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削弱美元霸权?欧洲金融博弈与地缘政治动机

削弱美元霸权?欧洲金融博弈与地缘政治动机

文章来源: 安邦智库每日金融 于 2025-04-01 08:16:2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全球化的时代,美元自从二战之后就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主导力量。欧元则是后来的事情,欧元是1992年欧盟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确定的,并且在1999年元旦欧元正式启动,成为欧盟20个国家的货币,使用的人口有3亿人。欧洲人自诩,“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高潮期,从欧元开始的几年一直到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面,欧洲几乎毫不讳言,欧元就是对抗和分享美国全球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为此倾尽全力,推升和提高欧元作为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这种说法仅仅是在川普政府上台之后,开始被欧洲人矢口否认,目的当然是为了淡化那种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金融领域争霸的对抗性。

川普上台之后,随着对欧立场的逐渐清晰化,美国与欧洲在意识形态上分道扬镳的趋势日渐明显。因而美欧之间的对抗关係,正在从政治、意识形态走向经济、产业和金融领域。于是有人提出疑问:欧洲是否可能通过做空美元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金融市场的运作,还牵扯到地缘政治博弈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

基于长期的讯息追踪研究,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人员将从可能动机、现实制约以及历史轨迹三个维度,尝试回答这一複杂问题。

首先,从可能的动机来看,欧洲明显存在着一定的地缘政治考量。

一方面,削弱美元霸权。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欧洲一直希望将其打造为一种能够挑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因此充分利用美国现在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形势,通过做空美元间接提升欧元的相对吸引力,稳定欧元汇率,进而增强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具有理论可能性。

实际上,早从2021年开始,欧盟就在制定计划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并试图强化欧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中的地位。若通过金融市场操作来削弱美元,这种行动自然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长期战略性的政治考量。

另一方面,对美国川普政府的单边政策反制。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单边主义政策引发了欧洲的不满。例如,美国对欧盟的贸易关税、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利用美元体系“武器化”切断SWIFT支付渠道,都让欧洲感到金融主权受限。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主导的制裁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经济承压,美元的强势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或机构可能认为,削弱美元价值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例如,美元走弱可以进一步明显降低欧洲的进口成本,减轻通胀负担。这种考量当然也带有一定的地缘政治色彩。

其次,从金融现实的制约来看,欧洲的这一政治动机面临着多重障碍。儘管欧洲试图通过做空美元实现政治目的具有理论上可能性,但至少面临两个方面的现实障碍。一方面,欧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係。美元的剧烈波动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盪,对欧洲自身的出口和投资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欧元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如德国)高度依赖稳定的汇率环境。若美元大幅贬值,可能削弱以美元计价的欧洲产品利润表现。因此,出于地缘政治目的,冒险做空美元,可能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协调不足。欧盟并非一个完全统一的经济体。欧元区国家虽然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但财政决策权由成员国自主掌握。由于欧元区国家在货币政策和金融战略上存在分歧,它们难以实现高度协调。例如,德国更关注出口稳定,而法国可能更倾向于提升欧元地位。这种利益分化使得欧盟难以形成合力,通过市场操作“做空美元”。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是维持欧元区价格稳定,而非直接干预美元汇率,这进一步限制了政治动机的可操作性。

最后,从历史轨迹看,市场行为发挥的是主要作用。观察历史数据和市场现象,做空美元主要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受到经济因素驱动,而非政治主导。

第一,2022年欧元低点与美元强势。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20年低点(接近1:0.95)。这与欧洲经济疲软、美国加息周期推动美元升值有关。2021-2023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显著推高美元价值,而欧洲央行因经济复甦缓慢,保持相对宽鬆的政策,导致欧元承压。当时,市场普遍做空欧元而非美元。

第二,欧洲的公开立场。儘管欧盟多次公开表达对美元霸权的不满与担忧,但更多停留在政策声明层面,而非通过市场操作直接对抗。此外,欧美的实际行动更多集中在提升欧元地位(如推动欧元结算)而非直接削弱美元。例如,2023年欧盟与部分国家签署了以欧元计价的能源协议,试图减少美元依赖。这些措施是公开的战略调整,而非通过做空美元实现的隐秘政治目标。

综上,欧元兑美元在2025年3月期间,从1.02至1.02迅速爬升至1.08至1.09的陡峭曲线,肯定是非比寻常的,内在的含义可能表明,虽然欧洲金融力量做空美元大体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在背后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地缘政治动机,存在着某种政商配合关係。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随着美欧之间的对抗关係逐渐深化和相对固定,伴随着欧洲对美国川普政府的强烈批判,美欧之间金融关係的可能变化,非常值得关注。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一国际金融牌局,我们认为中国有可能参与,并且展现出略微的进攻性,这对在国际金融领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很有帮助。国际金融关係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牌局,中国如果为了今后的中美关係,那么可以明确中国属于美元区,希望看到美元的升值;中国如果着眼于中欧关係,那么则可以显示中国对欧元的支持。中国作为世界的大市场,拥有巨大的贸易量,因此中国的不同支持和金融态度,将会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中国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货币操作,还应十分谨慎,但主动积极地参与,无疑对中国极为有利。

最终分析结论:

欧洲做空美元,背后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地缘政治动机。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应该多方面的发挥影响力,更为积极地利用自身的贸易体量和影响力,参与国际金融牌局,显示大国价值和金融力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揭示家族斗争
17岁中国学生在日本溺亡身上多暴力伤痕 调查出来了!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24小时讨论排行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马斯克"美国党"声势冷,民调:仅11%考虑支持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削弱美元霸权?欧洲金融博弈与地缘政治动机

