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车自己开出工厂?马斯克:特斯拉FSD进入无监管时代

车自己开出工厂?马斯克:特斯拉FSD进入无监管时代

文章来源: 董车会 于 2025-01-29 18:53: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深夜的弗里蒙特工厂,一辆Model Y缓缓驶出装配线。没有驾驶员,没有安全员,方向盘自动旋转,车灯划出一道冷光,它穿过厂区道路,精准停入发货区的车位。

这一幕被特斯拉最新发布的视频记录下来,而操控这一切的,正是尚未完全向公众开放的「完全自动驾驶(FSD)无人监督版」。

这是特斯拉第一次将 FSD 技术应用于自有工厂的生产环节。过去几年,FSD 的每一次版本迭代都伴随着马斯克的激进承诺和来自外界的争议,但这次,它似乎找到了一个更接地气的试验场:

让车自己开出工厂。

马斯克在 X 平台上转发了这条视频,并配文称:

FSD 正式进入了无监管时代。

当 FSD 从公路「卷」进工厂

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的视频里,一辆辆搭载 FSD 无人监督版的新车自主完成了从产线到交付区的全流程移动,全程无需人类接管。

尽管特斯拉早在 2020 年就推出过「智能召唤」(Smart Summon)功能,但如今的 FSD 已能在更复杂的厂区环境下流畅行驶。

事实上,工厂内部物流一直是汽车制造的效率黑洞,特斯拉的超级工厂也曾在此碰壁——2018 年Model 3产能爬坡时,马斯克曾提到「工厂像仓库一样堆满等待运输的车辆」,特斯拉不得不临时搭棚存放新车。

通常来说,车辆下线后都需要由司机短驳至仓库或发运区,而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从总装线到最远停车场距离超过了 3 公里,人工驾驶费时又费力。

而且这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举个例子,福特德国工厂每年需要支付超 210 万欧元用于内部转运人力成本。可见,若能将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于工厂运输,势必能够大大降低单车制造成本。

其实这件事早就被各家车企注意到了。

戴姆勒卡车集团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Torc Robotics,早在 2021 年就开始在弗吉尼亚州测试自动驾驶货运卡车,用于厂区至港口集装箱运输,使得单日运输效率提升了 30%;2022 年,大众和 Mobileye 展开合作,把一批能够自动驾驶的 ID.Buzz 用于厂区零部件运输,号称缩短了 25% 的物流时间。

然而,上面提到的这些项目始终都没有能够大规模铺开,特斯拉这回仅凭软件迭代就能让车子自己开出厂区,的确称得上是「又一次开创先河」。

财报里的「隐忧」

当 FSD 在工厂悄然落地时,特斯拉于今天凌晨发布的 2024 年 Q4 财报,却向资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尽管第四季度全球交付 49.55 万辆汽车,但全年约 180 万辆的总量仍让特斯拉首次遭遇年度销量下滑。唯一亮眼的数字来自能源业务——单季度储能部署收入同比暴增 113%,达到 30.6 亿美元,几乎以一己之力撑住了财报的「技术叙事」。

核心的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8%,仅录得 198 亿美元,Model 3/Y 等主力车型平均售价持续走低,将毛利率压至 16.3%,较去年同期缩水近 3 个百分点。

特斯拉焕新 Model Y

更刺眼的是利润表:Q4 营收 257.1 亿美元,同比微增 2%,却低于市场预期的 271.5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骤降 71% 至 23.2 亿美元,若剔除 2023 年 59 亿美元的一次性税收优惠,实际经营利润跌幅仍达 34%。

价格战的代价清晰可见——营业利润率已从去年同期的 8.2% 跌至 6.2%,促销策略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保住销量的同时,也让特斯拉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特斯拉的挑战在于同时平衡技术创新与财务健康,」彭博行业研究员表示,投资人对马斯克的耐心正在耗尽——他们需要看到 FSD 和 Robotaxi 的实质性回报。

