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解放军攻台新型登陆驳船曝光 超长桥可直接上岸…

解放军攻台新型登陆驳船曝光 超长桥可直接上岸…

文章来源: 香港01 于 2025-03-17 08:30: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有外媒指中国近期建造多艘新型登陆驳船(Landing Barge),引发国际军事观察人士关注。美国及法国军事网站均指出,这些驳船的设计具有战略价值,可能提升中国解放军的两栖登陆能力,甚至突破地形限制,为潜在的两栖作战提供更多可能性,未来或将用于登陆台湾。

据美国军事网站《战区》(The War Zone)报道,近期在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影像显示,三艘新型自升式驳船已部署至“未知海滩”,这些驳船外观与2023年底卫星影像中发现的广州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厂特种驳船相似。而国际军事网站《海军新闻》(Naval News)亦在最新报道中指出,至少5艘类似登陆驳船正在建造当中,船上配备超长登陆桥,可供重型装备直接上岸。

社交媒体上将视频拼接而成的图片。(观察者网)

《海军新闻》军事专家H·I·沙顿(H I Sutton)分析,这批新型登陆驳船的最大特点是船首配置了一条长约120米的登陆桥,结构类似悬索桥,能够支撑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直接从驳船行驶至岸上。此外,船尾则设有装载坡道,可与滚装渡轮(Ro-Ro Ferry)无缝对接,形成连续登陆作业链。

沙顿指出,由于台湾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滩头有限,传统观点认为,解放军若发动两栖作战,将受到地理条件限制。然而,这类新型驳船的出现,可能突破登陆限制,令解放军具备更大范围的登陆选择,提升装甲部队快速登陆的能力。

据最新卫星影像显示,这些驳船近期出现在南海中国军事基地,显示解放军可能已在测试驳船的登陆作战能力。

Tom Shugart的X贴文。

另一方面,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研究员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些驳船可被视为“民用辅助登陆输送平台”(T-LPT),即军民两用的登陆运输工具。他指出,近期有三艘驳船从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厂离开,另有三艘仍在建造中。

美国国防部早前在《中国军力报告》中亦提到,解放军缺乏大规模登陆舰艇,但“中国可能透过动员民间运输资源来弥补登陆舰不足”,包括使用大型滚装船、商业驳船等作为登陆补给手段。

报道还提到,在2023年底的卫星图片中,已发现广船国际船厂内多艘自升式驳船处于不同建造阶段。近期新影像则显示,这些驳船可连接成长达850米的栈桥,有助于远距离装卸大型船舰货物,进一步增强中国的两栖运输能力。

今年1月在互联网上发现的一张图片,一艘民用滚装船通过驳船与一座浮动栈桥相连,这艘较小的驳船有至少两个自升式支架。

虽然内地官方并未公开这些新型登陆驳船,但海外军事专家普遍认为,这类技术在历史上曾多次应用于军事用途,例如二战时期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时所使用的“桑树港”(Mulberry Harbor)。

《战区》网站则分析,这类自升式驳船的支架可以支撑在海床上,提高稳定性,减少恶劣天气对作战影响。这将能大幅提高车辆、物资和人员的输送效率,但同时也可能成为“高价值目标”,更适合在第一波抢滩登陆后部署,以保障后续大规模部队和补给投送。报道亦指出,这些驳船除了军事用途外,未来也可能用于印太地区的海上行动,甚至在灾害发生时提供人道救援与应急物资补给。

二战时期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时所使用的“桑树港”(Mulberry Harbor)(观察者网)

从外媒报道来看,中国正在持续发展两栖作战的关键基础设施,无论是建造新型登陆驳船,还是强化民用船舶的军事应用,都显示出中国在海上投送能力上的提升。而这些驳船和其他民用商业船舶,仍将在解放军对台岛採取军事行动时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美国军方官员过去曾评估,解放军在2027年或更早发动对台岛的登陆作战或其它形式的军事行动,但近年此类判断的提及次数减少。根据最新美军智库报告,解放军在2030年代中期,才可能具备更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能力,但仍需持续观察其后续发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14岁屡教不改,中国法律出手了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无耻的判决
房产大王被清华学霸儿子手撕 曾挪用国企5千万入狱
B站高管“小姐姐”遭逮捕!曾任职华为等知名企业




