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大西洋月刊:假如中国赢得贸易战…

大西洋月刊:假如中国赢得贸易战…

文章来源: 联合报 于 2025-04-21 07:59: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本月17日于上海波音公司外,中国与美国国旗飘扬。法新社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20日刊登以“假如中国赢得贸易战”为题的专文指出,川普政府自诩在对中国贸易战占上风是错误观点,一来美国经济仰赖中国商品是一大弱点,二来中国汲取2018年经验早就有备而来,美国若把握传统盟友还是有赢面,可惜川普现在并非如此。一旦美国输掉贸易战,对中国武力犯台的经济制裁将失去吓阻力。

这篇文章指出,川普目前的对中策略可能会强化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助长北京的军事气焰,并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与经济实力,几乎接近输掉贸易战。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日前表示,“我们对中国的出口仅为他们出口到美国的1/5,所以他们注定输。”但这样的说法本末倒置,反倒说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在许多品类上,中国不仅是美国的最大供应国,也是全球供应的主导者,说明美国无法轻易从其他国家取得替代品。根据密西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专家米勒(Jason Miller)蒐集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冷气与厨具;超过80%的智慧型手机、厨房家电与玩具;约90%的太阳能板与加工后的稀土矿物。

要将这些生产转回美国,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涉及新创企业、建厂、建立全新供应链并训练大量劳工,且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相信高关税会长期存在。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失去美国市场固然造成伤害,但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中国可以将部分出口转向欧洲与东亚。北京也可以透过对内消费补贴,刺激国内需求,并资助企业保持营运。

文中写道,这种贸易不对称让中国拥有经济学家波森(Adam Posen)所说的“升级优势”(escalation dominance),能在经济冲突中对对手造成更大伤害。

当然,这项优势并非偶然,是中国多年来谨慎布局的成果。多位中国观察家表示,自川普在2018年首度掀起贸易战,北京意识到必须随时准备应战。此后,中国大量投资于能源、农业、半导体等关键产业,减少对美依赖,同时推动内需并开拓非美市场。

北京同时也打造了一套经济反击武器库,包含目前已宣布禁止出口多种稀土金属;企图造成汽车、手机与军事工业供应短缺等。若情势进一步升级,北京可能会禁止苹果与特斯拉等美企在中国市场营运。而终极手段则是“债务核弹”:中国是美国第二大外债持有国,一旦大规模抛售其持有的7,600亿美元美债,恐导致利率飙升、投资人恐慌,甚至触发金融危机。

牛津大学中国政治经济学者谭叶凌(Yeling Tan)指出:“中国已为这场对抗准备许久。”

儘管面对诸多挑战,专家普遍认为若美国採取正确战略,仍有机会在贸易战有所赢面。但问题是,川普政府採取了相反方向。

专文提出,美国一直有个祕密武器:盟友。如果美国能与欧洲、北美与东亚的传统盟邦联手,集体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同时彼此深化经贸关係,不仅能重创中国,使其无处可卖,也能降低自身损失。但这需要缜密规画与长期动员。

不过,川普的作法几乎背道而驰,未投资美国制造、未循序推行关税、未提供企业清晰指引且朝令夕改。更糟的是,他没有团结盟国,而是不断喊话、交恶、加税。即便现在突然改变方向,试图建立“反中联盟”,恐怕也为时已晚。

文中写道:哪个国家愿为一位既不讲信用、又常出尔反尔的“盟友”承担经济代价?

贸易战的结果不只取决于双方施加的攻击,也在于谁更能承受痛苦。就这点而言,美国拥有一项优势:选民普遍支持对中国强硬。但是民意是否能掩盖物价飞涨与供应短缺的不满仍有待商榷。

美中贸易战的结局可能是川普被迫退让,也许中方会提出象徵性让步,给川普台阶下,诚如第一次美中贸易战。也可能是透过大量产业豁免条款,让“例外”比实际关税还多。

文中最后提出,中国若在这场贸易战中取胜,不只将获得经济红利,也可能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对中鹰派长期主张,防止中国武力犯台的关键在于对中实施经济封锁的威胁。但若北京证明自己能承受这种压力,这项吓阻手段将失去信服力。中国更可能採取侵略行动,而美国政界也将丧失以经济制裁应对中国行动的意愿。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中国父子德国风景区湖中溺亡 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宗庆后的双面人生 到底给宗馥莉留下多少烂摊子?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宗馥莉香港买豪宅 曾先用美国护照 后用中国护照…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纽约时报: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川普大赞爱妻"1句话"点醒他,让他看清普丁真面目
美国大汉学家,为何要写一个“中国荡妇”的故事
陈立人杀妻案,前女友提交重要证物并要求不公开!
关税没引起物价上涨?白宫爱国说法遭打脸 3大原因曝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特朗普承诺军援,象征乌克兰战事的重要突破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乌克兰喜收爱国者飞弹,俄议员酸"川普威胁"没人怕
MAGA们原谅了川普的一切 为何不肯原谅这件事
纽约时报:“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
大连工大,你应该保护受害女生,而不是开除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大西洋月刊:假如中国赢得贸易战…