某种程度上,如今 FSD 在工厂的应用与特斯拉的财报数据形成了微妙呼应:前者展示技术落地的可能性,后者则揭示规模化盈利的难度。

这份财报还暴露出特斯拉的另一个隐秘挑战:当技术理想撞上政治现实。

自马斯克高调支持特朗普并加入其顾问委员会后,特斯拉股价一度因「政策红利预期」上涨,但品牌形象却加速分裂。德国用户因马斯克支持极右翼政党发起抵制,股东则在财报会上质问:「CEO 的政治立场是否正在伤害公司?」

这种撕裂感在财报电话会上尤为明显——当投资者提交的 100 多个问题中,多数聚焦 FSD 进展时,马斯克却需要同时回答「如何平衡白宫事务与特斯拉管理」。

目前,FSD 的大规模推广仍面临两大门槛:

用户接受度:尽管特斯拉未公布具体订阅率,但市场普遍认为 FSD 的渗透率仍低于预期;

政策监管:全球对 L4 级自动驾驶的法规审批进度不一,可能拖累 Robotaxi 的落地时间表。

当那辆无人驾驶的 Model 3 穿过弗里蒙特工厂的夜色时,车灯的光束仿佛划出了一道分界线:线内是钢铁与代码编织的工业未来,线外则是资本市场的灼灼目光。

「我们正在制造未来的机器,而未来从不打折。」马斯克曾如此回应降价争议。但当 2025 年的曙光降临时,特斯拉或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答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当 FSD 真的让百万辆电车「自己开出去」时,它们驶向的会是万亿市值的蓝海,还是另一个需要靠降价打开的堰塞湖?

那些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无需人类操控,但它们的方向盘,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握住平衡的艺术。

查看评论(8)

24小时热点排行

印巴之战,让人大吃一惊的背后...
第一批混进老年徒步团的人,已经进骨科了
黄仁勋:如果英伟达无法进入中国,那华为...
微软130亿美金投资OpenAI打水漂?AI巨头渐行渐远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24小时讨论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纽约时报: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纽约时报:习近平访俄为中国拉拢欧洲的努力蒙上阴影
中西医之争,到底是哪一个更厉害?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没人告诉我!”新移民买车加错柴油 退车被拒引热议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巴方报复是否无可避免?
印度称摧毁巴防空系统 遭嘲讽:派几架阵风来查看
今晚10点!特朗普预告:将宣布与某大国的 “重大协议”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车自己开出工厂?马斯克:特斯拉FSD进入无监管时代

董车会 2025-01-29 18:53:58



深夜的弗里蒙特工厂,一辆Model Y缓缓驶出装配线。没有驾驶员,没有安全员,方向盘自动旋转,车灯划出一道冷光,它穿过厂区道路,精准停入发货区的车位。

这一幕被特斯拉最新发布的视频记录下来,而操控这一切的,正是尚未完全向公众开放的「完全自动驾驶(FSD)无人监督版」。

这是特斯拉第一次将 FSD 技术应用于自有工厂的生产环节。过去几年,FSD 的每一次版本迭代都伴随着马斯克的激进承诺和来自外界的争议,但这次,它似乎找到了一个更接地气的试验场:

让车自己开出工厂。

马斯克在 X 平台上转发了这条视频,并配文称:

FSD 正式进入了无监管时代。

当 FSD 从公路「卷」进工厂

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的视频里,一辆辆搭载 FSD 无人监督版的新车自主完成了从产线到交付区的全流程移动,全程无需人类接管。

尽管特斯拉早在 2020 年就推出过「智能召唤」(Smart Summon)功能,但如今的 FSD 已能在更复杂的厂区环境下流畅行驶。

事实上,工厂内部物流一直是汽车制造的效率黑洞,特斯拉的超级工厂也曾在此碰壁——2018 年Model 3产能爬坡时,马斯克曾提到「工厂像仓库一样堆满等待运输的车辆」,特斯拉不得不临时搭棚存放新车。

