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子竞速”大赛共同创办人Eric Zhu表示,举办此活动是为了唤起大众对男性不孕问题的关注。(法新社)
全球首场“精子竞速”大赛近日在洛杉矶登场,两名大学生以自家精子在显微镜下对决。这场由青少年科技创业者、年仅17岁高中生朱姓少年(Eric Zhu)等人发起的奇特活动,宣称旨在唤起男性生殖健康意识,但也因其形式引发争议。
法新社报导,洛杉矶市中心25日上演这场“生育力与体能之战”。南加大(USC)学生米尔克(Tristan Milker)与洛加大(UCLA)学生普罗格(Asher Proeger)提供检体参赛。最终米尔克夺冠,获1万美元奖金;依赛事趣味环节,输家普罗格被喷洒了外观类似精液的液体。
活动耗资140万美元,在好莱坞常用制片厂举行,门票最高近千美元。现场仿照体育赛事规格,设巨型萤幕、赛评、数据分析,吸引约500名观众,YouTube直播更破10万观看。不少观众奇装异服,甚至有人打扮成生殖器模样,主持人也不时穿插粗俗笑话。
主办者朱姓少年表示,灵感源于社群媒体称“过去50年精子数量减半”的说法,担忧“可能出现没人能生小孩的反乌托邦未来”,希望藉比赛降低谈论精子健康的禁忌感,将其视为一种可改善的“生物标记”(biomarker)。
然而,科学界对于全球男性精子数量是否急剧下降,其实尚未达成共识,相关研究结果仍存分歧。不过,曾共同发表相关下降研究的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流行病学家史旺(Shanna Swan)指出,近年环境中“荷尔蒙活性化学物质”增多,确实对人类生育力产生负面影响。
比赛技术方面,主办方将收集到的精液样本置于显微镜下仅2毫米长的微流控通道(microfluidic channel)赛道,放大100倍后拍摄,再转换成3D动画供观众观看。部分观众如20岁的艾斯科巴(Felix Escobar)表示:“无法确定是否为真,但我愿意相信。”22岁学生艾维拉巴卡(Alberto Avila-Baca)则认为:“没学到什么新东西。”
赞助商Legacy公司临床总监莎布林(Stephanie Sabourin)认为活动虽戏谑但有意义,呼吁男性及早检测。但现场也有工作人员私下批评此活动是“社会的沉沦”。

南加大(USC)选手米尔克(Tristan Milker)赢得“精子竞速”大赛后,高举金色精子造型奖盃。(法新社)

“精子竞速”(Sperm Racing)大赛结束后,地板上散落著精子形状的五彩纸屑。摄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