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被一块二奶茶魅惑俩月,我才看懂京东的野心

被一块二奶茶魅惑俩月,我才看懂京东的野心

文章来源: 差评XPIN 于 2025-05-04 01:35: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京东和美团的大战,眼瞅着已经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双方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火药味十足。

明面上,一边是高管放话,激情开麦;一边是创始人躬身入局,亲自跑外卖赚吆喝。 沉寂几年的东哥重新回归,这波是锣鼓喧天,相当高调。

暗地里,双方补贴烧钱,也正短兵相接;各种大额神券,可以说满天乱窜。 官方数据摆在那:3块9的库迪咖啡,狂卖了2000万单;甚至有的一单补贴直冲20块,1块2就能上车茶百道。

此情此景,还真让人想起当年百团大战。

网络上有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炮网友,靠着惯性思维又开始指点江山:有人说,老剧本了,又是两败俱伤,美团终究还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也有人觉得“正义必胜”,“天下苦团久矣”的呼声太响;

还有的觉得老大老二打架,老三饿了么肯定受伤。。。(话说饿了么为啥直接被当老三?)

讲真,站在当下望未来,谁说了都不算,保不齐后头还有啥幺蛾子。但网友们的这些“脑洞”,这回恐怕真要“跑偏”了。

倒不是咱故作高深,主要这回的局势,跟当年的百团大战、滴滴快的大战,甚至跟抖音奇袭本地生活,还真就不太像一个频道的事儿。

虽说根据虎嗅报道,刘强东事先也按江湖规矩办,提前请王兴、程维、姚劲波吃了顿饭,划下了“不对人”的君子底线。

但这番礼数周全的 “ 拜码头 ” ,现在一看,这倒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甚至可能让美团有点打盹儿,当成是以前遇到的那种业务试探,而不是一场战略决战。

实际上,按现在双方的强度来看的话,美团面对的来者,可能并不是试试水的;而京东更像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撕开一道口子来场绝地反击。

图源虎嗅:刘强东王兴:不是“兄弟”

很多人第一反应,京东搞外卖,优势是现成的物流。这话倒也没错,相比滴滴抖音当年从零基建,京东的物流体系是现成的,再加上东哥一顿火锅局稳定军心,承诺给骑手上社保,弃黄投红的骑手还有不少。前几天知危采访的骑手就说,京东这边待遇确实有吸引力。

但光看到这点,格局就小了。

要知道,外卖是出了名的 “ Hard模式 ” ,饿了么搞了十几年还在亏,美团也是亏了7年才盈利,2024年外卖净利润率摩根大通估算也就2.8%。字节、快手都试过水,最后还是缩回到了店业务。

京东高层也不可能不知道外卖难赚钱,但现在他们是宁愿亏钱也要硬上。网传的内部消息甚至透露,京东私下给投资者的说法是,做外卖 “ 没想过要赢 ” ,但对京东整体 “ Make Sense ” 。

图源:阑夕

这里面的第一层原因,估计大家这段时间也听得多了,就是美团给京东带来了很大压力。

本来这几年,京东的电商主业增速就有些放缓,之前寄予厚望的京喜也没干过拼多多。

结果现在,美团凭借“外卖送万物”的即时零售,已经开始蚕食京东的核心腹地——医药、日用百货,甚至命根子一样的数码3C品类,现在美团都能30分钟送达了。

这就让外卖这个低毛利但超高频的场景,成了京东必须拿下的流量入口。京东CEO许冉也回应说:“ 外卖业务是一个很高频的非常日常的场景,它既可以带来用户的增长,也可以带来场景的延展,也包括用户的购物频次等。 ”

也就是说,这波外卖战是 “ 皮 ” ,即时零售才是 “ 馅 ”。这场仗的本质,是即时零售大战的延续和升级。

实际上,刘强东的即时零售梦,早在2015年搞京东到家那时候就开始了,而且相关的也一直在搞。

像什么投资永辉,收购1号店(顺带牵手沃尔玛),合并达达,自建7Fresh生鲜超市,铺开百万便利店计划,再到京东MALL、城市旗舰店、专卖店。。。林林总总,能有一大堆东西。

