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民生都顾不好 别奢谈社会正义了 民主党陷“反川疲劳”

民生都顾不好 别奢谈社会正义了 民主党陷“反川疲劳”

文章来源: 卢斯达 于 2024-11-14 14:41: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卢斯达 2024年11月14日 ※作者为香港评论者/作家

川普虽然也有污点可供翻旧帐,但是他明确表示“我打算如何改变现状”。(美联社)

川普和共和党大胜,成功夺得了那些摇摆州。贺锦丽这次拿 7000 万票,拜登上一次拿 8000 万票,蒸发了很多中间选票,令人意外。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确是颇为因时制宜。上一次川普败选,其中一个原因是民主党成功组成了反川联盟,人们也不满他的作风,与今次贺锦丽中途换上,民主党内部没有完全整合不同。这次又要川普上来,大概是因为对他们而言,美国面临的问题迫使他们只能换人。

上次民主党和自由派能够以反川普为集结公因数,这次民主党却不能专心站在高地发炮和派发承诺。因为贺锦丽和拜登政府是一体,作为当权者要为过去 4 年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高通胀、非法移民、经济不景负责。

作为陷于被动的一方,民主党作出承诺的力度吸引力也大打折扣。反而川普虽然自己也有污点可供翻旧帐,但是他明确表示“我打算如何改变现状”,而贺锦丽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改变现状”的策略,甚至没有相关的意志及态度。

各国大小选举,最后都可以简化为现状之争,是维持现状,还是要改?这一次美国人是说要改。而民主党没有成功说服他们现状更好。

有选举结果之后,本身也是投民主党的 Bret Stephens 于《纽约时报》撰文分析民主党败选,也有一段是关于“现状”,“许多自由派人士坚信,在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情况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非常好,任何与此观点相左的人要么是散布右翼不实信息,要么是傻瓜”,四年间当然很多人会向政府反映现状很糟,但政府没有做出有效的改变,最终令这么多选民离民主党而去。

男性和女性选民的取态,也看到分歧加大。这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十分普世的现象。在欧美及部份亚洲国家,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分歧不断加大。年轻男性越来越倾向保守派,年轻女性越来越倾向自由派的类似民调,在近五年十年其实浮面得越来越多,两性间的敌意和误解也在加深。

这种情况不只影响他们对“传统性别议题”(例如堕胎权)的看法。心理的不同影响他们对各种“重点议题”的看法。例如一些年轻男性会更受美国优先、经济重商的政纲或形象所吸引,例如他们可能更加希望自己“在经济上能够照顾家人”,是劳动阶层,但是过去 4 年却感受不到自己有分到足够经济成果,而在自由派的身份政治裡面,“男人”其实是排得很后,甚至是被视为有特权,甚至有“原罪”,他们同样不能在这个体系裡找到位置,最差是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缺乏。

这些人可能是“中西部铁锈带”居民,也可能是大城市裡面的工人。连民主党的工人支持者,这次也不见得有踊跃归队。立场更左的 Bernie Sanders 在选后分析结果,表示:“民主党会发现,他们离弃工人阶级人民的时候,工人阶级也会离弃民主党”(A Democratic Party which has abandoned working class people would find that the working class has abandoned them),其实也说得很白,也就是当你连人民的具体生活也没有顾好的时候,却空谈表面上的“社会进步事业”,只会令庶民非常愤怒,是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

更加不说那些“进步事业”多年来引起越来越多争议,已经被某程度视为刻意撕裂社会。民主党并没有与这些争议刻意保持距离,甚至是误以为这就是致胜之道。

当然另一个问题,就是自由派自身的“态度败票”。不只美国人,有时我们在世界不同地方看到的进步主义信徒,在“传教”时总是比较傲慢,因为他们太确定自身掌握了“进步”。例如选败之后,很多人也是在诋毁投川普者是未受教育(uneducated)的闭塞者、厌女者,他们将民主党一连串执政失败被选民换掉,简化解读为“全美有一半以上人歧视贺锦丽是个女人所以不投给她”。

这与未争取到民主的地方不同,成熟民主国家人们争取的不是基本人权,而经常是在社会不同范围“不断进步”的想像和要求,由于是先进的,所以推广的话,接受就是你的责任,不接受就应该被批判。

这种自以为义的风气,在 Bret Stephens 的文章裡就是将中间票数推走的原因之一。很多“原意为好”的政策和提倡,慢慢都带著强迫性质,推行者甚至因为觉得矫枉必须过正,是正义的,一点不能妥协的。

虽然自由派认为自己当权才能守护到民主和美国,但保守派同样有自己另一套看法,他们认为民主党的很多政策反而是跟美国自身的美好传统对著干。例如过份和格式化的“DEI (多元、平等、包容)僱用”是逆反了“用人唯才”的大原则,“弱势种族加分”是违背了“人人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的自由竞争观念。过份放任边境和非法移民不管,就是对守法辛勤公民的逆向歧视。

连一般人的生活都顾不好,谈社会正义只会被人觉得虚伪,口惠不实。而自由派可能也是轻敌,因为他们以为设定了川普是重罪犯、种族歧视者、厌女者,投民主党则是“守护民主和价值”,就能轻鬆胜出,但其实保守派的选民也在乎道德价值,并且不少人会认为民主党的不少做法是倒行逆施,伤害了美国价值,所以要动员起来“修补美国”。反而民主党多年来不断进行反川普的动员,用了又用,这东西今天已经金属疲劳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首创集团66岁男董事长被判死缓 权色交易 爱男星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网传坠亡机长能力排查不合格 业内人士揭晋升内幕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营750人正露营河边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现场 众议长一举动让美国“炸锅”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执行死刑
傅立民:美国忘记了很多事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石家庄男子受审三十年,本月7号将第7次开庭
对普丁很失望!川普挺乌克兰「需要爱国者飞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民生都顾不好 别奢谈社会正义了 民主党陷“反川疲劳”

