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诺奖也得靠拼爹?研究揭示科学界的隐性门槛

诺奖也得靠拼爹?研究揭示科学界的隐性门槛

文章来源: 知识分子 于 2024-10-21 02:07:3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什么样的家庭更有可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孩子是否能成长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家庭收入和父母教育水平在其中究竟扮演了多大的角色?

即使我们没有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仍然希望看到每个有才华的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科学进步能为人类发展带来实质性利益,因此对于那些有潜力进行颠覆性科学突破的孩子,我们希望他们不会因为缺乏获得成长资源的途径,而被困在平庸的工作上虚度一生。

如何知道有多少天才可能被错失?一种评估方法是:如果天赋是随机分布的,而机会也是均等的,那么诺贝尔奖获得者理应按人口比例分布在不同的出生地和家庭背景中。举个例子,如果大多数获奖者都来自西方国家、富裕家庭,而且父母从事教师职业,这就表明世界可能已经错失了许多原本也有潜力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天才。

在今年10月的一篇论文中,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副教授Paul Novosad与他的合作者一起分析了1901年至2023年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背景,揭示了诺奖背后的机会不平等。

01

公司经营者、医生、教授和科学家,

都是诺贝尔奖得主父亲的常见职业

研究表明,在所有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获奖者中,将近50%的获奖者父亲收入在前5%的区间。而在教育水平方面,父亲在前5%区间的比例达到了更高的60%。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未被纳入统计范围,因为这两类奖项的评选标准相对主观,且可能会考虑候选人的童年家庭背景。

图:1901-202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亲收入分布

研究者将父亲的职业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主要定量指标。这是因为在739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研究者通过查阅传记、采访资料或直接询问,成功确认了715名获奖者父亲的职业,但仅能确认181名获奖者母亲的职业信息。

通过将职业与同期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者得出相对应的收入和教育水平评分。例如,若获奖者的父亲是科学家,其收入排名约为98分,教育水平的排名则高达99.9分。

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父亲中最常见的职业是公司经营者、医生、教授和科学家。与这些职业在人口普查中的比例相比,教授、医生和科学家的比例高出了100倍甚至更多,而公司经营者的比例则高出约2.5倍。

图:诺贝尔获奖者父亲最常见的十种职业

仅有3%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父亲从事农业——例如,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Victor Ambros就成长于一个家庭农场。

并非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来自精英家庭。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的家庭背景,在获奖者中显得更为罕见。他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均不识字,之后,崔琦先是远赴香港求学,随后远渡重洋在美国攻读物学,最终取得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就。

02

拼爹的背后:

那些被埋没了的“隐藏科学家”

通过对125年诺贝尔奖得主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来自非精英家庭的学子是否获得了更多机会,这一趋势随时间是否有所改善。1901年时,诺奖得主家庭的平均教育水平排名分数为95,如今下降到了88。

图:诺贝尔获奖者父亲教育水平平均排名随时间的变化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寒门学子在一百多年后获得的机会翻倍了!不过,按照当前的下降趋势,至少需要600多年才有可能达到机会均等,即平均教育水平得分50的状态。

研究者仅使用了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在根据其他国家的职业分布和GDP进行调整之后,情况更加令人担忧——诺贝尔奖获得者父亲的收入排名分数依然维持在94分左右,125年来几乎没有显著改善。

耐人寻味的是,在家庭收入、职业或社会阶层更容易下滑的地区,可能反而孕育出更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当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不再能轻易地保留财富时,便催生了更多顶尖科学家的出现。

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似乎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不平等。在论文分析的获奖者中,只有28名是女性。在这有限的数据中,女性获奖者来自精英家庭的比例高于男性获奖者,特别是在父亲的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差距。这表明,女性在追求科学成就时所遇到的障碍需要通过更强的家庭背景来弥补。

图:诺贝尔奖获得者男性和女性的父亲教育水平分布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可能存在大量“隐藏的科学家”(missing scientists)——这些人本有潜力做出重要的科学发现,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一生中未能完全发挥他们的天赋。由于不平等的障碍不仅存在于科学领域,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可能同样未能取得卓越成就。

一种假设认为,遗传因素可能可以解释高收入、高教育水平与科学成就之间的代际传承现象。然而,国家和地区间的差异,以及这种不平等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无法完全用遗传因素来解释。

另一种假设是,这些“隐藏的科学家”实际上已经做出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只是他们的工作未被承认。例如,物理学家莉莎·迈特纳(Lise Meitner)因核裂变研究获得了40多次诺贝尔奖提名,但当诺贝尔奖授予她的同事奥托·哈恩(Otto Hahn)时,她却被忽视了。不过,当前的不平等结果不太可能仅仅是由于某人在职业生涯最后阶段被忽视,它更有可能是累积起来的多重不平等的顶点。

为了攀登科学的顶峰,一个人必须通过多个筛选过程,而这些筛选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让出身较贫困的人处于不利地位。进入精英博士项目和博士后项目、获得资助和早期职业奖项,都是成功的关键,而这些机会都依赖于同行科学家对一个人工作的评价,就像诺贝尔奖的评选一样。

查看评论(15)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人大买加州房产 野火肆虐后 数十万空屋格外刺眼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王室密谈录音疑流出!哈里求和条件曝光:要弃梅根了?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看不懂“娃哈哈争产”?来看这一篇就够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万就击穿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给爱泼斯坦写过粗俗的生日贺信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领英!全美吃瓜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13厘米,却落下终身疾病
遗产争夺扑朔迷离 宗馥莉被要求说明百万美元下落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印度裔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种族仇恨也随之而来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诺奖也得靠拼爹?研究揭示科学界的隐性门槛

知识分子 2024-10-21 02:07:39

什么样的家庭更有可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孩子是否能成长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家庭收入和父母教育水平在其中究竟扮演了多大的角色?

