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英吉利海峡移民潮:越南人冒险逃往英国的真正原因

英吉利海峡移民潮:越南人冒险逃往英国的真正原因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01-09 12:09: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4年上半年,越南人成为经由小船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的最大群体。然而,越南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何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英国?https://t.co/vA4djsgT83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anuary 9, 2025
2024年上半年,越南人成为经由小船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的最大群体。然而,越南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那么,为何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英国?

芳(Phuong)看着眼前的小型充气船,犹豫着是否要踏上去。船上挤满了70人,船身几乎沉入水面。她回忆起那些脸上写满恐惧、疲惫和绝望的人。这里的救生衣根本不够分。

但芳已经无路可退。她说,自己经过匈牙利辗转来到法国,已经在这里滞留了两个月,在这期间她都睡在荒野森林的帐篷中。

此前,因为船上人数太多,危险重重,她已拒绝过一次上船。此外,还有三次因恶劣天气或引擎故障而半路折返。

她的姐姐娴(Hien)住在伦敦,回忆起芳从法国哭着打来的电话。娴说:“她在恐惧与前进的渴望之间挣扎。”

“但她为这次旅程借了太多钱——大约25,000英镑——根本没有回头的余地。”于是,芳登上了那艘船。

如今,芳与姐姐住在伦敦,她没有任何合法身份。她又因为过于紧张,未能直接接受采访,“芳”也并非她的真名,最终由已成为英国公民的姐姐替她讲述这段经历。

截至2024年6月的此前六个月内,越南人是英吉利海峡小船偷渡者中最多的一群,共有2,248人登陆英国,超过了阿富汗和伊朗等已知存在严重人权问题的国家。

越南移民竭尽全力前往英国的现象早有报导。2024年,BBC揭露越南犯罪集团如何成功运营人口走私网络。

这种行为伴随着极大风险。一些越南移民最终沦为性工作或非法大麻种植场的受害者。在英国申请自己是“现代奴隶制”(modern slavery)受害者中,越南人占超过十分之一。

然而,越南的经济增长迅猛,其制造业的强大被誉为“小中国”。人均收入比20年前高出八倍。此外,越南拥有热带海滩、美丽风景以及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批游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迫切想要离开呢?

两个越南故事

越南是一个一党专政的共产主义国家,在大多数人权和自由指数中的排名接近最后。越南不允许任何政治反对派,少数发声的异见人士则遭到骚扰和监禁。

然而,大多数越南人已经学会与执政党的统治共存,因为该党依靠经济增长的成绩获取合法性。在前往英国的越南人中,几乎没有人是为了逃避压迫。

他们通常也不是为了逃避贫困。世界银行曾高度评价越南在减贫方面的卓越表现,在这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国家中,贫困率的下降速度几乎无人能及。

实际上,他们试图逃离的是所谓的“相对剥夺感”。

尽管越南的经济成绩令人印象深刻,但越南的经济增长要到1989年冷战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相较于其他亚洲邻国,它的起步相对落后——越南的平均月薪仅约230英镑,远低于泰国等周边国家。此外,5500万劳动力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从事的都是无保障、无社会保护的非正式工作。

“河内这样的大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越南学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说。“对于大多数技能有限的工人来说,存在着一层无形的天花板。即便一天工作14个小时,也无法存够钱建房或成家。”

这正是芳的感受,尽管她来自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Haiphong)。

她的姐姐娴在九年前通过货柜偷渡成功抵达英国。这趟旅程花费了约22,000英镑,但靠着在厨房和美甲店长时间工作,娴在两年内还清了这笔债务。之后,娴嫁给了一名已拥有英国国籍的越南男子,他们育有一个女儿,现在一家三口都是英国公民。

在海防,疫情过后工作变得稀少,而38岁的芳希望拥有姐姐在伦敦的生活:能存钱和成家立业。

“她在越南可以生存,但她想要一个家、一个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多的安全感。”娴解释道。

