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韵达被立案调查,快递业黑幕藏不住了

韵达被立案调查,快递业黑幕藏不住了

文章来源: 商界杂志 于 2025-03-24 01:27: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没有安全的速度,终将是一场危险的狂奔。

3月19日,国家邮政局的一纸通报,将韵达快递推至风口浪尖。

通报直指其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的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通过寄递渠道流通,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因“管理缺位”被立案调查。

韵达怎么了?

这并非韵达首次“触雷”。

早在去年4月,其义乌网点便因违规处理用户退货件被约谈,彼时监管部门已严令整改。但显然,韵达的“旧疾”未愈,反而在加盟模式的纵容下,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危机。

韵达的症结,本质是加盟制快递企业的通病。

中国快递业的崛起,离不开加盟制。低成本扩张、快速覆盖市场,成就了“通达系”的黄金十年。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80%以上由加盟制企业完成,这种“轻资产、快扩张”的模式,让快递企业以极低成本覆盖全国,却也埋下管理失控的隐患。

据了解,多数快递企业采用“总部—省公司—加盟网点”三级架构,但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层层转包”现象。

层层转包的利益链,导致总部对末梢网点的管理力有不逮。从违禁品寄递到用户隐私泄露,从虚假签收到暴力分拣。快递业因加盟网点违规操作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

以韵达为例,其网络覆盖4万家网点,但总部对加盟商的控制力薄弱,加之快递业近年来的价格战已让行业利润率逼近冰点,部分加盟商为压缩成本,使用未备案的第三方打单系统。这些系统技术落后、安全漏洞百出,成为信息泄露的温床。

更讽刺的是,诈骗广告的流通,竟成了加盟商牟利的“灰色副业”。

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广告,大多通过第三方合作投放,快递企业既无审核机制,亦无风险提示。

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曾收到此类广告,其中有14%的人因扫码被骗。而当问题爆发,总部与加盟商互相推诿,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快递黑幕

快递业早已迈入数字化时代,但技术投入却严重滞后。

2023年某安全测试显示,主流快递公司的面单系统存在17种漏洞,从数据未加密到弱口令登录,低级错误比比皆是。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率不足5%,与行业万亿规模形成强烈反差。

韵达此次的负面爆发,只是行业痼疾的一个缩影。

面对立案调查,韵达在24小时内迅速回应:成立专班、部署整改、强化培训……一套标准的危机公关话术行云流水。

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去年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快递何以变“盲盒”》,报道了韵达速递义乌北苑营业网点涉嫌违法售卖退件等问题,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对韵达快递总部已经进行了约谈。

没想到,韵达快递不仅没有彻底整改,反而在随后的一年内负面频发。

去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邮政管理局因随州市韵达快递物流有限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实名收寄信息,对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月,湖南省永州市邮政管理局又因东安县韵达快运有限责任公司开办快递末端网点未按规定备案,对其进行了处罚。

如此频繁的违规事件,暴露出韵达在加盟模式下长期存在的监管漏洞。

“刮骨疗毒”

沉疴当用猛药,这一次国家邮政局对韵达的立案调查,是一次强力纠偏。但若仅止于个案处罚,行业痼疾仍难根治。

加盟制企业的“原罪”,在于总部与加盟商的权责失衡。法律上,总部需承担统一管理责任,但现实中,加盟商为压缩成本而违规操作,总部却以“独立法人”为由推卸责任。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游戏规则,早已沦为行业公开的秘密。

更深远的问题是,法律对快递广告的监管仍存空白。

现行法规未禁止快递面单附加广告,即便广告内容涉诈,快递企业也常以“不知情”为由推脱责任。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专家陈音江直言:“快递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不仅对面单上的广告内容负有审核义务,一旦出现问题也难以脱责。”

韵达被查,彻底撕开了快递业光鲜表皮下的隐秘黑幕。

时至今日,不只是韵达,快递行业需要一场“刮骨疗毒”:一方面要打破加盟制下的“甩锅”逻辑,重构总部与末梢的权责链条;更重要的是,要将技术投入从“成本项”变为“竞争力”,用真正的创新守护安全。否则,今天的韵达,不过是明日更多企业的前奏。

毕竟,没有安全的速度,终将是一场危险的狂奔。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遭父亲连开5枪 25岁印度女网球手殒命家中 只因...
胡锡进:大国悲歌,俄罗斯遭新一轮“众叛亲离”
中国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连击沉2货轮 耿爽点名停手
“天堂岛”总统来中国寻根,在族谱里看到自己名字
赌城拉斯维加斯 这间酒店这个位置会让你死于非命




