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CNN:翻译“夫妻肺片”“佛跳墙”,直译也挺好

CNN:翻译“夫妻肺片”“佛跳墙”,直译也挺好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25-05-01 06:21: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给读者推荐一篇CNN谈翻译的文章:

文章开宗明义指出:中国菜名,几乎不可翻。

为什么?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一是技术层面:不少中餐的食材、刀工、火候、调味理念,在英语里根本找不到一一对应的说法。比如,“鱼香肉丝”里其实没有鱼,名字源于特别的调味和烹饪方式;比如一个“dumpling”,在英文里可以泛指饺子、馄饨、汤圆、抄手……含糊得让人直挠头。

二是文化层面:许多菜名背后不仅是食材的组合,更是一段段历史故事、地方典故,或是民间传说。

以“夫妻肺片”为例,当然可以翻译成 “sliced beef offal in a spicy sauce”(辣味牛杂切片)——准确倒是准确,但乏善可陈。相比之下,CNN认为“直译+解释”就有意思多了:“Husband-and-wife lung slices”,听起来又惊悚又猎奇,反倒能激起外国食客“这到底是什么菜”的好奇心。

In this case, it’s fun to keep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translated name — husband-and-wife lung slices — but a description would be a nice menu addition.(保留原意挺有趣,旁边加个说明也不错。)(April 29, CNN)

再比如“佛跳墙”,如果直接翻成“seafood stew”,未免显得平淡无奇。中文菜名本身就自带戏剧性和幽默感:“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如CNN文章所说,无论是音译成“fotiaoqiang”,还是字面翻译为“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都是不错的英文菜单选项,还能顺带添点历史与文化风味。比起列一长串配料清单,这样一句“佛跳过墙头”,显然更容易吸引眼球。

Both fotiaoqiang and “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 work well for an English menu and add a fun bit of historic flavor. (April 29, CNN)

归根结底,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

英译菜单的目的是?

英译菜单给谁看?

显然,英文菜单并不是为了供国内学习英文或研究翻译的人参考,主要受众当然是那些对中餐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异域文化的外国食客。如果一个菜名能引起他们一句:“咦?这道菜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那么,它的作用其实已经超越了翻译,更是一种营销巧思与文化传播。

如今,有AI大语言模型加持,随时可以请DeepSeek 或 ChatGPT 写出一段生动、风趣、富有文化感的英文介绍。不必拘泥于“把配料翻得准”,可以多追求一点“传得妙”。

所以说,对外传播需要跳出单纯“翻译”的框架,勇敢地拓宽思维。过去常被调侃的“神翻译”或“硬翻译”,其实不失为打开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它们或许不够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却能引发好奇、激发讨论、传递故事——这不正是跨文化交流的起点吗?

下次在英文菜单上看到“夫妻肺片”或“佛跳墙”,先别急着笑。要是一个菜名能先让你会心一笑,再引发好奇,顺带讲出一段背后的文化故事,那这样的“误译”,又何尝不是一种意外的文化宝藏呢?

祝各位读者五一假期吃好、喝好、睡好、玩好!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他死于762年,他的朋友圈却传到了2025年
稳定币法案落地,比特币跳水,美国银行业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但审查发现离不开
30年王室规定将松绑?威廉凯特考虑为儿子打破传统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川普不爱电动车 美政策大转弯 电车将变贵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ICE再爆争议!男子送女儿上学 当场被砸破车窗逮捕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CNN:翻译“夫妻肺片”“佛跳墙”,直译也挺好

凤凰网 2025-05-01 06:21:42

给读者推荐一篇CNN谈翻译的文章:

文章开宗明义指出:中国菜名,几乎不可翻。

为什么?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一是技术层面:不少中餐的食材、刀工、火候、调味理念,在英语里根本找不到一一对应的说法。比如,“鱼香肉丝”里其实没有鱼,名字源于特别的调味和烹饪方式;比如一个“dumpling”,在英文里可以泛指饺子、馄饨、汤圆、抄手……含糊得让人直挠头。

二是文化层面:许多菜名背后不仅是食材的组合,更是一段段历史故事、地方典故,或是民间传说。

以“夫妻肺片”为例,当然可以翻译成 “sliced beef offal in a spicy sauce”(辣味牛杂切片)——准确倒是准确,但乏善可陈。相比之下,CNN认为“直译+解释”就有意思多了:“Husband-and-wife lung slices”,听起来又惊悚又猎奇,反倒能激起外国食客“这到底是什么菜”的好奇心。

In this case, it’s fun to keep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translated name — husband-and-wife lung slices — but a description would be a nice menu addition.(保留原意挺有趣,旁边加个说明也不错。)(April 29, CNN)

再比如“佛跳墙”,如果直接翻成“seafood stew”,未免显得平淡无奇。中文菜名本身就自带戏剧性和幽默感:“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如CNN文章所说,无论是音译成“fotiaoqiang”,还是字面翻译为“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都是不错的英文菜单选项,还能顺带添点历史与文化风味。比起列一长串配料清单,这样一句“佛跳过墙头”,显然更容易吸引眼球。

Both fotiaoqiang and “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 work well for an English menu and add a fun bit of historic flavor. (April 29, CNN)

归根结底,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

英译菜单的目的是?

英译菜单给谁看?

显然,英文菜单并不是为了供国内学习英文或研究翻译的人参考,主要受众当然是那些对中餐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异域文化的外国食客。如果一个菜名能引起他们一句:“咦?这道菜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那么,它的作用其实已经超越了翻译,更是一种营销巧思与文化传播。

如今,有AI大语言模型加持,随时可以请DeepSeek 或 ChatGPT 写出一段生动、风趣、富有文化感的英文介绍。不必拘泥于“把配料翻得准”,可以多追求一点“传得妙”。

所以说,对外传播需要跳出单纯“翻译”的框架,勇敢地拓宽思维。过去常被调侃的“神翻译”或“硬翻译”,其实不失为打开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它们或许不够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却能引发好奇、激发讨论、传递故事——这不正是跨文化交流的起点吗?

下次在英文菜单上看到“夫妻肺片”或“佛跳墙”,先别急着笑。要是一个菜名能先让你会心一笑,再引发好奇,顺带讲出一段背后的文化故事,那这样的“误译”,又何尝不是一种意外的文化宝藏呢?

祝各位读者五一假期吃好、喝好、睡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