墨尔本大学发展研究教授何兰安(Lan Anh Hoang)多年来一直研究移民模式。“20到30年前,人们对出国移民的渴望并不那么强烈,因为当时大家都很穷。”她说。“那时候,有一头水牛、一台摩托车,能吃三餐就已经很满足了。 ”

“突然间,一些人成功移民到德国或英国,从事大麻种植或开设美甲店。他们开始汇大量钱回家。尽管留在家乡的人经济状况并未恶化,但相较于那些有亲人在欧洲工作的家庭,他们感到自己变得贫穷了。”

“赶上来,赚大钱”

这种寻求海外更好生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970和80年代,那时越南在击败美军后与苏联结盟。

国家主导的经济一度跌入谷底,数百万人陷入赤贫,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粮食短缺。成千上万的人前往东欧国家如波兰、东德和匈牙利工作。

同时,约80万主要为华裔的船民因为逃离共产党压迫,冒险横渡南中国海,最终移居美国、澳大利亚或欧洲。

当时的经济困境威胁到共产党的合法性。1986年,越南突然转向,放弃尝试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改为对全球市场全面开放。越南新的国家故事主题变成不惜一切代价,赶上来、赚大钱”。对许多越南人来说,这意味着是时候出国。

“在越南,金钱就是上帝。”兰安黄(Lan An Hoang)说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主要建立在积累财富的能力上。特别在越南中部,帮助家里是很强烈的义务。 ”

“因此,整个大家庭会共同筹集资金,去资助一位年轻人移民,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人可以带回大量金钱,并带领其他人移民。”

新财富:移民的战利品

驾车穿越越南较贫困的义安省(Nghe An)平坦的稻田,可以看到原本的小型水泥房已被带有镀金大门的大型新房取代。部分新房仍在建设中——这得益于从西方挣回来的钱。

这些新房是那些海外成功人士的重要象征。

如今,越南因被外国企业视为除中国以外,能分散供应链投资的另一选择,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一些像义安省这样的地方也开始受益。

富士康(Foxconn)是生产苹果手机的大型企业,目前也成为在义安省建厂的外资企业之一,提供了数千个新工作岗位。

但即便加班,低技术工人的月薪仅约300英镑,无法与偷渡者描述的英国高收入相比。

从旅行社到劳务掮客

为想离开家乡的人安排旅程,如今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表面上,这些公司是旅行社或经营经批准的海外劳务合同的代理商,但实际上,许多公司也提供通过欧洲其他国家偷渡到英国的服务。他们通常描绘英国生活的美好前景,很少提及其中的风险和艰辛。

“掮客”通常收取15,000至35,000英镑不等的费用,帮助偷渡到英国。匈牙利因为为越南护照持有者提供劳工签证,成为进入欧盟的一条热门路线。价格越高,旅程越快也越安全。

美国、英国和联合国机构已多次敦促越南共产党当局加大打击人口走私的力度。

海外汇款每年为越南带来约130亿英镑的收入,政府也有推动劳务输出的政策,但仅限于合法渠道,亦主要针对亚洲富裕国家。

2024年,超过13万名越南劳工通过官方计划出国。然而这些合同的费用高昂,而工资远低于他们在英国可能赚到的收入。

2019年,一辆密封货柜运送39名越南人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发生悲剧,这些人因窒息死亡。这场悲剧让人们意识到偷渡路线的巨大风险。

但这并未显著减少对偷渡服务的需求。对货柜交通的加强审查,反而促使偷渡者寻找其他方式穿越海峡,这解释了越南人使用小船偷渡人数的激增。

成功故事盖过风险

“2019年39人死亡的悲剧几乎被遗忘了。”其中一名受害者黎文河(Le Van Ha)的堂兄说道。他留下了一位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因旅费而欠下的一大笔债务。这位堂兄不愿透露姓名,他说他们社群的态度未有改变。

