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精英到威胁,中国已不信任海归学生

从精英到威胁,中国已不信任海归学生

文章来源: 上报 于 2025-01-20 16:00: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对于许多曾以“洋学位”为荣的海归派而言,回到中国的职场竞争正变得异常艰难。(美联社)

曾几何时,海外名校的学历曾是中国地方政府争相招揽的“金字招牌”,众多中国留学生也将通过选调公务员进入体制视为回国后实现梦想的捷径。然而,这一切随著中共日益强调政治忠诚与内部稳定的要求戛然而止。如今,海外留学生的“海归光环”不仅逐渐黯淡,更被中共视为具潜在威胁的“双面刃”,从多地的选调政策中被排除在外。

  海外名校不再是优势

根据《搜狐城市》的报导,广东省在2025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政策中,全面删除了曾被列入名单的“国(境)外知名高校”,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60所顶尖学府的毕业生均被拒之门外。同样的政策转变也出现在“考公大省”山东,其2025年的定向和常规选调范围,完全关闭了对海外留学生的通道。而河北省从曾接受QS排名前50名海外院校毕业生,缩减到仅招录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最终完全排除海外留学生。

山西省的变化同样值得注意。2022年,该省首次面向94所海外院校选调,次年缩减为64所,而在去年,海外院校毕业生则彻底被排除在选调范围之外。即便是政治中心的北京,其2025年度定向选调也不再接受留学生,即便这些留学生拥有海外名校研究生学历,但若没有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学士背景,最多只能申请“优培计划”,而这一计划并不具备公务员编制,吸引力自然远不及选调生。

  政治忠诚成为核心标准

在其他省市,如河南的选调政策虽接受硕士以上学历的海归,但前提是本科必须毕业于国内院校。同时,各地对选调生的政治门槛设置得愈发苛刻。例如,报考者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中共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有校级以上奖励、或大学期间具有参军经历。此外,政治素质、事业心和忠诚度等条件被列为首要考量,进一步强调政治筛选的重要性。

  从精英到威胁

这一系列政策的收紧反映了中共对海归群体的深层不信任。早在1980年代,“洋学位”被视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政府部门优先录用海归人才,视其为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在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海归的吸引力依旧强大。然而,习近平上台后,海归逐渐被中共标籤为可能威胁其意识形态稳定的“双面刃”。海外学习经历被认为可能带来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这与当局提倡的“政治忠诚”目标相悖。

  海归梦想的破灭

在美国华盛顿州留学的中国学生韩宇涛表示,过去许多家境优越的中国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进入体制,因为这被视为维持家族权力和地位的最佳途径。然而,随著政策的收紧,这条“捷径”正在逐步被堵死。

对于许多曾以“洋学位”为荣的海归而言,回国的职场竞争正变得异常艰难。当体制对海外经历日益警惕,甚至直接拒绝,他们的专业价值与发展空间都受到极大限制。这种政策变化,无疑是对中国海归群体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进一步折射出中共在国际化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矛盾心态。

习近平时代的中国,选择以排斥海外经验的方式来维持内部的政治稳定,海归群体从“香饽饽”到“双面刃”,不仅体现了中共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也暴露了其愈发封闭和保守的治理逻辑。

