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国大选:女性崛起 男性向右 男女走向对立!

美国大选:女性崛起 男性向右 男女走向对立!

文章来源: 联合报 于 2024-10-20 13:48: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民调显示,综观美国各年龄层,男女选民意见分歧最大的,莫过年轻的Z世代。许多年轻男性觉得被民主党抛弃,部分认为左派强调的平等、多元价值不利于他们,把前总统川普视为传统男性价值象徵。年轻女性近年则明显转趋自由派,她们受到MeToo浪潮、堕胎权宪法保障被推翻的冲击,欣赏副总统贺锦丽在堕胎、气候等议题的观点。

儘管贺锦丽在女性族群拥有优势,但根据纽约时报与谢纳学院近日民调显示,非裔及拉丁裔选民支持民主党的比率逐渐下滑,尤其愈来愈多非裔及拉丁裔男性从民主党阵营倒向川普。2020年拜登取得85%非裔男性支持,目前只有70%非裔男性表示会投给贺锦丽。非裔及拉丁裔选票流失,使得贺锦丽更加仰赖具有大学学历的白人选民与郊区选民支持,特别是受过大学教育的选民往往投票率很高。

婚姻差异造成分歧 川普在父亲群体中拥优势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川普阳刚形象 吸引年轻男选民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报导,1989年前总统雷根卸任后,未满30岁年轻人一向是民主党的支柱,但本届大选却出现年轻男性转向共和党的趋势。Z世代男性“右转”现象虽称不上排山倒海,但川普已在未具大学学历、非白人青年中获得共鸣。

年轻男性逐渐离开民主党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右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美国生活调查中心主任柯克斯说,这些年轻男性在经济和政治上面临严苛对待,正受到川普人格特质、发言和他企图展现的果敢男子气概吸引。一些男性川普支持者受访时,自认不被重视,要当男人愈来愈难,但他们并未表达厌女仇恨,主要关切仍大多为经济,例如能否扮演好养家活口的传统男性角色。

柯克斯所属的机构调查,近半数18至29岁男性说,美国社会存在一些或大量对男性的歧视;这比起2019年多出约3分之1,也超过更年长年龄层的男性。

21岁的托瑞斯,在乔治亚州坎顿从事零售业,他支持堕胎权和多元性别等进步议题,但因为关心物价、想要养家,仍打算投给川普。

我们养不起小孩、几乎吃不起三餐。我想要看医生付得起医药费,我想要有房有车,我想有热爱的工作。—— 托瑞斯,21岁,乔治亚州零售业者

30岁以下选民对贺锦丽和川普支持比率差异最大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学者也指出,对于男性在美国社会的地位,民主、共和两党近年提出的愿景似乎大相迳庭。右派拥抱传统男性气质;左派似乎试图摆脱,使许多年轻男性寻找其他选项。

在内华达州一家轮胎店上班、20岁的尔温说,美国社会不再容许“让男生当男生”,“我这一代的男人,从很小就被告诫不应做这个、不应做那个,安静坐在那裡就好”,这让男性当得比以前更辛苦一点。

  女性崛起的焦虑 让男性向右转

美国1970年代后,女性开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并就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性如今多于男性,妇女逐渐扮演养家角色。反观过去几十年,许多以男性为主的工作消失,特别是不需要大学学历的人工劳动职缺。男性就业比率下降,无伴侣的男性比率却增加。

女性在美国大学生的占比约达6成,但整体学贷有66%为女性背负。华尔街日报对30岁以下年轻男女的民调显示,女性更支持拜登政府的学贷免除政策。在特定美国城市,年轻女性的年薪比男性还快达到中位数,而且有更多女性搬离父母住处。

部分年轻男性感到落于人后,将川普视为解答。川普的造势场合充满阳刚味,把自己形塑成能为男性争回主导权的强者。

我喜欢川普的整体气质,川普在地缘政治上,能展现美国是强悍的超级强权,不容招惹。—— 博尔曼,23岁,凤凰城房地产业者

一些民调专家认为,当下正目睹一种新的仇恨政治,年轻男性认为MeToo浪潮过火、被女性主义抛下,只能寄託在共和党。美国男童与成年男性协会主席李维兹则说,多数男性是受到其他经济和社会因素驱动,“与其说年轻男性被拉向右派,不如说是被推离左派”。

  自主权持续受挫 让女性向左转

年轻女性逐渐左倾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年轻男女的政治倾向差异显而易见。纽约时报与谢纳学院8月对6个摇摆州的民调显示,18至29岁选民中,67%女性、40%男性支持贺锦丽;53%男性、29%女性支持川普。

但若回到2001年,民调显示当时年轻男女抱持的政治意识形态相似;女性较倾向自由派,但与男性差距不大。2016年有了变化,18至29岁女性变得比上个世代明显更偏自由派。现在,约4成年轻女性自认自由派,保守派仅19%。

