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瑞士高校加强对中国学生审查 被批违反“中立”原则

瑞士高校加强对中国学生审查 被批违反“中立”原则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24-11-23 12:37: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上月宣布加强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等23国留学生、访问学者和教职工的所谓“安全审查”,引发广泛质疑和担忧。

彭博社11月23日报道指出,虽然这在瑞士尚属个例,但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大学是否会跟风的焦虑。一名该校中国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政策不仅破坏了学校的反歧视立场,还与瑞士在地缘政治上秉持的所谓“中立”相冲突。有中国留学生认为,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而且正在造成寒蝉效应,过去两年,申请德国签证的中国学生也受到了“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彭博社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名校,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报道提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虽然接受瑞士政府的资金,但可以自由决定如何遵守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对于为何收紧某些科技领域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录取标准,该校给出的解释是符合瑞士打击“国际间谍活动”的法律。这一变化将影响诸多国家申请人,包括伊朗、阿富汗和俄罗斯。然而,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国公民。自2023年以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招收1300多名中国学生,是2018年的两倍。

报道称,瑞士最负盛名的大学采取了这一举措,引发了人们对地区内其他大学是否会效仿的质疑。在美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末期便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科学研究生人数。他的继任者拜登保留了这些限制措施,而且考虑到荷兰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拜登政府还向荷兰施压,要求其减少中国留学生数量。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园里,新措施并没有受到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欢迎。研究生助教周伟新(音译)在大学留言板上写道,新政策将破坏学校的声誉和反对歧视的立场,研究员黄金波(音译)直指这与瑞士在地缘政治问题上所谓的“中立”相冲突。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此前也发文称,在一贯号称“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士,该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竟公然对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等人士实施额外审查,这一“没那么中立”的举措备受诟病,被质疑存在“歧视性”。

受访的中国机器人研发者耿涛怒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此举“史无前例,简直荒谬”。据他所知,这是瑞士高校首次公开宣布对中国学生进行如此广泛的审查,他担心其他高校可能会效仿。

有学者担忧,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审查政策将开创一个更广泛的先例。去年,德国大学招收了近5万名中国学生,其中约10%至15%持有国家资助的奖学金。

2018年10月20日,北京,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家长在瑞士出国留学展台咨询。 视觉中国

当被问及这一情况时,德国校长会议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各所学校”正在讨论是否“在风险管理的背景下”对学生建立审查程序。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称,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正在设立伦理委员会和出口管制办公室,监督研究流程,以解决与外国学生有关的国家安全风险。

2023年,德国政府发布了一份文件,概述了其对大学与中国学生合作的立场。文件在呼吁国际合作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学生来德国的同时,也渲染了所谓相关科学技术可能有利于中国军队的论调,并敦促大学考虑这一风险。

彭博社称,有迹象表明,即便其他学校针对中国学生的正式政策还没出台,也可能造成寒蝉效应。根据德国学术交流服务局(DAAD)的数据,2023年通过该组织获得奖学金的220名中国留学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中,有4人的签证申请被拒绝。DAAD一位发言人表示,有消息称签证被拒的数量总体上越来越多,更严格的限制可能与对敏感领域知识非法外流的担忧有关。

柏林洪堡大学化学系学生艾米·林(Ammy Lin)表示,在过去两年中,申请德国签证的中国博士生受到了“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她透露,一些签证申请人的等待时间已经延长到六个多月。德国联邦外交部解释称,签证申请的处理时间因人而异。

德累斯顿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麦克·赵(Mika Zhao)认为,这些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我希望这些政策的实施方式不会对诚意学习的人造成不公平的不利影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欧洲大学过去对国际学生非常开放,并强调多样性。但现在,受到国际紧张局势升级和技术敏感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筛选候选人时,不仅要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其他因素,比如出生地。”曾在瑞士另一所顶尖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过四年材料科技研究的科学家曲云鹏说,此类新举措将产生广泛影响,可能降低欧洲高校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这将影响欧洲本土的创新能力。

他表示,由于研究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受到破坏,瑞士高校的此类审查措施也可能对国际合作造成损害,这将最终阻碍全球科技进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扎克伯格:任命这位华裔为Meta的首席科学家
新晋河南首富,靠一张“旺夫大圆脸”赢麻了!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6名大学生掉入浮选槽,救援为何38分钟后才到场?
当孙子发现爷爷的另一面...“理科生爷爷与184封家信”