24小时讨论排行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为什么加拿大的猪肉总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瓜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亚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对的 他为美国好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车祸丧生 年仅28岁 十天前刚结婚
攻台B计划?美媒曝北京更大野心 垂涎俄资源宝地
乌轰炸库斯克俄军指挥部 成功击杀俄海军副司令
鉴别一个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问它有没有空调!
美国6月非农新增14.7万人超预期 失业率意外降至4.1%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以色列空袭学校避难所!加萨民防机构曝:已25死
印度小哥简历90%造假 身兼数职 干翻硅谷AI创业公司
“大而美”法案过关 盘点9大影响 马斯克最不开心?
纽约时报:共和党削减电动车补贴将削弱车企竞争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解放军攻台新型登陆驳船曝光 超长桥可直接上岸…

香港01 2025-03-17 08:30:06


有外媒指中国近期建造多艘新型登陆驳船(Landing Barge),引发国际军事观察人士关注。美国及法国军事网站均指出,这些驳船的设计具有战略价值,可能提升中国解放军的两栖登陆能力,甚至突破地形限制,为潜在的两栖作战提供更多可能性,未来或将用于登陆台湾。

据美国军事网站《战区》(The War Zone)报道,近期在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影像显示,三艘新型自升式驳船已部署至“未知海滩”,这些驳船外观与2023年底卫星影像中发现的广州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厂特种驳船相似。而国际军事网站《海军新闻》(Naval News)亦在最新报道中指出,至少5艘类似登陆驳船正在建造当中,船上配备超长登陆桥,可供重型装备直接上岸。

社交媒体上将视频拼接而成的图片。(观察者网)

《海军新闻》军事专家H·I·沙顿(H I Sutton)分析,这批新型登陆驳船的最大特点是船首配置了一条长约120米的登陆桥,结构类似悬索桥,能够支撑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直接从驳船行驶至岸上。此外,船尾则设有装载坡道,可与滚装渡轮(Ro-Ro Ferry)无缝对接,形成连续登陆作业链。

沙顿指出,由于台湾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滩头有限,传统观点认为,解放军若发动两栖作战,将受到地理条件限制。然而,这类新型驳船的出现,可能突破登陆限制,令解放军具备更大范围的登陆选择,提升装甲部队快速登陆的能力。

据最新卫星影像显示,这些驳船近期出现在南海中国军事基地,显示解放军可能已在测试驳船的登陆作战能力。

Tom Shugart的X贴文。

另一方面,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研究员汤姆·舒加特(Tom Shugart)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些驳船可被视为“民用辅助登陆输送平台”(T-LPT),即军民两用的登陆运输工具。他指出,近期有三艘驳船从广船国际龙穴造船厂离开,另有三艘仍在建造中。

美国国防部早前在《中国军力报告》中亦提到,解放军缺乏大规模登陆舰艇,但“中国可能透过动员民间运输资源来弥补登陆舰不足”,包括使用大型滚装船、商业驳船等作为登陆补给手段。

报道还提到,在2023年底的卫星图片中,已发现广船国际船厂内多艘自升式驳船处于不同建造阶段。近期新影像则显示,这些驳船可连接成长达850米的栈桥,有助于远距离装卸大型船舰货物,进一步增强中国的两栖运输能力。

今年1月在互联网上发现的一张图片,一艘民用滚装船通过驳船与一座浮动栈桥相连,这艘较小的驳船有至少两个自升式支架。

虽然内地官方并未公开这些新型登陆驳船,但海外军事专家普遍认为,这类技术在历史上曾多次应用于军事用途,例如二战时期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时所使用的“桑树港”(Mulberry Harbor)。

《战区》网站则分析,这类自升式驳船的支架可以支撑在海床上,提高稳定性,减少恶劣天气对作战影响。这将能大幅提高车辆、物资和人员的输送效率,但同时也可能成为“高价值目标”,更适合在第一波抢滩登陆后部署,以保障后续大规模部队和补给投送。报道亦指出,这些驳船除了军事用途外,未来也可能用于印太地区的海上行动,甚至在灾害发生时提供人道救援与应急物资补给。

二战时期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时所使用的“桑树港”(Mulberry Harbor)(观察者网)

从外媒报道来看,中国正在持续发展两栖作战的关键基础设施,无论是建造新型登陆驳船,还是强化民用船舶的军事应用,都显示出中国在海上投送能力上的提升。而这些驳船和其他民用商业船舶,仍将在解放军对台岛採取军事行动时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美国军方官员过去曾评估,解放军在2027年或更早发动对台岛的登陆作战或其它形式的军事行动,但近年此类判断的提及次数减少。根据最新美军智库报告,解放军在2030年代中期,才可能具备更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能力,但仍需持续观察其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