通常来说,车辆下线后都需要由司机短驳至仓库或发运区,而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从总装线到最远停车场距离超过了 3 公里,人工驾驶费时又费力。

而且这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举个例子,福特德国工厂每年需要支付超 210 万欧元用于内部转运人力成本。可见,若能将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于工厂运输,势必能够大大降低单车制造成本。

其实这件事早就被各家车企注意到了。

戴姆勒卡车集团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Torc Robotics,早在 2021 年就开始在弗吉尼亚州测试自动驾驶货运卡车,用于厂区至港口集装箱运输,使得单日运输效率提升了 30%;2022 年,大众和 Mobileye 展开合作,把一批能够自动驾驶的 ID.Buzz 用于厂区零部件运输,号称缩短了 25% 的物流时间。

然而,上面提到的这些项目始终都没有能够大规模铺开,特斯拉这回仅凭软件迭代就能让车子自己开出厂区,的确称得上是「又一次开创先河」。

财报里的「隐忧」

当 FSD 在工厂悄然落地时,特斯拉于今天凌晨发布的 2024 年 Q4 财报,却向资本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尽管第四季度全球交付 49.55 万辆汽车,但全年约 180 万辆的总量仍让特斯拉首次遭遇年度销量下滑。唯一亮眼的数字来自能源业务——单季度储能部署收入同比暴增 113%,达到 30.6 亿美元,几乎以一己之力撑住了财报的「技术叙事」。

核心的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8%,仅录得 198 亿美元,Model 3/Y 等主力车型平均售价持续走低,将毛利率压至 16.3%,较去年同期缩水近 3 个百分点。

特斯拉焕新 Model Y

更刺眼的是利润表:Q4 营收 257.1 亿美元,同比微增 2%,却低于市场预期的 271.5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骤降 71% 至 23.2 亿美元,若剔除 2023 年 59 亿美元的一次性税收优惠,实际经营利润跌幅仍达 34%。

价格战的代价清晰可见——营业利润率已从去年同期的 8.2% 跌至 6.2%,促销策略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保住销量的同时,也让特斯拉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

「特斯拉的挑战在于同时平衡技术创新与财务健康,」彭博行业研究员表示,投资人对马斯克的耐心正在耗尽——他们需要看到 FSD 和 Robotaxi 的实质性回报。

某种程度上,如今 FSD 在工厂的应用与特斯拉的财报数据形成了微妙呼应:前者展示技术落地的可能性,后者则揭示规模化盈利的难度。

这份财报还暴露出特斯拉的另一个隐秘挑战:当技术理想撞上政治现实。

自马斯克高调支持特朗普并加入其顾问委员会后,特斯拉股价一度因「政策红利预期」上涨,但品牌形象却加速分裂。德国用户因马斯克支持极右翼政党发起抵制,股东则在财报会上质问:「CEO 的政治立场是否正在伤害公司?」

这种撕裂感在财报电话会上尤为明显——当投资者提交的 100 多个问题中,多数聚焦 FSD 进展时,马斯克却需要同时回答「如何平衡白宫事务与特斯拉管理」。

目前,FSD 的大规模推广仍面临两大门槛:

用户接受度:尽管特斯拉未公布具体订阅率,但市场普遍认为 FSD 的渗透率仍低于预期;

政策监管:全球对 L4 级自动驾驶的法规审批进度不一,可能拖累 Robotaxi 的落地时间表。

当那辆无人驾驶的 Model 3 穿过弗里蒙特工厂的夜色时,车灯的光束仿佛划出了一道分界线:线内是钢铁与代码编织的工业未来,线外则是资本市场的灼灼目光。

「我们正在制造未来的机器,而未来从不打折。」马斯克曾如此回应降价争议。但当 2025 年的曙光降临时,特斯拉或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答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当 FSD 真的让百万辆电车「自己开出去」时,它们驶向的会是万亿市值的蓝海,还是另一个需要靠降价打开的堰塞湖?

那些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无需人类操控,但它们的方向盘,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握住平衡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