这些布局,很多在当时看来确实效果平平,甚至有点不成章法。但偏偏现在赶上了即时零售风口,通过外卖恰好就能将这些分散的线下门店、前置仓、达达的运力,以及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都利用起来,捏一张大网,整个即时零售全都能盘活。

所以这才是第二层,估计也是京东更重要的打算——利用外卖这个高频入口,盘活全部线下线上零售资源,进行一次基因重组,将自身 “ 重资产、强供应链、高品质 ” 的基因,嫁接到 “ 轻快灵活 ” 的本地即时生活服务中去。

也就是说,京东进军外卖表面看是进攻,内核更像是防御+重整,甚至可以说是 “ 背水一战 ” ,所以东哥才必须亲自下场,号称“投入不设上限”。

但实话说,我觉得这场仗对京东来说,还是挺有挑战的。摩根大通也预测,到 2026 年京东外卖份额估计能占到 5.1% ,且可能主要从饿了么那里抢,说明市场对京东这波能不能撼动美团,也比较疑虑。

毕竟美团能有今天这 1800 万合作商家,是靠着早些年的地推铁军,硬生生一家家“磕”出来的,这种深度和广度,很难说砸钱就能马上复制。

而且外卖这玩意儿,看着平台抽成不低,但架不住大部分是二三十块的小单,算来算去,一单也就赚个七八毛钱。

美团自己都亏了7年才盈利, 2021 年还又亏回去了。这种“规模效应前不赚钱,规模效应后也不咋赚钱”的拧巴特性,才挡住了百度、滴滴、抖音当年的攻势。

所以后来者要想用规模来摊薄成本,就得持续流血,烧钱补贴了。预期是烧到哪个数量级为止,这对京东来说也需要考量。

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在2023年实现增利增收、扭亏为盈

但换个角度想,京东或许并不想完全复制一个美团。如果能走通利用外卖引流,将用户导向高客单价、高品质需求的零售品类( 如 3C 数码、品牌日百、母婴健康等 ),提供差异化的 “ 品质服务 ” ,就有可能避开与美团在低价外卖上的残酷肉搏,来到京东更熟悉的战场。

最近的外卖数据也显示,京东订单中相当部分,都是来自咖啡奶茶这些相对更 “ 品质 ” 的类目。

这可能也是为啥一开始,京东先打出来的是品质外卖这个口号。

CEO 许冉总结京东的路线时也说,要 “ 把优质商家与消费需求串联起来,降低前者在平台的营销成本,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

图源36氪:日订单破500万,京东40天攻入外卖行业腹地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事对京东来说,确实很难。京东不仅要面对全副武装的美团,还得能克服来自自身的业务挑战,还有承受长期巨额补贴的压力。

但是,我觉得京东大概率不会停下。

毕竟东哥亲自挂帅,赌上了个人声誉,调子起得这么高,眼瞅着就不像是要给自己留退路。所以咱最好别以为京东是心血来潮搞跨界,而更有可能是一场有战略意义的豪赌。

再一个,这事现在已经解决了十几万就业问题,还倒逼平台开始重视骑手社保。这种社会效应,也让这场战役平添了几分难以停下的意味。

不过尽管战况这么激烈、嗓门也喊的巨大,资本市场对这场大战的反应却有点冷淡,两家公司的股票都在跌。所以京东和美团这哥俩虽然现在打得挺凶,但都还得想办法证明,今天的钱不是白烧的。

