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生意没有停”,实地探访关税战下的越南

“中国生意没有停”,实地探访关税战下的越南

文章来源: 棱镜 于 2025-04-14 21:02: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越南的中国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

4月2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北侧的平阳新城,刘西权觉得自己的生意要完蛋了,他利用抖音号“刘老师越南咨询”吸引客流,帮中国企业在越南注册公司、处理签证护照、租厂房、招聘工人,而当天美国宣布对越南征收46%关税。

据刘西权说,某些原定要到越南的考察团,紧急取消了行程;有些要来注册公司的,定金都交了,紧急说暂停;平阳新城某些中国工厂,订单被取消,只好组织工人开大会,劝工人先回家。

平阳新城的某家制衣工厂,则选择紧急开足马力生产,赶在9号关税生效前把货赶出来、发过去。此工厂2006年因人力成本上涨,从中国搬迁到越南,因与美国客户合作时间长,因此双方没有取消订单。

4月9日,事情发生戏剧性转变,美国宣布,将暂缓对包括越南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也意味着越南在未来90天内不会面临46%的关税税率,其输美商品关税将为10%。

刘西权的手机又忙碌起来,当地工厂找他帮忙招聘工人,停工的中国工厂需要重新开工,并且要加倍的人工,力图在90天内完成更多订单;来越南考察的人又多起来了,找他咨询生意机会、租厂房、注册公司的人,络绎不绝。

中国生意人涌入,没有停

“即便关税46%,我们也会进驻越南。”中国伙伴产业服务集团越南公司总经理李军娥说,在关税政策反复剧变的一周里,她刚好在越南出差,顶着烈日,在平阳新城的工业园区里奔波,寻找厂房。

她们公司2024年底决定出海越南,那时起,她每个月都会到一次越南,每次都带着30多名团队成员,四处考察,仅考察费用就已经投入几百万。

据李军娥说,她们公司在广东地区从事工业厂房开发改造、招商、销售、管理运营的业务,客户大部分是广东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她们之所以出海,就是为了响应客户的需求。

根据她们2024年做的客户调研,有1万多个客户有明确的出海需求,其中40%的客户希望到越南落地。因为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越南的供应链更成熟、更完善,到越南的客户不用担心找不到供应商、原材料。

她的不少客户,部分订单在中国,部分订单在海外,但国内订单的利润率较低,他们主要靠欧美订单赚钱,所以这些客户出海的决心很大,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1,国内海外双线布局。

“这几天还是有中国客户来签约购买厂房”,越南A到Z咨询服务股份公司总经理武娜娜表示,虽然上周关税政策波动,有小部分中国客户产生了观望情绪,但大部分中国客户还是坚持原计划。

凭借在广西民族大学2年的中文课程,武娜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几乎无法分辨她是中国人还是越南人,她也因此做了20年的中越企业服务。

据她回忆,2016年前后,曾有一波中国企业涌入越南的高潮,当时越南对中国签证政策宽松,商务签证有效期可达一年,她每天能接受3-5波客户咨询。

2018年之后,出现了另一波高潮,催化因素是当时的中美贸易战,不少中国企业搬迁到越南。

近3年来,中国企业到越南的步伐没有停歇,产业也越来越高端。

2025年,中国汽车企业也集体进军越南。奇瑞宣布将在越南建设工厂;比亚迪3月份在越南开设了首批4S店,但所有车辆从中国进口;吉利也在越南开设了4S店,并且宣布与越南企业Tasco合作,在越南建设汽车装配工厂。

据吉利汽车越南胡志明市4S店的越南经理介绍,2025年,吉利在越南4S店的总数,将从目前的22家增加到52家,目前在售车辆是马来西亚生产的,未来越南工厂投入使用后,将实现本地化。

(越南胡志明市吉利汽车4S店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10日)

越南生意人,融入中国产业链

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稳定发展,自2004年起,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商务部信息显示,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越南是中国在海外重要的投资目的地,2024年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超过25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

梁静婷(化名)在胡志明市教中文,每周上三次课,每月收入折合人民币1万元。她的爷爷是广东佛山人,1938年日军进攻广东,她爷爷从佛山乘船逃难,没想到上错船流落到越南,就此扎根在越南。

梁静婷的工资是普通越南人的三倍,因为中文在越南非常热门,超过英语。大批中国工厂、中国公司、中国老板涌入越南,为越南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实际上,不少越南生意人,也已经从欧美的产业分工,转入到中国的生态链上。

在胡志明市市郊居民区的小巷子里,Dieu Linh大姐站在她的杂货铺门口,指着货架上的商品说:“以前越南人觉得中国货质量差,喜欢日本货,但现在觉得中国货又耐用又实惠。”

