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北京这起袭击事件可能是一个信号…

北京这起袭击事件可能是一个信号…

文章来源: 大象公社 于 2024-10-30 13:57: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接二连三的信号。

10月28日下午放学时间,北京海淀某著名小学门口发生了一起恶性持刀袭击案,导致5人受伤,其中有3名未成年人。

又是持刀行凶,又是选在学校门口,又是针对未成年人。

算起来,从苏州到深圳再到广州直至北京,近几个月来,仅仅是见诸报端的针对未成年人的持刀袭击案件就有4起了。

6月24日,苏州高新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一对日本母子遇袭并受伤,一名中国女性奋不顾身上前阻止被砍并身受重伤,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9月18日,深圳南山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名10岁学生在步行上学途中,遭遇持刀行凶,最终因伤势过重未能抢救过来。

10月8日,广州天河一小学门口发生持刀行凶事件,导致三人受伤。

细数这几起事件,有着诸多的共同点:

均是有预谋的持刀伤人;

所针对的都是未成年人;

事件发生地点均是学生聚集或必经地;

行凶者均为中老年男性。

如果,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偶发事件,问题是如此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似乎已暴露出问题了。

这样的一种信号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如此频发的极其相似的恶性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背景因素,同样值得去思考和认真对待。

我看到,有网友在评论这几起事件时,提到了“时代性”,甚至说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这种提法它作为一个观点可能成立,但估计多数人是不赞同的,尤其是一些从八九十年代走过来的人。

对于一些时代特性,人们总是习惯用年代来分层。

对于“时代性格”,莫言曾在《生死疲劳》一书中写道:“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热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

作为一个八零后,之前的那几个时期没什么发言权,但是对于九十年代多少还是有些基本认知的。

90年代作为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正处在新旧之交间,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旧事物被大量淘汰,整个社会处在剧烈波动的转型期。

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内陆城市不断衰落,生存压力巨大,人口流动增加,新旧观念碰撞,各种冲突加剧,社会治安面临诸多考验,小偷、路霸、流氓横行,这些也使得那个年代的人格外的生猛,这或许就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生存法则。

当然,必须客观看待,每个年代都有它的价值和特点,不能抡大棒一概而论,更不能完全套用。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回主题,对于类似事件频发,可能有人会追问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其实,这个很难下结论,也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或许只能从一些基本动机去分析,个人意识形态,生存压力太大,走投无路,情绪宣泄,甚至是报复社会。

作为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当我们在分析这类事件时,会习惯性归咎于现实压力的传导,从体感上来说,这似乎也合乎逻辑。

但是,无论如何不管哪种因素导致,都不能成为暴力行凶的借口,这不能混为一谈。

只不过,当我们在理性看待类似事件时,还是会朝着避免、规避、杜绝的方向去讨要答案。

当然,若想最大限度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根源在于不能再放之任之,任由堰塞湖的出现。

必须着手去解决,并给出突出问题的出口和通道,实际的纾困,情绪的疏解,一通百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震惊!苹果节前突袭大裁员,多部门被“一刀切”
入籍十多年又被吊销 司法部:骗福利还想当美国人
学曼达尼?川普最新穿搭让左派支持者炸锅
史上最大崩盘已开始!“这资产最安全最具潜力”
讨厌的父母 却在自己身上重现 当年轻人走向断亲…




24小时讨论排行

高市早苗最新民调飙至72% 读卖揭高人气主因
中方重申“敌国条款”,日本外务省曲解事实被“打脸”
与川普通话结束,高市早苗:谈及习近平对话内容
突然通话!习近平阐明台湾回归重要性 川普:理解
72次前科恶犯当众纵火烧人 出庭狂喊"我是中国公民!"
华尔街日报:泽伦斯基一旦签了,他就完了
“打着学术幌子” 央视指控:日方公然培养“媚日人士”
美证实:川普正权衡 让英伟达先进AI芯片销中国
习近平罕见致电特朗普,美国介入中日僵局?
高市早苗上任满月 川普赞“最伟大” 习近平却气疯
纽约时报:美国正在给自己“挖坑”
热情相拥!高市早苗国际舞台化身“打招呼魔人”
川普 :与习近平通话“非常好” 两国关系非常牢固
美法官驳回对FBI前局长科米的起诉 理由是…
川习通话 新华社称提到台湾 川普发文却只字未提
南风窗:中国要崛起,必须告别革命外交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北京这起袭击事件可能是一个信号…

大象公社 2024-10-30 13:57:22



接二连三的信号。

10月28日下午放学时间,北京海淀某著名小学门口发生了一起恶性持刀袭击案,导致5人受伤,其中有3名未成年人。

又是持刀行凶,又是选在学校门口,又是针对未成年人。

算起来,从苏州到深圳再到广州直至北京,近几个月来,仅仅是见诸报端的针对未成年人的持刀袭击案件就有4起了。

6月24日,苏州高新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一对日本母子遇袭并受伤,一名中国女性奋不顾身上前阻止被砍并身受重伤,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9月18日,深圳南山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名10岁学生在步行上学途中,遭遇持刀行凶,最终因伤势过重未能抢救过来。

10月8日,广州天河一小学门口发生持刀行凶事件,导致三人受伤。

细数这几起事件,有着诸多的共同点:

均是有预谋的持刀伤人;

所针对的都是未成年人;

事件发生地点均是学生聚集或必经地;

行凶者均为中老年男性。

如果,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偶发事件,问题是如此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似乎已暴露出问题了。

这样的一种信号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如此频发的极其相似的恶性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背景因素,同样值得去思考和认真对待。

我看到,有网友在评论这几起事件时,提到了“时代性”,甚至说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这种提法它作为一个观点可能成立,但估计多数人是不赞同的,尤其是一些从八九十年代走过来的人。

对于一些时代特性,人们总是习惯用年代来分层。

对于“时代性格”,莫言曾在《生死疲劳》一书中写道:“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热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

作为一个八零后,之前的那几个时期没什么发言权,但是对于九十年代多少还是有些基本认知的。

90年代作为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正处在新旧之交间,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旧事物被大量淘汰,整个社会处在剧烈波动的转型期。

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内陆城市不断衰落,生存压力巨大,人口流动增加,新旧观念碰撞,各种冲突加剧,社会治安面临诸多考验,小偷、路霸、流氓横行,这些也使得那个年代的人格外的生猛,这或许就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生存法则。

当然,必须客观看待,每个年代都有它的价值和特点,不能抡大棒一概而论,更不能完全套用。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回主题,对于类似事件频发,可能有人会追问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其实,这个很难下结论,也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或许只能从一些基本动机去分析,个人意识形态,生存压力太大,走投无路,情绪宣泄,甚至是报复社会。

作为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当我们在分析这类事件时,会习惯性归咎于现实压力的传导,从体感上来说,这似乎也合乎逻辑。

但是,无论如何不管哪种因素导致,都不能成为暴力行凶的借口,这不能混为一谈。

只不过,当我们在理性看待类似事件时,还是会朝着避免、规避、杜绝的方向去讨要答案。

当然,若想最大限度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根源在于不能再放之任之,任由堰塞湖的出现。

必须着手去解决,并给出突出问题的出口和通道,实际的纾困,情绪的疏解,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