: 老爸讲科学 于 2025-05-21 19:18: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让阳光照入权力的钱袋子,才是避免“百万耳环”的根本

18岁的黄杨钿甜大概没有想到,让自己长期霸占热搜榜的,不是自己饰演的新剧角色,而是晒在社交媒体的一张耳环照片。



近日,演员黄杨钿甜因高调秀高价奢侈品耳环引发舆论海啸。据网友爆料,黄杨钿甜父亲为四川雅安公务员,于是舆论迅速将焦点转向其公职亲属的财产合法性。

虽然目前事件的最终结果并未水落石出,但这场舆论风暴再次印证了社会大众对权力寻租的天然警惕,也暴露了公众对于监督无门的集体焦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代文明国家,官员财产透明制度早已是政治伦理的标配,它如同一台CT机,让权力阶层的经济脉络无所遁形。

以新加坡为例,其廉洁神话堪称一场外科手术式的制度革命。

同样是华人社会,新加坡的反腐利器靠的既不是“包青天”也不是“海青天”,而是精密设计的财产公示机制——

首先,这个国家的每位公务员在入职时必须申报本人及配偶子女的全部资产,包括房产、股票、海外账户甚至古董收藏,申报数据同步录入中央数据库,廉政署随时可调取任意官员十年内的财产变动曲线。

其次,官员在升迁前必须公示财产,接受全民检举。2011年,新加坡交通部长因隐瞒妻子名下的一套度假屋,在公示期被民众举报,最终引咎辞职。这种制度设计让新加坡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清廉指数前五,公务员家庭开二手车住组屋反而成为身份象征。

北欧国家在公务员收入方面的透明同样值得借鉴。

瑞典早在1766年就立法赋予公民查阅官员纳税记录的权利,首相的工资单、外交官的购物小票、警察局长的水电费账单,在市政厅网站随时可查。这种近乎变态的透明化倒逼出独特的政治文化:某市长因购买打折西装未申报差价,被媒体曝光后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资金来源。

芬兰更将财产公示与全民税务系统深度捆绑,税务局的算法能自动预警官员消费水平与申报收入的偏离值,2019年该系统曾锁定某厅长女儿留学美国的异常支出,牵出其通过离岸公司洗钱的犯罪网络。

东亚邻国的制度演进也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要求四级以上公务员必须公示家庭财产,总统候选人的资产清单会印成小册子供选民对照。在“首尔之春”中夺得政权的全斗焕,其家族曾试图通过空壳公司转移资产,但韩国的公示系统显示其侄子名下的济州岛别墅三年增值400%,于是调查组顺藤摸瓜挖出这位韩国前总统的秘密金库。

2018年,越南通过修改宪法,将扩大申报范围至副科级干部,河内某区长申报两套房产却被谷歌地图显示其实际拥有五处庭院,网民据此制作的对比图直接导致其被双规。

这些案例表明,公示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数据完美,而在于创造全民参与的监督生态。

美国近期虽然因其总统特朗普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陷入混乱,但该国的公务员财产监督机制仍值得借鉴。在美国,联邦官员不仅要向道德办公室提交详细财产报告,其数据还会与国税局、FBI、证监会数据库进行碰撞。假设某参议员申报的年薪为18万美元,而其妻股票账户同期获利200万美元,系统将立即触发红色警报。

更厉害的是《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该法案要求全球金融机构自动报送美国公民的资产信息,曾经不可一世的国会议员在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如今都成了反腐检察官的电子证据。这套制度让“史上最壕公务员”拜登的纳税单成为年度大戏,任何可疑的版税收入或咨询费都会遭到全民审查。

当然,阳光法案也会遭遇灰色地带的博弈。日本议员曾以“隐私权”为由抵制财产公示,直到《政治资金规正法》规定瞒报者永久禁选;意大利黑手党通过代持房产规避审查,反黑局为此建立全国不动产人脸识别系统;印度官僚发明“白手套”信托基金,监察部门则立法要求穿透披露最终受益人。

这些反腐攻防战印证了透明制度的动态博弈本质——腐败永远在寻找制度缝隙,而反腐必须保持技术迭代。

当黄杨钿甜的耳环在瞬间点燃十亿人的监督热情,说明社会已形成反腐的底层共识。在人性面前,没有天生的清官,也没有绝对的防腐剂,唯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玻璃房,让每个公务员的钱包都经得起放大镜审视,才能终结“人前朴素演讲,人后海外置业”的双面人生。

在这个摄像头遍布街角,普通人隐私无所遁形的时代,要求公职人员人物放弃财产隐私算不得苛刻,毕竟,掌握公权力者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是能晒在阳光下的干净钱。