“人们几乎不再在意了。这是一个悲哀的现实,但却是真相。 ”

“我看到这股外流趋势不减反增。对这里的人来说,成功故事依然比风险更有吸引力。”

受害者中有三人来自农业省份广平省(Quang Binh)。该地区一所中学要求匿名的校长表示,在准备毕业的学生中,80%正计划出国。

“这里大多数家长来自低收入背景,”他解释道。“对他们来说,(鼓励孩子)拓展知识和培养技能并非首要目标。 对他们而言,送孩子出国主要是为了快速赚钱,然后寄回家,改善家里的生活水平。”

今年3月,英国内政部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项活动,旨在阻止越南人非法移民。越南政府也曾做出一些努力,提醒民众使用人口走私渠道的风险。但除非这些省份出现更具吸引力的经济机会,否则这些活动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

“他们不能只进行一次这类活动,”太平洋联盟(Pacific Links)反人口贩运组织的联合创始人杨碟(Diep Vuong)指出。“需要的是对教育的持续投资。”

她有亲身经历——1980年,她作为越南船民中的一员移居美国。

“在越南,人们相信他们必须努力工作,为家庭付出一切。这种观念就像一道枷锁,让他们难以摆脱。但如果多年来能持续提供足够的正确资讯,他们或许会开始改变这种态度。”

然而,这些活动需要对抗一种强大的叙事。那些出国失败的人——而这样的人不少——往往羞于启齿,不愿谈论自己的失败经历。而那些成功的人则回到像义安省这样的地方,炫耀他们新得的财富。至于2019年39名偷渡者在货柜中窒息而亡的悲剧,义安省普遍的看法依然是:他们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查看评论(8)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骑摩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
马斯克20岁“女儿”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脐背心热舞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24小时讨论排行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ICE在纽约执法!多名亚裔被捕,华裔在内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特朗普:将对各国维持至少10%基准关税 但允许例外
1.9万名村官被查背后 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
“你好呀,丁真!好多年了…”华春莹与丁真同框
印度前外交官:让巴基斯坦缓和局势 中国说的话好使
告别户口本!中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各地通办
女子曾冒用他人学籍,多年后发现自己学籍也被冒用
张本智和称深受雨果世界杯夺冠冲击:下次该轮到我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英吉利海峡移民潮:越南人冒险逃往英国的真正原因

BBC中文 2025-01-09 12:09:53



2024年上半年,越南人成为经由小船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的最大群体。然而,越南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何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英国?https://t.co/vA4djsgT83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January 9, 2025
2024年上半年,越南人成为经由小船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的最大群体。然而,越南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那么,为何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英国?

芳(Phuong)看着眼前的小型充气船,犹豫着是否要踏上去。船上挤满了70人,船身几乎沉入水面。她回忆起那些脸上写满恐惧、疲惫和绝望的人。这里的救生衣根本不够分。

但芳已经无路可退。她说,自己经过匈牙利辗转来到法国,已经在这里滞留了两个月,在这期间她都睡在荒野森林的帐篷中。

此前,因为船上人数太多,危险重重,她已拒绝过一次上船。此外,还有三次因恶劣天气或引擎故障而半路折返。

她的姐姐娴(Hien)住在伦敦,回忆起芳从法国哭着打来的电话。娴说:“她在恐惧与前进的渴望之间挣扎。”

“但她为这次旅程借了太多钱——大约25,000英镑——根本没有回头的余地。”于是,芳登上了那艘船。

如今,芳与姐姐住在伦敦,她没有任何合法身份。她又因为过于紧张,未能直接接受采访,“芳”也并非她的真名,最终由已成为英国公民的姐姐替她讲述这段经历。

截至2024年6月的此前六个月内,越南人是英吉利海峡小船偷渡者中最多的一群,共有2,248人登陆英国,超过了阿富汗和伊朗等已知存在严重人权问题的国家。

越南移民竭尽全力前往英国的现象早有报导。2024年,BBC揭露越南犯罪集团如何成功运营人口走私网络。

这种行为伴随着极大风险。一些越南移民最终沦为性工作或非法大麻种植场的受害者。在英国申请自己是“现代奴隶制”(modern slavery)受害者中,越南人占超过十分之一。

然而,越南的经济增长迅猛,其制造业的强大被誉为“小中国”。人均收入比20年前高出八倍。此外,越南拥有热带海滩、美丽风景以及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批游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迫切想要离开呢?