即使我们没有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仍然希望看到每个有才华的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科学进步能为人类发展带来实质性利益,因此对于那些有潜力进行颠覆性科学突破的孩子,我们希望他们不会因为缺乏获得成长资源的途径,而被困在平庸的工作上虚度一生。

如何知道有多少天才可能被错失?一种评估方法是:如果天赋是随机分布的,而机会也是均等的,那么诺贝尔奖获得者理应按人口比例分布在不同的出生地和家庭背景中。举个例子,如果大多数获奖者都来自西方国家、富裕家庭,而且父母从事教师职业,这就表明世界可能已经错失了许多原本也有潜力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天才。

在今年10月的一篇论文中,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副教授Paul Novosad与他的合作者一起分析了1901年至2023年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背景,揭示了诺奖背后的机会不平等。

01

公司经营者、医生、教授和科学家,

都是诺贝尔奖得主父亲的常见职业

研究表明,在所有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获奖者中,将近50%的获奖者父亲收入在前5%的区间。而在教育水平方面,父亲在前5%区间的比例达到了更高的60%。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未被纳入统计范围,因为这两类奖项的评选标准相对主观,且可能会考虑候选人的童年家庭背景。

图:1901-202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亲收入分布

研究者将父亲的职业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主要定量指标。这是因为在739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研究者通过查阅传记、采访资料或直接询问,成功确认了715名获奖者父亲的职业,但仅能确认181名获奖者母亲的职业信息。

通过将职业与同期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者得出相对应的收入和教育水平评分。例如,若获奖者的父亲是科学家,其收入排名约为98分,教育水平的排名则高达99.9分。

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父亲中最常见的职业是公司经营者、医生、教授和科学家。与这些职业在人口普查中的比例相比,教授、医生和科学家的比例高出了100倍甚至更多,而公司经营者的比例则高出约2.5倍。

图:诺贝尔获奖者父亲最常见的十种职业

仅有3%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父亲从事农业——例如,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Victor Ambros就成长于一个家庭农场。

并非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来自精英家庭。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的家庭背景,在获奖者中显得更为罕见。他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均不识字,之后,崔琦先是远赴香港求学,随后远渡重洋在美国攻读物学,最终取得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就。

02

拼爹的背后:

那些被埋没了的“隐藏科学家”

通过对125年诺贝尔奖得主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来自非精英家庭的学子是否获得了更多机会,这一趋势随时间是否有所改善。1901年时,诺奖得主家庭的平均教育水平排名分数为95,如今下降到了88。

图:诺贝尔获奖者父亲教育水平平均排名随时间的变化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寒门学子在一百多年后获得的机会翻倍了!不过,按照当前的下降趋势,至少需要600多年才有可能达到机会均等,即平均教育水平得分50的状态。

研究者仅使用了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在根据其他国家的职业分布和GDP进行调整之后,情况更加令人担忧——诺贝尔奖获得者父亲的收入排名分数依然维持在94分左右,125年来几乎没有显著改善。

耐人寻味的是,在家庭收入、职业或社会阶层更容易下滑的地区,可能反而孕育出更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当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不再能轻易地保留财富时,便催生了更多顶尖科学家的出现。

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似乎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不平等。在论文分析的获奖者中,只有28名是女性。在这有限的数据中,女性获奖者来自精英家庭的比例高于男性获奖者,特别是在父亲的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差距。这表明,女性在追求科学成就时所遇到的障碍需要通过更强的家庭背景来弥补。

图:诺贝尔奖获得者男性和女性的父亲教育水平分布

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可能存在大量“隐藏的科学家”(missing scientists)——这些人本有潜力做出重要的科学发现,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一生中未能完全发挥他们的天赋。由于不平等的障碍不仅存在于科学领域,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可能同样未能取得卓越成就。

一种假设认为,遗传因素可能可以解释高收入、高教育水平与科学成就之间的代际传承现象。然而,国家和地区间的差异,以及这种不平等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无法完全用遗传因素来解释。

另一种假设是,这些“隐藏的科学家”实际上已经做出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只是他们的工作未被承认。例如,物理学家莉莎·迈特纳(Lise Meitner)因核裂变研究获得了40多次诺贝尔奖提名,但当诺贝尔奖授予她的同事奥托·哈恩(Otto Hahn)时,她却被忽视了。不过,当前的不平等结果不太可能仅仅是由于某人在职业生涯最后阶段被忽视,它更有可能是累积起来的多重不平等的顶点。

为了攀登科学的顶峰,一个人必须通过多个筛选过程,而这些筛选中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让出身较贫困的人处于不利地位。进入精英博士项目和博士后项目、获得资助和早期职业奖项,都是成功的关键,而这些机会都依赖于同行科学家对一个人工作的评价,就像诺贝尔奖的评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