毕竟投资人想看的,还是利润健康增长,商业模式优化,而不是一场零和甚至负和的内卷。

而对我们消费者和骑手来说,他们打得越凶,咱能薅到的羊毛、得到的保障可能就越多。

至于这场大战以后会把行业干成啥样,京东还能不能杀条血路出来,我只能说大戏才刚刚开场。咱还是先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产信仰崩塌,山姆的这颗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阿拉斯加航空「客机全停飞」,原因曝光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亿豪门」
31岁男星杀害16岁女友遭枪决 成中国首位被判死艺人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艾伦: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众院通过法案 禁国防部展示台湾纳入中国地图
川普撤销对加州高铁40亿拨款 17年花130亿建了个啥?
邓聿文:习近平会交棒给彭丽媛或习明泽吗?
中国启动最大水坝建设 市场欢呼 下游数百万人受影响
解密“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为何是人类历史最大工程
LA网红酱香饼摊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举报 绿卡无望
川普为何解禁英伟达对中芯片?美媒揭:鹰派失利
纽约华女坐街边突遭从背后撞飞 肇事者4月刚夺一命
川普迎来“重大时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奥巴马被指密谋推翻2016大选 川普发AI视频抓其归案
川普发“奥巴马被捕视频” 疑为爱泼斯坦案转移视线
川普半年 美国版“一党专政”和“定于一尊”都实现了
普京特朗普将在北京会晤?克里姆林宫回应
中共政治局公告引关注 习近平正为继任做准备?
娃哈哈的“隐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国往事
非蠢即坏!甘肃幼儿园铅中毒的通报太魔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被一块二奶茶魅惑俩月,我才看懂京东的野心

差评XPIN 2025-05-04 01:35:26

京东和美团的大战,眼瞅着已经两个月了,这段时间双方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火药味十足。

明面上,一边是高管放话,激情开麦;一边是创始人躬身入局,亲自跑外卖赚吆喝。 沉寂几年的东哥重新回归,这波是锣鼓喧天,相当高调。

暗地里,双方补贴烧钱,也正短兵相接;各种大额神券,可以说满天乱窜。 官方数据摆在那:3块9的库迪咖啡,狂卖了2000万单;甚至有的一单补贴直冲20块,1块2就能上车茶百道。

此情此景,还真让人想起当年百团大战。

网络上有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炮网友,靠着惯性思维又开始指点江山:有人说,老剧本了,又是两败俱伤,美团终究还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也有人觉得“正义必胜”,“天下苦团久矣”的呼声太响;

还有的觉得老大老二打架,老三饿了么肯定受伤。。。(话说饿了么为啥直接被当老三?)

讲真,站在当下望未来,谁说了都不算,保不齐后头还有啥幺蛾子。但网友们的这些“脑洞”,这回恐怕真要“跑偏”了。

倒不是咱故作高深,主要这回的局势,跟当年的百团大战、滴滴快的大战,甚至跟抖音奇袭本地生活,还真就不太像一个频道的事儿。

虽说根据虎嗅报道,刘强东事先也按江湖规矩办,提前请王兴、程维、姚劲波吃了顿饭,划下了“不对人”的君子底线。

但这番礼数周全的 “ 拜码头 ” ,现在一看,这倒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甚至可能让美团有点打盹儿,当成是以前遇到的那种业务试探,而不是一场战略决战。

实际上,按现在双方的强度来看的话,美团面对的来者,可能并不是试试水的;而京东更像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撕开一道口子来场绝地反击。

图源虎嗅:刘强东王兴:不是“兄弟”

很多人第一反应,京东搞外卖,优势是现成的物流。这话倒也没错,相比滴滴抖音当年从零基建,京东的物流体系是现成的,再加上东哥一顿火锅局稳定军心,承诺给骑手上社保,弃黄投红的骑手还有不少。前几天知危采访的骑手就说,京东这边待遇确实有吸引力。

但光看到这点,格局就小了。

要知道,外卖是出了名的 “ Hard模式 ” ,饿了么搞了十几年还在亏,美团也是亏了7年才盈利,2024年外卖净利润率摩根大通估算也就2.8%。字节、快手都试过水,最后还是缩回到了店业务。

京东高层也不可能不知道外卖难赚钱,但现在他们是宁愿亏钱也要硬上。网传的内部消息甚至透露,京东私下给投资者的说法是,做外卖 “ 没想过要赢 ” ,但对京东整体 “ Make Sense ” 。

图源:阑夕

这里面的第一层原因,估计大家这段时间也听得多了,就是美团给京东带来了很大压力。

本来这几年,京东的电商主业增速就有些放缓,之前寄予厚望的京喜也没干过拼多多。

结果现在,美团凭借“外卖送万物”的即时零售,已经开始蚕食京东的核心腹地——医药、日用百货,甚至命根子一样的数码3C品类,现在美团都能30分钟送达了。

这就让外卖这个低毛利但超高频的场景,成了京东必须拿下的流量入口。京东CEO许冉也回应说:“ 外卖业务是一个很高频的非常日常的场景,它既可以带来用户的增长,也可以带来场景的延展,也包括用户的购物频次等。 ”