两个越南故事

越南是一个一党专政的共产主义国家,在大多数人权和自由指数中的排名接近最后。越南不允许任何政治反对派,少数发声的异见人士则遭到骚扰和监禁。

然而,大多数越南人已经学会与执政党的统治共存,因为该党依靠经济增长的成绩获取合法性。在前往英国的越南人中,几乎没有人是为了逃避压迫。

他们通常也不是为了逃避贫困。世界银行曾高度评价越南在减贫方面的卓越表现,在这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国家中,贫困率的下降速度几乎无人能及。

实际上,他们试图逃离的是所谓的“相对剥夺感”。

尽管越南的经济成绩令人印象深刻,但越南的经济增长要到1989年冷战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相较于其他亚洲邻国,它的起步相对落后——越南的平均月薪仅约230英镑,远低于泰国等周边国家。此外,5500万劳动力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从事的都是无保障、无社会保护的非正式工作。

“河内这样的大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越南学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说。“对于大多数技能有限的工人来说,存在着一层无形的天花板。即便一天工作14个小时,也无法存够钱建房或成家。”

这正是芳的感受,尽管她来自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Haiphong)。

她的姐姐娴在九年前通过货柜偷渡成功抵达英国。这趟旅程花费了约22,000英镑,但靠着在厨房和美甲店长时间工作,娴在两年内还清了这笔债务。之后,娴嫁给了一名已拥有英国国籍的越南男子,他们育有一个女儿,现在一家三口都是英国公民。

在海防,疫情过后工作变得稀少,而38岁的芳希望拥有姐姐在伦敦的生活:能存钱和成家立业。

“她在越南可以生存,但她想要一个家、一个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多的安全感。”娴解释道。

墨尔本大学发展研究教授何兰安(Lan Anh Hoang)多年来一直研究移民模式。“20到30年前,人们对出国移民的渴望并不那么强烈,因为当时大家都很穷。”她说。“那时候,有一头水牛、一台摩托车,能吃三餐就已经很满足了。 ”

“突然间,一些人成功移民到德国或英国,从事大麻种植或开设美甲店。他们开始汇大量钱回家。尽管留在家乡的人经济状况并未恶化,但相较于那些有亲人在欧洲工作的家庭,他们感到自己变得贫穷了。”

“赶上来,赚大钱”

这种寻求海外更好生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970和80年代,那时越南在击败美军后与苏联结盟。

国家主导的经济一度跌入谷底,数百万人陷入赤贫,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粮食短缺。成千上万的人前往东欧国家如波兰、东德和匈牙利工作。

同时,约80万主要为华裔的船民因为逃离共产党压迫,冒险横渡南中国海,最终移居美国、澳大利亚或欧洲。

当时的经济困境威胁到共产党的合法性。1986年,越南突然转向,放弃尝试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改为对全球市场全面开放。越南新的国家故事主题变成不惜一切代价,赶上来、赚大钱”。对许多越南人来说,这意味着是时候出国。

“在越南,金钱就是上帝。”兰安黄(Lan An Hoang)说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主要建立在积累财富的能力上。特别在越南中部,帮助家里是很强烈的义务。 ”

“因此,整个大家庭会共同筹集资金,去资助一位年轻人移民,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人可以带回大量金钱,并带领其他人移民。”

