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中国挑战马斯克“星链”关键一搏

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中国挑战马斯克“星链”关键一搏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25-02-13 08:12: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北京时间2月11日17时30分,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简称“长八甲”)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长八甲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9次飞行,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实现系列化。同时,此次任务引发了外媒高度关注。

路透社12日称,中国此举旨在通过一次发射将更多卫星送入太空,将推动中国对抗马斯克旗下卫星互联网公司“星链”在地球低轨道的过度存在的战略。

报道提及,中国今年计划进行数十次发射,增加在地球低轨道发射卫星的数量。这意味着,中国在地球低轨道的卫星数量将赶上“星链”。目前,“星链”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近7000颗。

“新型火箭首次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追赶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彭博社12日刊文指出。文章援引《中国日报》英文版的报道称,在不久的将来,长八甲新型运载火箭“将用于为中国庞大的空间互联网网络部署大量卫星”。

2月11日,我国长八甲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的太空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长八甲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两级半状态液体运载火箭,全箭总长约50.5米,起飞重量约371吨,起飞推力约480吨。

长八甲火箭沿用了长八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装配5.2米直径整流罩。从外形上看火箭“脑袋更大”,可为卫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任务适应性更强。

长八甲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可以覆盖未来主流轨道任务载荷的发射需求。它与长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组成长八系列火箭,形成了太阳同步轨道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有力提升了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能力。

此次首飞中,长八甲火箭还首次应用了双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该技术结合电驱动与液压系统优势,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可适应火箭飞行中的高振动与极端温度环境,显著提升飞行控制精度与可靠性。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大型卫星项目如何挑战马斯克的星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去年12月发文称,星链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到7000颗,为100多个国家的约500万客户提供服务,中国也在推进打造类似系统的宏伟目标。此外,星链还计划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

面对美国“星链”系统的市场先发优势,建设大型低轨星座,已成为我国奔向星辰大海的必选项。

去年8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千帆极轨01组18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12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将“千帆星座”第三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新华社介绍,“千帆星座”也叫“G60星座”,由成立于2018年的上海垣信牵头建设。千帆星座预计2025年底完成648颗发射,提供区域网络覆盖;2027年底完成共1296颗的一期建设,提供全球网络覆盖;到2030年底,完成超1.5万颗低轨卫星的互联网组网。

在业内学者看来,除了作为地缘政治的影响工具外,中国意识到互联网卫星星座正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而中国打造的卫星星座,对世界上无法获得“星链”服务的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

中国组建卫星星座的雄心也引发了日本和印度媒体的关注。

去年10月,《日经亚洲》刊文称,面对美国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直稳步实现太空目标的中国,正在卫星互联网业务领域大力追赶,不仅将卫星星座建设列为优先事项,把公共和私人部门资源相结合助推卫星生产,还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卫星互联网服务出口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

新德里电视台(NDTV)、《商业标准报》等印媒注意到,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千帆星座”先后与巴西和马来西亚达成合作,未来将向两国提供卫星网络服务。印媒称,“千帆星座”看起来已准备好与“星链”展开竞争。有印度专家称,中国的太空影响力正快速增长,预计将给“星链”带来挑战。

在组建卫星星座的同时,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也屡屡取得进展。

今年年初,我国在激光数传领域实现一重大突破——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成功;中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针对巨型星座的“太空行动”,并开发了一种新的二进制鲸鱼优化算法(BWOA),可帮助中国卫星对“星链”等巨型星座卫星进行全面侦察。

“‘星链’并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对此,香港《南华早报》形容道。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这是美国现在最火热的话题,没有之一
电竞Zeus回应女学生被开除:我没结婚,她未提有男友
中华田园犬,为何被这些城市拒之门外?
格陵兰居民懵了:一觉醒来冰山漂到家门口
北宋文人都赞叹!北韩金刚山"成功申遗",代表团兴奋跪谢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快讯:川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当一个女生被安上“有损国格”的罪名
黄奇帆真敢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不如一家丰田
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没完没了",马斯克:赶紧公布吧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未来几天,美国武器或将大量涌入乌克兰”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特朗普政策“务实”一面
墙内媒体:不能因乌克兰渣男陷入激烈内讧
川普开呛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乌爱国者飞弹
我必须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参与世俱杯决赛尴尬一幕
如果是本国选手睡了外国女孩呢?有损国格?扬我国威?
诈骗1000万!中国留学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东莞力挺夜经济:酒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应批尽批
26岁河北小伙考上加拿大公务员:领导非常客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中国挑战马斯克“星链”关键一搏

