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出门在外,他们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形象

出门在外,他们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形象

文章来源: 地球公民金建国 于 2024-10-30 01:43: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前不久,有个几百万粉丝的博主发布了一则视频,讲述他在尼泊尔偶遇了一位日本游客,因为对方不懂中文,他就一边假装友好交流,一边不断用中文骂对方“小日本鬼子”。对此,他还显得很得意,称之为“中国人血脉觉醒了”。

这类奶头乐视频在国内一向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夸他骂得好、解气,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说实话,我不理解这种只敢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骂上几句、逞一时口舌之快的行为跟“勇敢”二字有什么关系,看起来倒更像是投机主义的懦夫。

要我看,真男人就应该直接开喷,就算不知道“日本鬼子”用英语、日语怎么说,国际通用语言“法克鱿”总会吧?而且,这怎么看都像是阿Q最擅长的精神胜利法啊,合着在这些人眼里,中国人几百年来就觉醒了个这?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位博主只是在哗众取宠,充其量就是个小丑而已,无视就好。但问题其实远没有想的这么简单,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正在损害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就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泰国又出了另一件事——几位中国游客竟然堂而皇之地在景区内用弹弓打鸟。此事经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很多泰国人的反感,他们认为,大部分中国人素质非常差,去哪毁哪,而且不尊重其他国家的规矩,把国内的坏习惯全都带到了国外。

有一说一,这样的观点很明显是以偏概全了。个人行为无法代表整个族群,这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滑入到种族歧视与仇恨中。

但在现实里,除了社会学研究,在其他大部分场景下,人们往往并不以此为生活指导,反而常常会因为认知偏差,倾向于将小部分人的言行放大到整个群体。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恐怕是最能感同身受的,毕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很难找到一个没受过地域歧视的省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行为是无法脱离其所在群体而独立被他人评价的,也就是说,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外部形象。哪怕主动切割,也无法彻底逃离其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犹太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宗教信仰以及职业限制,犹太商人往往只能从事被基督教徒视为“有罪”的贷款业。而正是由于少部分犹太人进入了放贷这个在当时充满了剥削性质的行业,导致整个犹太族群都被贴上了贪婪、敛财的负面标签,遭受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排斥与迫害。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或许不会再因为身份而面临经济活动、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但个体的不理智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仍波及着那些无辜的同胞。

当你在国外看到某些标语上用中文写着“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踩踏草坪”“不要横穿马路”时,我想你很难无动于衷,你可能会愤怒,会羞愧,会暗骂那些人素质低下的中国人,但除此之外,你毫无办法。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标语依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因为它在无形中根据”素质“给人划分了等级,并将这一等级通过中文映射到了所有中文母语者身上。

这或许不至于让人遭受什么残酷对待,但却会带来巨大的社交压力,可能是厌恶,是辱骂,甚至人身攻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被问到来自哪里时,他们会说韩国、日本,而不是坦然承认来自中国。

不过通常情况下,张贴这些标语也的确是无奈之举,因为在此之前,可能已经不止一个中国人乱扔过垃圾、踩踏过草坪、横穿过马路了。

谈到歧视的话题,很多人恐怕已经握紧拳头、咬紧牙关了,毕竟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到20世纪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对中国人的歧视已经跟前者大不相同了。

彼时的歧视,是因为人种优越论、殖民心态、宗教以及利益冲突等原因所导致,本质上是基于种族的,因此,亚洲人无一幸免。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让中国人深恶痛绝的“政治正确”在西方的蔓延,基于种族的歧视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基本行为本身所衍生出的歧视,可以理解为是对“反文明”的厌恶。这些行为小到薅厕所纸巾、随地大小便,大到向婴儿泼洒热咖啡、罢工时充当工贼。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处亚洲,日本人、韩国人却要比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受欢迎。没错,就是那些被我们鄙视、仇恨、瞧不起的“日本鬼子”和“高丽棒子”。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解了中国人惯有的迷思,认为被人歧视是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只要实力够强、拳头够硬,就没有人再敢歧视我们了。

然而世界从来都不是按这种粗暴的逻辑运行的,凡事都诉诸拳头,往往只会让人惧怕,被人厌恶。我想谁都不愿意跟一个整天只知道炫耀武力、喊打喊杀的人成为朋友吧?