著书讨论Z世代政治学的政治学家德克曼说,现在年轻女性教养背景著重培养女孩自尊、公民参与及踏入过去由男性主导的场域,但自从2016年希拉里.柯林顿败给川普,一连串事件透露性别歧视尚未过去,这激发年轻女性在政治上更积极。有年轻自由派女性向纽时坦言,2016年大选是个转折点。

除希拉里.柯林顿败选,2017年风起云涌的MeToo运动巩固部分年轻女性的政治立场,她们将该浪潮与川普胜选作连结,藉此更看见性别不平等。也有女性说,美国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罗诉韦德案”,终止堕胎权宪法保障,对她们影响最大。

25岁的辛普森在俄亥俄州罗雷恩从事医疗客服,她自称一直是自由派,但罗案被推翻“真的令我恐惧”,形塑她现在的政治立场。

MeToo、川普胜选等事件,进一步把我推向左派。—— 哈特,22岁,新墨西哥州饭店经理

  贺锦丽论述 未婚女性共鸣更强

堕胎、气候和枪枝等议题 将年轻女性推向自由主义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民调机构盖洛普分析发现,气候变迁、枪枝管制和种族关係等其他议题,也强烈驱动女性的自由派认同。过去8年,平均86%年轻女性认为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迁,74%认为枪枝法规应更严格。

在威斯康辛州密尔瓦基学习插画、22岁的葛洛瑞亚说,她一度对政治幻灭,但贺锦丽参选令她振奋,欣赏贺锦丽重视堕胎权、因应气候变迁、增加教师薪资等构想。

Z世代选民最关心生活成本和通膨问题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Z世代选民轮廓 资料来源/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公民学习参与资讯及研究中心(CIRCLE)、美国两党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 图/联合报提供

Z世代男性观点较千禧世代男性更保守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政治学者也指出,2018年女性当选联邦众议员人数达高峰,包括当年29岁的欧加修-寇蒂兹等进步派女性;特别是对年轻女性,看到和自己相仿者当选就职,可能刺激政治参与度。

不过就女性选民,结婚与否对其支持对象应有影响。美媒The 19th News和SurveyMonkey在8月底至9月初的民调显示,已婚女性支持贺锦丽、川普比率分别是46%、41%,但从未结婚的女性支持贺锦丽比率,则以52%明显高出支持川普的23%。

贺锦丽和川普的对决,似乎让美国年轻男女立场分歧,各自希望守住自身权利。美媒认为,这次总统大选俨然是对性别角色的公投,青年男女被推向对立的阵营,造就新的选民断层,为大选增添意外变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东亚女儿最难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着戳破了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19岁高考生失联超7天,母接到电话:20万捞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受害家属放弃赔偿要求从重判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国大选:女性崛起 男性向右 男女走向对立!

联合报 2024-10-20 13:48:33

民调显示,综观美国各年龄层,男女选民意见分歧最大的,莫过年轻的Z世代。许多年轻男性觉得被民主党抛弃,部分认为左派强调的平等、多元价值不利于他们,把前总统川普视为传统男性价值象徵。年轻女性近年则明显转趋自由派,她们受到MeToo浪潮、堕胎权宪法保障被推翻的冲击,欣赏副总统贺锦丽在堕胎、气候等议题的观点。

儘管贺锦丽在女性族群拥有优势,但根据纽约时报与谢纳学院近日民调显示,非裔及拉丁裔选民支持民主党的比率逐渐下滑,尤其愈来愈多非裔及拉丁裔男性从民主党阵营倒向川普。2020年拜登取得85%非裔男性支持,目前只有70%非裔男性表示会投给贺锦丽。非裔及拉丁裔选票流失,使得贺锦丽更加仰赖具有大学学历的白人选民与郊区选民支持,特别是受过大学教育的选民往往投票率很高。

婚姻差异造成分歧 川普在父亲群体中拥优势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川普阳刚形象 吸引年轻男选民

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报导,1989年前总统雷根卸任后,未满30岁年轻人一向是民主党的支柱,但本届大选却出现年轻男性转向共和党的趋势。Z世代男性“右转”现象虽称不上排山倒海,但川普已在未具大学学历、非白人青年中获得共鸣。

年轻男性逐渐离开民主党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右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美国生活调查中心主任柯克斯说,这些年轻男性在经济和政治上面临严苛对待,正受到川普人格特质、发言和他企图展现的果敢男子气概吸引。一些男性川普支持者受访时,自认不被重视,要当男人愈来愈难,但他们并未表达厌女仇恨,主要关切仍大多为经济,例如能否扮演好养家活口的传统男性角色。

柯克斯所属的机构调查,近半数18至29岁男性说,美国社会存在一些或大量对男性的歧视;这比起2019年多出约3分之1,也超过更年长年龄层的男性。

21岁的托瑞斯,在乔治亚州坎顿从事零售业,他支持堕胎权和多元性别等进步议题,但因为关心物价、想要养家,仍打算投给川普。

我们养不起小孩、几乎吃不起三餐。我想要看医生付得起医药费,我想要有房有车,我想有热爱的工作。—— 托瑞斯,21岁,乔治亚州零售业者

30岁以下选民对贺锦丽和川普支持比率差异最大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学者也指出,对于男性在美国社会的地位,民主、共和两党近年提出的愿景似乎大相迳庭。右派拥抱传统男性气质;左派似乎试图摆脱,使许多年轻男性寻找其他选项。