新财富:移民的战利品

驾车穿越越南较贫困的义安省(Nghe An)平坦的稻田,可以看到原本的小型水泥房已被带有镀金大门的大型新房取代。部分新房仍在建设中——这得益于从西方挣回来的钱。

这些新房是那些海外成功人士的重要象征。

如今,越南因被外国企业视为除中国以外,能分散供应链投资的另一选择,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一些像义安省这样的地方也开始受益。

富士康(Foxconn)是生产苹果手机的大型企业,目前也成为在义安省建厂的外资企业之一,提供了数千个新工作岗位。

但即便加班,低技术工人的月薪仅约300英镑,无法与偷渡者描述的英国高收入相比。

从旅行社到劳务掮客

为想离开家乡的人安排旅程,如今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表面上,这些公司是旅行社或经营经批准的海外劳务合同的代理商,但实际上,许多公司也提供通过欧洲其他国家偷渡到英国的服务。他们通常描绘英国生活的美好前景,很少提及其中的风险和艰辛。

“掮客”通常收取15,000至35,000英镑不等的费用,帮助偷渡到英国。匈牙利因为为越南护照持有者提供劳工签证,成为进入欧盟的一条热门路线。价格越高,旅程越快也越安全。

美国、英国和联合国机构已多次敦促越南共产党当局加大打击人口走私的力度。

海外汇款每年为越南带来约130亿英镑的收入,政府也有推动劳务输出的政策,但仅限于合法渠道,亦主要针对亚洲富裕国家。

2024年,超过13万名越南劳工通过官方计划出国。然而这些合同的费用高昂,而工资远低于他们在英国可能赚到的收入。

2019年,一辆密封货柜运送39名越南人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发生悲剧,这些人因窒息死亡。这场悲剧让人们意识到偷渡路线的巨大风险。

但这并未显著减少对偷渡服务的需求。对货柜交通的加强审查,反而促使偷渡者寻找其他方式穿越海峡,这解释了越南人使用小船偷渡人数的激增。

成功故事盖过风险

“2019年39人死亡的悲剧几乎被遗忘了。”其中一名受害者黎文河(Le Van Ha)的堂兄说道。他留下了一位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因旅费而欠下的一大笔债务。这位堂兄不愿透露姓名,他说他们社群的态度未有改变。

“人们几乎不再在意了。这是一个悲哀的现实,但却是真相。 ”

“我看到这股外流趋势不减反增。对这里的人来说,成功故事依然比风险更有吸引力。”

受害者中有三人来自农业省份广平省(Quang Binh)。该地区一所中学要求匿名的校长表示,在准备毕业的学生中,80%正计划出国。

“这里大多数家长来自低收入背景,”他解释道。“对他们来说,(鼓励孩子)拓展知识和培养技能并非首要目标。 对他们而言,送孩子出国主要是为了快速赚钱,然后寄回家,改善家里的生活水平。”

今年3月,英国内政部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项活动,旨在阻止越南人非法移民。越南政府也曾做出一些努力,提醒民众使用人口走私渠道的风险。但除非这些省份出现更具吸引力的经济机会,否则这些活动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

“他们不能只进行一次这类活动,”太平洋联盟(Pacific Links)反人口贩运组织的联合创始人杨碟(Diep Vuong)指出。“需要的是对教育的持续投资。”

她有亲身经历——1980年,她作为越南船民中的一员移居美国。

“在越南,人们相信他们必须努力工作,为家庭付出一切。这种观念就像一道枷锁,让他们难以摆脱。但如果多年来能持续提供足够的正确资讯,他们或许会开始改变这种态度。”

然而,这些活动需要对抗一种强大的叙事。那些出国失败的人——而这样的人不少——往往羞于启齿,不愿谈论自己的失败经历。而那些成功的人则回到像义安省这样的地方,炫耀他们新得的财富。至于2019年39名偷渡者在货柜中窒息而亡的悲剧,义安省普遍的看法依然是:他们只是运气不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