更何况,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已经不能称之为很好了,别说比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就是跟过去的自己相比,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这倒是多亏了那些出门在外的“勇敢”的中国人以及在国内为他们助威呐喊的同胞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4大学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残忍震惊全美 博士生认罪逃死
急坠8000米 乘客"魂没了 腿在抖" 中国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湖北破纪录暴雨!洪灾一夜摧毁全城 悽惨视频曝光
63岁德国王子突然客死他乡 51岁新婚王妃遭打击
川马互骂 川普威胁砍特斯拉补助 马斯克怒回 股价重挫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特朗普普京齐聚北京?九三阅兵或成国际格局分水岭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是否驱逐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们得研究看看
伊朗12天内兵败如山倒 原来是印度反水 为以立奇功?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示威者带来51口棺材抗议大而美法案 数十人被捕…
不满移民不会说英文 川普:在翻译上美国花太多钱
“鳄鱼恶魔岛”移民监启用 20万鳄鱼看守 川普将出席开幕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毫无疑问,这就是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川普考虑让他驱逐出境!马斯克气炸:是时候组新政党了
特斯拉股价恐再跌六成?华尔街最大空头表态
央视前主持人水均益,亮出身份证辟谣“移民国外”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出门在外,他们正在摧毁中国人的形象

地球公民金建国 2024-10-30 01:43:11


前不久,有个几百万粉丝的博主发布了一则视频,讲述他在尼泊尔偶遇了一位日本游客,因为对方不懂中文,他就一边假装友好交流,一边不断用中文骂对方“小日本鬼子”。对此,他还显得很得意,称之为“中国人血脉觉醒了”。

这类奶头乐视频在国内一向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夸他骂得好、解气,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说实话,我不理解这种只敢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骂上几句、逞一时口舌之快的行为跟“勇敢”二字有什么关系,看起来倒更像是投机主义的懦夫。

要我看,真男人就应该直接开喷,就算不知道“日本鬼子”用英语、日语怎么说,国际通用语言“法克鱿”总会吧?而且,这怎么看都像是阿Q最擅长的精神胜利法啊,合着在这些人眼里,中国人几百年来就觉醒了个这?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位博主只是在哗众取宠,充其量就是个小丑而已,无视就好。但问题其实远没有想的这么简单,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正在损害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就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泰国又出了另一件事——几位中国游客竟然堂而皇之地在景区内用弹弓打鸟。此事经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很多泰国人的反感,他们认为,大部分中国人素质非常差,去哪毁哪,而且不尊重其他国家的规矩,把国内的坏习惯全都带到了国外。

有一说一,这样的观点很明显是以偏概全了。个人行为无法代表整个族群,这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可以帮助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滑入到种族歧视与仇恨中。

但在现实里,除了社会学研究,在其他大部分场景下,人们往往并不以此为生活指导,反而常常会因为认知偏差,倾向于将小部分人的言行放大到整个群体。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恐怕是最能感同身受的,毕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很难找到一个没受过地域歧视的省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行为是无法脱离其所在群体而独立被他人评价的,也就是说,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外部形象。哪怕主动切割,也无法彻底逃离其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犹太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宗教信仰以及职业限制,犹太商人往往只能从事被基督教徒视为“有罪”的贷款业。而正是由于少部分犹太人进入了放贷这个在当时充满了剥削性质的行业,导致整个犹太族群都被贴上了贪婪、敛财的负面标签,遭受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排斥与迫害。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或许不会再因为身份而面临经济活动、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但个体的不理智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仍波及着那些无辜的同胞。

当你在国外看到某些标语上用中文写着“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踩踏草坪”“不要横穿马路”时,我想你很难无动于衷,你可能会愤怒,会羞愧,会暗骂那些人素质低下的中国人,但除此之外,你毫无办法。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标语依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因为它在无形中根据”素质“给人划分了等级,并将这一等级通过中文映射到了所有中文母语者身上。

这或许不至于让人遭受什么残酷对待,但却会带来巨大的社交压力,可能是厌恶,是辱骂,甚至人身攻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被问到来自哪里时,他们会说韩国、日本,而不是坦然承认来自中国。

不过通常情况下,张贴这些标语也的确是无奈之举,因为在此之前,可能已经不止一个中国人乱扔过垃圾、踩踏过草坪、横穿过马路了。

谈到歧视的话题,很多人恐怕已经握紧拳头、咬紧牙关了,毕竟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到20世纪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对中国人的歧视已经跟前者大不相同了。

彼时的歧视,是因为人种优越论、殖民心态、宗教以及利益冲突等原因所导致,本质上是基于种族的,因此,亚洲人无一幸免。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让中国人深恶痛绝的“政治正确”在西方的蔓延,基于种族的歧视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基本行为本身所衍生出的歧视,可以理解为是对“反文明”的厌恶。这些行为小到薅厕所纸巾、随地大小便,大到向婴儿泼洒热咖啡、罢工时充当工贼。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处亚洲,日本人、韩国人却要比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受欢迎。没错,就是那些被我们鄙视、仇恨、瞧不起的“日本鬼子”和“高丽棒子”。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解了中国人惯有的迷思,认为被人歧视是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只要实力够强、拳头够硬,就没有人再敢歧视我们了。

然而世界从来都不是按这种粗暴的逻辑运行的,凡事都诉诸拳头,往往只会让人惧怕,被人厌恶。我想谁都不愿意跟一个整天只知道炫耀武力、喊打喊杀的人成为朋友吧?

更何况,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已经不能称之为很好了,别说比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就是跟过去的自己相比,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这倒是多亏了那些出门在外的“勇敢”的中国人以及在国内为他们助威呐喊的同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