※作者MC小臣 为自由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松绑H-1B签证规定,"这类人"免缴10万申请费
特朗普儿子回应父亲与印尼总统外泄对话,内容是...
单套1.3亿元起,上海25套豪宅1天就卖光!
究竟是什么把荒谬离奇到极致的画面带到我们身边?
中国版eSIM上线,是全面进化还是开倒车?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反而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建
特朗普:中国“不想”入侵台湾 重申对习近平的信任
广东青年对出莫言上联获奖10万 被赞绝对 好在哪?
没给小费 顾客被餐厅员工追出来围堵 还叫了警察!
习式反腐"打虎拍蝇"12年后,中共高官为何"越反越腐"?
川普为何退缩?中国还有秘密武器未祭出 杀伤力超稀土
全球首例!中国医生让四肢瘫痪者自主行走
特朗普:不能因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危及美国安全
贵州峡谷大桥推“无绳蹦极” 文旅局:真人测过 安全
陕西博士参选纽约州长:誓言打造"零贫困零犯罪"…
“你妈”成特朗普政府新口头禅?“最强嘴替”引广泛争议
花250万收藏的茅台酒,崩了
FT:中国已做好摊牌准备 北京并非只有稀土一张牌
白宫开始拆了!一台大型机器已挖出巨大窟窿…
马斯克的“星链”成电诈帮凶?缅甸在kk园区查获星链
抢在中国之前!NASA:SpaceX或会被踢出登月计划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精英到威胁,中国已不信任海归学生

上报 2025-01-20 16:00:27



对于许多曾以“洋学位”为荣的海归派而言,回到中国的职场竞争正变得异常艰难。(美联社)

曾几何时,海外名校的学历曾是中国地方政府争相招揽的“金字招牌”,众多中国留学生也将通过选调公务员进入体制视为回国后实现梦想的捷径。然而,这一切随著中共日益强调政治忠诚与内部稳定的要求戛然而止。如今,海外留学生的“海归光环”不仅逐渐黯淡,更被中共视为具潜在威胁的“双面刃”,从多地的选调政策中被排除在外。

  海外名校不再是优势

根据《搜狐城市》的报导,广东省在2025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政策中,全面删除了曾被列入名单的“国(境)外知名高校”,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60所顶尖学府的毕业生均被拒之门外。同样的政策转变也出现在“考公大省”山东,其2025年的定向和常规选调范围,完全关闭了对海外留学生的通道。而河北省从曾接受QS排名前50名海外院校毕业生,缩减到仅招录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最终完全排除海外留学生。

山西省的变化同样值得注意。2022年,该省首次面向94所海外院校选调,次年缩减为64所,而在去年,海外院校毕业生则彻底被排除在选调范围之外。即便是政治中心的北京,其2025年度定向选调也不再接受留学生,即便这些留学生拥有海外名校研究生学历,但若没有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学士背景,最多只能申请“优培计划”,而这一计划并不具备公务员编制,吸引力自然远不及选调生。

  政治忠诚成为核心标准

在其他省市,如河南的选调政策虽接受硕士以上学历的海归,但前提是本科必须毕业于国内院校。同时,各地对选调生的政治门槛设置得愈发苛刻。例如,报考者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中共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有校级以上奖励、或大学期间具有参军经历。此外,政治素质、事业心和忠诚度等条件被列为首要考量,进一步强调政治筛选的重要性。

  从精英到威胁

这一系列政策的收紧反映了中共对海归群体的深层不信任。早在1980年代,“洋学位”被视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政府部门优先录用海归人才,视其为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在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海归的吸引力依旧强大。然而,习近平上台后,海归逐渐被中共标籤为可能威胁其意识形态稳定的“双面刃”。海外学习经历被认为可能带来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这与当局提倡的“政治忠诚”目标相悖。

  海归梦想的破灭

在美国华盛顿州留学的中国学生韩宇涛表示,过去许多家境优越的中国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进入体制,因为这被视为维持家族权力和地位的最佳途径。然而,随著政策的收紧,这条“捷径”正在逐步被堵死。

对于许多曾以“洋学位”为荣的海归而言,回国的职场竞争正变得异常艰难。当体制对海外经历日益警惕,甚至直接拒绝,他们的专业价值与发展空间都受到极大限制。这种政策变化,无疑是对中国海归群体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进一步折射出中共在国际化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矛盾心态。

习近平时代的中国,选择以排斥海外经验的方式来维持内部的政治稳定,海归群体从“香饽饽”到“双面刃”,不仅体现了中共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也暴露了其愈发封闭和保守的治理逻辑。

※作者MC小臣 为自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