她此前在附近的美国工厂里打工,做了6年产线工人,又做了7年管理岗位,2020年的时候,工厂受疫情冲击,工资下降,她利用业余时间卖杂货,靠销售一款中国浙江产的扫把,获得了小小的成功,有了信心,2022年干脆辞职开启了杂货铺,还在网上开设了账号,做电商,目前已经拥有2万多粉丝。

现在,Dieu Linh大姐杂货铺里的商品85%是从中国采购,她在家旁边租了两个房子,用来囤货、发快递,总共雇佣了17个人。

她很庆幸自己的转变,她之前打工的美资工厂,班组里10个人,现在只剩下1个人,其他岗位全部被裁掉了。

她认为,关税的变化,肯定会让越南消费力减弱,她计划减少线下投入,增加线上,打造自己的网站,摆脱对电商平台的依赖。

为了带娃,Chi Van女士3年前辞去了在外资企业的会计工作,开始做电商。她在1688平台上寻找中国源头工厂,采购假发,另一边在越南的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直播,自己出镜佩戴假发,讲解不同材质产品的特点,收获了大量粉丝。

据她说,假发这类产品,只能从中国购买,越南此类生产商数量少、质量一般,全球其他地方也没有这种产业带。所以,虽然她语言不通,但还是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从中国采购。

谈起关税和贸易战,Chi Van女士说,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关税的影响。下一步要自己设计产品,向中国的工厂下单。

(Chi Van女士在自己家中,背后是库存的产品和包装,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9日)

如果说美国主导的产业分工,是让越南人做低端劳动,那么,中国的生态链则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越南人自己创业、打造品牌,提升产业地位。

一通电话后他就跑到了越南

相比于聚集在泰国的中国汽车企业,或者聚集在印尼的矿业和锂电巨头,聚集在越南的中国企业,更多是中小型企业,不少是从广东来的纺织企业、家具企业,具有浓浓的市井气息。

刘西权此前在杭州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打工,竞争激烈,公司业务下滑,2023年的一天,他看到一个老朋友发朋友圈说到越南发展了,他拨通电话跟老朋友沟通之后,很快就飞到了越南。

走出胡志明市机场,迎着炽热潮湿的空气,钻进破旧的日本车,在狭窄的道路上看着摩托车大军在身边穿梭,在坑坑洼洼的越南国道上,以不到60迈的速度,摇晃2个小时,就能抵达胡志明市北侧的平阳新城,这里有约3000家中国人投资的家居企业,是中国之外最大的家居产业带,也是越南南部的中国人聚集区。

(越南胡志明市街景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8日)

有的成功的中国老板,已经来了近20年,从工业园建设、运营起家,业务发展到整个东南亚,还拥有卫星发射公司、电影公司。

有的人到了这里,刚开始卖机器设备,后来转型做直播,现在又转型在越南拍短剧。

也有很多个体户,自己一个人搞生产,例如自己调配化工原料,自己分装,自己跑客户销售,自己做贸易公司。

一些中国企业到越南来发展,在越南开公司、建厂,将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

越南的生产成本其实比中国要高,厂房的月租金每平方米约5美元,比东莞贵三分之一,越南人工工资每月约3000元,但当地工人熟练程度差,通常2个越南工人才能抵得上1个中国工人,因此算下来人工也比中国贵。

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来越南发展是为了追求越南本地市场“树上低垂的果实”,他们认为越南发展滞后中国,细分市场竞争不充分,凭借经验和资本能够赚到先发优势的钱。

王强(化名)此前在深圳做私募基金,3年前决定转行,到越南发展。他与朋友在越南创办了一家MCN机构,招聘当地年轻女孩,组建娱乐团,直播跳舞,赚取打赏钱。

但是,据他所说,越南市场低垂的果实,已经几乎没有了。近些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公司年轻女孩的工资从此前的2000元左右上涨到5000元左右,网络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高。

全球贸易的大浪潮将剧烈波动,越南的未来,走向哪里?生意人们的命运,又将怎样被改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有华人靠拍照举报年赚$70多万 议员怒:制度被玩坏了
白壳蛋和褐壳蛋哪个更健康?真相超乎你想像
姓袁的历史老师 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特朗普:习近平两侧官员坐姿端正 不敢回答我问话…
深有同感: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民主党人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他将在任期内做什么
曼达尼组建全女性过渡团队,为纽约市长工作做准备
"去建设银行山东东营支行取现,我竟被银行报警了"
奥巴马向共和党喊话:千万家庭或面临饥饿寒冬
川普回应曼达尼:对我客气点 你很多东西要我批呢
曼达尼当选 华尔街严阵以待 企业纷纷搬家
罕见的文坛天才,30年了,她无可替代
听证会上,特朗普关税政策遭美国高院大法官围攻
重磅!佩洛西宣布不再连任议员 闯荡美政坛近40年…
曼达尼成纽约市长 演说频批总统 川普:一切就此开始
纽约和伦敦市长都是南亚穆斯林,共同对抗右翼势力
美国“裁员潮”密集爆发,就业市场警报拉响
中国高官不敢回答川普 被疑是他:习近平黑色幽默
川普关税案"2派大法官都质疑",最高法院最快几周内裁决
“最牛软饭男”李春平痴呆中去世 伺候美国老妇13年…
央视批户晨风: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 极端话术…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生意没有停”,实地探访关税战下的越南