卢斯达 2024-11-14 14:41:04



卢斯达 2024年11月14日 ※作者为香港评论者/作家

川普虽然也有污点可供翻旧帐,但是他明确表示“我打算如何改变现状”。(美联社)

川普和共和党大胜,成功夺得了那些摇摆州。贺锦丽这次拿 7000 万票,拜登上一次拿 8000 万票,蒸发了很多中间选票,令人意外。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确是颇为因时制宜。上一次川普败选,其中一个原因是民主党成功组成了反川联盟,人们也不满他的作风,与今次贺锦丽中途换上,民主党内部没有完全整合不同。这次又要川普上来,大概是因为对他们而言,美国面临的问题迫使他们只能换人。

上次民主党和自由派能够以反川普为集结公因数,这次民主党却不能专心站在高地发炮和派发承诺。因为贺锦丽和拜登政府是一体,作为当权者要为过去 4 年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高通胀、非法移民、经济不景负责。

作为陷于被动的一方,民主党作出承诺的力度吸引力也大打折扣。反而川普虽然自己也有污点可供翻旧帐,但是他明确表示“我打算如何改变现状”,而贺锦丽并没有提出有效的“改变现状”的策略,甚至没有相关的意志及态度。

各国大小选举,最后都可以简化为现状之争,是维持现状,还是要改?这一次美国人是说要改。而民主党没有成功说服他们现状更好。

有选举结果之后,本身也是投民主党的 Bret Stephens 于《纽约时报》撰文分析民主党败选,也有一段是关于“现状”,“许多自由派人士坚信,在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情况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非常好,任何与此观点相左的人要么是散布右翼不实信息,要么是傻瓜”,四年间当然很多人会向政府反映现状很糟,但政府没有做出有效的改变,最终令这么多选民离民主党而去。

男性和女性选民的取态,也看到分歧加大。这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十分普世的现象。在欧美及部份亚洲国家,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分歧不断加大。年轻男性越来越倾向保守派,年轻女性越来越倾向自由派的类似民调,在近五年十年其实浮面得越来越多,两性间的敌意和误解也在加深。

这种情况不只影响他们对“传统性别议题”(例如堕胎权)的看法。心理的不同影响他们对各种“重点议题”的看法。例如一些年轻男性会更受美国优先、经济重商的政纲或形象所吸引,例如他们可能更加希望自己“在经济上能够照顾家人”,是劳动阶层,但是过去 4 年却感受不到自己有分到足够经济成果,而在自由派的身份政治裡面,“男人”其实是排得很后,甚至是被视为有特权,甚至有“原罪”,他们同样不能在这个体系裡找到位置,最差是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缺乏。

这些人可能是“中西部铁锈带”居民,也可能是大城市裡面的工人。连民主党的工人支持者,这次也不见得有踊跃归队。立场更左的 Bernie Sanders 在选后分析结果,表示:“民主党会发现,他们离弃工人阶级人民的时候,工人阶级也会离弃民主党”(A Democratic Party which has abandoned working class people would find that the working class has abandoned them),其实也说得很白,也就是当你连人民的具体生活也没有顾好的时候,却空谈表面上的“社会进步事业”,只会令庶民非常愤怒,是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

更加不说那些“进步事业”多年来引起越来越多争议,已经被某程度视为刻意撕裂社会。民主党并没有与这些争议刻意保持距离,甚至是误以为这就是致胜之道。

当然另一个问题,就是自由派自身的“态度败票”。不只美国人,有时我们在世界不同地方看到的进步主义信徒,在“传教”时总是比较傲慢,因为他们太确定自身掌握了“进步”。例如选败之后,很多人也是在诋毁投川普者是未受教育(uneducated)的闭塞者、厌女者,他们将民主党一连串执政失败被选民换掉,简化解读为“全美有一半以上人歧视贺锦丽是个女人所以不投给她”。

这与未争取到民主的地方不同,成熟民主国家人们争取的不是基本人权,而经常是在社会不同范围“不断进步”的想像和要求,由于是先进的,所以推广的话,接受就是你的责任,不接受就应该被批判。

这种自以为义的风气,在 Bret Stephens 的文章裡就是将中间票数推走的原因之一。很多“原意为好”的政策和提倡,慢慢都带著强迫性质,推行者甚至因为觉得矫枉必须过正,是正义的,一点不能妥协的。

虽然自由派认为自己当权才能守护到民主和美国,但保守派同样有自己另一套看法,他们认为民主党的很多政策反而是跟美国自身的美好传统对著干。例如过份和格式化的“DEI (多元、平等、包容)僱用”是逆反了“用人唯才”的大原则,“弱势种族加分”是违背了“人人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的自由竞争观念。过份放任边境和非法移民不管,就是对守法辛勤公民的逆向歧视。

连一般人的生活都顾不好,谈社会正义只会被人觉得虚伪,口惠不实。而自由派可能也是轻敌,因为他们以为设定了川普是重罪犯、种族歧视者、厌女者,投民主党则是“守护民主和价值”,就能轻鬆胜出,但其实保守派的选民也在乎道德价值,并且不少人会认为民主党的不少做法是倒行逆施,伤害了美国价值,所以要动员起来“修补美国”。反而民主党多年来不断进行反川普的动员,用了又用,这东西今天已经金属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