也就是说,这波外卖战是 “ 皮 ” ,即时零售才是 “ 馅 ”。这场仗的本质,是即时零售大战的延续和升级。

实际上,刘强东的即时零售梦,早在2015年搞京东到家那时候就开始了,而且相关的也一直在搞。

像什么投资永辉,收购1号店(顺带牵手沃尔玛),合并达达,自建7Fresh生鲜超市,铺开百万便利店计划,再到京东MALL、城市旗舰店、专卖店。。。林林总总,能有一大堆东西。

这些布局,很多在当时看来确实效果平平,甚至有点不成章法。但偏偏现在赶上了即时零售风口,通过外卖恰好就能将这些分散的线下门店、前置仓、达达的运力,以及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都利用起来,捏一张大网,整个即时零售全都能盘活。

所以这才是第二层,估计也是京东更重要的打算——利用外卖这个高频入口,盘活全部线下线上零售资源,进行一次基因重组,将自身 “ 重资产、强供应链、高品质 ” 的基因,嫁接到 “ 轻快灵活 ” 的本地即时生活服务中去。

也就是说,京东进军外卖表面看是进攻,内核更像是防御+重整,甚至可以说是 “ 背水一战 ” ,所以东哥才必须亲自下场,号称“投入不设上限”。

但实话说,我觉得这场仗对京东来说,还是挺有挑战的。摩根大通也预测,到 2026 年京东外卖份额估计能占到 5.1% ,且可能主要从饿了么那里抢,说明市场对京东这波能不能撼动美团,也比较疑虑。

毕竟美团能有今天这 1800 万合作商家,是靠着早些年的地推铁军,硬生生一家家“磕”出来的,这种深度和广度,很难说砸钱就能马上复制。

而且外卖这玩意儿,看着平台抽成不低,但架不住大部分是二三十块的小单,算来算去,一单也就赚个七八毛钱。

美团自己都亏了7年才盈利, 2021 年还又亏回去了。这种“规模效应前不赚钱,规模效应后也不咋赚钱”的拧巴特性,才挡住了百度、滴滴、抖音当年的攻势。

所以后来者要想用规模来摊薄成本,就得持续流血,烧钱补贴了。预期是烧到哪个数量级为止,这对京东来说也需要考量。

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在2023年实现增利增收、扭亏为盈

但换个角度想,京东或许并不想完全复制一个美团。如果能走通利用外卖引流,将用户导向高客单价、高品质需求的零售品类( 如 3C 数码、品牌日百、母婴健康等 ),提供差异化的 “ 品质服务 ” ,就有可能避开与美团在低价外卖上的残酷肉搏,来到京东更熟悉的战场。

最近的外卖数据也显示,京东订单中相当部分,都是来自咖啡奶茶这些相对更 “ 品质 ” 的类目。

这可能也是为啥一开始,京东先打出来的是品质外卖这个口号。

CEO 许冉总结京东的路线时也说,要 “ 把优质商家与消费需求串联起来,降低前者在平台的营销成本,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

图源36氪:日订单破500万,京东40天攻入外卖行业腹地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事对京东来说,确实很难。京东不仅要面对全副武装的美团,还得能克服来自自身的业务挑战,还有承受长期巨额补贴的压力。

但是,我觉得京东大概率不会停下。

毕竟东哥亲自挂帅,赌上了个人声誉,调子起得这么高,眼瞅着就不像是要给自己留退路。所以咱最好别以为京东是心血来潮搞跨界,而更有可能是一场有战略意义的豪赌。

再一个,这事现在已经解决了十几万就业问题,还倒逼平台开始重视骑手社保。这种社会效应,也让这场战役平添了几分难以停下的意味。

不过尽管战况这么激烈、嗓门也喊的巨大,资本市场对这场大战的反应却有点冷淡,两家公司的股票都在跌。所以京东和美团这哥俩虽然现在打得挺凶,但都还得想办法证明,今天的钱不是白烧的。

毕竟投资人想看的,还是利润健康增长,商业模式优化,而不是一场零和甚至负和的内卷。

而对我们消费者和骑手来说,他们打得越凶,咱能薅到的羊毛、得到的保障可能就越多。

至于这场大战以后会把行业干成啥样,京东还能不能杀条血路出来,我只能说大戏才刚刚开场。咱还是先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