棱镜 2025-04-14 21:02:5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越南的中国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

4月2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北侧的平阳新城,刘西权觉得自己的生意要完蛋了,他利用抖音号“刘老师越南咨询”吸引客流,帮中国企业在越南注册公司、处理签证护照、租厂房、招聘工人,而当天美国宣布对越南征收46%关税。

据刘西权说,某些原定要到越南的考察团,紧急取消了行程;有些要来注册公司的,定金都交了,紧急说暂停;平阳新城某些中国工厂,订单被取消,只好组织工人开大会,劝工人先回家。

平阳新城的某家制衣工厂,则选择紧急开足马力生产,赶在9号关税生效前把货赶出来、发过去。此工厂2006年因人力成本上涨,从中国搬迁到越南,因与美国客户合作时间长,因此双方没有取消订单。

4月9日,事情发生戏剧性转变,美国宣布,将暂缓对包括越南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也意味着越南在未来90天内不会面临46%的关税税率,其输美商品关税将为10%。

刘西权的手机又忙碌起来,当地工厂找他帮忙招聘工人,停工的中国工厂需要重新开工,并且要加倍的人工,力图在90天内完成更多订单;来越南考察的人又多起来了,找他咨询生意机会、租厂房、注册公司的人,络绎不绝。

中国生意人涌入,没有停

“即便关税46%,我们也会进驻越南。”中国伙伴产业服务集团越南公司总经理李军娥说,在关税政策反复剧变的一周里,她刚好在越南出差,顶着烈日,在平阳新城的工业园区里奔波,寻找厂房。

她们公司2024年底决定出海越南,那时起,她每个月都会到一次越南,每次都带着30多名团队成员,四处考察,仅考察费用就已经投入几百万。

据李军娥说,她们公司在广东地区从事工业厂房开发改造、招商、销售、管理运营的业务,客户大部分是广东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她们之所以出海,就是为了响应客户的需求。

根据她们2024年做的客户调研,有1万多个客户有明确的出海需求,其中40%的客户希望到越南落地。因为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越南的供应链更成熟、更完善,到越南的客户不用担心找不到供应商、原材料。

她的不少客户,部分订单在中国,部分订单在海外,但国内订单的利润率较低,他们主要靠欧美订单赚钱,所以这些客户出海的决心很大,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1,国内海外双线布局。

“这几天还是有中国客户来签约购买厂房”,越南A到Z咨询服务股份公司总经理武娜娜表示,虽然上周关税政策波动,有小部分中国客户产生了观望情绪,但大部分中国客户还是坚持原计划。

凭借在广西民族大学2年的中文课程,武娜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几乎无法分辨她是中国人还是越南人,她也因此做了20年的中越企业服务。

据她回忆,2016年前后,曾有一波中国企业涌入越南的高潮,当时越南对中国签证政策宽松,商务签证有效期可达一年,她每天能接受3-5波客户咨询。

2018年之后,出现了另一波高潮,催化因素是当时的中美贸易战,不少中国企业搬迁到越南。

近3年来,中国企业到越南的步伐没有停歇,产业也越来越高端。

2025年,中国汽车企业也集体进军越南。奇瑞宣布将在越南建设工厂;比亚迪3月份在越南开设了首批4S店,但所有车辆从中国进口;吉利也在越南开设了4S店,并且宣布与越南企业Tasco合作,在越南建设汽车装配工厂。

据吉利汽车越南胡志明市4S店的越南经理介绍,2025年,吉利在越南4S店的总数,将从目前的22家增加到52家,目前在售车辆是马来西亚生产的,未来越南工厂投入使用后,将实现本地化。

(越南胡志明市吉利汽车4S店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10日)

越南生意人,融入中国产业链

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稳定发展,自2004年起,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商务部信息显示,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越南是中国在海外重要的投资目的地,2024年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超过25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