观察者 2025-02-13 08:12:18



北京时间2月11日17时30分,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简称“长八甲”)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长八甲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9次飞行,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实现系列化。同时,此次任务引发了外媒高度关注。

路透社12日称,中国此举旨在通过一次发射将更多卫星送入太空,将推动中国对抗马斯克旗下卫星互联网公司“星链”在地球低轨道的过度存在的战略。

报道提及,中国今年计划进行数十次发射,增加在地球低轨道发射卫星的数量。这意味着,中国在地球低轨道的卫星数量将赶上“星链”。目前,“星链”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近7000颗。

“新型火箭首次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追赶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彭博社12日刊文指出。文章援引《中国日报》英文版的报道称,在不久的将来,长八甲新型运载火箭“将用于为中国庞大的空间互联网网络部署大量卫星”。

2月11日,我国长八甲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的太空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长八甲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两级半状态液体运载火箭,全箭总长约50.5米,起飞重量约371吨,起飞推力约480吨。

长八甲火箭沿用了长八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芯二级为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装配5.2米直径整流罩。从外形上看火箭“脑袋更大”,可为卫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适应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任务适应性更强。

长八甲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可以覆盖未来主流轨道任务载荷的发射需求。它与长八火箭基本型共同组成长八系列火箭,形成了太阳同步轨道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有力提升了我国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能力。

此次首飞中,长八甲火箭还首次应用了双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该技术结合电驱动与液压系统优势,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可适应火箭飞行中的高振动与极端温度环境,显著提升飞行控制精度与可靠性。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大型卫星项目如何挑战马斯克的星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去年12月发文称,星链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达到7000颗,为100多个国家的约500万客户提供服务,中国也在推进打造类似系统的宏伟目标。此外,星链还计划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

面对美国“星链”系统的市场先发优势,建设大型低轨星座,已成为我国奔向星辰大海的必选项。

去年8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千帆极轨01组18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12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将“千帆星座”第三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新华社介绍,“千帆星座”也叫“G60星座”,由成立于2018年的上海垣信牵头建设。千帆星座预计2025年底完成648颗发射,提供区域网络覆盖;2027年底完成共1296颗的一期建设,提供全球网络覆盖;到2030年底,完成超1.5万颗低轨卫星的互联网组网。

在业内学者看来,除了作为地缘政治的影响工具外,中国意识到互联网卫星星座正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而中国打造的卫星星座,对世界上无法获得“星链”服务的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

中国组建卫星星座的雄心也引发了日本和印度媒体的关注。

去年10月,《日经亚洲》刊文称,面对美国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直稳步实现太空目标的中国,正在卫星互联网业务领域大力追赶,不仅将卫星星座建设列为优先事项,把公共和私人部门资源相结合助推卫星生产,还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卫星互联网服务出口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

新德里电视台(NDTV)、《商业标准报》等印媒注意到,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千帆星座”先后与巴西和马来西亚达成合作,未来将向两国提供卫星网络服务。印媒称,“千帆星座”看起来已准备好与“星链”展开竞争。有印度专家称,中国的太空影响力正快速增长,预计将给“星链”带来挑战。

在组建卫星星座的同时,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也屡屡取得进展。

今年年初,我国在激光数传领域实现一重大突破——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成功;中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针对巨型星座的“太空行动”,并开发了一种新的二进制鲸鱼优化算法(BWOA),可帮助中国卫星对“星链”等巨型星座卫星进行全面侦察。

“‘星链’并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对此,香港《南华早报》形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