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5月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落幕。继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六在社媒上表示,美中会晤取得了巨大进展之后。中方也证实中美达成“重要共识”,将发表联合声明,但没有透露细节。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周日(5月11日)在瑞士日内瓦结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称,周末会议取得了“实质进展”,但没有公布谈判的具体内容。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也透露,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并于周一(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何立峰指出,“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称美中“迈出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基础打下基础。
中国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则表示:“我认为,无论这份声明何时发布,对世界来说都是好消息。”
美国贸易代表杰格里尔(Jamieson Greer
)周日在会谈后也向媒体表示“已达成协议”,并说“了解我们能够多快达成共识相当重要,这反映出我们彼此间的差异或许没有想像的那么大。”但他也强调,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缩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2630亿美元。
此前,中美经贸高层在周末一连两天举行会谈。周六,由贝森特与格里尔牵头的美国代表团与何立峰牵头的中国代表团在瑞士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处的豪华别墅内进行了闭门会谈。这是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一月对中方征收关税以来的首次高层会谈。
在会晤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摆出让步姿态,建议将他此前宣布的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降至 80%。
周六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真实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发帖称:“今天和中国在瑞士举行了一场非常好的会晤。双方讨论了许多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以友好且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中美关系)进行了谈判。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对美国企业开放,这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取得了巨大进展!!!”
特朗普没有提供更多细节,白宫官员在周六的讨论期间和之后也没有提供太多信息。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在周日播出的节目中表示,美国对美中谈判“持乐观态度”。他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我们对事情会进展顺利感到乐观”。
中国官媒未对中美谈判进展置评。新华网周六发表题为“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的时评,强调“中方拥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与充足的政策工具来维护国家正当权益”,谴责“美国滥施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这对美国自身而言也无异于‘“经济自残’。”社论还称,”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
谈判中的非关税议题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去年为2630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30%。2018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曾达到创纪录的3780亿美元。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4620亿美元的商品,如iPhone、电视机、服装和化学品,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总额则略低于2000亿美元,主要为服务、化学品、大豆和石油。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部分中国商品在运往美国之前,先被运往越南、墨西哥等国家以避开关税。专家认为,确实存在“转运”现象,但具体数量尚不清楚。
外界期望中美谈判能让这场扰乱股市和债市的贸易战降温。但分析人士认为,种种迹象显示,非关税议题在此次谈判中的比重正在上升。
特朗普对中国不断加码至145%的关税中,20%是因芬太尼问题,旨在迫使北京采取更多措施阻止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流入美国。
据华尔街日报5月10日报道,中国公安部长、国务院高级官员王小洪将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随同副总理何立峰前往瑞士。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孙韵(Yun
Sun)表示,“王小洪的出席意味着一点:芬太尼问题不仅是谈判内容,而且是现阶段美中贸易谈判的关键环节。中方合作的意愿有多大,将表明他们对达成贸易协议的渴望程度。”
此次谈判或有助于稳定受美中僵局影响的全球市场。目前,许多在美国港口停泊的中国船只不愿卸货,而是在等待最终的关税决定。不过,《联合早报》援引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事务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此次谈判不会解决任何实质问题,“最多只是确认是否建立一个谈判架构,并就未来的议题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