联合报 2025-04-21 07:59:31



本月17日于上海波音公司外,中国与美国国旗飘扬。法新社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20日刊登以“假如中国赢得贸易战”为题的专文指出,川普政府自诩在对中国贸易战占上风是错误观点,一来美国经济仰赖中国商品是一大弱点,二来中国汲取2018年经验早就有备而来,美国若把握传统盟友还是有赢面,可惜川普现在并非如此。一旦美国输掉贸易战,对中国武力犯台的经济制裁将失去吓阻力。

这篇文章指出,川普目前的对中策略可能会强化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助长北京的军事气焰,并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与经济实力,几乎接近输掉贸易战。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日前表示,“我们对中国的出口仅为他们出口到美国的1/5,所以他们注定输。”但这样的说法本末倒置,反倒说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在许多品类上,中国不仅是美国的最大供应国,也是全球供应的主导者,说明美国无法轻易从其他国家取得替代品。根据密西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专家米勒(Jason Miller)蒐集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冷气与厨具;超过80%的智慧型手机、厨房家电与玩具;约90%的太阳能板与加工后的稀土矿物。

要将这些生产转回美国,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涉及新创企业、建厂、建立全新供应链并训练大量劳工,且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相信高关税会长期存在。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失去美国市场固然造成伤害,但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中国可以将部分出口转向欧洲与东亚。北京也可以透过对内消费补贴,刺激国内需求,并资助企业保持营运。

文中写道,这种贸易不对称让中国拥有经济学家波森(Adam Posen)所说的“升级优势”(escalation dominance),能在经济冲突中对对手造成更大伤害。

当然,这项优势并非偶然,是中国多年来谨慎布局的成果。多位中国观察家表示,自川普在2018年首度掀起贸易战,北京意识到必须随时准备应战。此后,中国大量投资于能源、农业、半导体等关键产业,减少对美依赖,同时推动内需并开拓非美市场。

北京同时也打造了一套经济反击武器库,包含目前已宣布禁止出口多种稀土金属;企图造成汽车、手机与军事工业供应短缺等。若情势进一步升级,北京可能会禁止苹果与特斯拉等美企在中国市场营运。而终极手段则是“债务核弹”:中国是美国第二大外债持有国,一旦大规模抛售其持有的7,600亿美元美债,恐导致利率飙升、投资人恐慌,甚至触发金融危机。

牛津大学中国政治经济学者谭叶凌(Yeling Tan)指出:“中国已为这场对抗准备许久。”

儘管面对诸多挑战,专家普遍认为若美国採取正确战略,仍有机会在贸易战有所赢面。但问题是,川普政府採取了相反方向。

专文提出,美国一直有个祕密武器:盟友。如果美国能与欧洲、北美与东亚的传统盟邦联手,集体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同时彼此深化经贸关係,不仅能重创中国,使其无处可卖,也能降低自身损失。但这需要缜密规画与长期动员。

不过,川普的作法几乎背道而驰,未投资美国制造、未循序推行关税、未提供企业清晰指引且朝令夕改。更糟的是,他没有团结盟国,而是不断喊话、交恶、加税。即便现在突然改变方向,试图建立“反中联盟”,恐怕也为时已晚。

文中写道:哪个国家愿为一位既不讲信用、又常出尔反尔的“盟友”承担经济代价?

贸易战的结果不只取决于双方施加的攻击,也在于谁更能承受痛苦。就这点而言,美国拥有一项优势:选民普遍支持对中国强硬。但是民意是否能掩盖物价飞涨与供应短缺的不满仍有待商榷。

美中贸易战的结局可能是川普被迫退让,也许中方会提出象徵性让步,给川普台阶下,诚如第一次美中贸易战。也可能是透过大量产业豁免条款,让“例外”比实际关税还多。

文中最后提出,中国若在这场贸易战中取胜,不只将获得经济红利,也可能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对中鹰派长期主张,防止中国武力犯台的关键在于对中实施经济封锁的威胁。但若北京证明自己能承受这种压力,这项吓阻手段将失去信服力。中国更可能採取侵略行动,而美国政界也将丧失以经济制裁应对中国行动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