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导称,中国已悄然开始对部分美国商品免征关税,可能涉及价值约4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这似乎是为了减轻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打击。中国据报悄然免除约四分之一美国进口商品关税 https://t.co/vmJvY2pZ8T pic.twitter.com/vmT9xCC5nM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May 2, 2025
在过去一周里,一份涵盖药品和工业化学品等131种产品的美国豁免产品清单在贸易商和企业间流传。彭博社此前曾报导过其中一些产品。目前尚不清楚这份清单从何而来,也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据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至少有六家中国公司能够在不支付关税的情况下进口清单上的产品。
彭博社根据中国海关数据计算显示,这131种产品价值约400亿美元,约占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24%。此举呼应了特朗普政府对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免征“对等”关税的举措,包括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
根据智库、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迪皮波(Gerard DiPippo)的估算,美国的这些豁免适用于约1020亿美元,约占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的22%。
中国的豁免措施与美国基本一致,这表明这更多是为配合华盛顿的行动而采取的战略举措,而非纯粹的善意姿态。这也表明北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身经济免受贸易战的影响。
迪皮波分析道:“中国很可能试图通过避免关键进口产品的崩溃来减轻对其经济的损害。这些豁免不应被解读为向美国发出的信号,因为中国一直对其豁免保持沉默,通过商业渠道开展工作,避免公开声明”。
有初步迹象表明,美中贸易僵局可能正发生转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周五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上述知情人士说,中国官员早在4月的第二个星期就开始要求外国公司列出对其运营至关重要且不易被替代的美国进口商品。从那时起,其中一些商品获得了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25%关税的豁免。
据知情人士说,该豁免清单是动态的,将根据中方的需要不断调整。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可能会增加更多产品,而如果中国能够找到替代品,一些产品可能会被从清单上取消。中国海关总署在五一劳动节期间没有回复传真置评请求。
彭博社上周报导称,中国政府正考虑取消对某些医疗器械和乙烷等工业化学品的征税。官员们还在讨论免除飞机租赁关税的问题。
虽然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远多于其他国家,但这些豁免措施凸显了中方仍依赖美国产品的领域。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造商,但它的一些工厂依赖乙烷——一种主要从美国进口的原料。根据分析公司Vortexa的数据,中国已给予严重依赖美国乙烷的两家国内塑料生产商豁免权。
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都造成了沉重打击。中国制造业活动陷入了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大幅度萎缩,这是关税压力的早期迹象。包括瑞银和高盛在内的主要银行已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左右或更低,远低于当局设定的5%左右的官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