24小时讨论排行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美国退出停火谈判,特朗普:哈马斯不想谈判,想死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深陷反腐危机,泽连斯基位置恐不保?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花大钱的山姆会员,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山西人爱午睡这事儿,全网还没说清楚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台州富二代28轮激战,以超20万/米摘全国单价“地王”
特大暴雨破纪录,河北易县“1天下完1年的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瑞士高校加强对中国学生审查 被批违反“中立”原则

观察者 2024-11-23 12:37:23

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上月宣布加强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等23国留学生、访问学者和教职工的所谓“安全审查”,引发广泛质疑和担忧。

彭博社11月23日报道指出,虽然这在瑞士尚属个例,但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大学是否会跟风的焦虑。一名该校中国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政策不仅破坏了学校的反歧视立场,还与瑞士在地缘政治上秉持的所谓“中立”相冲突。有中国留学生认为,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而且正在造成寒蝉效应,过去两年,申请德国签证的中国学生也受到了“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彭博社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名校,也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报道提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虽然接受瑞士政府的资金,但可以自由决定如何遵守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对于为何收紧某些科技领域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录取标准,该校给出的解释是符合瑞士打击“国际间谍活动”的法律。这一变化将影响诸多国家申请人,包括伊朗、阿富汗和俄罗斯。然而,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国公民。自2023年以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招收1300多名中国学生,是2018年的两倍。

报道称,瑞士最负盛名的大学采取了这一举措,引发了人们对地区内其他大学是否会效仿的质疑。在美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末期便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科学研究生人数。他的继任者拜登保留了这些限制措施,而且考虑到荷兰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拜登政府还向荷兰施压,要求其减少中国留学生数量。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园里,新措施并没有受到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欢迎。研究生助教周伟新(音译)在大学留言板上写道,新政策将破坏学校的声誉和反对歧视的立场,研究员黄金波(音译)直指这与瑞士在地缘政治问题上所谓的“中立”相冲突。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此前也发文称,在一贯号称“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士,该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竟公然对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等人士实施额外审查,这一“没那么中立”的举措备受诟病,被质疑存在“歧视性”。

受访的中国机器人研发者耿涛怒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此举“史无前例,简直荒谬”。据他所知,这是瑞士高校首次公开宣布对中国学生进行如此广泛的审查,他担心其他高校可能会效仿。

有学者担忧,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审查政策将开创一个更广泛的先例。去年,德国大学招收了近5万名中国学生,其中约10%至15%持有国家资助的奖学金。

2018年10月20日,北京,2018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家长在瑞士出国留学展台咨询。 视觉中国

当被问及这一情况时,德国校长会议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各所学校”正在讨论是否“在风险管理的背景下”对学生建立审查程序。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称,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正在设立伦理委员会和出口管制办公室,监督研究流程,以解决与外国学生有关的国家安全风险。

2023年,德国政府发布了一份文件,概述了其对大学与中国学生合作的立场。文件在呼吁国际合作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学生来德国的同时,也渲染了所谓相关科学技术可能有利于中国军队的论调,并敦促大学考虑这一风险。

彭博社称,有迹象表明,即便其他学校针对中国学生的正式政策还没出台,也可能造成寒蝉效应。根据德国学术交流服务局(DAAD)的数据,2023年通过该组织获得奖学金的220名中国留学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中,有4人的签证申请被拒绝。DAAD一位发言人表示,有消息称签证被拒的数量总体上越来越多,更严格的限制可能与对敏感领域知识非法外流的担忧有关。

柏林洪堡大学化学系学生艾米·林(Ammy Lin)表示,在过去两年中,申请德国签证的中国博士生受到了“不合理”和“过于严格”的审查。她透露,一些签证申请人的等待时间已经延长到六个多月。德国联邦外交部解释称,签证申请的处理时间因人而异。

德累斯顿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麦克·赵(Mika Zhao)认为,这些事态发展表明欧洲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大。“我希望这些政策的实施方式不会对诚意学习的人造成不公平的不利影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欧洲大学过去对国际学生非常开放,并强调多样性。但现在,受到国际紧张局势升级和技术敏感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筛选候选人时,不仅要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其他因素,比如出生地。”曾在瑞士另一所顶尖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过四年材料科技研究的科学家曲云鹏说,此类新举措将产生广泛影响,可能降低欧洲高校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这将影响欧洲本土的创新能力。

他表示,由于研究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受到破坏,瑞士高校的此类审查措施也可能对国际合作造成损害,这将最终阻碍全球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