安邦智库每日金融 2025-04-01 08:16:20



在全球化的时代,美元自从二战之后就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主导力量。欧元则是后来的事情,欧元是1992年欧盟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确定的,并且在1999年元旦欧元正式启动,成为欧盟20个国家的货币,使用的人口有3亿人。欧洲人自诩,“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高潮期,从欧元开始的几年一直到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面,欧洲几乎毫不讳言,欧元就是对抗和分享美国全球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为此倾尽全力,推升和提高欧元作为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这种说法仅仅是在川普政府上台之后,开始被欧洲人矢口否认,目的当然是为了淡化那种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金融领域争霸的对抗性。

川普上台之后,随着对欧立场的逐渐清晰化,美国与欧洲在意识形态上分道扬镳的趋势日渐明显。因而美欧之间的对抗关係,正在从政治、意识形态走向经济、产业和金融领域。于是有人提出疑问:欧洲是否可能通过做空美元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金融市场的运作,还牵扯到地缘政治博弈和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

基于长期的讯息追踪研究,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人员将从可能动机、现实制约以及历史轨迹三个维度,尝试回答这一複杂问题。

首先,从可能的动机来看,欧洲明显存在着一定的地缘政治考量。

一方面,削弱美元霸权。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欧洲一直希望将其打造为一种能够挑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因此充分利用美国现在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形势,通过做空美元间接提升欧元的相对吸引力,稳定欧元汇率,进而增强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具有理论可能性。

实际上,早从2021年开始,欧盟就在制定计划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并试图强化欧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中的地位。若通过金融市场操作来削弱美元,这种行动自然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长期战略性的政治考量。

另一方面,对美国川普政府的单边政策反制。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单边主义政策引发了欧洲的不满。例如,美国对欧盟的贸易关税、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利用美元体系“武器化”切断SWIFT支付渠道,都让欧洲感到金融主权受限。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主导的制裁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经济承压,美元的强势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或机构可能认为,削弱美元价值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例如,美元走弱可以进一步明显降低欧洲的进口成本,减轻通胀负担。这种考量当然也带有一定的地缘政治色彩。

其次,从金融现实的制约来看,欧洲的这一政治动机面临着多重障碍。儘管欧洲试图通过做空美元实现政治目的具有理论上可能性,但至少面临两个方面的现实障碍。一方面,欧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係。美元的剧烈波动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盪,对欧洲自身的出口和投资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欧元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如德国)高度依赖稳定的汇率环境。若美元大幅贬值,可能削弱以美元计价的欧洲产品利润表现。因此,出于地缘政治目的,冒险做空美元,可能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协调不足。欧盟并非一个完全统一的经济体。欧元区国家虽然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但财政决策权由成员国自主掌握。由于欧元区国家在货币政策和金融战略上存在分歧,它们难以实现高度协调。例如,德国更关注出口稳定,而法国可能更倾向于提升欧元地位。这种利益分化使得欧盟难以形成合力,通过市场操作“做空美元”。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是维持欧元区价格稳定,而非直接干预美元汇率,这进一步限制了政治动机的可操作性。

最后,从历史轨迹看,市场行为发挥的是主要作用。观察历史数据和市场现象,做空美元主要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市场行为,受到经济因素驱动,而非政治主导。

第一,2022年欧元低点与美元强势。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20年低点(接近1:0.95)。这与欧洲经济疲软、美国加息周期推动美元升值有关。2021-2023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显著推高美元价值,而欧洲央行因经济复甦缓慢,保持相对宽鬆的政策,导致欧元承压。当时,市场普遍做空欧元而非美元。

第二,欧洲的公开立场。儘管欧盟多次公开表达对美元霸权的不满与担忧,但更多停留在政策声明层面,而非通过市场操作直接对抗。此外,欧美的实际行动更多集中在提升欧元地位(如推动欧元结算)而非直接削弱美元。例如,2023年欧盟与部分国家签署了以欧元计价的能源协议,试图减少美元依赖。这些措施是公开的战略调整,而非通过做空美元实现的隐秘政治目标。

综上,欧元兑美元在2025年3月期间,从1.02至1.02迅速爬升至1.08至1.09的陡峭曲线,肯定是非比寻常的,内在的含义可能表明,虽然欧洲金融力量做空美元大体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在背后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地缘政治动机,存在着某种政商配合关係。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随着美欧之间的对抗关係逐渐深化和相对固定,伴随着欧洲对美国川普政府的强烈批判,美欧之间金融关係的可能变化,非常值得关注。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一国际金融牌局,我们认为中国有可能参与,并且展现出略微的进攻性,这对在国际金融领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很有帮助。国际金融关係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牌局,中国如果为了今后的中美关係,那么可以明确中国属于美元区,希望看到美元的升值;中国如果着眼于中欧关係,那么则可以显示中国对欧元的支持。中国作为世界的大市场,拥有巨大的贸易量,因此中国的不同支持和金融态度,将会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中国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货币操作,还应十分谨慎,但主动积极地参与,无疑对中国极为有利。

最终分析结论:

欧洲做空美元,背后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地缘政治动机。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应该多方面的发挥影响力,更为积极地利用自身的贸易体量和影响力,参与国际金融牌局,显示大国价值和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