查看评论(6)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债大抛售主凶抓到了!不是外资不是债务失控是它
贺建奎无法出境 新婚妻被拒入境中国 晒美国绿卡
诺奖得主:芬太尼危机在美泛滥,为何欧洲没有?
卢比奥:这国恐再爆大规模内战 陷“史诗级动荡”
高关税撑不住 川普轰“吞下去”!沃尔玛终于回应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退出世卫组织 中国宣布提供5亿美元 成最大金主
川普纵容?俄放话:乌克兰不谈判就无条件投降
中国亮出“九天”空中母舰 竞争美国“死神”无人机的杀招?
川普生日阅兵细节:25辆M1坦克70架飞机7000士兵
南海中业岛:菲律宾居民对抗中国威胁的日常
川普“力挺”拜登,怒揭真正“毁国”黑手!
川普3.0?川普儿:或许有朝一日会参选美国总统
耿爽联合国舌战美代表:你的发言与大家格格不入
纽约时报:成都为何成了中国“最有幸福感城市”
震惊!移民法庭当庭吊销身份 ICE探员现场抓人…
柴静没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边继续发问
央视主播胡蝶口误"两国"遭起底 丈夫陆川是秦岚旧爱
欧洲震惊:特朗普的承诺不到一天就作废?
川普晤南非总统 突播视频指南非白人遭“种族灭绝”
川普的“美丽大法案” 实际上更低效 更不公平 美国更承受不起
著名演员朱媛媛去世终年51岁,丈夫辛柏青发布讣告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让阳光照入权力的钱袋子,才是避免“百万耳环”的根本

老爸讲科学 2025-05-21 19:18:19
让阳光照入权力的钱袋子,才是避免“百万耳环”的根本

18岁的黄杨钿甜大概没有想到,让自己长期霸占热搜榜的,不是自己饰演的新剧角色,而是晒在社交媒体的一张耳环照片。



近日,演员黄杨钿甜因高调秀高价奢侈品耳环引发舆论海啸。据网友爆料,黄杨钿甜父亲为四川雅安公务员,于是舆论迅速将焦点转向其公职亲属的财产合法性。

虽然目前事件的最终结果并未水落石出,但这场舆论风暴再次印证了社会大众对权力寻租的天然警惕,也暴露了公众对于监督无门的集体焦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代文明国家,官员财产透明制度早已是政治伦理的标配,它如同一台CT机,让权力阶层的经济脉络无所遁形。

以新加坡为例,其廉洁神话堪称一场外科手术式的制度革命。

同样是华人社会,新加坡的反腐利器靠的既不是“包青天”也不是“海青天”,而是精密设计的财产公示机制——

首先,这个国家的每位公务员在入职时必须申报本人及配偶子女的全部资产,包括房产、股票、海外账户甚至古董收藏,申报数据同步录入中央数据库,廉政署随时可调取任意官员十年内的财产变动曲线。

其次,官员在升迁前必须公示财产,接受全民检举。2011年,新加坡交通部长因隐瞒妻子名下的一套度假屋,在公示期被民众举报,最终引咎辞职。这种制度设计让新加坡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清廉指数前五,公务员家庭开二手车住组屋反而成为身份象征。

北欧国家在公务员收入方面的透明同样值得借鉴。

瑞典早在1766年就立法赋予公民查阅官员纳税记录的权利,首相的工资单、外交官的购物小票、警察局长的水电费账单,在市政厅网站随时可查。这种近乎变态的透明化倒逼出独特的政治文化:某市长因购买打折西装未申报差价,被媒体曝光后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资金来源。

芬兰更将财产公示与全民税务系统深度捆绑,税务局的算法能自动预警官员消费水平与申报收入的偏离值,2019年该系统曾锁定某厅长女儿留学美国的异常支出,牵出其通过离岸公司洗钱的犯罪网络。

东亚邻国的制度演进也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要求四级以上公务员必须公示家庭财产,总统候选人的资产清单会印成小册子供选民对照。在“首尔之春”中夺得政权的全斗焕,其家族曾试图通过空壳公司转移资产,但韩国的公示系统显示其侄子名下的济州岛别墅三年增值400%,于是调查组顺藤摸瓜挖出这位韩国前总统的秘密金库。

2018年,越南通过修改宪法,将扩大申报范围至副科级干部,河内某区长申报两套房产却被谷歌地图显示其实际拥有五处庭院,网民据此制作的对比图直接导致其被双规。

这些案例表明,公示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数据完美,而在于创造全民参与的监督生态。

美国近期虽然因其总统特朗普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陷入混乱,但该国的公务员财产监督机制仍值得借鉴。在美国,联邦官员不仅要向道德办公室提交详细财产报告,其数据还会与国税局、FBI、证监会数据库进行碰撞。假设某参议员申报的年薪为18万美元,而其妻股票账户同期获利200万美元,系统将立即触发红色警报。

更厉害的是《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该法案要求全球金融机构自动报送美国公民的资产信息,曾经不可一世的国会议员在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如今都成了反腐检察官的电子证据。这套制度让“史上最壕公务员”拜登的纳税单成为年度大戏,任何可疑的版税收入或咨询费都会遭到全民审查。

当然,阳光法案也会遭遇灰色地带的博弈。日本议员曾以“隐私权”为由抵制财产公示,直到《政治资金规正法》规定瞒报者永久禁选;意大利黑手党通过代持房产规避审查,反黑局为此建立全国不动产人脸识别系统;印度官僚发明“白手套”信托基金,监察部门则立法要求穿透披露最终受益人。

这些反腐攻防战印证了透明制度的动态博弈本质——腐败永远在寻找制度缝隙,而反腐必须保持技术迭代。

当黄杨钿甜的耳环在瞬间点燃十亿人的监督热情,说明社会已形成反腐的底层共识。在人性面前,没有天生的清官,也没有绝对的防腐剂,唯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玻璃房,让每个公务员的钱包都经得起放大镜审视,才能终结“人前朴素演讲,人后海外置业”的双面人生。

在这个摄像头遍布街角,普通人隐私无所遁形的时代,要求公职人员人物放弃财产隐私算不得苛刻,毕竟,掌握公权力者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是能晒在阳光下的干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