在内华达州一家轮胎店上班、20岁的尔温说,美国社会不再容许“让男生当男生”,“我这一代的男人,从很小就被告诫不应做这个、不应做那个,安静坐在那裡就好”,这让男性当得比以前更辛苦一点。

  女性崛起的焦虑 让男性向右转

美国1970年代后,女性开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并就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性如今多于男性,妇女逐渐扮演养家角色。反观过去几十年,许多以男性为主的工作消失,特别是不需要大学学历的人工劳动职缺。男性就业比率下降,无伴侣的男性比率却增加。

女性在美国大学生的占比约达6成,但整体学贷有66%为女性背负。华尔街日报对30岁以下年轻男女的民调显示,女性更支持拜登政府的学贷免除政策。在特定美国城市,年轻女性的年薪比男性还快达到中位数,而且有更多女性搬离父母住处。

部分年轻男性感到落于人后,将川普视为解答。川普的造势场合充满阳刚味,把自己形塑成能为男性争回主导权的强者。

我喜欢川普的整体气质,川普在地缘政治上,能展现美国是强悍的超级强权,不容招惹。—— 博尔曼,23岁,凤凰城房地产业者

一些民调专家认为,当下正目睹一种新的仇恨政治,年轻男性认为MeToo浪潮过火、被女性主义抛下,只能寄託在共和党。美国男童与成年男性协会主席李维兹则说,多数男性是受到其他经济和社会因素驱动,“与其说年轻男性被拉向右派,不如说是被推离左派”。

  自主权持续受挫 让女性向左转

年轻女性逐渐左倾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年轻男女的政治倾向差异显而易见。纽约时报与谢纳学院8月对6个摇摆州的民调显示,18至29岁选民中,67%女性、40%男性支持贺锦丽;53%男性、29%女性支持川普。

但若回到2001年,民调显示当时年轻男女抱持的政治意识形态相似;女性较倾向自由派,但与男性差距不大。2016年有了变化,18至29岁女性变得比上个世代明显更偏自由派。现在,约4成年轻女性自认自由派,保守派仅19%。

著书讨论Z世代政治学的政治学家德克曼说,现在年轻女性教养背景著重培养女孩自尊、公民参与及踏入过去由男性主导的场域,但自从2016年希拉里.柯林顿败给川普,一连串事件透露性别歧视尚未过去,这激发年轻女性在政治上更积极。有年轻自由派女性向纽时坦言,2016年大选是个转折点。

除希拉里.柯林顿败选,2017年风起云涌的MeToo运动巩固部分年轻女性的政治立场,她们将该浪潮与川普胜选作连结,藉此更看见性别不平等。也有女性说,美国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罗诉韦德案”,终止堕胎权宪法保障,对她们影响最大。

25岁的辛普森在俄亥俄州罗雷恩从事医疗客服,她自称一直是自由派,但罗案被推翻“真的令我恐惧”,形塑她现在的政治立场。

MeToo、川普胜选等事件,进一步把我推向左派。—— 哈特,22岁,新墨西哥州饭店经理

  贺锦丽论述 未婚女性共鸣更强

堕胎、气候和枪枝等议题 将年轻女性推向自由主义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民调机构盖洛普分析发现,气候变迁、枪枝管制和种族关係等其他议题,也强烈驱动女性的自由派认同。过去8年,平均86%年轻女性认为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迁,74%认为枪枝法规应更严格。

在威斯康辛州密尔瓦基学习插画、22岁的葛洛瑞亚说,她一度对政治幻灭,但贺锦丽参选令她振奋,欣赏贺锦丽重视堕胎权、因应气候变迁、增加教师薪资等构想。

Z世代选民最关心生活成本和通膨问题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Z世代选民轮廓 资料来源/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公民学习参与资讯及研究中心(CIRCLE)、美国两党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 图/联合报提供

Z世代男性观点较千禧世代男性更保守 制表/林雨荷 图/联合报提供

政治学者也指出,2018年女性当选联邦众议员人数达高峰,包括当年29岁的欧加修-寇蒂兹等进步派女性;特别是对年轻女性,看到和自己相仿者当选就职,可能刺激政治参与度。

不过就女性选民,结婚与否对其支持对象应有影响。美媒The 19th News和SurveyMonkey在8月底至9月初的民调显示,已婚女性支持贺锦丽、川普比率分别是46%、41%,但从未结婚的女性支持贺锦丽比率,则以52%明显高出支持川普的23%。

贺锦丽和川普的对决,似乎让美国年轻男女立场分歧,各自希望守住自身权利。美媒认为,这次总统大选俨然是对性别角色的公投,青年男女被推向对立的阵营,造就新的选民断层,为大选增添意外变数。