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恐重创中国经济影响民生之际,官媒北京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重提毛泽东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的著作“论持久战”,引发热议。文章说,今天的中美斗争性质上不能等同于抗战,但两者的结果都“关乎国家走向和民族尊严”。
这篇文章坦承,中国很快就会赢得关税战的胜利“显然是否定的”,因此重温“论持久战”对“新时代的国际博弈”仍有巨大启发意义。
这篇以“今天,有必要重温‘论持久战’”为题的文章说,此时中国有2种错误观点出现。一是“见好就收”,认为中国硬扛下去终难持久,如今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似有松动,应当点到为止、少输当赢,尽快让步妥协达成协议,避免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
二是“胜利在望”,看到美国“出手混乱、口风软化”,就认为“美国怕了”,乐观预测贸易战胜负已分,中国马上就能取得彻底胜利。
文章指出,尽管今天的中美斗争性质上不能等同于抗战,但两者的结果都“关乎国家走向和民族尊严”,不妨重读“论持久战”,体悟“危与机同生并存”的辩证思想,以及中国“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的战略眼光。
这篇文章提到,面对刀俎,不少国家曾幻想“以身饲狼”求得片刻茍安。但对中国而言,指望单方面妥协“求放过”是根本行不通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日中国的体量就摆在那里,再伏低做小,于冷战思维的铁脑瓜看来,也必要除之而后快。
文章说,川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试图敲诈勒索封喉夺命,手段之霸道与凌厉前所未有,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极限挑衅,没有半点让步的空间,更没有半点屈从的理由。
这篇文章强调,面对霸权主义“交易的艺术”,中国忍一时,换不来风平浪静,退一步,得不到海阔天空,对方只会得寸进尺、予取予求。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中国都不得不奋起反击、背水一战,不能犯遇到问题和矛盾绕道走不愿斗争的“软骨症”、畏首畏尾不敢斗争的“恐惧症”和希望天下太平回避斗争的“妄想症”。
文章说,近几日川普政府的态度确实出现了一些缓和,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很快会赢得胜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方的第一轮攻势无疑踢到了铁板,但必须看清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在美中力量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逆转的阶段,美国“下狠手”,必然会对中国造成一定冲击,且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这篇文章最后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朝鲜战争中美军与共军的战役)”,这是美国挑起新一轮贸易战后中国网络上的热评。今天重温“论持久战”,对于“新时代的国际博弈”依然具有巨大启发意义。始终坚持“清醒的战略判断、科学的思维方法、坚定的行动意志”,中国一定能够走好这一场“新时代的长征”。
透过 Google News
追踪中央社
这篇重温“论持久战”的文章发表后,在中国网络引发不同议论。较多数网友认为,美中关税战及贸易战看来的确很难短期内就结束,“仗还有得打,看谁撑得久”,其中又有较多人认为“美国撑不过中国”;但也有网友认为,关税战“不涉及国家存亡”而是涉及民生,硬扛了“到底对谁有好处呢?”。
“论持久战”是1938年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延安一系列演讲的汇整集,同年出版成册,成为宣传毛泽东对日抗战方针的著作,此后成为毛泽东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内容是主张不能相信“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必须以持久战才能获得得对日抗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