24小时讨论排行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马克龙宣布法英拟扩组5万人军队 或部署乌前线作战
华人接管硅谷!Grok4发布会上马斯克旁边华人是谁?
针对台积电美国厂的集体诉讼升级,原告增加至30多人
王毅会见鲁比奥:希望美方客观、理性、务实
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海军目前唯一的航母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我今天被开除了”,小哥在地铁“发泄式演讲”的三分钟
甘肃血铅这事又被网友们发现了第二组疑点
WHO呼吁开征“健康税” 烟酒、含糖饮料一次调涨50%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特朗普要征50%关税,巴西回怼:我们扛得住
白宫发川普超人照赞正义化身 迷因爆红网友评价两极
中国姑娘在巴西,教中文、做网红,圈粉250万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韵达被立案调查,快递业黑幕藏不住了

商界杂志 2025-03-24 01:27:13


没有安全的速度,终将是一场危险的狂奔。

3月19日,国家邮政局的一纸通报,将韵达快递推至风口浪尖。

通报直指其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的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通过寄递渠道流通,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因“管理缺位”被立案调查。

韵达怎么了?

这并非韵达首次“触雷”。

早在去年4月,其义乌网点便因违规处理用户退货件被约谈,彼时监管部门已严令整改。但显然,韵达的“旧疾”未愈,反而在加盟模式的纵容下,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危机。

韵达的症结,本质是加盟制快递企业的通病。

中国快递业的崛起,离不开加盟制。低成本扩张、快速覆盖市场,成就了“通达系”的黄金十年。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80%以上由加盟制企业完成,这种“轻资产、快扩张”的模式,让快递企业以极低成本覆盖全国,却也埋下管理失控的隐患。

据了解,多数快递企业采用“总部—省公司—加盟网点”三级架构,但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层层转包”现象。

层层转包的利益链,导致总部对末梢网点的管理力有不逮。从违禁品寄递到用户隐私泄露,从虚假签收到暴力分拣。快递业因加盟网点违规操作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

以韵达为例,其网络覆盖4万家网点,但总部对加盟商的控制力薄弱,加之快递业近年来的价格战已让行业利润率逼近冰点,部分加盟商为压缩成本,使用未备案的第三方打单系统。这些系统技术落后、安全漏洞百出,成为信息泄露的温床。

更讽刺的是,诈骗广告的流通,竟成了加盟商牟利的“灰色副业”。

快递面单上的二维码广告,大多通过第三方合作投放,快递企业既无审核机制,亦无风险提示。

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曾收到此类广告,其中有14%的人因扫码被骗。而当问题爆发,总部与加盟商互相推诿,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快递黑幕

快递业早已迈入数字化时代,但技术投入却严重滞后。

2023年某安全测试显示,主流快递公司的面单系统存在17种漏洞,从数据未加密到弱口令登录,低级错误比比皆是。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率不足5%,与行业万亿规模形成强烈反差。

韵达此次的负面爆发,只是行业痼疾的一个缩影。

面对立案调查,韵达在24小时内迅速回应:成立专班、部署整改、强化培训……一套标准的危机公关话术行云流水。

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去年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快递何以变“盲盒”》,报道了韵达速递义乌北苑营业网点涉嫌违法售卖退件等问题,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对韵达快递总部已经进行了约谈。

没想到,韵达快递不仅没有彻底整改,反而在随后的一年内负面频发。

去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邮政管理局因随州市韵达快递物流有限公司未按规定报送实名收寄信息,对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月,湖南省永州市邮政管理局又因东安县韵达快运有限责任公司开办快递末端网点未按规定备案,对其进行了处罚。

如此频繁的违规事件,暴露出韵达在加盟模式下长期存在的监管漏洞。

“刮骨疗毒”

沉疴当用猛药,这一次国家邮政局对韵达的立案调查,是一次强力纠偏。但若仅止于个案处罚,行业痼疾仍难根治。

加盟制企业的“原罪”,在于总部与加盟商的权责失衡。法律上,总部需承担统一管理责任,但现实中,加盟商为压缩成本而违规操作,总部却以“独立法人”为由推卸责任。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游戏规则,早已沦为行业公开的秘密。

更深远的问题是,法律对快递广告的监管仍存空白。

现行法规未禁止快递面单附加广告,即便广告内容涉诈,快递企业也常以“不知情”为由推脱责任。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专家陈音江直言:“快递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不仅对面单上的广告内容负有审核义务,一旦出现问题也难以脱责。”

韵达被查,彻底撕开了快递业光鲜表皮下的隐秘黑幕。

时至今日,不只是韵达,快递行业需要一场“刮骨疗毒”:一方面要打破加盟制下的“甩锅”逻辑,重构总部与末梢的权责链条;更重要的是,要将技术投入从“成本项”变为“竞争力”,用真正的创新守护安全。否则,今天的韵达,不过是明日更多企业的前奏。

毕竟,没有安全的速度,终将是一场危险的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