梁静婷(化名)在胡志明市教中文,每周上三次课,每月收入折合人民币1万元。她的爷爷是广东佛山人,1938年日军进攻广东,她爷爷从佛山乘船逃难,没想到上错船流落到越南,就此扎根在越南。

梁静婷的工资是普通越南人的三倍,因为中文在越南非常热门,超过英语。大批中国工厂、中国公司、中国老板涌入越南,为越南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

实际上,不少越南生意人,也已经从欧美的产业分工,转入到中国的生态链上。

在胡志明市市郊居民区的小巷子里,Dieu Linh大姐站在她的杂货铺门口,指着货架上的商品说:“以前越南人觉得中国货质量差,喜欢日本货,但现在觉得中国货又耐用又实惠。”

她此前在附近的美国工厂里打工,做了6年产线工人,又做了7年管理岗位,2020年的时候,工厂受疫情冲击,工资下降,她利用业余时间卖杂货,靠销售一款中国浙江产的扫把,获得了小小的成功,有了信心,2022年干脆辞职开启了杂货铺,还在网上开设了账号,做电商,目前已经拥有2万多粉丝。

现在,Dieu Linh大姐杂货铺里的商品85%是从中国采购,她在家旁边租了两个房子,用来囤货、发快递,总共雇佣了17个人。

她很庆幸自己的转变,她之前打工的美资工厂,班组里10个人,现在只剩下1个人,其他岗位全部被裁掉了。

她认为,关税的变化,肯定会让越南消费力减弱,她计划减少线下投入,增加线上,打造自己的网站,摆脱对电商平台的依赖。

为了带娃,Chi Van女士3年前辞去了在外资企业的会计工作,开始做电商。她在1688平台上寻找中国源头工厂,采购假发,另一边在越南的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直播,自己出镜佩戴假发,讲解不同材质产品的特点,收获了大量粉丝。

据她说,假发这类产品,只能从中国购买,越南此类生产商数量少、质量一般,全球其他地方也没有这种产业带。所以,虽然她语言不通,但还是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从中国采购。

谈起关税和贸易战,Chi Van女士说,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关税的影响。下一步要自己设计产品,向中国的工厂下单。

(Chi Van女士在自己家中,背后是库存的产品和包装,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9日)

如果说美国主导的产业分工,是让越南人做低端劳动,那么,中国的生态链则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越南人自己创业、打造品牌,提升产业地位。

一通电话后他就跑到了越南

相比于聚集在泰国的中国汽车企业,或者聚集在印尼的矿业和锂电巨头,聚集在越南的中国企业,更多是中小型企业,不少是从广东来的纺织企业、家具企业,具有浓浓的市井气息。

刘西权此前在杭州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打工,竞争激烈,公司业务下滑,2023年的一天,他看到一个老朋友发朋友圈说到越南发展了,他拨通电话跟老朋友沟通之后,很快就飞到了越南。

走出胡志明市机场,迎着炽热潮湿的空气,钻进破旧的日本车,在狭窄的道路上看着摩托车大军在身边穿梭,在坑坑洼洼的越南国道上,以不到60迈的速度,摇晃2个小时,就能抵达胡志明市北侧的平阳新城,这里有约3000家中国人投资的家居企业,是中国之外最大的家居产业带,也是越南南部的中国人聚集区。

(越南胡志明市街景 摄影:刘丁 2025年4月8日)

有的成功的中国老板,已经来了近20年,从工业园建设、运营起家,业务发展到整个东南亚,还拥有卫星发射公司、电影公司。

有的人到了这里,刚开始卖机器设备,后来转型做直播,现在又转型在越南拍短剧。

也有很多个体户,自己一个人搞生产,例如自己调配化工原料,自己分装,自己跑客户销售,自己做贸易公司。

一些中国企业到越南来发展,在越南开公司、建厂,将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国。

越南的生产成本其实比中国要高,厂房的月租金每平方米约5美元,比东莞贵三分之一,越南人工工资每月约3000元,但当地工人熟练程度差,通常2个越南工人才能抵得上1个中国工人,因此算下来人工也比中国贵。

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来越南发展是为了追求越南本地市场“树上低垂的果实”,他们认为越南发展滞后中国,细分市场竞争不充分,凭借经验和资本能够赚到先发优势的钱。

王强(化名)此前在深圳做私募基金,3年前决定转行,到越南发展。他与朋友在越南创办了一家MCN机构,招聘当地年轻女孩,组建娱乐团,直播跳舞,赚取打赏钱。

但是,据他所说,越南市场低垂的果实,已经几乎没有了。近些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公司年轻女孩的工资从此前的2000元左右上涨到5000元左右,网络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高。

全球贸易的大浪潮将剧烈波动,越南的未来,走向哪里?生意人们的命运,又将怎样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